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品质黄茶的闷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8495阅读:7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产品加工
技术领域
,设计黄茶的闷黄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品质黄茶的闷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黄茶是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但其研究和开发力度较小,近年来,黄茶因其香气清悦、味厚爽口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为迎合消费者需求,丰富茶叶品种,通过对黄茶加工工艺分析,对加工过程中各个条件对黄茶品质的影响,随着各方研究的加深,得到当黄茶花香更为显著时,滋味也更加醇和,而根据安徽农业大学测定,黄大茶经杀青后其内源多酚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已经完全破坏,但在闷黄过程中又出现酶活性的回升,随着闷黄时间的延长,由于多种微生物的大量滋生,会给黄茶闷黄增加多种胞外酶,酵母菌大量滋生能产生分解大分子如糖类物质和粗脂肪的脂肪酶、蔗糖酶等,经研究表明,酵母菌对黄茶的色泽、香气、滋味各方面均有作用,特别是香气方面,接种酵母菌的黄茶更加甜鲜,而闷黄时间过长,黄茶中形成的茶黄素缓慢下降,茶黄素是影响茶汤和叶底色泽的色素物质,因此,如何在通过闷黄阶段的处理,保证茶黄素含量的同时提高黄茶花香成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黄茶香气好、色泽相对较差或汤色亮度好、香气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品质黄茶的闷黄处理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品质黄茶的闷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混合调节剂制备:按重量计,混合调节剂中包括20000-80000u/ml重组成对碱性氨基酸蛋白酶、0.2-0.5%的糖苷酶、0.04-0.1%的海藻糖、0.005-0.008%的乙酸盐、2.2-3.5%的多酚氧化酶;(2)闷黄前准备:将所得混合调节剂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到捻揉叶中,将处理后的茶堆积,用白布裹好备用;(3)闷黄条件管理:以杀青后的茶叶一斤为基础,调节剂的加入量为20-40g,闷黄叶温度为32.5-36℃,在闷黄过程中通入氧气,闷黄时间为1.5-2小时。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杀青过程采用滚筒杀青机杀青,转速为25-25转/分钟,温度为220-250℃,杀青时间为3-4分钟。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调节剂在添加前加热到28-32℃,保持10-15分钟。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调节剂的ph值为5.8-6.5。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3)中氧气的通入速度为2-4l/min。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通过在闷黄时加入混合调节剂,利用混合调节剂中复合酶,促进闷黄过程中氧化和湿热等生化反应,在加入混合调节剂前对其进行活化,使酶活性达到2.96-3.37u/ml时加入,对茶多酚转化有促进作用,减少闷黄后茶多酚的保留量,使茶黄素、茶红素处于较高水平,提高黄茶的色泽、香气和滋味,得到高品质黄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高品质黄茶的闷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混合调节剂制备:按重量计,混合调节剂中包括20000-80000u/ml重组成对碱性氨基酸蛋白酶、0.4%的糖苷酶、0.07%的海藻糖、0.006%的乙酸盐、2.8%的多酚氧化酶;(2)闷黄前准备:将所得混合调节剂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到捻揉叶中,将处理后的茶堆积,用白布裹好备用;(3)闷黄条件管理:以杀青后的茶叶一斤为基础,调节剂的加入量为30g,闷黄叶温度为34.5℃,在闷黄过程中通入氧气,氧气的通入速度为2-4l/min,闷黄时间为2小时。其中,所述杀青过程采用滚筒杀青机杀青,转速为25-25转/分钟,温度为220-250℃,杀青时间为3-4分钟。其中,所述混合调节剂在添加前加热到28-32℃,保持10-15分钟;所述混合调节剂的ph值为5.8-6.5。实施例2一种高品质黄茶的闷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混合调节剂制备:按重量计,混合调节剂中包括20000-80000u/ml重组成对碱性氨基酸蛋白酶、0.2%的糖苷酶、0.04%的海藻糖、0.008%的乙酸盐、3.5%的多酚氧化酶;(2)闷黄前准备:将所得混合调节剂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到捻揉叶中,将处理后的茶堆积,用白布裹好备用;(3)闷黄条件管理:以杀青后的茶叶一斤为基础,调节剂的加入量为40g,闷黄叶温度为36℃,在闷黄过程中通入氧气,氧气的通入速度为2l/min,闷黄时间为1.5小时。实施例3一种高品质黄茶的闷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混合调节剂制备:按重量计,混合调节剂中包括20000-80000u/ml重组成对碱性氨基酸蛋白酶、0.5%的糖苷酶、0.1%的海藻糖、0.0058%的乙酸盐、2.2%的多酚氧化酶;(2)闷黄前准备:将所得混合调节剂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到捻揉叶中,将处理后的茶堆积,用白布裹好备用;(3)闷黄条件管理:以杀青后的茶叶一斤为基础,调节剂的加入量为20g,闷黄叶温度为32.5℃,在闷黄过程中通入氧气,氧气的通入速度为4l/min,闷黄时间为2小时。设置对照组1,将实施例1中混合调节剂替换为质量浓度为2.2-3.5%的多酚氧化酶的溶液,其余内容不变;设置对照组2,将实施例1中步骤(3)中通入氧气的条件去掉,其余内容一样;设置对照组3,设置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对黄茶进行加工,其加工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捻揉-初包黄-复炒-复包黄-三炒-堆黄-干燥,两次包黄的总时间为4-4.5小时,相比单次包黄的6-8小时,时间已明显缩短,最后得到含水量为6%左右的黄茶;本发明中实验选用的黄茶为福选9号,鲜叶原料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其鲜叶处理、摊放、杀青、揉捻、炒热等条件均按现有技术进行,对各组闷黄后黄茶中成分进行检验,其中茶多酚含量按国家标准,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叶绿素总量采用丙酮-乙醇混合液比色法测定;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采用系统分析法测定,水分含量按照国家标准,采用(120±2)℃1小时烘箱快速法测定;得到以下结果:表1组别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叶绿素总量(mg/g)实施例125.340.092.871.12实施例225.100.082.891.15实施例325.270.092.831.18对照组127.520.072.781.62对照组228.760.082.811.57对照组329.240.132.751.56通过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处理方法对可以降低黄茶中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有助于色泽、香气上的改善,对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增加,有助于色泽更加黄亮、滋味更加醇厚;对照组3中虽然茶黄素含量增多,但其茶多酚含量较多,口感相对较差;而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中茶多酚含量虽然比有一定降低,但叶绿素含量却没有降低,因此,本发明中闷黄方法可以有效从色泽、香气和滋味方面对黄茶品质综合提高,而改变闷黄的条件则达不到相应效果。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