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籽油的提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58953阅读:25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棉籽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籽油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产量居世界首位,棉籽是棉花的种子,整籽含油10~15%,棉仁中含油20~30%,是世界九大油料之一。

棉籽油即是以棉花籽榨的油,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黄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精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近年来随着中国油脂消费量和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棉籽深加工产品棉籽油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但是目前棉籽油的提取方法多为冷榨法,冷榨法得到的棉籽油营养含量高,但是效率太低,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棉籽油提取方法,提取速度快,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籽油的提取方法,提取速度快,提取工艺简单,提取率高,适合推广。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棉籽油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收集所需的棉籽,并对棉籽进行去杂质处理,先利用风力,将混在棉籽内的小颗粒杂质剔除;然后再利用筛网去除棉籽内的大颗粒,与棉籽重量相当的,风力无法去除的杂质,取黄芩、三七花、独活、益母草、荔枝核、厚朴花、苦竹叶干燥、除杂、混合均匀;

(2)壳仁分离:将棉籽放入剥壳机剥壳后,再经过阶梯筛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棉仁;

(3)粉碎:将棉仁清洗干净,放入粉碎机粉碎,过100~200目,得棉仁粉备用;

(4)中药提取:将步骤(1)混合均匀的中药加入中药重量5~7倍的水先武火30~50分钟,再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得滤液,即中药提取液;

(5)酶解:向棉籽粉中加入棉籽粉重量4~6倍的水,混合均匀,升温至50~55℃,然后保温,加入棉籽粉重量0.06%~0.08%的复合酶,50~55℃保温酶解5~6小时,加入棉籽粉重量0.01%~0.02%的纤维素素酶,40~50℃酶解2~3小时,得棉籽酶解混合液;

(6)发酵:向棉籽混合液中加入乳酸菌,混合均匀,置于40~42℃恒温发酵2~3小时,加入酵母菌,混合均匀,置于20~22℃恒温发酵5~10小时,得发酵棉籽混合液;

(7)过滤:将发酵棉籽混合液过滤,得滤渣,向滤渣中加入棉籽重量0.2%~0.4%的中药提取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乙醇,置于40~50℃、15~20kHZ超声提取30~40分钟,过滤,合并所有滤液,置于温度为50~55℃、真空度为100~200Pa的精馏装置中蒸馏,直至体积不再发生变化,得棉籽油;

(8)杀菌:将棉籽油置于波长为250~260nm的紫外线环境中杀菌2~3小时,即可得所述棉籽油。

优选的,述黄芩、三七花、独活、益母草、荔枝核、厚朴花、苦竹叶的重量比为3:2:1:3:2:1:2。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复合酶包括蛋白酶和a~淀粉酶,且所述蛋白酶和a~淀粉酶按照0.5~1.2:0.4~0.7的比例混合。

优选的,述步骤(6)中乳酸菌包括以下组分:嗜酸乳杆菌13~15份、双歧杆菌12~14份、德式乳杆菌9~11份、嗜热链球菌6~8份、布氏乳杆菌5~7份,加入量为棉籽粉重量的0.2%~0.5%。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酵母菌的加入量为棉籽粉重量的0.1%~0.3%。

优选的,所述乙醇为无水乙醇,加入量为滤渣重量的3~5倍。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波长253nm,杀菌时间2小时,紫外线波长为253nm时,杀菌能力最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棉籽油的提取方法,方法简单、对环境和设备要求比较低,成本低,适合推广;用复合酶对棉籽进行酶解,分解大分子的结构,利于小分子营养成分的释放,加快了棉籽油的提取速度,相比较现有水平提高了20%;酶解后的棉籽混合液经乳酸菌和酵母菌双重发酵,又加入了中药提取液,提高了棉籽油的营养价值;棉籽油采用无水乙醇超声提取,使得棉籽油的提取率高于现有技术5%,提高了经济收入;采用紫外线杀菌,保证了棉籽油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棉籽油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收集所需的棉籽,并对棉籽进行去杂质处理,先利用风力,将混在棉籽内的小颗粒杂质剔除;然后再利用筛网去除棉籽内的大颗粒,与棉籽重量相当的,风力无法去除的杂质,按重量比为3:2:1:3:2:1:2依次称取黄芩、三七花、独活、益母草、荔枝核、厚朴花、苦竹叶干燥、除杂、混合均匀;

(2)壳仁分离:将棉籽放入剥壳机剥壳后,再经过阶梯筛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棉仁;

(3)粉碎:将棉仁清洗干净,放入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得棉仁粉备用;

(4)中药提取:将步骤(1)混合均匀的中药加入中药重量5倍的水先武火30分钟,再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滤液,即中药提取液;

(5)酶解:向棉籽粉中加入棉籽粉重量4倍的水,混合均匀,升温至50℃,然后保温,加入棉籽粉重量0.06%的复合酶,复合酶包括蛋白酶和a~淀粉酶,且所述蛋白酶和a~淀粉酶按照重量份为0.5:0.4的比例混合,50℃保温酶解5小时,加入棉籽粉重量0.01%的纤维素素酶,40℃酶解2小时,得棉籽酶解混合液;

(6)发酵:向棉籽混合液中加入乳酸菌,混合均匀,置于40~42℃恒温发酵2小时,乳酸菌包括以下组分:嗜酸乳杆菌13份、双歧杆菌12份、德式乳杆菌9份、嗜热链球菌6份、布氏乳杆菌5份,加入量为棉籽粉重量的0.2%,再加入棉籽粉重量0.1%的酵母菌,混合均匀,置于20~22℃恒温发酵5小时,得发酵棉籽混合液;

(7)过滤:将发酵棉籽混合液过滤,得滤渣,向滤渣中加入棉籽重量0.2%~的中药提取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滤渣重量的3倍的无水乙醇,置于40℃、15kHZ超声提取40分钟,过滤,合并所有滤液,置于温度为50℃、真空度为100~200Pa的精馏装置中蒸馏,直至体积不再发生变化,得棉籽油;

(8)杀菌:将棉籽油置于波长为250nm的紫外线环境中杀菌3小时,即可得所述棉籽油。

本实施例中棉籽油提取速率和现有技术相比提高15%,提取率提高3%。

实施例2

(1)备料:收集所需的棉籽,并对棉籽进行去杂质处理,先利用风力,将混在棉籽内的小颗粒杂质剔除;然后再利用筛网去除棉籽内的大颗粒,与棉籽重量相当的,风力无法去除的杂质,按重量比为3:2:1:3:2:1:2依次称取黄芩、三七花、独活、益母草、荔枝核、厚朴花、苦竹叶干燥、除杂、混合均匀;

(2)壳仁分离:将棉籽放入剥壳机剥壳后,再经过阶梯筛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棉仁;

(3)粉碎:将棉仁清洗干净,放入粉碎机粉碎,过200目,得棉仁粉备用;

(4)中药提取:将步骤(1)混合均匀的中药加入中药重量7倍的水先武火50分钟,再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滤液,即中药提取液;

(5)酶解:向棉籽粉中加入棉籽粉重量6倍的水,混合均匀,升温至55℃,然后保温,加入棉籽粉重量0.08%的复合酶,复合酶包括蛋白酶和a~淀粉酶,且所述蛋白酶和a~淀粉酶按照重量份为1.2: 0.7的比例混合, 55℃保温酶解6小时,加入棉籽粉重量0.02%的纤维素素酶,50℃酶解3小时,得棉籽酶解混合液;

(6)发酵:向棉籽混合液中加入乳酸菌,混合均匀,置于40~42℃恒温发酵3小时,乳酸菌包括以下组分:嗜酸乳杆菌15份、双歧杆菌14份、德式乳杆菌11份、嗜热链球菌8份、布氏乳杆菌7份,加入量为棉籽粉重量的0.5%,再加入棉籽粉重量0.3%的酵母菌,混合均匀,置于20~22℃恒温发酵10小时,得发酵棉籽混合液;

(7)过滤:将发酵棉籽混合液过滤,得滤渣,向滤渣中加入棉籽重量0.4%的中药提取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滤渣重量的5倍的无水乙醇,置于50℃、20kHZ超声提取40分钟,过滤,合并所有滤液,置于温度为55℃、真空度为100~200Pa的精馏装置中蒸馏,至体积不再发生变化,得棉籽油;

(8)杀菌:将棉籽油置于波长为260nm的紫外线环境中杀菌2.5小时,即可得所述棉籽油。

本实施例中棉籽油提取速率和现有技术相比提高18%,提取率提高4%。

实施例3

(1)备料:收集所需的棉籽,并对棉籽进行去杂质处理,先利用风力,将混在棉籽内的小颗粒杂质剔除;然后再利用筛网去除棉籽内的大颗粒,与棉籽重量相当的,风力无法去除的杂质,按重量比为3:2:1:3:2:1:2依次称取黄芩、三七花、独活、益母草、荔枝核、厚朴花、苦竹叶干燥、除杂、混合均匀;

(2)壳仁分离:将棉籽放入剥壳机剥壳后,再经过阶梯筛进行壳仁分离得到棉仁;

(3)粉碎:将棉仁清洗干净,放入粉碎机粉碎,过150目筛,得棉仁粉备用;

(4)中药提取:将步骤(1)混合均匀的中药加入中药重量5~7倍的水先武火35分钟,再文火煎煮25分钟,过滤,得滤液,即中药提取液;

(5)酶解:向棉籽粉中加入棉籽粉重量5倍的水,混合均匀,升温至52℃,然后保温,加入棉籽粉重量0.07%的复合酶,复合酶包括蛋白酶和a~淀粉酶,且所述蛋白酶和a~淀粉酶按照重量份为1.1:0.6的比例混合,52℃保温酶解5.5小时,加入棉籽粉重量0.01%的纤维素素酶,45℃酶解2小时,得棉籽酶解混合液;

(6)发酵:向棉籽混合液中加入乳酸菌,混合均匀,置于40~42℃恒温发酵3小时,乳酸菌包括以下组分:嗜酸乳杆菌14份、双歧杆菌13份、德式乳杆菌10份、嗜热链球菌7份、布氏乳杆菌6份,加入量为棉籽粉重量的0.4%,再加入棉籽粉重量0.2%的酵母菌,混合均匀,置于20~22℃恒温发酵8小时,得发酵棉籽混合液;

(7)过滤:将发酵棉籽混合液过滤,得滤渣,向滤渣中加入棉籽重量0.3%的中药提取液,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滤渣重量的4倍的无水乙醇,置于45℃、17kHZ超声提取35分钟,过滤,合并所有滤液,置于温度为52℃、真空度为100~200Pa的精馏装置中蒸馏,直至体积不再发生变化,得棉籽油;

(8)杀菌:将棉籽油置于波长为253nm的紫外线环境中杀菌2小时,即可得所述棉籽油。

本实施例中棉籽油提取速率和现有技术相比提高20%,提取率提高5%。

从上述实施例可看出,本发明所述棉籽油的提取方法,提取速率和提取率均有所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