一种可加热的手动红茶揉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2775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加热的手动红茶揉捻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加热的手动红茶揉捻机。



背景技术: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泉城绿、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

现有的茶叶揉捻机,通常包括机架、机架安装拐臂结构,拐臂结构驱动框架做圆形轨迹运动,揉筒安装在框架上,揉筒的底部为揉盘,揉盘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揉盘上开有出茶口,出茶口处安装出茶门,揉筒上部设置压盖,压盖与用以带动压盖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连接。

现有的手动红茶揉捻机使用不方便,不具有加热功能,不能够保持红茶分布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具有加热功能,能够保持红茶分布均匀的可加热的手动红茶揉捻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加热的手动红茶揉捻机,包括揉盘、揉桶、底架和振动电机,所述揉盘安装在底架上,所述揉盘内设置有弧形凸肋,所述揉桶设在揉盘上,所述振动电机安装在底架两端,所述揉盘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活动连接有把手,所述第二连杆与揉桶固定连接,所述揉桶外侧设置有电热丝,所述揉桶上设置有压盖和连杆,所述揉桶一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连杆一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固定杆穿过套筒,所述揉桶内设置有螺旋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底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依次铰接,保持结构灵活。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方便对连杆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呈L型设置,保持结构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各设有三根,保持揉桶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把手能够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活动,使得揉桶进行圆周移动,保持使用方便;设置电热丝具有加热功能;设置的弧形凸肋保持揉捻效果好;设置的振动电机能够使得红茶分布均匀;可以通过调节压盖的位置,调节红茶在揉桶内的压力,保持操作方便;设置的螺旋凹槽使得红茶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加热的手动红茶揉捻机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加热的手动红茶揉捻机的揉桶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加热的手动红茶揉捻机,包括揉盘1、揉桶2、底架3和振动电机4,所述揉盘1安装在底架3上,所述揉盘1内设置有弧形凸肋5,所述揉桶2设在揉盘1上,所述振动电机4安装在底架3两端,所述揉盘1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所述第二连杆7一端活动连接有把手8,所述第二连杆8与揉桶2固定连接,所述揉桶2外侧设置有电热丝9,所述揉桶2上设置有压盖10和连杆11,所述揉桶2一侧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连杆11一端设置有套筒13,所述固定杆12穿过套筒13,所述揉桶2内设置有螺旋凹槽14,所述底架3、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依次铰接,所述套筒13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15,所述连杆11呈L型设置,所述第一连杆6和第二连杆7各设有三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把手能够带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活动,使得揉桶进行圆周移动,保持使用方便;设置电热丝具有加热功能;设置的弧形凸肋保持揉捻效果好;设置的振动电机能够使得红茶分布均匀;可以通过调节压盖的位置,调节红茶在揉桶内的压力,保持操作方便;设置的螺旋凹槽使得红茶分布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