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尾菜和秸秆生产猪用发酵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甘肃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国“西菜东调”、“北菜南运”的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和西北内陆出口蔬菜重点产区。然而,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蔬菜在采收、鲜销和初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菜(尾菜即蔬菜废弃物,主要是娃娃菜、甘蓝、花椰菜、芹菜、莴笋等蔬菜的废弃根、茎、叶)。2016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00万亩,尾菜量超过1100万吨。我国是农业大国,大量的农副产品没有充分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仅农作物秸秆每年多达5.7亿吨。我国又是养猪业大国,而随着养猪业快速发展,饲料资源短缺现象愈发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瓶颈。
公开号为 CN 103518957 A和CN105325689A的专利,以尾菜和秸秆为原料,借鉴青贮技术的原理,生产牛羊等反刍动物青贮饲料,在农业废弃资源饲料化利用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本发明利用尾菜和秸秆生产猪用发酵饲料,不仅拓宽了猪饲料来源,而且拓展了农业废弃资源饲料化利用途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目前,尚缺乏利用尾菜和农作物秸秆生产猪用发酵饲料的成熟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降低养殖成本的利用尾菜和秸秆生产猪用发酵饲料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尾菜和秸秆生产猪用发酵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原料预处理:
将秸秆粉碎至粒径为2~4mm,即得预处理后的秸秆;将尾菜经过分拣后粉碎至粒度为2~4cm,即得预处理后的尾菜;
⑵将所述预处理后的秸秆、所述预处理后的尾菜、玉米粉按30%~50%:20%~60%:10%~30%的重量比混合均匀后,得到水分含量为50%~70%的原料A;
⑶在所述原料A中,按其重量的2%~4%加入复合菌液,混匀后得到原料B;
⑷所述原料B装入包装袋中,封口,常温发酵20~30天,得到猪用发酵饲料。
所述步骤⑴中秸秆是指可饲用农作物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秸秆的混合物。
所述步骤⑴中尾菜是指蔬菜采收、加工、运输、销售时必须去掉的废弃根、茎、叶,以及市场原因滞销或自然灾害导致残次的全株蔬菜。
所述步骤⑶中复合菌液是指将产朊假丝酵母(CICC 1314)、白地霉(CICC 1315)、酿酒酵母(CICC1421)、植物乳杆菌(CICC6026)、动物双歧杆菌(CICC 21717)五个菌种,通过扩增培养后,按1:1:1: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所述步骤⑶中复合菌液是指市售菌剂。
所述步骤⑷中包装袋是指外套编织袋的塑料袋,由内袋和外袋组成;所述内袋是指厚度为0.10mm 以上的聚乙烯薄膜平面袋;所述外袋是指常用塑料编织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适合机械化生产,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低,所制备的饲料品质良好,利于长期保存。
2、使用本发明所生产的发酵饲料,符合国家饲料质量标准,发酵饲料颜色呈黄褐色,营养丰富,香味浓郁,酸甜适口,可提高猪的采食量,增重效果明显。
3、使用本发明所生产的发酵饲料,富含多种益生菌,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减少肠道疾病发生,增强猪的抗病力。
4、本发明同时将尾菜和秸秆两类农业废弃资源饲料化利用,极大地降低了猪饲料的原料成本,增加了饲料的营养成分。
5、本发明实现了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为养殖企业和养殖户节约饲料成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尾菜和秸秆生产猪用发酵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原料预处理:
将秸秆粉碎至粒径为2~4mm,即得预处理后的秸秆;将尾菜经过分拣后粉碎至粒度为2~4cm,即得预处理后的尾菜。
其中:秸秆是指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薯类、油料、甘蔗、豆类、番茄、中药材等中可饲用农作物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秸秆的混合物。
尾菜是指蔬菜采收、加工、运输、销售时必须去掉的废弃根、茎、叶,以及市场原因滞销或自然灾害导致残次的全株蔬菜。
⑵将预处理后的秸秆、预处理后的尾菜、玉米粉按30%:60%:10%的重量比(kg/kg)混合均匀后,得到水分含量为50%~70%的原料A。
⑶在原料A中,按其重量的2%加入复合菌液,混匀后得到原料B。
其中:复合菌液是指将产朊假丝酵母(CICC 1314)、白地霉(CICC 1315)、酿酒酵母(CICC1421)、植物乳杆菌(CICC6026)、动物双歧杆菌(CICC 21717)五个菌种,通过扩增培养后,按1:1:1:1: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或者采用市售菌剂作为复合菌液。
⑷原料B装入包装袋中,封口,常温发酵20~30天,得到猪用发酵饲料。
其中:包装袋是指外套编织袋的塑料袋,由内袋和外袋组成;所述内袋是指厚度为0.10mm 以上的聚乙烯薄膜平面袋;所述外袋是指常用塑料编织袋。
实施例2 一种利用尾菜和秸秆生产猪用发酵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原料预处理:
将秸秆粉碎至粒径为2~4mm,即得预处理后的秸秆;将尾菜经过分拣后粉碎至粒度为2~4cm,即得预处理后的尾菜。
其中:秸秆、尾菜同实施例1。
⑵将预处理后的秸秆、预处理后的尾菜、玉米粉按50%:20%:30%的重量比(kg/kg)混合均匀后,得到水分含量为50%~70%的原料A。
⑶在原料A中,按其重量的4%加入复合菌液,混匀后得到原料B。
其中:复合菌液同实施例1。
⑷原料B装入包装袋中,封口,常温发酵20~30天,得到猪用发酵饲料。
其中:包装袋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利用尾菜和秸秆生产猪用发酵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原料预处理:
将秸秆粉碎至粒径为2~4mm,即得预处理后的秸秆;将尾菜经过分拣后粉碎至粒度为2~4cm,即得预处理后的尾菜。
其中:秸秆、尾菜同实施例1。
⑵将预处理后的秸秆、预处理后的尾菜、玉米粉按40%:40%:20%的重量比(kg/kg)混合均匀后,得到水分含量为50%~70%的原料A。
⑶在原料A中,按其重量的3%加入复合菌液,混匀后得到原料B。
其中:复合菌液同实施例1。
⑷原料B装入包装袋中,封口,常温发酵20~30天,得到猪用发酵饲料。
其中:包装袋同实施例1。
按照不同生长阶段猪的饲料配方,在上述实施例1~3所得的猪用发酵饲料中添加蛋白饲料、预混料等其他成分,混合均匀后成为全价饲料,再进行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