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76509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制备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促进咖啡行业技术进步,增加咖啡产品类型,延长咖啡产业链,促进我国咖啡产业健康发展。属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二)

背景技术:

咖啡位居世界三大饮料之首,其全球贸易额仅次于石油,在国际经贸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咖啡制品主要包括焙炒咖啡豆、咖啡粉、咖啡提取液、速溶咖啡、脱咖啡因咖啡和咖啡饮料等;而目前我国的人均咖啡年消费量仅为0.03kg,远低于欧盟(5.6kg)、美国(4.2kg)和全球(1.25kg)的人均咖啡年消费量。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的咖啡消费市场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仅为2%~3%。目前国内咖啡市场还存在以国外品牌为主导,自主品牌少,处于初级咖啡产品的加工阶段,产品品种少,消费人群不普遍等特点。因此,开发适合国内市场的咖啡饮品,可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并有利于推动国内咖啡加工及其产业链的发展。

目前国内外以咖啡为原料进行发酵饮料加工的研究报道较少。前期有报道(申请号:CN200480031804.2;发酵咖啡饮料;公开日:2006.12.06;发明人:C.米洛,P.迪博克)认为,非酒精的和包含含有咖啡香料的发酵咖啡组分可作为咖啡饮料基质,利用酵母或乳酸菌发酵获得的发酵咖啡组分,具有带有因咖啡香料发酵引起的果味和花香。用该香料可与咖啡、合成香精等进一步配制饮料,并可以充入空气、N2或碳酸化后使咖啡产生类似啤酒的泡沫。发酵周期为4~8h。但是该报道对适用于该产品的酵母种属、发酵咖啡固形物的浓度及产品质量要求并没有做出准确详尽的阐述。

酿酒酵母为兼性需氧型微生物,可利用以六碳糖为基本单位的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小分子糖类(可发酵性糖)。在有氧条件下,酿酒酵母可通过EMP、TCA循环等代谢途径,将可发酵性糖最终转化成水和CO2,并产生用于酵母生长的大量能量与碳架物质;此条件下每1g葡萄糖可生成1.467g的CO2;在厌氧条件下,酿酒酵母则主要通过EMP途径完成糖代谢;此条件下每1g葡萄糖可生成0.489g的CO2。由发酵的CO2具有促进咖啡饮料起泡,稳定咖啡泡沫的作用。本发明利用中性酿酒酵母的生长与发酵作用,利用可发酵性糖产生CO2并保留在最终产品中,来促进并稳定咖啡饮料中的泡沫,生产一种泡沫咖啡发酵饮料。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制备方法。以焙炒咖啡豆、咖啡粉、咖啡提取液、速溶咖啡或脱咖啡因咖啡等为原料,用沸水浸提其中的有效成分,制成咖啡糖溶液后添加酿酒酵母,密闭发酵;发酵结束后使用错流过滤方法分离发酵液中的酵母,然后将滤液与糖类等辅料调配,最后经包装、灭菌等步骤获得泡沫咖啡饮料。

本方法获得产品的色泽呈焙炒咖啡的典型特征;泡沫细腻蓬松,丰富持久,具有咖啡特有的香气,浓郁、持久、突出;入口绵柔,口味纯正、协调;咖啡饮料中的CO2以细小气泡的形式源源不断地释放,杀口力温和,后味典型且持久。

一种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咖啡糖溶液的制备

用沸水浸提原料咖啡得咖啡溶液,加糖溶解并调整至咖啡糖溶液中的咖啡固形物浓度不低于1.0%(质量比,m/m),可发酵性糖含量不低于2.0%(质量比,m/m),将得到的咖啡糖溶液冷却至12~25℃。在冷却后的咖啡糖溶液中接种酿酒酵母,接种后溶液中的活细胞数不低于107cell/mL。

2、调配用水的制备

N2或CO2由调配罐底部引入以驱除罐内空气,形成稳定的惰性气体层。调配用水经脱氧、杀菌,降温至0~3℃,由调配罐底部转入罐内以溶解步骤3)中从发酵罐中收集的CO2

3、发酵

步骤1)获得的咖啡糖溶液于12~25℃在发酵罐中密闭发酵,使发酵液中的CO2含量不低于2.0g/L,并收集发酵产生的多余CO2。多余的CO2由发酵罐顶部排出,并用CO2收集器收集;多余的CO2经除水、无菌过滤后由调配罐底部通入步骤2)经脱氧冷却处理后的无菌水(0~3℃)中,使发酵罐与调配罐压力一致。待发酵罐内发酵液中的糖含量达到要求后取咖啡发酵液总量的1/2~2/3(体积比),降温至0~3℃,与发酵罐同等压力条件下经错流过滤除去酵母,除去酵母后的滤液由调配罐底部转入调配罐。将剩余1/2~1/3(体积比)的咖啡发酵液留在发酵罐中作为种酵母发酵液,用于下一批次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生产。

4、调整

将步骤3)中转入调配罐中的滤液与调配罐中含CO2的脱氧冷却无菌水在等温等压条件下按1:1~3比例(体积比)充分混合,并稳定过夜,得不含添加剂的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或在滤液与无菌水混合时,根据需要添加辅料(包括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等)进行调配,辅料的添加种类与数量参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在等温条件下由配料罐转入调配罐,充分混匀后稳定过夜。得到符合不同产品质量要求的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

混合或调配好的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和表2的要求,检验合格后经无菌过滤、灌装、杀菌等步骤,获得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成品。

本发明方法所用原辅料、酿酒酵母均为市售产品。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详见图1。成品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感官、理化指标分别见表1、表2。

表1咖啡泡沫饮料的感官指标

表2咖啡泡沫饮料的理化指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咖啡富含蛋白质、多糖、脂类、类黑素等有利于起泡的物质,酿酒酵母发酵产生的CO2可促进咖啡饮料泡沫的形成,使泡沫蓬松细腻,泡持性提高;CO2挥发时的携带作用使咖啡得香气更浓郁、持久;密闭发酵,发酵环境稳定,有利于CO2在发酵液的溶解,同时也尽可能地保留了咖啡中的多数风味物质,并使整个操作易于控制与实现自动化;咖啡糖溶液中可发酵性糖的上限含量为3%,有利于酿酒酵母的增殖、酵母活力的保持与发酵过程的控制,发酵后酒精含量不超过1.4%,发酵液中CO2含量不低于2.0g/L(因产品要求而异),多余的CO2经净化后溶于调配用水中,可实现CO2的零排放;成熟发酵液经错流过滤,与等温、等压、等CO2含量的脱氧冷却无菌水混合,制成的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中酒精含量不超过0.5%(v/v);接种发酵液中酿酒酵母活性细胞不低于107cell/mL,起发快,有利于抑制杂菌,因酵母接种量高,发酵液含糖低,酵母生长延滞期短、起发快、代谢副产物少,能够较好地保留咖啡的风味特征;1/2~2/3的成熟发酵液用于成品生产,剩余1/3~1/2用做种酵母液留在发酵罐中,补入相当于错流过滤体积的咖啡溶液继续发酵,可循环发酵多批次,节省了种酵母的使用,缩短了发酵周期(2~3天);错流过滤后得到的酵母也可作为细胞蛋白用于其他产品的加工。

(四)附图说明

图1一种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咖啡粉,白砂糖,酿酒酵母和木糖醇为原料。

1、咖啡糖溶液的制备

用沸水浸提咖啡粉得咖啡溶液,加白砂糖溶解并调整至咖啡糖溶液中的咖啡固形物浓度不低于1.0%(质量比,m/m),可发酵性糖含量为3.0%(质量比,m/m),将得到的咖啡糖溶液冷却至15℃。在冷却后的咖啡糖溶液中接种酿酒酵母,接种后溶液中的活细胞数为1.9×107cell/mL。

2、调配用水的制备

N2或CO2由调配罐底部引入以驱除罐内空气,形成稳定的惰性气体层。调配用水经脱氧、杀菌,降温至1℃,由调配罐底部转入罐内以溶解步骤3)中从发酵罐中收集的CO2

3、发酵

步骤1)获得的咖啡糖溶液于15℃在发酵罐中密闭发酵,使发酵液中的CO2含量为3.8g/L,并收集发酵产生的多余CO2。多余的CO2由发酵罐顶部排出,并用CO2收集器收集,经除水、无菌过滤后由调配罐底部通入步骤2)调配罐内处理好的脱氧冷却无菌水(1℃)中,使发酵罐与调配罐压力一致。待发酵罐内发酵液中的糖含量达到要求后,取咖啡发酵液总量的2/3(体积比),降温至1℃,与发酵罐同等压力条件下经错流过滤除去酵母,除去酵母后的滤液由调配罐底部转入调配罐。将剩余1/3(体积比)的咖啡发酵液留在发酵罐中作为种酵母发酵液,用于下一批次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生产。

4、调整

将步骤3)中转入调配罐中的滤液与调配罐中含CO2的脱氧冷却无菌水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将白砂糖、木糖醇按产品质量要求添加到配料罐中溶解,然后在等温条件下由配料罐转入调配罐,充分混匀后稳定过夜,检验合格后经无菌过滤、灌装、杀菌等步骤,获得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成品。

本实施例制备的成品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感官、理化指标分别列于表3、表4。

实施例2

以速溶咖啡,红糖、白砂糖,酿酒酵母为原料。

1、咖啡糖溶液的制备

用沸水浸提速溶咖啡得咖啡溶液,加红糖溶解并调整至咖啡糖溶液溶液中咖啡固形物浓度不低于2.5%(质量比,m/m),可发酵性糖含量为2.0%(质量比,m/v),将得到的咖啡糖溶液冷却至12℃。在冷却后的咖啡糖溶液中接种酿酒酵母,接种后溶液中的活细胞数不低于1.6×107cell/mL。

2、调配用水的制备

N2或CO2由调配罐底部引入以驱除罐内空气,形成稳定的惰性气体层。调配用水经脱氧、杀菌,降温至3℃,由调配罐底部转入罐内以溶解步骤3)中从发酵罐中收集的CO2

3、发酵

步骤1)获得的咖啡糖溶液于12℃在发酵罐中密闭发酵,使发酵液中的CO2含量为3.0g/L,并收集发酵产生的多余CO2。多余的CO2由发酵罐顶部排出,并用CO2收集器收集,经除水、无菌过滤后由调配罐底部通入步骤2)调配罐内处理好的脱氧冷却无菌水(3℃)中,使发酵罐与调配罐压力一致。待发酵罐内发酵液中的糖含量达到要求后,取咖啡发酵液总量的1/2(体积比),降温至3℃,与发酵罐同等压力条件下经错流过滤除去酵母,除去酵母后的滤液由调配罐底部转入调配罐。将剩余1/2(体积比)的咖啡发酵液留在发酵罐中作为种酵母发酵液,用于下一批次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生产。

4、调整

将步骤3)中转入调配罐中的滤液与调配罐中含CO2的脱氧冷却无菌水在等温等压条件下混合。此时将白砂糖按产品质量要求添加到配料罐中溶解,然后在等温条件下由配料罐转入调配罐,充分混匀后稳定过夜,检验合格后经无菌过滤、灌装、杀菌等步骤,获得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成品。

本实施例制备的成品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感官、理化指标分别列于表3、表4。

实施例3

以脱咖啡因咖啡粉,蔗糖,活性干酿酒酵母为原料。

1、咖啡糖溶液的制备

用沸水浸提脱咖啡因咖啡粉得咖啡溶液,加蔗糖溶解并调整至咖啡糖溶液中的咖啡固形物浓度不低于2.5%(质量比,m/m),可发酵性糖含量为3.0%(质量比,m/m),将得到的咖啡糖溶液冷却至22℃。在冷却后的咖啡糖溶液中接种酿酒酵母,接种后溶液中的活细胞数为1.2×107cell/mL。

2、调配用水的制备

N2或CO2由调配罐底部引入以驱除罐内空气,形成稳定的惰性气体层。调配用水经脱氧、杀菌,降温至2℃,由调配罐底部转入罐内以溶解步骤3)中从发酵罐中收集的CO2

3、发酵

步骤1)获得的咖啡糖溶液于22℃在发酵罐中密闭发酵,使发酵液中的CO2含量为3.0g/L,并收集发酵产生的多余CO2。多余的CO2由发酵罐顶部排出,并用CO2收集器收集,经除水、无菌过滤后由调配罐底部通入步骤2)调配罐内处理好的脱氧冷却无菌水(2℃)中,使发酵罐与调配罐压力一致。待发酵罐内发酵液中的糖含量达到要求后,取咖啡发酵液总量的2/5(体积比),降温至2℃,与发酵罐同等压力条件下经错流过滤除去酵母,除去酵母后的滤液由调配罐底部转入调配罐。将剩余3/5(体积比)的咖啡发酵液留在发酵罐中作为种酵母发酵液,用于下一批次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生产。

4、调整

将步骤3)中转入调配罐中的滤液与调配罐中含CO2的脱氧冷却无菌水在等温等压条件下混合。此时将蔗糖按产品质量要求添加到配料罐中溶解,然后在等温条件下由配料罐转入调配罐,充分混匀后稳定过夜,检验合格后经无菌过滤、灌装、杀菌等步骤,获得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成品。

本实施例制备的成品生物法泡沫咖啡饮料的感官、理化指标分别列于表3、表4。

表3泡沫咖啡饮料感官指标

表4泡沫咖啡饮料理化指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