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饲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186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领域,尤其涉及饲料配方设计。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秸秆资源利用方式多样,其合理与否,不仅对经济效益有所影响,还关系到环境质量和交通运输。秸秆作为饲料共有两种利用形式:一种是秸秆直接充当饲料,另一种是将秸秆加工之后用作饲料。在未加工的自然状态下,其营养价值较低。将秸秆进行加工之后,可以改变秸秆的性状,使一些不适合直接作为饲料的秸秆也能被高效利用。荞麦秸秆通常小部分作为冬季牲畜的饲草,而大部分弃置或用作燃料燃烧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目前,对苦荞麦中黄酮类物质测定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对苦养麦秸秆用做饲料的相关研究很少。所以根据饲料的营养价值我们利用加工调制方法及不同组合间的组合效应,更好的利用荞麦秸秆,提高其饲用价值。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微生物处理法和复合处理法。综合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可改变粗饲料消化利用率,对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有不同的影响。比如:纤维素酶处理法是将纤维素分解酶溶于水中后喷洒于秸秆上,以提升其消化率效果比较显著。纤维素酶是由真菌或细菌产生的一类多酶复合体,是一种发酵促进剂。clancerm等(1989)报道,选用pichiastipitis和trichosporonpenicillacum混合培养,可将玉米秸秆酸性水解物转化为菌体蛋白,降解木质素等。在苜宿中添加纤维素酶制剂后,发现中性洗涤纤维下降了4%,纤维消化率提升了9%;在稻草及玉米秸秆中添加纤维素酶进行微贮发酵,可以增加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并且不同程度的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把小麦秸秆经纤维素酶酶解后饲喂小尾寒羊后,日增重和经济效益均大幅度增加。由此发现酶解后的饲料其纤维素含量均有所降低,动物采食量相对提高,日增重增加,这种方法可以提升了动物的经济效益。公开号为cn104982654a的发明专利“一种肉牛混合饲料”,包括粗料和细料,所述粗料和细料的比例设置为:2∶1~5∶1,所述粗料由酒糟、麦麸、菜糠、稻草、玉米秸秆、竹叶、菜籽饼和豆粕组成,所述细料由玉米粉、小麦皮、鱼粉、稻谷、豆粕粉、代乳粉和微量元素骨粉组成,所述微量元素骨粉包括铜元素、铁元素、锌云素和锰云素,本发明肉牛混合饲料中含有酒糟和多种微量元素,并将其按一定比例与玉米粉、豆粕粉混合形成混合饲料,并依据其喂饲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成长周期长、牛肉品质差、饲料成本高等问题。公开号为cn10498273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猪混合饲料,包括以玉米、麦麸、菜糠、青草、土豆叶和红苕藤组成的青饲料、中草药、食盐和微量元素混合液,所述青饲料、中草药、食盐和海带占混合饲料的重量比分别为:青饲80%~85%,中草药10%~15%,食盐3%~5%和微量元素混合1%~3%;本发明生态猪混合饲料按一定比例以青饲料为主,添加中草药和微量元素,能够促进生态猪发育,增加生态猪的抵抗力,降低发病率、使生态猪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公开号为cn105767477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预混合饲料,涉及农业混合饲料
技术领域
,具体包括;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黄芪多糖和葡萄糖;其制备方法是:先将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通过微混混合均匀后,再与黄芪多糖进行大量混合,将上述混合粉末与葡萄糖通过混合机充分混合均匀,通过电子称进行称重,再通过定量分装机进行分装,包装成成品。本发明饲料营养均衡,提高了畜禽的免疫能力,增强了抗病力,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了抗应激性,促进了新陈代谢。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对动物饲草料组合效应的机制,特别是反刍动物的相关研究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现行的饲养体系和饲草料品质评价体系中,对饲草组合效应的相关研究不仅能够准确的进行日粮配制以及了解其生产性能的优缺点,还可以把饲草料中的能值看作具有可加性来有效利用。目前的饲料价值评估体系和日粮配合技术的前提是饲料营养价值的“可加性”原则,这种“可加性”原则对日粮实际营养价值评估不准确。因为其基本特点是不考虑不同饲料之间或营养措施之间存在的互作效应,也就是假定日粮的营养价值等于各组成饲料营养价值的简单累加值。大量研究表明,单个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可被动物的采食水平、日粮中易降解纤维、蛋白质补充料、脂肪的添加和易发酵碳水化合物以及饲料间的不同搭配、一些营养调控措施和加工调制等改变,导致配合日粮的表观消化率并不等于日粮中各饲料组分表观消化率的加权平均值,不同饲料之间确实存在着互作效应。且饲料间这种互作效应也因反刍动物饲粮结构的复杂性及动物自身消化机能不同,表现得更加突出和普遍。因此,利用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原理来进行科学合理搭配已成为当下十分重视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混合饲料,利用组合效应综合指数筛选出经过纤维素酶法处理的荞麦秸秆和青贮之间的最优组合;以其最优组合作为日粮中的粗饲料,研究其适宜添加量,为秸秆饲料饲用化及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混合饲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数比组成:精料:粗料=3:7,所述粗料由经纤维素酶处理的荞麦秸秆和青贮饲料混合而成,所述精料为玉米、豆粕、麸皮、葵花饼、预混料和磷酸氢钙,按重量份数组成为15.6:11:2.2:1.1:0.5:0.5混合而成。所述粗料中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荞麦秸秆40份,青贮重量60份数;所述荞麦秸秆由以下方法处理:向荞麦秸秆中添加荞麦秸秆重量0.1%纤维素酶,并同时添加荞麦秸秆重量1%的麦麸,搅拌均匀后装进青贮袋压实密封进行酶解处理,30天后即可使用。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混合饲料是用组合效应综合指数筛选出经过纤维素酶法处理的荞麦秸秆和青贮之间的最优组合,因此饲料配比最佳,营养最全面,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最高,这种配比不仅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对于经济效益也有显著提高。本发明添加了经过纤维素酶法处理后的秸秆在发酵的过程中,以提升其消化率,效果比较显著。纤维素酶是由真菌或细菌产生的一类多酶复合体,是一种发酵促进剂,可将秸秆类酸性水解物转化为菌体蛋白,降解木质素等。在秸秆类物质中添加纤维素酶制剂后,发现中性洗涤纤维下降了4%,纤维消化率提升了9%;在稻草及玉米秸秆中添加纤维素酶进行微贮发酵,粗蛋白含量有所增加,同时不同程度的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经实验证明,在日采食量相同的情况下,饲喂本发明饲料产品的仔羊,试验组只均日增重160g,比对照组提高37.9%;由此发现酶解后的饲料秸秆其纤维素含量均有所降低,动物食用后消化率及转化率大大提高,日增重增加,提升了动物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法:以下通过实施例的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另外,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一种混合饲料,由下述组分按重量份数组成:精料30份,粗料70份,所述粗料由经纤维素酶处理的荞麦秸秆和青贮饲料混合而成,所述精料为玉米、豆粕、麸皮、葵花饼、预混料和磷酸氢钙,按重量份数组成为15.6:11:2.2:1.1:0.5:0.5混合而成;所述粗料中按重量份数组成为:荞麦秸秆40份,青贮重量60份数;所述荞麦由以下方法处理:向荞麦秸秆中添加荞麦秸秆重量0.1%纤维素酶,并同时添加荞麦秸秆重量1%的麦麸,搅拌均匀后装进青贮袋压实密封进行酶解处理,30天后即可使用。实施例2试验一:苜蓿干草、玉米青贮与未处理的荞麦秸秆和油菜秸秆组合效应研究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苜蓿干草青贮玉米油菜秸秆荞麦秸秆1.2试验时间和地点:2015年7月至2015年11月于宁夏农垦集团贺兰县暖泉种羊繁育中心进行。1.3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选用体况良好,年龄和体重相近,发育良好的装有瘤胃瘘管滩羊3只,试验前,对圈舍进行消毒,对羊只进行驱虫、健胃等管理。自由饮水,饲养日粮按照nrc绵羊饲养标准,合理配制营养全面的饲喂日粮,每日三次饲喂。预试期15d,正试期120d。1.4试验设计:称取4.0g精粗比为3:7的日粮作为培养底物,粗料部分将粉碎过40目筛后的油菜秸秆、荞麦秸秆分别与青贮和苜蓿组合。每组组合比例分别为:0:100、20:80、40:60、60:40、80:20、100:0。采用体外发酵技术,发酵开始0h、3h、6h、12h、24h测得各点各项指标,每个处理点3个重复样,最后所测值根据组合效应综合指数(mfaei)的计算公式,整理数据。基础日粮营养配方见表1。表1基础日粮营养配方(干物质基础)1.5样品采集与分析1.5.1样品采集1.5.1.1瘤胃液采集试验期间在早饲前通过瘤胃瘘管抽取瘤胃液,取出后立即放入预热39℃并通有co2的保温瓶中,带回实验室。随后经8层纱布过滤后迅速分装进通有co2的恒温培养瓶中,每个培养瓶装入40ml瘤胃液。1.5.1.2培养液制备培养液参照张爱忠(2005)[47]的方法进行配制,每个培养瓶中加入80ml培养液。试验前39℃预热并通入co2。1.5.2模拟人工瘤胃产气装置取250ml培养瓶,置于恒温水浴摇床中,摇床温度设置为39℃、摇速50次/分钟;培养瓶瓶口塞入橡皮塞,塞上打孔插入玻璃管通入瓶内,玻璃管上端连接橡皮管,橡皮管上端连接三通阀,三通阀可打开和关闭以保证培养瓶中厌氧的环境;三通阀上端连接30ml玻璃注射器,侧端连接集气袋,试验过程中培养瓶内产生的气体可排出到注射器,用于记录产气量,记录后将气体通过三通阀注入集气袋中,用于检测甲烷含量。注:注射器塞筒四周应涂少量石蜡,以防漏气,并减少产气过程中活塞向上的阻力;连接三通阀和玻璃棒的橡皮管要定期检查,避免其老化断裂造成漏气。1.6样品分析各试验点结束后,分别统计和测定各组合的产气量、ph值、干物质消化率、氨态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微生物蛋白(mcp)、甲烷含量。1.6.1产气量的测定分别在发酵开始后0h、3h、6h、12h、24h通过三通阀上端的注射器读取并记录不同时间点的产气量。1.6.2ph值的测定发酵结束后用phs-2型酸度计直接测定培养瓶中的瘤胃液。1.6.3干物质消化率的测定1.6.4氨态氮浓度的测定参照冯恩慈等[48](1993)的方法测定。1.6.5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用gc-2010气相色谱仪测定。汽化室中载气为n2,分流比为20:1,温度250℃,筑炉温度100℃,火焰监测器(fid)温度250℃检测器载气为h2流量40ml/min,空气流量450ml/min。检测样品进样量为1μ/次。1.6.6微生物蛋白的测定先采用差速离心法,后得沉淀为细菌组分再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49]。1.6.7甲烷含量的测定利用岛津gc-2010气相色谱仪测定。测定条件为筑炉温度60℃,检测器70℃;载气为氮气(n2),检测样品进样量为1ml/次。1.6.8单项组合效应指数及多项组合效应综合指数的计算其中a1为对照组各个培养时间点各指标数值;a2为各组各个培养时间点各指标数值;a3是在每个时间点a2总和的平均数。多项组合综合效应指数(mfaei)为各单项指标的加和值。1.7数据统计与处理试验数据用excel记录并作简单处理后,采用sas(8.2)软件进行方差分析。试验二:苜蓿干草、玉米青贮与不同处理的荞麦秸秆和油菜秸秆组合效应研究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苜蓿干草、青贮玉米、不同处理的油菜秸秆、荞麦秸秆、氧化钙、尿素、氯化钠、复合菌粉、硫酸铵、纤维素酶;1.2试验地点:宁夏农垦集团贺兰县暖泉种羊繁育中心1.3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同试验2.1.31.4试验设计:将荞麦秸秆和油菜秸秆分别经过化学法(在秸秆中按比例加入2%氧化钙+4%尿素+1%氯化钠,密封压实30天)、微生物法(在秸秆中按比例加入硫酸铵+复合菌粉混合均匀,密封压实15天)、纤维素酶法(在秸秆中按比例加入0.1%纤维素酶+1%的麦麸,密封压实30天)三种方法进行处理。按试验2.4方法进行体外培养发酵,测得各时间点指标。1.5样品采集与分析同试验2.1.5实验结果:试验一结果:1.未处理秸秆组合体外发酵指标的综合评定在精粗比为3:7的日粮条件下,将未处理的秸秆配制不同比例,通过对体外发酵指标进行组合效应综合评定,以未处理组的荞麦100组为参考组,对产气量、ph值、干物质消化率、氨态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微生物蛋白、甲烷含量进行单项组合效应和多项组合效应综合评定(表2)。表2不同比例未处理秸秆组合体外发酵指标影响的综合评定注:表中荞为荞麦、青为青贮、苜为苜蓿、油为油菜。例:荞2:青8为:荞麦20:青贮80。在18种不同比例组合中,多项组合效应综合指数(mfaei)较高的六组分别为油菜20:青贮80、荞麦20:苜蓿80、荞麦40:苜蓿60、油菜20:苜蓿80、油菜40:苜蓿60、荞麦20:青贮80。试验二结果:1.不同处理秸秆组合体外发酵指标的综合评定在精粗比为3:7的日粮条件下,将不同处理的秸秆按不同比例配制,通过对体外发酵指标进行组合效应综合评定,以未处理组的荞麦100组为参照,对产气量、ph值、干物质消化率、氨态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微生物蛋白含量、甲烷含量进行单项组合效应和多项组合效应综合评定(表3)。表3不同比例不同处理秸秆组合体外发酵指标影响的综合评定注:表中化为化学法;微为微生物法;纤为纤维素酶法。例:化荞2:青8为化学法处理荞麦秸秆20:青贮80。在27种不同比例组合中,多项综合组合效应指数(mfaei)较高的六组分别为纤维素酶法荞麦20:苜蓿80、纤维素酶法荞麦40:青贮60、化学法荞麦40:青贮60、化学法荞麦60:青贮40、微生物法荞麦20:苜蓿80、化学法油菜40:青贮60。在多项组合效应值的基础上,因苜蓿成本较高,若占粗饲料的80%,不符合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因此选择荞麦40:青贮60组作为最优组合。实施例3试验例:1.试验材料1.1:2017年2月-2017年3月,历时30天。1.2试验地点:宁夏农垦集团贺兰县暖泉种羊繁育中心。1.3试验动物:试验动物选用暖泉种羊繁育中心健康仔羊共60只。1.4试验日粮:试验设对照组和试验组共2个理。对照组饲料为市售同类普通荞麦秸秆与青贮组合的饲料,实验组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料。2试验方法2.1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平均初始体重约为4.0±0.1kg的健康仔羊60只,按体重相近和遗传基础相似的原则随机分为2个理,分别饲喂两种不同日粮。试验期30天,记录采食量,称量试验初始和末重,并计算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成活率、腹泻率。2.2饲养管理:独笼饲养,保持通风良好。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按羊场常规程序进行消毒、驱虫和免疫。2.3生长性能:分别于每个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早晨空腹个体称重,计算每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并记录毛色、肤色打分结果。2.4统计分析:试验数据用excel软件进行初步处理后,采用sas8.2的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linearmodel,glm)统计分析(sas,2001)。试验结果与分析:对照组试验组始重(kg)4.0±0.54.0±0.45末重(kg)7.5±0.458.8±0.5平均日增重(g/d)116.6±0.2160±0.2平均日采食量(g/d)150±0.2150±0.2成活率92.5%99.5%腹泻率93.2%99.2%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即饲喂实施例1用组合效应综合指数筛选出经过纤维素酶法处理的荞麦秸秆和青贮之间的最优组合的饲料与饲喂市售同类未经处理、配比的混合饲料,由试验结果可知,平均日采食量相同的试验组仔羊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且日增重、成活率都有提高,而腹泻率均有所下降。说明本发明饲料组合最优,能大大提高养殖效益。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