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6500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粗粮食品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粗粮即杂粮,杂粮通常是指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以外的粮豆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荞麦(甜荞、苦荞)、燕麦(莜麦)、大麦、糜子、黍子、薏仁、籽粒苋以及菜豆(芸豆)、绿豆、小豆(红小豆、赤豆)、蚕豆、豌豆、豇豆、小扁豆(兵豆)、黑豆等。其特点是生长期短、种植面积少、种植地区特殊、产量较低,一般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杂粮有营养成分含量高、膳食纤维多、中和人体酸碱度等优势,能够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缓解疲劳,增加体能,增强抗病能力,有降糖、降脂、减肥、通便、解毒防癌等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标准也发生了改变,杂粮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然而,研究表明,粗粮食品中维生素含量不均,单纯的只食用粗粮食品易影响人体吸收,导致人体缺乏基本营养元素。不仅如此,现有的杂粮食品由于精加工不足,多存在产品单一、口感粗糙、不易消化,吸收利用率低等问题。基于上述陈述,本发明提出了种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麦25~40份、小米10~20份、甘薯10~20份、花生8~15份、大豆8~12份、水果维生素提取物20~40份、蔬菜维生素提取物20~40份、果肉10~15份、橄榄油1~3份、蜂蜜2~6份。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麦28~35份、小米12~18份、甘薯14~16份、花生10~14份、大豆9~11份、水果维生素提取物25~35份、蔬菜维生素提取物25~35份、果肉11~14份、橄榄油1.5~2.5份、蜂蜜3~5份。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麦30份、小米15份、甘薯15份、花生12份、大豆10份、水果维生素提取物30份、蔬菜维生素提取物30份、果肉12份、橄榄油2份、蜂蜜4份。优选的,所述水果维生素提取物由质量比为2~3:2~3:3~5:1~3:2的番石榴、柠檬、橙子、橘子和苹果提取而得。优选的,所述蔬菜维生素提取物由质量比为1:1~3:1~3:3~5:3~5的辣椒、菠菜、苋菜、胡萝卜和白萝卜提取而得。优选的,所述果肉为质量比为3~5:2~3:2~3.8:1.5~2的猕猴桃、草莓、鲜枣和葡萄的混合物。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比2~3:2~3:3~5:1~3:2,将番石榴、柠檬、橙子、橘子和苹果清洗后,经去皮、去核处理,然后加入到打浆机中,加入4~6倍的去离子水,打浆30~50min后过滤,得水果维生素提取物;s2、按质量比1:1~3:1~3:3~5:3~5,将辣椒、菠菜、苋菜、胡萝卜和白萝卜清洗后粉碎,加入7~9倍的去离子水,超声波提取1~2h,得蔬菜维生素提取物;s3、按质量比3~5:2~3:2~3.8:1.5~2,将猕猴桃、草莓、鲜枣和葡萄清洗后,对猕猴桃去皮,鲜枣去核,葡萄去皮去核,然后与草莓共同加入到75~92℃的烘箱内,烘干3~5h,然后取出粉碎成粒径为1~4mm的果肉;s4、将所述比重的小麦、小米、甘薯、花生和大豆置于88~98℃的烘箱内干燥至恒重后,加入到粉碎机中,充分粉碎过120~150目筛,得粗粮粉;s5、按所述比重,将步骤s1中的水果维生素提取物、步骤s2中的蔬菜维生素提取物和步骤s4中的粗粮粉共同加入到揉面机中,加入所述比重的橄榄油和蜂蜜,揉制25~35min后,压制得到厚度为1~4mm的韧性面团;s6、按所述比重,将步骤s3中所得的果肉均匀的散在步骤s5中的柔性面团的表面,利用饼干成型机将柔性面团压制成型后,置于190~235℃的烤箱中,烘烤8~15min,然后取出冷却,分装即得。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其以营养成分和膳食纤维含量高的小麦、小米、甘薯、花生和大豆五种粗粮为主要原料,辅以水果维生素提取物和蔬菜维生素提取物,并采用果肉、橄榄油和蜂蜜进行调味,本发明将原料精制后混合、烘焙制成粗粮食品,所得粗粮食品,口感好,易消化吸收,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糖分、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粗粮食品中维生素含量不均,影响机体吸收的问题,长期食用本发明所得的粗粮食品能够起到良好的调节机体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修复肠道功能,降糖降脂,解毒防癌等功效,其制备方法简单,设备投资小,制备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值得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一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麦40份、小米20份、甘薯20份、花生15份、大豆12份、水果维生素提取物40份、蔬菜维生素提取物40份、果肉15份、橄榄油3份、蜂蜜6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比3:2.5:3.5:1:2,将番石榴、柠檬、橙子、橘子和苹果清洗后,经去皮、去核处理,然后加入到打浆机中,加入6倍的去离子水,打浆50min后过滤,得水果维生素提取物;s2、按质量比1:3:2:4:3.5,将辣椒、菠菜、苋菜、胡萝卜和白萝卜清洗后粉碎,加入9倍的去离子水,超声波提取1h,得蔬菜维生素提取物;s3、按质量比4:2.5:3.8:1.5,将猕猴桃、草莓、鲜枣和葡萄清洗后,对猕猴桃去皮,鲜枣去核,葡萄去皮去核,然后与草莓共同加入到92℃的烘箱内,烘干3h,然后取出粉碎成粒径为4mm的果肉;s4、将所述比重的小麦、小米、甘薯、花生和大豆置于98℃的烘箱内干燥至恒重后,加入到粉碎机中,充分粉碎过150目筛,得粗粮粉;s5、按所述比重,将步骤s1中的水果维生素提取物、步骤s2中的蔬菜维生素提取物和步骤s4中的粗粮粉共同加入到揉面机中,加入所述比重的橄榄油和蜂蜜,揉制35min后,压制得到厚度为4mm的韧性面团;s6、按所述比重,将步骤s3中所得的果肉均匀的散在步骤s5中的柔性面团的表面,利用饼干成型机将柔性面团压制成型后,置于235℃的烤箱中,烘烤8min,然后取出冷却,分装即得。实施例二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麦25份、小米10份、甘薯10份、花生8份、大豆8份、水果维生素提取物20份、蔬菜维生素提取物20份、果肉10份、橄榄油1份、蜂蜜2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比2.2:2.8:5:1:2,将番石榴、柠檬、橙子、橘子和苹果清洗后,经去皮、去核处理,然后加入到打浆机中,加入4倍的去离子水,打浆30min后过滤,得水果维生素提取物;s2、按质量比1:1.5:2.5:3:5,将辣椒、菠菜、苋菜、胡萝卜和白萝卜清洗后粉碎,加入7~9倍的去离子水,超声波提取1~2h,得蔬菜维生素提取物;s3、按质量比3.5:2.5:3:1.8,将猕猴桃、草莓、鲜枣和葡萄清洗后,对猕猴桃去皮,鲜枣去核,葡萄去皮去核,然后与草莓共同加入到75℃的烘箱内,烘干5h,然后取出粉碎成粒径为1mm的果肉;s4、将所述比重的小麦、小米、甘薯、花生和大豆置于88℃的烘箱内干燥至恒重后,加入到粉碎机中,充分粉碎过120目筛,得粗粮粉;s5、按所述比重,将步骤s1中的水果维生素提取物、步骤s2中的蔬菜维生素提取物和步骤s4中的粗粮粉共同加入到揉面机中,加入所述比重的橄榄油和蜂蜜,揉制25min后,压制得到厚度为1mm的韧性面团;s6、按所述比重,将步骤s3中所得的果肉均匀的散在步骤s5中的柔性面团的表面,利用饼干成型机将柔性面团压制成型后,置于190℃的烤箱中,烘烤15min,然后取出冷却,分装即得。实施例三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麦32份、小米15份、甘薯15份、花生12份、大豆10份、水果维生素提取物30份、蔬菜维生素提取物30份、果肉12份、橄榄油2份、蜂蜜4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质量比2:2.5:3:2:2,将番石榴、柠檬、橙子、橘子和苹果清洗后,经去皮、去核处理,然后加入到打浆机中,加入5倍的去离子水,打浆40min后过滤,得水果维生素提取物;s2、按质量比1:2:1:5:3,将辣椒、菠菜、苋菜、胡萝卜和白萝卜清洗后粉碎,加入8倍的去离子水,超声波提取1.5h,得蔬菜维生素提取物;s3、按质量比4:2.5:2.5:2,将猕猴桃、草莓、鲜枣和葡萄清洗后,对猕猴桃去皮,鲜枣去核,葡萄去皮去核,然后与草莓共同加入到85℃的烘箱内,烘干4h,然后取出粉碎成粒径为2mm的果肉;s4、将所述比重的小麦、小米、甘薯、花生和大豆置于92℃的烘箱内干燥至恒重后,加入到粉碎机中,充分粉碎过135目筛,得粗粮粉;s5、按所述比重,将步骤s1中的水果维生素提取物、步骤s2中的蔬菜维生素提取物和步骤s4中的粗粮粉共同加入到揉面机中,加入所述比重的橄榄油和蜂蜜,揉制30min后,压制得到厚度为2mm的韧性面团;s6、按所述比重,将步骤s3中所得的果肉均匀的散在步骤s5中的柔性面团的表面,利用饼干成型机将柔性面团压制成型后,置于210℃的烤箱中,烘烤12min,然后取出冷却,分装即得。分别检测本发明实施例一~三中制备的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中维生素的含量,得出如下参数;随机选取600名试吃者,平均分成3组,分别试吃本发明实施例一~三中制备的富含维生素提取物的粗粮食品,回访口感满意度,得出如下结果:实施例一二三维生素含量(%)2.451.972.23口感满意度(%)99.599.599.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