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饮料的提香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1896阅读:9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饮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饮料的提香工艺。



背景技术:

茶和茶饮料是世界普遍的饮料,茶的香气是构成茶饮料风味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种类的茶叶均有其特有的香气,鲜茶叶进行工业加工形成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直接可冲泡的成品茶叶,成品茶叶中一般含有醇类、酚类、醛类、酮类等多种芳香物质,这些芳香物质共同影响着成品茶及茶饮料的香气。

茶饮料主要是利用成品茶作为原料,经过热水提取、过滤、储放、调配、杀菌剂灌装等工序制得,特别是茶水经过萃取和杀菌的高温作用,其香气成分损失或破坏较为严重,导致茶饮料的香味远不如现泡茶的香味浓郁,饮用时香味不足,使得茶饮料的品质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茶饮料的提香工艺,以解决现有制备工艺得到的茶饮料香气成分损失严重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基础技术方案:一种茶饮料的提香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润:准备气味新鲜、无发霉的成品茶叶,准备温度在12~16℃的清水,将茶叶放入清水中浸泡2~3h;

步骤二、蒸馏:将茶叶和清水放入蒸馏锅中,在150~200℃蒸馏1~1.5h,收集蒸馏液,并将蒸馏液进行密封保存;

步骤三、煎煮:将蒸馏锅中的茶水和茶叶一并转移至煎煮锅内煎煮0.5~0.8h后,在室温下自然冷却10~12h;

步骤四、过滤、压榨:将步骤三中的茶水和茶叶过滤分离,收集茶水;然后对茶叶进行压榨分离,压榨分离中使用温度20~25℃的清水浇淋茶叶,至少压榨分离三次;然后将压榨分离得到的茶汁与茶水混合并再次过滤得到茶饮料半成品;

步骤五、浓缩:采用反渗透膜浓缩茶饮料半成品,使浓缩前后的茶饮料半成品的体积比例为2:1~1.5;

步骤六、强化香气:在3~8℃环境下,将步骤二制备的蒸馏液加入浓缩后的茶饮料半成品中,混合均匀,密封包装既得成品茶饮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① 本方案先使用温度12~16℃的清水将成品茶叶浸泡2~3h,在蒸馏之前通过此工序使得茶叶舒展开,清水浸入茶叶内部,实验证明在12~16℃,相比高于16℃的清水,可以减少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和芳香成分溶出,进而减少有效成分和芳香成分暴露空气中被氧化的量;相比低于12℃的清水,采用12~16℃能够加快清水浸透成品茶叶的速度,减少浸泡的时间,也达到降低茶叶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而被氧化变质的可能;②通过在150~200℃蒸馏1~1.5h,可高效的将茶叶中的芳香成分馏出,多种芳香成分富集得到蒸馏液,将蒸馏液密封保存,避免成分氧化变质和散发;③经提取、过滤和压榨,大量的将茶叶中的各成分提取出来,提高茶叶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使用温度20~25℃的清水浇淋茶叶,可使茶叶中的成分充分的溶出,也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残留的芳香成分散失;④本发明采用反渗透膜浓缩茶饮料半成品,与加热浓缩相比,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使部分成分受热变质,进而降低了茶中香味的损失,尽可能保留茶的香味,提高茶饮料的适口性。

综上,本发明在煎煮之前通过蒸馏将芳香成分提出得到蒸馏液,有效的避免后续加工中芳香成分被大量损失的可能,在强化香气的步骤中,在3~8℃环境下将蒸馏液和茶饮料半成品混合后包装,3~8℃环境下,一方面可使蒸馏液和茶饮料半成品充分混合均匀,另一方面,避免温度过高而使得蒸馏液挥发。因此经过本加工工艺,有效的避免蒸馏液的流失,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茶叶的芳香成分,避免变质,进而提高茶饮料的茶芳香气味。

以下是对基础技术方案的优化:

优化方案一:步骤二中蒸馏温度为180℃。此蒸馏温度更适宜蒸馏液的溶出温度,提高蒸馏的速度和程度。

优化方案二,基于优化方案一:步骤四中清水的温度为20℃。此温度一方面利于茶叶中的成分充分的溶出,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残留的芳香成分散失。

优化方案三,基于优化方案二:步骤六中,蒸馏液和茶饮料半成品的重量比为:3~5:350~450。此用量比例下得到的茶饮料,茶香味适中,不至于过于浓郁而掩盖茶饮料的口味,也不会过于清淡而影响茶饮料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茶饮料的提香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润:准备气味新鲜、无发霉的成品茶叶,准备温度在16℃的清水,将茶叶放入清水中浸泡2h;

步骤二、蒸馏:将步骤一的茶叶从清水中捞出,并将茶叶放入冷冻室内冷冻结冰后,放入蒸馏锅内,通入180℃的蒸气蒸馏1h,收集蒸馏液,并将蒸馏液装入不透光的密封容器中,在室温下进行密封保存以备用;

步骤三、煎煮:馏出蒸馏液后,将蒸馏锅中的茶水和茶叶一并转移至煎煮锅内煎煮0.5h后,停止加热,然后在室温下自然冷却12h;

步骤四、过滤、压榨:使用滤网将步骤三中的茶水和茶叶过滤分离,收集茶水;然后对茶叶进行压榨分离,压榨分离中使用温度20℃的清水浇淋茶叶,压榨分离三次;然后将三次压榨分离得到的茶汁与茶水混合并再次过滤得到茶饮料半成品;

步骤五、浓缩:采用反渗透膜浓缩茶饮料半成品,使浓缩前后茶饮料半成品的体积比例为2:1~1.5;

步骤六、强化香气:在5℃环境下,将步骤二制备的蒸馏液加入浓缩后的茶饮料半成品中,混合均匀,密封包装既得成品茶饮料;蒸馏液、茶饮料半成品的重量比为5:450。

本方案在步骤二中,将浸泡后的茶叶放入冷冻室结冰后再蒸馏,且直接通入180℃的高温蒸气进行蒸馏,高温蒸汽与结冰后的茶叶接触,茶叶表面的冰急速融化,使茶叶瞬间受到低温和高温的刺激,其细胞壁及易破碎,这样能有助于芳香性成分从茶叶中浸出而随蒸气馏出,因此大量的芳香成分受到高温作用的时间缩短,芳香成分提取得更彻底且更大限度的保留下来,进一步减少了损失。

实施例2:一种茶饮料的提香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润:准备气味新鲜、无发霉的成品茶叶,准备温度在14℃的清水,将茶叶放入清水中浸泡3h;

步骤二、蒸馏:将茶叶和清水放入蒸馏锅中,在200℃蒸馏1.5h,收集蒸馏液,并将蒸馏液装入不透光的密封容器中,在室温下进行密封保存以备用;

步骤三、煎煮:将蒸馏锅中的茶水和茶叶一并转移至煎煮锅内煎煮0.6h后,停止加热,然后在室温下自然冷却12h;

步骤四、过滤、压榨:使用滤网将步骤三中的茶水和茶叶过滤分离,收集茶水;然后对茶叶进行压榨分离,压榨分离中使用温度20℃的清水浇淋茶叶,压榨分离四次;然后将四次压榨分离得到的茶汁与茶水混合并再次过滤得到茶饮料半成品;

步骤五、浓缩:采用反渗透膜浓缩茶饮料半成品,使浓缩前后茶饮料半成品的体积比例为2:1~1.5;

步骤六、强化香气:在3℃环境下,将步骤二制备的蒸馏液加入浓缩后的茶饮料半成品中,混合均匀,密封包装既得成品茶饮料;蒸馏液、茶饮料半成品的重量比为3:400。

实施例3:一种茶饮料的提香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润:准备气味新鲜、无发霉的成品茶叶,准备温度在12℃的清水,将茶叶放入清水中浸泡3h;

步骤二、蒸馏:将茶叶和清水放入蒸馏锅中,在150℃蒸馏1.5h,收集蒸馏液,并将蒸馏液装入不透光的密封容器中,在室温下进行密封保存以备用;

步骤三、煎煮:将蒸馏锅中的茶水和茶叶一并转移至煎煮锅内煎煮0.8h后,停止加热,然后在室温下自然冷却12h;

步骤四、过滤、压榨:使用滤网将步骤三中的茶水和茶叶过滤分离,收集茶水;然后对茶叶进行压榨分离,压榨分离中使用温度25℃的清水浇淋茶叶,压榨分离五次;然后将五次压榨分离得到的茶汁与茶水混合并再次过滤得到茶饮料半成品;

步骤五、浓缩:采用反渗透膜浓缩茶饮料半成品,使浓缩前后茶饮料半成品的体积比例为2:1~1.5;

步骤六、强化香气:在8℃环境下,将步骤二制备的蒸馏液加入浓缩后的茶饮料半成品中,混合均匀,密封包装既得成品茶饮料;蒸馏液、茶饮料半成品的重量比为4:350。

对比例:成品茶叶经过加热提取三次,合并每次的提取液,冷却后加入香味调节剂既得。

检测: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以上三组实施例和现有技术制得的茶饮料中醇类、酚类、醛类和酮类的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通过表1数据可知,通过本发明方案的三个实施例获得的茶饮料中,芳香类成分醇类、酚类、醛类和酮类的含量均高于对比例中相应成分的含量,而对比例的方案正式目前本领域中常用的技术,由此可见,本发明方案显著减少了芳香成分的损失,明显提高了茶饮料的香味,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