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桃叶绿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68685阅读:8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制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桃叶绿茶的制备方法。(二)
背景技术
:肥城素有“中国佛桃之乡”的美誉,肥城地处泰山西麓,汶水以北,因土地肥沃、温度适宜,使得肥城桃和桃叶都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绿色天然有机食品。桃叶性味苦、平,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活血通便之功效。桃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桃皮素、橙皮素等成份,可外用内服,具有清热解毒、降血糖、稳定血压的功效,适用于疟疾、糖尿病、风湿、湿疹和头痛等症的治疗。然而,目前对桃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较低,将桃叶深加工制成桃叶茶的技术少之又少,使用方法多限于选取新鲜桃叶用水煎服或外敷,取材不便,直接煎服饮用的桃叶绿茶不但口感苦涩,而且桃叶中诸多有效成分也无法发挥其良好的保健功效,不具备商业推广使用价值。绿茶是国人钟爱的饮品之一,若能将桃叶加工成和绿茶一样即泡即饮的茶品,同时很好发挥桃叶本身的功效,将具备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然而,桃树因其本身的生长特性和桃叶的苦涩味,导致了其和绿茶在生产工艺上存在差异,无法按照绿茶的生产方法进行制备。因此,现亟需一种专门针对肥城桃叶的绿茶制作加工方法,以有效去除桃叶苦味,充分发挥其所含有效成分的功效。(三)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艺科学、合理且制备简单的桃叶绿茶的制备方法,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桃叶绿茶口感适宜、无苦涩味、稳定血压及降血糖作用显著、绿色健康,具有广阔的商用推广价值,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桃叶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采摘:选择6月以后收完桃子的桃树,选择长度至少为40cm长枝条上的桃叶,对其上无露水、无虫斑、无黄叶的桃叶进行采摘;2)摊晾:将步骤1)采摘的桃叶去除杂质、碎叶,放入竹匾内摊晾2-4h,摊晾厚度不超过5cm,每小时上下翻动一遍;3)切断:将步骤2)摊晾的桃叶送入切茶机进行切断处理,切断长度3-5cm;4)清洗:将步骤3)切断的桃叶用冷水清洗5-10min;5)水煮:将步骤4)清洗的桃叶沥水10-15分钟后,在锅中加入清水,加热至90-100℃,加入0.02倍清水重量份数沥水后的桃叶,水煮3-8分钟,期间不停上下、左右翻搅桃叶;6)水拔:将步骤5)水煮的桃叶迅速捞出至凉水中水拔15-25min,水拔期间不断加入凉水;7)沥水:将步骤6)水拔的桃叶置于阴凉处沥水30min;8)风干:将步骤6)沥水后的桃叶送入风干机风干,脱水至含水量为60-65%;9)揉捻:将步骤8)风干的桃叶送入揉捻机揉捻定型;10)烘干:将步骤9)揉捻定型后的桃叶放入烘干机中,将温度调至80℃,烘干30分钟;11)筛选:将步骤10)揉捻的桃叶过7-10目筛;12)包装入库:将步骤11)筛选的桃叶进行包装,于零下5℃避光防潮密封保存,即得。所述桃叶为肥城桃叶。步骤1)所述采摘时间为每天的9点-11点或14点-17点;采摘手法为抓住枝条,由下往上戗采。步骤5)所述水煮温度为95℃。步骤6)所述水拔时间为20min。与目前市场上的传统绿茶制作工艺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用肥城特有的肥桃树桃叶为原料,经传统工艺改制,在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有桃叶特有清香和营养成分基础上,采用在揉捻步骤前增加水煮和水拔等特殊工艺,通过合理控制水煮温度和时间以及水拔操作,去除了桃叶表面的药物残留和桃叶本身带有的苦涩气味,不伤害桃叶中的有益成分;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桃叶绿茶色泽油润靓丽、气味清新,且其中有效营养成分黄酮的总含量经检测比单位重量的绿茶高出一倍,长期饮用具有显著的稳定血压、降低血糖的作用,对调节人体糖代谢具有重要应用,具有广阔的商业推广价值。(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桃叶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采摘:选择6月收完桃子的肥城桃树,选择长度至少为40cm长枝条上的桃叶,对其上无露水、无虫斑、无黄叶的桃叶进行采摘;采摘时间为每天的9点-11点,此时气温较高,氧化镁活性较强,有利于桃叶发酵进程;采摘手法为抓住枝条,由下往上戗采;2)摊晾:将步骤1)采摘的桃叶去除杂质、碎叶,放入竹匾内摊晾3h,摊晾厚度不超过5cm,每小时上下翻动一遍;3)切断:将步骤2)摊晾的桃叶送入切茶机进行切断处理,切断长度4cm;4)清洗:将步骤3)切断的桃叶用冷水清洗8min,清洗去除桃叶表面灰尘、杂质和残留药物,同时保证清洗过程中不损伤桃叶、不破坏桃叶的内部结构;5)水煮:将步骤4)清洗的桃叶沥水13分钟后,在锅中加入清水,加热至95℃,加入0.02倍清水重量份数沥水后的桃叶,水煮5分钟,期间不停上下、左右翻搅桃叶;水煮操作每煮5次换水一次,可去除桃叶的苦涩和桃叶上的残留药物;6)水拔:将步骤5)水煮的桃叶迅速捞出至凉水中水拔20min,水拔期间不断加入凉水,确保桃叶完全浸润凉透,以彻底消除桃叶苦味;7)沥水:将步骤6)水拔的桃叶置于阴凉处沥水30min,避免阳光直射而导致叶子发黑变色;8)风干:将步骤6)沥水后的桃叶送入风干机风干,脱水至含水量为65%;9)揉捻:将步骤8)风干的桃叶送入揉捻机揉捻定型;10)烘干:将步骤9)揉捻定型后的桃叶放入烘干机中,将温度调至80℃,烘干30分钟;11)筛选:将步骤10)揉捻的桃叶过7-10目筛;12)包装入库:将步骤11)筛选的桃叶进行包装,于零下5℃避光防潮密封保存,即得。实施例2一种桃叶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采摘:选择8月收完桃子的肥城桃树,选择长度至少为40cm长枝条上的桃叶,对其上无露水、无虫斑、无黄叶的桃叶进行采摘;采摘时间选择每天的9点-11点,此时气温较高,氧化镁活性较强,有利于桃叶发酵进程;采摘手法为抓住枝条,由下往上戗采;2)摊晾:将步骤1)采摘的桃叶去除杂质、碎叶,放入竹匾内摊晾2h,摊晾厚度不超过5cm,每小时上下翻动一遍;3)切断:将步骤2)摊晾的桃叶送入切茶机进行切断处理,切断长度3cm;4)清洗:将步骤3)切断的桃叶用冷水清洗5min,清洗去除桃叶表面灰尘、杂质和残留药物,同时保证清洗过程中不损伤桃叶、不破坏桃叶的内部结构;5)水煮:将步骤4)清洗的桃叶沥水10分钟后,在锅中加入清水,加热至90℃,加入0.02倍清水重量份数沥水后的桃叶,水煮3分钟,期间不停上下、左右翻搅桃叶;水煮操作每煮5次换水一次,以去除桃叶的苦涩和桃叶上的残留药物;6)水拔:将步骤5)水煮的桃叶迅速捞出至凉水中水拔15min,水拔期间不断加入凉水,确保桃叶完全浸润凉透,以彻底消除桃叶苦味;7)沥水:将步骤6)水拔的桃叶置于阴凉处沥水30min,避免阳光直射而导致叶子发黑变色;8)风干:将步骤6)沥水后的桃叶送入风干机风干,脱水至含水量为60%;9)揉捻:将步骤8)风干的桃叶送入揉捻机揉捻定型;10)烘干:将步骤9)揉捻定型后的桃叶放入烘干机中,将温度调至80℃,烘干30分钟;11)筛选:将步骤10)揉捻的桃叶过7-10目筛;12)包装入库:将步骤11)筛选的桃叶进行包装,于零下5℃避光防潮密封保存,即得。实施例3一种桃叶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采摘:选择11月收完桃子的肥城桃树,选择长度至少为40cm长枝条上的桃叶,对其上无露水、无虫斑、无黄叶的桃叶进行采摘;采摘时间为每天的14点-17点,此时气温较高,氧化镁活性较强,有利于桃叶发酵进程;采摘手法为抓住枝条,由下往上戗采;2)摊晾:将步骤1)采摘的桃叶去除杂质、碎叶,放入竹匾内摊晾4h,摊晾厚度不超过5cm,每小时上下翻动一遍;3)切断:将步骤2)摊晾的桃叶送入切茶机进行切断处理,切断长度5cm;4)清洗:将步骤3)切断的桃叶用冷水清洗10min,清洗去除桃叶表面灰尘、杂质和残留药物,同时保证清洗过程中不损伤桃叶、不破坏桃叶的内部结构;5)水煮:将步骤4)清洗的桃叶沥水15分钟后,在锅中加入清水,加热至100℃,加入0.02倍清水重量份数沥水后的桃叶,水煮8分钟,期间不停上下、左右翻搅桃叶;水煮操作每煮5次换水一次,以去除桃叶的苦涩和桃叶上的残留药物;6)水拔:将步骤5)水煮的桃叶迅速捞出至凉水中水拔25min,水拔期间不断加入凉水,确保桃叶完全浸润凉透,以彻底消除桃叶苦味;7)沥水:将步骤6)水拔的桃叶置于阴凉处沥水30min,避免阳光直射而导致叶子发黑变色;8)风干:将步骤6)沥水后的桃叶送入风干机风干,脱水至含水量为65%;9)揉捻:将步骤8)风干的桃叶送入揉捻机揉捻定型;10)烘干:将步骤9)揉捻定型后的桃叶放入烘干机中,将温度调至80℃,烘干30分钟;11)筛选:将步骤10)揉捻的桃叶过7-10目筛;12)包装入库:将步骤10)筛选的桃叶进行包装,于零下5℃避光防潮密封保存,即得。实验例针对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桃叶绿茶,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实验及黄酮粗提物降血糖作用实验。A、总黄酮含量测定实验原料:实验组:实施例1-3制备方法制得的桃叶绿茶;对照组:普通绿茶。实验方法1、样品预处理将实施例1-3制备方法制得的桃叶绿茶样分为3组,与对照组普通绿茶样分别转至75℃烘箱,烘干至恒重,粉碎过60目筛,装入自封袋贮存备用。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适量120℃干燥恒重的芦丁对照品10.6mg,用60%乙醇溶解后50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到212mg/L芦丁对照品标准溶液。3、标准曲线的制作按NaNO2-Al(NO3)3-NaOH方法操作步骤测定总黄酮含量,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溶液浓度(C)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绘制标准曲线。4、含量测定称取烘干粉碎的实验组桃叶绿茶样和对照组绿茶样各0.1g,分别置于25mL的刻度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60%乙醇溶液20mL,摇匀后于40℃条件下,超声波提取40min,然后分别采用25mL容量瓶定容,过滤即为样品总黄酮提取液。分别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绿茶总黄酮提取液各1mL,替代芦丁标准溶液,按上述标准曲线方法操作,于510nm波长检测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分别计算总黄酮含量。实验结果经检测,实验组桃叶绿茶总黄酮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4.282mg/g、4.287mg/g和4.291mg/g,对照组绿茶总黄酮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为2.123mg/g,即采用本发明制备方法所制得的桃叶绿茶中的总黄酮含量比普通绿茶中总黄酮含量高出1倍。表1实验组桃叶绿茶和对照组普通绿茶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样品编号总黄酮含量(mg/g)实施例1桃叶绿茶总黄酮提取液4.282实施例2桃叶绿茶总黄酮提取液4.275实施例3桃叶绿茶总黄酮提取液4.279普通绿茶总黄酮提取液2.123B、黄酮粗提物降血糖作用实验原料:实验A中实施例1桃叶绿茶总黄酮提取液、实验A普通绿茶总黄酮提取液。实验方法1、α-淀粉酶活力抑制率测定方法:将所得的实施例1桃叶绿茶总黄酮提取液分为a1、a2、a3三组不同浓度的总黄酮提取液,分别为175mg/ml,17.5mg/ml,1.75mg/ml;分别取500U/mLα-淀粉酶50μL,加入a1、a2、a3三组不同浓度桃叶绿茶和普通绿茶总黄酮提取液50μL,37℃反应5min,采用碘-淀粉比色法,按淀粉酶测定试剂盒操作步骤测定α-淀粉酶活力。将对照组普通绿茶总黄酮提取液分为b1、b2、b3三组不同浓度的总黄酮提取液,分别为175mg/ml,17.5mg/ml,1.75mg/ml;为了实验结果测试准确,每组分别测试三次取平均值。2、麦芽糖酶活力抑制率测定方法:将所得的实施例1桃叶绿茶总黄酮提取液分为a4、a5、a6三组不同浓度的总黄酮提取液,分别为175mg/ml,17.5mg/ml,1.75mg/ml;分别取100U/ml麦芽糖酶50μL,加入a4、a5、a6三组不同浓度桃叶绿茶和普通绿茶总黄酮提取液50μL,常温反应5min,采用比色法,按麦芽糖酶试剂盒操作步骤测定酶活力。将对照组普通绿茶总黄酮提取液分为b4、b5、b6三组不同浓度的总黄酮提取液,分别为175mg/ml,17.5mg/ml,1.75mg/ml;为了实验结果测试准确,每组分别测试三次取平均值。实验结果1、上述桃叶绿茶成品和普通绿茶成品的总黄酮提取液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如下表2。表2桃叶绿茶成品和普通绿茶成品的总黄酮提取液对α-淀粉酶抑制率(%)结果分析:上述桃叶绿茶成品总黄酮提取液,当浓度达到175mg/ml时,会对α-淀粉酶活性产生18.97%的抑制率;随着浓度降低为17.5mg/ml,抑制率会降低到3.20%;当浓度降低到1.75mg/ml时,几乎没有抑制效果;上述普通绿茶成品总黄酮提取液,当浓度达到175mg/ml时,会对α-淀粉酶活性产生15.18%的抑制率;随着浓度降低为17.5mg/ml,抑制率会降低到2.56%;当浓度降低到1.75mg/ml时,几乎没有抑制效果。结论:桃叶绿茶成品总黄酮提取液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对α-淀粉酶产生一定抑制效果。这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很好的疗效,会通过抑制人体消化道内糖代谢的关键酶α-淀粉酶的活性,达到控制人体餐后血糖水平的目的。2、上述桃叶绿茶成品和普通绿茶成品总黄酮提取液对麦芽糖酶抑制作用如下表3。表3桃叶绿茶成品和普通绿茶成品的总黄酮提取液对麦芽糖酶抑制率(%)结果分析:上述桃叶绿茶成品总黄酮提取液,当浓度达到175mg/ml时,会对麦芽糖酶活性产生70.02%的抑制率;随着浓度降低,为17.5mg/ml,抑制率会降低到38.59%;当浓度降低到1.75mg/ml时,抑制率为11.42%;普通绿茶成品总黄酮提取液,当浓度达到175mg/ml时,会对麦芽糖酶活性产生56.01%的抑制率;随着浓度降低为30.87mg/ml,抑制率会降低到1.52%;当浓度降低到1.75mg/ml时,抑制率为9.13%。结论:上述桃叶绿茶成品和普通绿茶成品总黄酮提取液在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均会对麦芽糖酶产生明显的抑制效果,桃叶绿茶成品比普通绿茶成品的效果更为显著。上述桃叶绿茶成品和普通绿茶成品总黄酮提取液抑制麦芽糖酶的活性,能够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减缓葡萄糖的吸收,抑制餐后高血糖。在相同浓度情形下,上述桃叶绿茶成品和普通绿茶成品总黄酮提取液对麦芽糖酶的抑制效果会明显高于α-淀粉酶。上述桃叶绿茶成品和普通绿茶成品总黄酮提取液可以通过抑制α-淀粉酶和麦芽糖酶活性,达到调节糖代谢的效果。总结分析1、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制得的桃叶绿茶和普通绿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含量测定,分别为4.282mg/g、4.287mg/g和4.291mg/g和2.123mg/g,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桃叶绿茶比普通绿茶中总黄酮含量高出1倍。2、实施例1制得的桃叶绿茶,当浓度达到175mg/ml时,会抑制α-淀粉酶和麦芽糖酶酶活,抑制率分别为18.97%和70.02%;普通绿茶总黄酮提取液,当浓度达到175mg/ml时,会抑制α-淀粉酶和麦芽糖酶酶活,抑制率分别为15.18%和56.01%,表明桃叶绿茶成品和普通绿茶成品总黄酮提取液对血糖降低具有一定影响。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桃叶绿茶比普通绿茶的总黄酮含量更高,且对血糖降低作用更显著,对调节糖代谢具有重要应用,为治疗糖尿病、调节内分泌系统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