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62293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功能营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集约化养殖场中普遍存在着弱小动物:①初生弱小动物:初生体重小、活力差、免疫力低、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低、后期生长发育缓慢、死亡率高,一般占初生总数的10-20%;②管理疏忽及集约化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弱小动物:营养摄入不足、体质弱、抗病能力差、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低、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一般占总数的10-15%。弱小动物的死亡率高、饲料报酬低,显著降低养殖场的饲养水平,减少养殖场利润。

为了提高养殖场弱小动物的成活率,改善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目前有一些关于弱小动物的奶粉、代乳粉/料,但这些饲料的配方内容主要是弱小动物的配合饲料,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动物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所用原料包含植物源性和动物源性。对于弱小动物,尤其是初生弱小动物,由于其消化生理的特殊性,大部分外源营养素即使是经过特殊处理也很难被消化利用,反而增加弱小动物的消化负担,加速弱小动物的死亡。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的弱小动物功能性营养补充剂,提高弱小动物的活力及免疫力、改善弱小动物肠道健康,促进弱小动物的生长,增加弱小动物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弱小动物的功能营养组合物。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功能营养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该功能营养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该功能营养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性脂肪酸甘油酯包括辛酸甘油酯、癸酸甘油酯、月桂酸甘油酯、甘油三酯型鱼油和丁酸单双甘油三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性脂肪酸甘油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甘油三酯型鱼油中的DHA和PEA的含量大于30%,且DHA:PEA=(1-5):1;

所述丁酸单双甘油三酯中的丁酸单甘油三酯:丁酸双甘油三酯>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源活性肽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β-酪啡肽5-20份、抗菌肽15-35份、及免疫调节肽10-30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包被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麦芽糖浆20-50%、乳糖10-30%、酪蛋白酸钠10-25%、乳清粉10-2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的功能营养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上述功能营养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功能性脂肪酸甘油酯混合加热至60-80℃,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油相;

取软化水于配料缸中,加热至60-65℃,加入乳源活性肽、乳酸菌和酵母硒,使物料充分溶解;

加入包被物,搅拌升温至60℃加入油相混合,继续温度升至80℃,均质5-10分钟;

喷雾干燥,即得所述的功能营养组合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60-180℃,出风温度为80-100℃,压力为15-25MPa。

弱小动物,由于其消化生理的特殊性,大部分外源营养素即使是经过特殊处理也很难被消化利用,反而增加弱小动物的消化负担,加速弱小动物的死亡。现有技术也未能提供促进弱小动物生长发育的功能营养物质-DHA,或即使提供了,由于DHA属于外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弱小动物发育迟缓、消化系统差,无法消化利用。

本发明上述功能营养组合物以功能脂肪酸、乳源活性肽、乳酸菌、酵母硒等为主要原料,配合包被物制得,所采用的辛酸甘油脂、葵酸甘油脂及月桂酸甘油酯,其碳链短、分子较小、极性和水溶性高、在动物机体内代谢、转运快,能快速为弱小动物提供能量,减少弱小动物机体能源的损耗,提高弱小动物的成活率。

上述功能营养组合物,还包含了足够的DHA和EPA,且DHA和EPA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提供,并与其它成分配合,充分提高了弱小动物对DHA和EPA的消化利用,满足了弱小动物对DHA和EPA的需求,促进其生长发育。

上述的功能营养组合物,还包含了足够的丁酸,且丁酸以单双丁酸甘油酯的形式提供,更易被弱小动物消化利用,并经包被物与外界隔离开来,不仅提高了丁酸甘油酯的稳定性,且能在弱小动物肠道逐步释放,维护肠道健康。

本发明上述功能营养组合物,用于为弱小动物快速提供功能营养物质,满足动物对能量,尤其功能营养的需求,促进弱小动物的生长。同时,还可促进弱小动物肠道发育,抑制动物体内有害微生物,提高动物免疫力与抗应激能力,维护动物机体健康,增强体质等。

与此同时,本发明采用包被技术,将功能脂肪酸及其他营养素用酪蛋白酸纳及麦芽糖浆等包裹起来,使其与空气隔绝,不易被氧化破坏,延长产品保质期,维持产品使用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一种功能营养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功能性脂肪酸甘油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甘油三酯型鱼油中的DHA和PEA的含量为30%,且DHA:PEA=1:1;

所述丁酸单双甘油三酯中的丁酸单甘油三酯:丁酸双甘油三酯=3: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一种功能营养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功能性脂肪酸甘油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甘油三酯型鱼油中的DHA和PEA的含量为35%,且DHA:PEA=2:1;

所述丁酸单双甘油三酯中的丁酸单甘油三酯:丁酸双甘油三酯=4:3。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一种功能营养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功能性脂肪酸甘油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甘油三酯型鱼油中的DHA和PEA的含量为38%,且DHA:PEA=3:1;

所述丁酸单双甘油三酯中的丁酸单甘油三酯:丁酸双甘油三酯=2: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一种功能营养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功能性脂肪酸甘油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甘油三酯型鱼油中的DHA和PEA的含量为40%,且DHA:PEA=4:1;

所述丁酸单双甘油三酯中的丁酸单甘油三酯:丁酸双甘油三酯=3: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一种功能营养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其中功能性脂肪酸甘油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所述甘油三酯型鱼油中的DHA和PEA的含量为45%,且DHA:PEA=5:2;

所述丁酸单双甘油三酯中的丁酸单甘油三酯:丁酸双甘油三酯=4:3。

所述包被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麦芽糖浆20-50%、乳糖10-30%、酪蛋白酸钠10-25%、乳清粉10-25%。

上述功能营养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辛酸甘油酯、癸酸甘油酯、月桂酸甘油酯和甘油三酯型鱼油混合加热至60-80℃,搅拌至完全溶解,得油相;

取软化水于配料缸中,加热至60-65℃,加入丁酸单双甘油三酯、乳源活性肽、乳酸菌和酵母硒,使物料充分溶解;

加入包被物,搅拌升温至60℃加入油相混合,继续温度升至80℃,均质5-10分钟;

喷雾干燥,即得所述功能营养组合物。

所述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60-180℃,出风温度为80-100℃,压力为15-25MPa。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的功能营养组合物与实施例3相比不同在于:不含有辛酸甘油酯和癸酸甘油酯。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的功能营养组合物与实施例3相比不同在于:不含有月桂酸甘油酯。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的功能营养组合物与实施例3相比不同在于:其中辛酸甘油酯、癸酸甘油酯和月桂酸甘油酯的重量份比为1:3:4。

对比例4

本对比例的功能营养组合物与实施例4相比不同在于:没有丁酸单双甘油三酯。

对比例5

本对比例的功能营养组合物与实施例4相比不同在于:没有甘油三酯型鱼油。

对比例6

本对比例的功能营养组合物与实施例4相比不同在于:其中甘油三酯型鱼油和丁酸单双甘油三酯的重量份比为2:5。

应用性能试验:

将上述实施例3-4和对比例1-6所制备的功能营养组合物对刚断奶(仔猪21天断奶)弱小仔猪进行试验,试验日粮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基础,上述实施例3-4和对比例1-6所制备的功能营养组合物分别占基础日粮质量分数的3%,试验在广东某规模猪场完成,试验为期21天。

试验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240头日龄相近的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交断奶弱小仔猪,按体重、性别和窝源均衡原则,随机分成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结束后计算仔猪的采食量、日增重及腹泻率,得到如表1所示的功能营养组合物对断奶弱小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表和如表2所示的功能营养组合物对断奶弱小仔猪腹泻情况的影响表。

表1功能营养组合物对弱小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2功能营养组合物对弱小仔猪腹泻情况的影响

根据表1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断奶弱小仔猪日粮中添加本发明比例的功能营养组合物能够提高断奶弱小仔猪的增重和成活率。

根据表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断奶弱小仔猪日粮中添加本发明比例的功能营养组合物能够减少断奶弱小仔猪的腹泻指数和腹泻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