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生产用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2862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乳制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酸奶生产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经过发酵奶中糖类、蛋白质有20%左右分别被水解成为小的分子,并且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使得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

酸奶生产过程中,搅拌发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发酵时需要不停的搅拌,以使得发酵菌与牛奶充分混合、发酵。但是现有的搅拌装置均是通过在搅拌轴的底部设置搅拌叶片,由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使搅拌叶片对牛奶进行搅拌,使牛奶与发酵菌混合。

但是,上述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上述方案在搅拌时只有与搅拌叶片接触的位置才能够被搅拌,并且在搅拌时只能横向搅拌,不能使得上部和下部的牛奶进行混合,会使发酵菌沉底,从而导致搅拌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酸奶生产用搅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搅拌不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酸奶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和搅拌箱体,机架位于搅拌箱体的一侧,搅拌箱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搅拌箱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控制阀,搅拌箱体的上方设有电机,电机上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的轴向为竖直,搅拌轴的底部连接有搅拌叶片,搅拌轴与搅拌箱体的顶部滑动连接,且搅拌轴的外壁缠绕有螺旋状叶片;机架上铰接有支杆,支杆的一端与电机的外壳连接,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配重块;机架的顶端固定有横杆,横杆的一端设有凸轮,凸轮包括凸起部和圆形部,凸轮与支杆连接有电机的外壳的一端相抵。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是: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和搅拌轴上的螺旋状叶片对牛奶进行搅拌,使得牛奶与发酵菌充分的接触,进行发酵,在搅拌时,螺旋状叶片和搅拌轴底部的搅拌叶片均对牛奶进行搅拌,确保牛奶搅拌均匀;在搅拌轴搅拌的过程中,通过凸轮转动,会带动凸轮下方的支杆做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搅拌轴上下移动;凸轮挤压支杆时,搅拌轴向下,凸轮不挤压支杆时,根据杠杆原理,支杆另一端的配重块会使得支杆带动搅拌轴向上移动,从而实现搅拌轴对搅拌箱体内的牛奶完全的搅拌,使得牛奶搅拌均匀,生产的酸奶质量好。

本方案能产生的技术效果是:1、本方案通过搅拌轴底部的搅拌叶片和搅拌轴外壁上缠绕的螺旋状叶片配合对牛奶进行搅拌,与现有技术的横向搅拌相比,本方案既能够使用搅拌叶片和螺旋状叶片进行横向搅拌,也能够通过凸轮转动带动搅拌轴上下移动,使螺旋状叶片带动上部和下部的牛奶混合,实现纵向搅拌,避免发酵菌沉底,使得牛奶搅拌更均匀,并且搅拌的效率高;2、通过凸轮压动支杆,带动搅拌轴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在搅拌轴上下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搅拌轴上缠绕的螺旋状叶片会带动牛奶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上部和下部的牛奶与发酵菌的充分混合,从而能使得生产的酸奶的质量好。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搅拌箱体的侧壁为中空,且中空的侧壁内注有水,中空的侧壁内设有加热器和温度警报器。酸奶发酵时的最佳温度为40-45℃,通过加热器加热搅拌箱体侧壁内的水,能够保持酸奶发酵时的环境温度,确保发酵效果好,并且在加热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温度警报器确保温度不会过高,避免杀死发酵菌。

优选方案二:基于优选方案一,所述搅拌箱体的侧壁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下端连接有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在利用搅拌箱体侧壁内的水保温一段时间后,水中会滋生细菌,为了保证酸奶的质量,可以通过进水管和出水管对水进行更换。

优选方案三:基于优选方案二,所述搅拌箱体的下方设有冷却室,冷却室的侧壁为中空,中空的侧壁形成冷却空腔,冷却空腔内放置有干冰。干冰气化会吸热,使得冷却室内的温度降低,对发酵后的成型的酸奶进行冷却,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抑制酸奶中乳酸菌的生长,降低酶的活性,防止产酸过度。

优选方案四:基于优选方案三,所述搅拌箱体的底部为弧形。牛奶发酵完后,能够快速的进入到冷却室,且由于搅拌箱体的底部没有棱角,因此搅拌箱体内不会有残留。

优选方案五:基于优选方案四,所述搅拌轴的上端连接有减速器。快速搅拌会使得发酵菌受损,导致发酵不完全,减速器能够降低搅拌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酸奶生产用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支杆11、横杆12、配重块13、凸轮14、搅拌箱体2、电机21、减速器22、搅拌轴23、螺旋状叶片231、搅拌叶片24、加热器25、温度报警器26、冷却室3。

如图1所示,酸奶生产用搅拌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的右侧设有搅拌箱体2,搅拌箱体2的底面为弧形,机架1的上部铰接有支杆11,支杆11的左端设有配重块13,支杆11右端的下表面连接有电机21,电机21的下表面连接有减速器22,减速器22上连接有竖直的搅拌轴23,搅拌轴23的下部位于搅拌箱体2内,且与搅拌箱体2滑动连接,搅拌轴23的底部连接有搅拌叶片24,搅拌轴23的下部的外表面缠绕有螺旋状叶片231;搅拌箱体2的侧壁为中空,且中空的侧壁内注有水,中空的侧壁内设有加热器25和温度警报器26,侧壁的上端设有进水管,下端设有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安装有控制阀。机架1上支杆11的上方设有与支杆11平行的横杆12,电机21上方的横杆12上设有凸轮14。搅拌箱体2的下方设有冷却室3,冷却室3的侧壁为中空,且形成冷却空腔,冷却空腔内放置有干冰。

使用本实施例时,将牛奶和发酵剂注入搅拌箱体2内,并通过进水管向搅拌箱体2中空的侧壁内注入水,通过加热器25进行加热,使得水保持在42℃;再启动电机21,电机21带动搅拌轴23转动,对牛奶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通过减速器22降低搅拌轴23的转速,确保发酵菌不会受损,使得发酵效果更好;在搅拌的过程中启动凸轮14,由于凸轮14的特性,会带动支杆11向下移动,并通过配重块13使得支杆11回到原位,因此在凸轮14的运转下带动搅拌轴23上下的往复移动,对搅拌箱体2上部和下部的牛奶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得发酵完全。发酵完成后,为避免酸奶过酸,通过冷却室3对酸奶进行冷却,打开出料管上的控制阀,使酸奶进入冷却室,此时酸奶的温度还保持在搅拌时的温度,与冷却空腔内的干冰接触,会使得干冰气化,根据干冰气化吸热的原理,会吸收酸奶的热量,降低酸奶的温度。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