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发酵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165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的利用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茶是我国人民生活品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茶叶产品的需求趋于多元化,即对产品要求具有饮用价值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茶叶主要分为红茶和绿茶,红茶和绿茶均有各自的加工工艺,现有的红茶生产工艺通常包括:(1)萎凋:将鲜叶均匀薄摊在萎凋帘上自然萎凋,使萎凋叶含水率降低,叶质柔软,叶面起皱纹,叶茎折不易断,叶色暗绿无光泽,青草气减少;(2)揉捻:现在通常用揉捻机揉捻,按轻、重、轻的加压原则加压,揉至茶条紧卷,茶汁溢出,粘于茶表为度;(3)发酵: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堆,在发酵架上发酵,待叶色黄红、有愉悦的香味出现停止发酵,发酵时间各种工艺有差别,通常3-4小时或6-8小时不等。(4)提香:将发酵后的茶叶放入茶叶提香机内,在90℃温度条件下干燥2.5h,得到红茶成品。此工艺存在内质香气不足,时间短,色泽欠佳,口感不能令人满意;现有绿茶的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贮青-蒸青-粗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具体工艺如下:将贮青后的鲜叶投入蒸青机中,采用100℃的热蒸汽将叶子蒸软,时间约为30s,蒸青以后,茶叶进入叶打机,冷却并除去茶叶表面多余的水分,然后进行粗揉,通入95℃的热风,粗揉45min,散失部分水分,使茶叶减重55%左右,然后揉捻20min,初步成条后采用中揉机进行中揉,边揉压边通入热风进行散失水分,约40min后,茶叶减重70%,再进行精揉,精揉时热风温度为90℃,使叶温达40℃左右,约经40min中,茶叶减重75%,最后烘干,烘干温度为80℃,约经30min左右,茶叶含水量达5%即得到蒸青茶叶。传统的炒青工艺则采用锅炒,容易造成杀青老嫩不匀,揉捻时易断易碎,茶叶会粘在过上形成锅巴,造成茶味淡和汤色不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够获得色、香、味、形俱佳的茶叶的一种茶叶发酵工艺。

本方案中的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青:采取茶叶,芽叶长度在4cm-5cm;采收后进行摊放,摊放厚度3cm~5cm,时间控制在1.5~2h;

步骤二、萎凋:选取步骤一所得的茶叶100份放入萎凋槽进行萎凋,静置2~3h后,摊浪20~30min,静置与摊浪配合,达到静置时间6~8h,通气萎凋时摊放的厚度为6-8cm,茶叶中的含水量达到61-63%;

步骤三、揉切:将萎凋叶采用揉切机揉切,先采用无压力揉切15min,然后轻压揉切7min,再使用重压揉切7min,最后无压揉切10min后下机;

步骤四、发酵:取槲树皮25~30份研制成粉拌入揉切后的茶叶中,静置发酵20min;

步骤五、干燥:采用烘干机进行烘干,温度120℃-130℃,时间8-10min,制得初烘叶,所得的经初烘叶放在竹垫上薄摊20-30min,使得茶叶含水量控制在12%~15%;

步骤六、窨花:取新鲜的茉莉花18~22份与初烘叶搅拌在一起,窨制7~8h;

步骤七、筛选:将茉莉花与初烘叶使用筛分机进行分离,筛选出初烘叶;

步骤八、补火:将步骤七所得的茶叶加入自动烘干机中,温度90℃-100℃、时间6-8min,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7%。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为:步骤一、采摘成熟度合适的鲜叶,鲜叶里面所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脂质、矿物质、植物色素和维生素等物质的含量较高,然后进行自然晾干,使鲜叶中失去部分水份;步骤二、在进行萎凋过程中,采用静置与摊浪相结合,静置萎凋使得鲜叶中的水分稍减少,叶片由鲜脆变得柔软,便于揉捻成条,鲜叶中所含酶类物质的活性增强,促使淀粉、蛋白质、不溶性原果胶等鲜叶成分发生分解、转化,生成葡萄糖、氨基酸、可溶性果胶等有利于成茶品质的有效物质,多酚类物质也程度不同地氧化,正常而有效的萎凋,使鲜叶的青草气消退而产生清香,并有水果香或花香,成茶滋味醇而不苦涩,静置萎凋对鲜叶进行搅拌,使得鲜叶在进行萎凋过程中,鲜叶能够均匀的进行萎凋;步骤三、在最初的时候,茶叶还比较脆弱,茶汁还未曾破,未曾被揉捻出来,则使用无压揉切,待茶汁出来,茶叶比较湿润,则使用轻压揉切,然后使用重压揉切使茶叶基本成形,最后使用无压揉切避免成型的茶叶因压力发生形变;步骤四、在揉切后的茶叶中搅拌研磨成粉的槲树皮进行发酵,槲树皮中含有没食子酸能够促进茶多酚的形成,缩短发酵的时间,增多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茶多酚具有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和保健治疗的效果,同时槲树皮具有治疗恶疮,瘰疬,痢疾,肠风下血的作用;步骤五:在温度为120℃-130℃下对茶叶进行烘干8-10min,使茶叶中的含水量降低到12%~15%,同时提高茶叶的香度,然后将初烘叶放在竹垫上薄摊进行自然降温;步骤六:按比例将茉莉花与茶叶搅拌,花与茶叶搅拌后堆积在一起,花和茶叶散发出热量,使得茉莉花的香味和营养释放出来被茶叶吸收,同时茶叶吸收茉莉花的营养物质后,使得茶叶具有行气止痛,解郁散结的作用,还可缓解胸腹胀痛,且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茶叶的存放时间;步骤七:将茉莉花与初烘叶分离,筛选出初烘叶以备后续加工;步骤八:为了将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7%,以备储存使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在发酵过程中拌入研磨成粉的槲树皮,明显缩短了茶叶的发酵时间,促进茶多酚的生成,提高了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提高了茶叶的药用效果;2、采用窨花,使得茶叶吸收了茉莉花的香味,提高了茶叶香味,同时使的茶叶具有行气止痛,解郁散结的作用,还可缓解胸腹胀痛,且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茶叶的存放时间。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之间设有杀青步骤,杀青:茶叶加入杀青机中,进青前杀青机内的温度升至220~230℃,杀青时间为4~5min,杀青结束快速出锅得到杀青叶。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拌入槲树皮27份。槲树皮27份中没食子酸中的含量使茶叶的发酵时间最短,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更多。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的烘干温度为125℃。

进一步,所述步骤六窨制时间为7.5h。

进一步,所述步骤八的烘干温度为9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面针对本方案的一种茶叶发酵工艺,在贵州某地进行以下实施例实验,如

表1所示:

表1一种茶叶发酵工艺的参数表

步骤一、采青:鲜叶采摘要求有适当的成熟度,以一芽二叶为主,芽叶长度在5cm;采收后进行摊放,摊放厚度4cm,时间控制在1.5h;

步骤二、萎凋:选取步骤一所得的茶叶1kg放入萎凋槽进行萎凋,静置2.5h后,摊浪25min,静置与摊浪配合,达到静置时间7h,通气萎凋时摊放的厚度为7cm;

步骤三、杀青:将茶叶加入杀青机中,进青前杀青机内的温度升至220℃,杀青时间为4min,杀青结束快速出锅得到杀青叶;

步骤四、揉切:将萎凋叶采用揉切机揉切,先采用无压力揉切15min,然后轻压揉切7min,再使用重压揉切7min,最后无压揉切10min后下机;

步骤五、发酵:取0.27kg的槲树皮研制成粉拌入揉切后的茶叶中,静置发酵20min;

步骤六、干燥:采用烘干机进行烘干,温度125℃,时间9min,得到初烘叶,将初烘叶立刻放在竹垫上薄摊25min;

步骤七、窨花:取新鲜的茉莉花0.2kg与初烘叶搅拌在一起,窨制7.5h;

步骤八、筛选:将茉莉花与初烘叶使用筛分机进行分离,筛选出初烘叶;

步骤九、补火:将步骤八所得的茶叶加入自动烘干机中,温度95℃、时间7min。

实施例2~实施例8及对比例1~对比例9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按照表1的参数对茶叶发酵加工。

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8及对比例1~对比例9制得的茶叶,将茶叶经过泡制后,让50个人进行品尝得到以下表2中的实验数据:

表2

通过对比例1与实施例1~实施例8对比,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槲树皮,提高了茶叶的外观,茶水的香味适宜,口感圆滑甘润、味道醇厚,获得大众的好评;通过对比例2和对比例3与实施例1~实施例8对比,烘干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茶叶的外观,及泡制而成的茶水的味道与口感;通过对比例4与实施例1~实施例8对比,在窨制过程中,加入茉莉花提高了茶水的香味及口感;通过对比例5和对比例6与实施例1~实施例8对比,窨花时间短,使得茉莉花的花香味进入茶叶中的量减少,从而影响茶叶的香味与口感,同时窨花时间长,茉莉花在茶叶中会产生异味,从而影响茶叶的香味与口感;通过对比例7和对比例8与实施例1~实施例8对比,补火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茶叶的外观,及泡制而成的茶水的味道与口感;通过对比例1~对比例9对比,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槲树皮,对茶叶的香味与口感影响最大。

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8及对比例1~对比例9制得的茶叶,进行检测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且对茶叶进行密封保存,得出表3中的实验数据:

表3

从表3中得出:通过对比例1与实施例1~实施例8对比,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槲树皮,提高了茶叶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存放时间相差不大;通过对比例2和对比例3与实施例1~实施例8对比,烘干的温度过高,茶叶中的水份含量低,存放时间增加,烘干的温度过低,茶叶中的水份含量高,存放时间减少,茶叶中的茶多酚的含量相差不大;通过对比例4与实施例1~实施例8对比,在窨制过程中,加入茉莉花明显提高了茶叶的存放时间,茶叶中的茶多酚的含量相差不大;通过对比例5和对比例6与实施例1~实施例8对比,窨花时间加长或缩短,均使茶叶的存放时间减少,茶叶中的茶多酚的含量相差不大;通过对比例7和对比例8与实施例1~实施例8对比,补火温度过高,茶叶中的水份含量低,存放增加,补火温度过低,茶叶中的水份含量高,存放时间减少,茶叶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影响小;通过对比例1~对比例9对比,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槲树皮,对茶叶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影响最大,采用茉莉花与茶叶进行窨花,对茶叶的保存时间影响大,且加入槲树皮的量为茶叶含量的27%时,得到的茶叶中的茶多酚的含量最多,加入茉莉花的含量为20%时,茶叶的存放时间更长。

综上所述,在发酵过程中加入槲树皮,能够提高茶叶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及茶叶的香味和口感;采用茉莉花与茶叶进行窨花过程,能够提高茶叶的香味、口感及存放时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