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心茶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5217发布日期:2019-02-26 18:5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心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养心茶是以景天三七或养心菜的嫩芽尖叶为原材料,科学软化,合理脱水揉搓,采用制茶工艺加工而成,形状如茶,可作茶叶代用品。原材料在种植过程中,因其没有任何病害和虫害,所以,没有农药和化肥的污染,是生产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的很好品种。养心茶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经常按标准食之,有病治病,无病保健、强身。养心茶味甘、微酸、性平、归心、肝经。是养心、宁心、平肝、清热、活血,经常食用能有效治疗高血压和心脏病,并能保护肝脏。其中的谷甾醇能阻止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血脂,防止血管硬化;黄酮类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降血糖、降血压,有抗脑血栓和心绞痛的作用;养心菜中的齐墩果酸还可以保护肝脏,起到延缓老年性肝组织纤维化的作用。齐墩果酸是病肝辅助用药,能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以及肝组织的炎性反应和延缓肝组织纤维化,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加速坏死组织的修复,景天庚糖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安神宁心。

目前养心茶的制备工艺是参照黑茶或乌龙茶的制备工艺,大致为挑选、去除、晒青、摊晾、摇青、渥堆、杀青、揉捻、烘干、发酵等工序制备而成,每道工序的制备质量对下一步工序起到关键作用,故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且产品品质不均一,无重复性,故不可实现大规模的、品质均一的工业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较多的设备,且设备成本昂贵整个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养心茶工艺较为复杂、品质不均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养心茶的制备工艺,成本低廉,大大简化了传统的费时费力的加工方法,且产品品质均一,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的生产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养心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选取景天三七或养心菜的嫩芽尖叶为原料;

s2:萎凋:放入萎凋槽内自然萎凋,使叶子蒸发一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促进酶的活化和叶子内部成分的化学变化;

s3:做青和杀青:晒青后的叶子在26℃,机械筛的作用下加工1小时,使其进一步加速各种物质的转化,青气散失,香气形成,随后堆放静置6小时;然后在高温环境下,采用滚筒式杀青,以破坏青叶中酶的活性,抑制多酚类的酶氧化,进一步散发香气,叶质变软变暗,富有粘性,发出清香为宜;

s4:揉捻:处理后的叶子采用机械揉捻,使其达到叶子壮结外形并增进滋味,揉捻直至汁液流出,叶片卷成条状为宜;

s5:烘干:控制烘干机的足火温度为150~200℃,摊叶厚度为1~5cm,烘干时间为20~40分钟,下焙后趁热装袋即为养心茶。

优选地,所述萎凋的温度为26~28℃,时间为3~4小时,水分减重20~25%。

优选地,所述杀青的过程中锅温为80~100℃,整个过程控制在40~50分钟,减重30~45%。

优选地,所述的揉捻过程中,揉捻时间为30~40分钟。

优选地,所述的烘干过程采取常温加入,缓慢升温的烘干方式,升温速率为20~30℃/分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成本低廉,制备过程环境友好,通过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高效的获得了品质均一的养心茶,有望在保健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大规模制备养心茶奠定了技术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养心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选取景天三七的嫩芽尖叶为原料;

s2:萎凋:将景天三七放入萎凋槽内,在26℃的温度条件下自然萎凋3小时,直至水分减重20%;

s3:做青和杀青:晒青后的叶子在26℃,机械筛的作用下加工1小时,随后堆放静置6小时;然后在锅温为100℃环境下,采用滚筒式杀青,时间为40分钟,减重为35%为宜;

s4:揉捻:处理后的叶子采用机械揉捻,揉捻时间为40分钟,使其达到壮结外形并增进滋味,揉捻直至汁液流出,叶片卷成条状为宜;

s5:烘干:控制烘干机的足火温度为150℃,采取常温加入,缓慢升温的烘干方式,升温速率为30℃/分钟,摊叶厚度为3cm,烘干时间为40分钟,下焙后趁热装袋即为养心茶。

茶的特征:茶汤澄清,茶汤澄清,浅黄带绿,具有特有风味,耐泡,二泡、三泡汤汁仍有一定色香味。

实施例2

一种养心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选取景天三七的嫩芽尖叶为原料;

s2:萎凋:将景天三七放入萎凋槽内,在28℃的温度条件下自然萎凋3小时,直至水分减重20%;

s3:做青和杀青:晒青后的叶子在26℃,机械筛的作用下加工1小时,随后堆放静置6小时;然后在锅温为80℃环境下,采用滚筒式杀青,时间为50分钟,减重为45%为宜;

s4:揉捻:处理后的叶子采用机械揉捻,揉捻时间为30分钟,使其达到壮结外形并增进滋味,揉捻直至汁液流出,叶片卷成条状为宜;

s5:烘干:控制烘干机的足火温度为200℃,采取常温加入,缓慢升温的烘干方式,升温速率为20℃/分钟,摊叶厚度为5cm,烘干时间为20分钟,下焙后趁热装袋即为养心茶。

茶的特征:茶汤澄清,茶汤澄清,浅黄带绿,具有特有风味,耐泡,二泡、三泡汤汁仍有一定色香味。

实施例3

一种养心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选取养心菜的嫩芽尖叶为原料;

s2:萎凋:将景天三七放入萎凋槽内,在26℃的温度条件下自然萎凋3小时,直至水分减重20%;

s3:做青和杀青:晒青后的叶子在26℃,机械筛的作用下加工1小时,随后堆放静置6小时;然后在锅温为100℃环境下,采用滚筒式杀青,时间为40分钟,减重为35%为宜;

s4:揉捻:处理后的叶子采用机械揉捻,揉捻时间为40分钟,使其达到壮结外形并增进滋味,揉捻直至汁液流出,叶片卷成条状为宜;

s5:烘干:控制烘干机的足火温度为150℃,采取常温加入,缓慢升温的烘干方式,升温速率为30℃/分钟,摊叶厚度为3cm,烘干时间为40分钟,下焙后趁热装袋即为养心茶。

茶的特征:茶汤澄清,茶汤澄清,浅黄带绿,具有特有风味,耐泡,二泡、三泡汤汁仍有一定色香味。

实施例4

一种养心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选取养心菜的嫩芽尖叶为原料;

s2:萎凋:将景天三七放入萎凋槽内,在28℃的温度条件下自然萎3小时,直至水分减重20%;

s3:做青和杀青:晒青后的叶子在26℃,机械筛的作用下加工1小时,随后堆放静置6小时;然后在锅温为80℃环境下,采用滚筒式杀青,时间为50分钟,减重为45%为宜;

s4:揉捻:处理后的叶子采用机械揉捻,揉捻时间为30分钟,使其达到壮结外形并增进滋味,揉捻直至汁液流出,叶片卷成条状为宜;

s5:烘干:控制烘干机的足火温度为200℃,采取常温加入,缓慢升温的烘干方式,升温速率为20℃/分钟,摊叶厚度为5cm,烘干时间为20分钟,下焙后趁热装袋即为养心茶。

茶的特征:茶汤澄清,茶汤澄清,浅黄带绿,具有特有风味,耐泡,二泡、三泡汤汁仍有一定色香味。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