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食品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3496发布日期:2018-12-19 05:4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一种红薯食品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红薯粉条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红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俗称“土人参”,经常食用,有健身和防病之功效。《本草纲目》左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现代医学也证明,红薯具有防癌抗病之功效。因此,目前红薯类食品已成为百姓餐桌常见之佳肴。因为红薯的蛋白质含量高,可弥补大米白面中的营养缺失,因此经常食用可提高人体对主食中营养的利用率。

目前的红薯产品有薯干,薯条,粉丝粉条等。而红薯粉条更是千家万户的传统菜肴佳品。而目前的粉丝生产工艺,由于缺乏相关标准和强制要求,不同生产厂家有不同的方法。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生产工序,因对食品卫生质量原因逐渐被市场淘汰,因此有必要对粉条制作工艺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完善,以提高产品的口感和韧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薯食品的生产工艺,通过对原始工艺的改进完善,提高了红薯粉条的质量,增加了粉条的口感和韧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红薯食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制芡:将定量的淀粉倒入芡缸,然后加入所述淀粉重量2.2-2.6倍的45-50度的温水,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加入所述淀粉重量6-6.5倍的温度在97-99度的热水,搅拌成均匀糊状,而后冷却至72℃-75℃之间;

(2)制面:采用细度99%以上的淀粉以100kg计,加入制备好的芡糊24-26kg,45-55度的温水55-60kg,搅拌14-16分钟,并保证制面的温度在46-48度之间;然后,将制好的面倒入真空机内,通过抽空机进行抽空,并控制真空度在-0.08mpa以下,完成制面过程;

(3)制丝:抽空后的面团进入漏丝机,控制蒸煮锅的水温保持在97度以上,方可漏丝;粉条从蒸煮锅通过输送网带输送至冷却箱内进行冷却,粉条在水箱内冷却温度控制在30℃-35℃之间,停留时间在35-45秒之间,此过程可以防止粉条的并条,增加粉条的韧性和亮度;

(4)冷冻:粉条从冷却箱内出来后,通过传送带送至切断机,进行断开,然后在入库前进行冷冻处理;在粉条进入冷库前,冷库内要有相应的温度,库温在5℃以上,若封库时间超过12个小时,需给粉条洒水后再降温,从封库至0℃控制时间应保证在8-10个小时;从0℃--2℃是控制阶段,控制冷冻时间为5-7个小时;-2℃至-6℃为粉条慢冻阶段,冷冻时间掌握在9-11个小时;-6℃至-15℃是粉条的速冻期,以保证粉条内部的水分全部被速冻成冰;

(4)解冰:冷冻的粉条在烘干前,首先进行粉条化冰,解冰池水温控制在25-28℃之间,停留时间10-14分钟;

(5)烘干:采用一室烘干,烘干室的气压控制在0.2-0.4mpa之间,温度控制在40-45℃,湿度控制在50-70%;粉条在一室进行烘干的过程中,打开二室内的蒸汽阀,控制蒸汽压力在0.4-0.6mpa,温度控制在50-60℃,湿度控制在45-55%,进行二室烘干;粉条从二室进入三室烘干时操作方法同上,三室烘干温度控制在40-50℃,湿度控制在55-60%,如湿度超过60%,开启引风机排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和传统工艺不同的制芡过程,保证了粉条的色泽和内在的质量。制芡是粉条制作的首道工序,芡的生熟、温度、稀稠,直接关系着粉条的色泽和内在的质量。本发明生产出的粉条色泽和质量均优于传统工艺。本发明的制面过程增加了抽空工序,增加了粉条的口感和韧性,而传统的生产工艺根本没有该工段;冷却的过程可以有效,防止粉条的并条,增加了粉条的韧性和亮度。本发明采用了冰机制冷,根据不同时间段进行分区,分段冷冻,避免了人工操作引起的产品的卫生问题,保证了产品质量。粉条进入冷库前的前期操作解决了传统方法产品出现白头问题,并可以有效降低后期的动力消费。解冰操作工艺不会使粉条产生气泡和断条,解冰彻底,不会影响产品亮度。本发明采用的烘干工艺改变了传统的操作方法,即保证了产品的卫生和食品安全,又能解决了靠天生产影响的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保障了市场的货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红薯食品的生产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1)制芡:将定量的淀粉倒入芡缸,然后加入所述淀粉重量2.2倍的45度的温水,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加入所述淀粉重量6倍的温度在97度的热水,搅拌成均匀糊状,而后冷却至72℃;

(2)制面:采用细度99%以上的淀粉以100kg计,加入制备好的芡糊24kg,45度的温水55kg,搅拌14分钟,并保证制面的温度在46度;然后,将制好的面倒入真空机内,通过抽空机进行抽空,并控制真空度在-0.08mpa以下,完成制面过程;

(3)制丝:抽空后的面团进入漏丝机,控制蒸煮锅的水温保持在97度以上,方可漏丝;粉条从蒸煮锅通过输送网带输送至冷却箱内进行冷却,粉条在水箱内冷却温度控制在30℃,停留时间在35秒,此过程可以防止粉条的并条,增加粉条的韧性和亮度;

(4)冷冻:粉条从冷却箱内出来后,通过传送带送至切断机,进行断开,然后在入库前进行冷冻处理;在粉条进入冷库前,冷库内要有相应的温度,库温在5℃以上,若封库时间超过12个小时,需给粉条洒水后再降温,从封库至0℃控制时间应保证在8个小时;从0℃--2℃是控制阶段,控制冷冻时间为5个小时;-2℃至-6℃为粉条慢冻阶段,冷冻时间掌握在9个小时;-6℃至-15℃是粉条的速冻期,以保证粉条内部的水分全部被速冻成冰;

(4)解冰:冷冻的粉条在烘干前,首先进行粉条化冰,解冰池水温控制在25℃,停留时间10分钟;

(5)烘干:采用一室烘干,烘干室的气压控制在0.2mpa之间,温度控制在40℃,湿度控制在50%;粉条在一室进行烘干的过程中,打开二室内的蒸汽阀,控制蒸汽压力在0.4mpa,温度控制在50℃,湿度控制在45%,进行二室烘干;粉条从二室进入三室烘干时操作方法同上,三室烘干温度控制在40℃,湿度控制在55%,如湿度超过60%,开启引风机排湿。

实施例2

一种红薯食品的生产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1)制芡:将定量的淀粉倒入芡缸,然后加入所述淀粉重量2.6倍的50度的温水,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加入所述淀粉重量6.5倍的温度在99度的热水,搅拌成均匀糊状,而后冷却至75℃;

(2)制面:采用细度99%以上的淀粉以100kg计,加入制备好的芡糊26kg,55度的温水60kg,搅拌16分钟,并保证制面的温度在48度;然后,将制好的面倒入真空机内,通过抽空机进行抽空,并控制真空度在-0.08mpa以下,完成制面过程;

(3)制丝:抽空后的面团进入漏丝机,控制蒸煮锅的水温保持在97度以上,方可漏丝;粉条从蒸煮锅通过输送网带输送至冷却箱内进行冷却,粉条在水箱内冷却温度控制在35℃,停留时间在45秒,此过程可以防止粉条的并条,增加粉条的韧性和亮度;

(4)冷冻:粉条从冷却箱内出来后,通过传送带送至切断机,进行断开,然后在入库前进行冷冻处理;在粉条进入冷库前,冷库内要有相应的温度,库温在5℃以上,若封库时间超过12个小时,需给粉条洒水后再降温,从封库至0℃控制时间应保证在10个小时;从0℃--2℃是控制阶段,控制冷冻时间为7个小时;-2℃至-6℃为粉条慢冻阶段,冷冻时间掌握在11个小时;-6℃至-15℃是粉条的速冻期,以保证粉条内部的水分全部被速冻成冰;

(4)解冰:冷冻的粉条在烘干前,首先进行粉条化冰,解冰池水温控制在28℃,停留时间14分钟;

(5)烘干:采用一室烘干,烘干室的气压控制在0.4mpa,温度控制在45℃,湿度控制在70%;粉条在一室进行烘干的过程中,打开二室内的蒸汽阀,控制蒸汽压力在0.6mpa,温度控制在60℃,湿度控制在55%,进行二室烘干;粉条从二室进入三室烘干时操作方法同上,三室烘干温度控制在50℃,湿度控制在60%,如湿度超过60%,开启引风机排湿。

实施例3

一种红薯食品的生产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1)制芡:将定量的淀粉倒入芡缸,然后加入所述淀粉重量2.4倍的48度的温水,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加入所述淀粉重量6.3倍的温度在98度的热水,搅拌成均匀糊状,而后冷却至74℃;

(2)制面:采用细度99%以上的淀粉以100kg计,加入制备好的芡糊25kg,50度的温水58kg,搅拌15分钟,并保证制面的温度在47度;然后,将制好的面倒入真空机内,通过抽空机进行抽空,并控制真空度在-0.08mpa以下,完成制面过程;

(3)制丝:抽空后的面团进入漏丝机,控制蒸煮锅的水温保持在97度以上,方可漏丝;粉条从蒸煮锅通过输送网带输送至冷却箱内进行冷却,粉条在水箱内冷却温度控制在33℃,停留时间在40秒,此过程可以防止粉条的并条,增加粉条的韧性和亮度;

(4)冷冻:粉条从冷却箱内出来后,通过传送带送至切断机,进行断开,然后在入库前进行冷冻处理;在粉条进入冷库前,冷库内要有相应的温度,库温在5℃以上,若封库时间超过12个小时,需给粉条洒水后再降温,从封库至0℃控制时间应保证在9个小时;从0℃--2℃是控制阶段,控制冷冻时间为6个小时;-2℃至-6℃为粉条慢冻阶段,冷冻时间掌握在10个小时;-6℃至-15℃是粉条的速冻期,以保证粉条内部的水分全部被速冻成冰;

(4)解冰:冷冻的粉条在烘干前,首先进行粉条化冰,解冰池水温控制在27℃,停留时间12分钟;

(5)烘干:采用一室烘干,烘干室的气压控制在0.3mpa之间,温度控制在43℃,湿度控制在60%;粉条在一室进行烘干的过程中,打开二室内的蒸汽阀,控制蒸汽压力在0.5mpa,温度控制在55℃,湿度控制在50%,进行二室烘干;粉条从二室进入三室烘干时操作方法同上,三室烘干温度控制在45℃,湿度控制在58%,如湿度超过60%,开启引风机排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