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用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2322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牲畜饲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牛用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牛饲料分为粗饲料、精饲料、多汁饲料、动物性饲料等几大类,其中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的饲料统称粗饲料,粗饲料对牛的后期生长发育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雅津甜高粱中干物质含90%以上,而且是解决降低国际畜牧养殖成本的最佳饲料。

目前市场上的粗饲料大都成分简单,只含有秸秆、干草等,对成年牛的其他营养成分需求供给不足;而且牛是典型的反刍动物,长期食用这些粗饲料对其瘤胃机能有很大影响,进而会导致牛的生长发育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牛用粗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有效解决了传统粗饲料营养不足和影响牛瘤胃机能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牛用粗饲料,该饲料包括雅津甜高粱、干草末、秸秆末、果渣、玉米、石粉、维生素A、碳酸氢钠、酶制剂、饲料添加剂和食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牛用粗饲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雅津甜高粱30-40份、干草末40-45份、秸秆末40-45份、果渣25-30份、玉米20-25份、石粉8-10份、维生素A5-8份、碳酸氢钠4-5份、酶制剂4-6份、饲料添加剂3-5份和食盐3-5份。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牛用粗饲料的最佳重量分数为:雅津甜高粱36份、干草末42份、秸秆末42份、果渣28份、玉米23份、石粉8份、维生素A6份、碳酸氢钠5份、酶制剂5份、饲料添加剂4份和食盐5份。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干草末由秋白草、黑麦草和苜蓿混合磨碎制成,且秋白草、黑麦草和苜蓿之间的重量比为2:3:2。

进一步改进在于,秸秆末由玉米秆、豆秆和稻草混合磨碎制成,且玉米秆、豆秆和稻草之间的重量比为2:1:1。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酶制剂由等质量比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混合而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饲料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由25%-30%贯众、18%-22%当归、18%-22%葛根、20%-25%女贞子、黄苓12%-16%组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饲料添加剂的最佳重量百分比为:25%贯众、20%当归、20%葛根、22%女贞子和13%黄苓。

一种牛用粗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雅津甜高粱、干草末、秸秆末、果渣、玉米、石粉、维生素A、碳酸氢钠、酶制剂和食盐混合搅拌至均匀,研磨后过筛;

b、将过筛后的混料放入恒温箱中,加入饲料添加剂,控制恒温箱的温度在30℃-38℃之间,控制物料含水率在60%-70%之间,密封处理4-7h;

c、处理好后,取出放凉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了全方位的营养,解决了传统粗饲料营养不足的问题;

2)改善牛瘤胃发酵内环境,增加瘤胃内有益微生物数量,以及增强了相应酶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下面实施例以千克单位计算

一种牛用粗饲料,雅津甜高粱30kg、干草末40kg、秸秆末40kg、果渣25kg、玉米20kg、石粉8kg、维生素A5kg、碳酸氢钠4kg、酶制剂4kg、饲料添加剂3kg和食盐3kg。

实施例2

下面实施例以千克单位计算

一种牛用粗饲料,雅津甜高粱40kg、干草末45kg、秸秆末45kg、果渣30kg、玉米25kg、石粉10kg、维生素A8kg、碳酸氢钠5kg、酶制剂6kg、饲料添加剂5kg和食盐5kg。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干草末由秋白草、黑麦草和苜蓿混合磨碎制成,且秋白草、黑麦草和苜蓿之间的重量比为2:3:2。

上述各实施例中,秸秆末由玉米秆、豆秆和稻草混合磨碎制成,且玉米秆、豆秆和稻草之间的重量比为2:1:1。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酶制剂由等质量比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混合而成。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饲料添加剂按重量百分比由25%-30%贯众、18%-22%当归、18%-22%葛根、20%-25%女贞子、黄苓12%-16%组成。

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饲料添加剂的最佳重量百分比为:25%贯众、20%当归、20%葛根、22%女贞子和13%黄苓。

上述各实施例均采用以下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a、将雅津甜高粱、干草末、秸秆末、果渣、玉米、石粉、维生素A、碳酸氢钠、酶制剂和食盐混合搅拌至均匀,研磨后过筛;

b、将过筛后的混料放入恒温箱中,加入饲料添加剂,控制恒温箱的温度在30℃-38℃之间,控制物料含水率在60%-70%之间,密封处理4-7h;

c、处理好后,取出放凉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