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樱子复合袋泡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785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袋泡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金樱子复合袋泡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茶,相传神农尝百草时所发现,秦汉时饮茶已成风,其后,历代医学家积累了用保健茶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茶的营养和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其口味和营养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现有技术中,养生保健茶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低”:低热量、低脂肪、低糖,具有天然、健康、解渴、提神的特性,比碳酸饮料更爽口、解渴,比水饮料更怡人有味,清香淡雅、富含保健成分,并且具有营养、保健疗效及消暑解渴的功效;主要品种有配合中药原料的绿茶、乌龙茶、绿茶、花茶、白茶、黄茶等。绿茶保持了鲜茶叶85%以上的茶多酚、咖啡碱,约50%的叶绿素,其茶多酚类化合物总含量最高,平均达205.89mg/g,是乌龙茶的1.47倍,红茶的24倍。绿茶具抗氧化、抗肿瘤、防衰老、防癌、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高血脂及肝功能、抗龋护齿、抑菌等多种保健和药理作用。

金樱子又名糖罐子、刺头、蜂蜜罐等,其果实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多糖、黄酮类物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其中还原型vc占90%,氨基酸种类齐全含有19种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3.5%。鲜实vc含量高达1187.3mg/100g,仅次于刺梨,是柑桔的35倍;干果vc含量高达3898.81mg/100g。具有固肾缩尿、涩肠止泻、止咳平喘、抗菌消炎、降低血脂、清除致癌物质、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功效。

绞股蓝含有大量多糖、皂苷、黄酮类化合物、有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保护心脑血管和肝脏、活化细胞、延缓衰老、消除疲劳、抗辐射、抗肿瘤、降血脂等多种功效。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大量关于金樱子与绞股蓝作为原料制备保健饮品的技术文献,如专利号为201410527199.3的《养生保健茶及其制作方法》公开了采用金樱子和绞股蓝配合黄芪、人参、淫羊藿等多味中药制备成保健茶,并主要采用花类为原料,配合多种中草药,使得各药物之间的协同产生功效,使得保健茶的口感微甜。再如专利号为201010197573.x的《一种补肾壮阳男人茶》公开了采用茶叶、绞股蓝、金樱子、淫羊藿、灵芝、韭菜等等原料配制而成,其实其具有人体所需的多种保健营养成分,并且具有补肾壮阳、补气益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大量的关于金樱子与绞股蓝作为原料,并在添加其他辅料的前提下制备保健饮品,但其添加的辅料大多为多味中药药材,虽然有部分技术方案采用了茶叶作为添加剂进行添加处理,其在添加茶叶的同时,也还添加了大量的中药材原料,使得获得的保健饮品的口感不纯正,使得含有大量的中药味,破坏了茶叶与绞股蓝之间形成的协同的清香味,导致金樱子在原料配方中不仅仅会与绞股蓝和绿茶作用,而且还会与其他中药成分作用,导致保健茶饮品的口感复杂,使得保健茶饮品不具有蜂蜜香,降低了保健茶品质。

鉴于此,本研究者通过对绞股蓝、金樱子以及绿茶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了解和掌握,对绿茶与金樱子、绞股蓝之间的配比设计进行研究,使得制备的金樱子复合袋泡茶具有蜂蜜香,改善了金樱子、绞股蓝与绿茶制备的保健饮品的口感,为金樱子、绞股蓝作为原料制备保健饮品带来了新思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樱子复合袋泡茶及其制作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将金樱子、绿茶、绞股蓝按照重量比为3.5~4.5:5.5~6.5:1.5~2.5进行配比设计,获得金樱子复合袋泡茶。其中金樱子、绿茶、绞股蓝均是在单独烘干之后,将其粉碎成40目的颗粒,再将粉碎后的颗粒按照配比进行混合后,将其包装制备而成;在对上述的金樱子、绿茶、绞股蓝进行烘干处理时,是将其采用温度为60℃处理至其水分含量为≤6%。

本发明还将上述金樱子复合袋泡茶1.2g与280ml的沸水加盖浸泡10min,沸水的温度为90℃;浸泡完成后,获得的茶水呈现清透的黄绿色、具有金樱子,绿茶以及绞股蓝协调的清香味和淡淡的蜂蜜香、回味甘甜。将该茶汤应用于抗癌、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抗菌消炎、止咳平喘。

本发明最优的配比设计是将金樱子、绿茶、绞股蓝的重量比设计为2:3:1;采用的金樱子为金樱子干果,并需要对金樱子干果中的籽除去后,将其烘干粉碎至40目的颗粒。

本发明经过对金樱子、绞股蓝中的营养成分以及其所具有的功效进行研究和把握,并结合产自遵义市湄潭绿茶,这种以锅炒青制成的轻发酵类茶的多道加工工艺的特殊性,利用绿茶本身具有的酚类物质、生物碱、黄酮、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将绿茶与金樱子、绞股蓝进行恰当的配比设计,使得绿茶中的营养成分能够准确的与绞股蓝中的营养成分作用,并结合金樱子的辅助作用,使得其具有蜂蜜的香味,并且将金樱子本身具有的固肾缩尿、涩肠止泻、止咳平喘、抗菌消炎、降低血脂、清除致癌物质、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功效与绿茶、绞股蓝所具有的功效进行协同作用,使得制备的金樱子复合袋泡茶的保健功效得到增强,尤其是使得绿茶中的维生素c与金樱子干果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得到较大程度的保留,提高了袋泡茶的抗衰老性质。

除此之外,本研究者通过以下实验来证明,本发明中的配比设计使得获得的金樱子复合袋泡茶的保健功效、口感、色泽的改善效果:

通过采用金樱子进行粉碎处理,再将其按照不同量与90℃的沸水进行加盖浸泡10min,水的用量为280ml,并由10名品茶师分别对不同量下的金樱子茶进行感官评价并打分,满分10分,其结果见表1:

表1

进一步的,本研究者对绞股蓝进行粉碎后,将其按照不同量与90℃的沸水进行加盖浸泡10min,水的用量为280ml,并由10名品茶师分别对不同量下的金樱子茶进行感官评价并打分,满分10分,其结果见表2:

表2

再进一步的,本研究者对绿茶进行粉碎后,将其按照不同量与金樱子、绞股蓝进行配比设计后,再将其与90℃的沸水进行加盖浸泡10min,水的用量为280ml,并由10名品茶师分别对不同量下的金樱子茶进行感官评价并打分,满分10分,其结果见表3:

表3

鉴于上述金樱子、绞股蓝、绿茶在浸泡饮用过程中的感官评价结果,本研究者将金樱子、绞股蓝、绿茶按照上述结果选取出较优重量,并进行响应面设计,实验因素和水平的设计如表4所示。形成多组实验后,再将其加90℃沸水280ml加盖浸泡10min,由41人组成的品评小组对不同实验设计组进行评价打分,满分100分,其中香气占30分,口味占40分,色泽占30分,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4

表5

其中,17组试验分别为响应面的析因点和零点,其中序号1~12试验属于析因试验,序号13~17属于中心(即零点)试验。各因素经回归拟合后,响应变量y对金樱子用量、绞股蓝用量、绿茶用量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如下:

y=90.78-1.66×a-1.02×b-2.26×c-0.043×a×b+0.032×a×c+4.80×b×c-4.65×a2-16.54×b2-9.66×c2

为判断上述方程可靠性,对数据的可靠性进行拟合,结果如表6所示:模型在p≤0.05时水平显著,说明试验设计可靠;失拟项0.1122>0.05,不显著;回归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adjr2为92.89%,说明92.89%的响应值变化与所选的3个变量(金樱子用量,绞股蓝用量,绿茶用量)相关,可用于确定袋泡茶的原料组成。

表6

通过应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对上述模型的响应面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绿茶和金樱子的交互作用大于金樱子和绞股蓝的交互作用,并大于绿茶和绞股蓝的交互作用。并结合回归方程结果得到最佳原料组成为:金樱子0.4g,绞股蓝0.2g,绿茶0.6g,此时感官品评的理论值为91.10。

即金樱子复合袋泡茶的接受度大于90%,且组成物料中的三种成分有非常重要的协同作用。鉴于此,本研究者经过将金樱子、绿茶、绞股蓝按照重量比金樱子:绿茶:绞股蓝=2:3:1混合后,将其取1.2g于280ml的90℃的热水浸泡10min后,使得其具有金樱子,绞股蓝和绿茶协调而成的清香味,该清香味中还散发出淡淡的蜂蜜香气,使得金樱子袋泡茶的口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饮用后回味甘甜;使得绿茶在6g、金樱子在4g、绞股蓝在2g时才具有的口感和香味在将其按照上述配比而成后,将其取出1.2g后来进行浸泡后,使得其口感也能达到上述三种原料的各自最优配比之下的口感和香味,使得绿茶实际用量在为0.6g,金樱子实际用量为0.4g,绞股蓝实际用量在为0.2g时,其也能够达到上述三种原料进行最优重量与90℃的沸水浸泡后所具有的口感和香味的叠加,有效的改善了袋泡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提高了品质。

本发明中经过将绿茶、金樱子、绞股蓝进行配比设计后,将其制备成金樱子复合袋泡茶,使得各原料中的营养成分之间相互作用,使得获得的金樱子复合袋泡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较高,并且有效的将绿茶、金樱子、绞股蓝各自所具有的功效进行有机的结合,使得获得的金樱子复合袋泡茶具有降血脂、消除疲劳、抗癌、抗衰老、减肥的功效,并且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无需添加蜂蜜或者其他添加剂或者香精,使得获得的金樱子复合袋泡茶具有绿茶与绞股蓝协调的清香味,并且还具有淡淡的蜂蜜香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获得的金樱子复合袋泡茶在进行浸泡后,获得的茶汤为清亮的黄绿色、光亮完整;具有金樱子,绿茶与绞股蓝协调的清香味和淡淡的蜂蜜香,回味甘甜,清新爽口;还具有止咳平喘、抗菌消炎、降低血脂、抗癌、抗氧化、抗衰老等保健功效,其原料配比设计合理,并且绿茶、绞股蓝、金樱子之间会发生口感和营养功效协同作用,改善制备的金樱子复合袋泡茶的口感和香味,增强袋泡茶中的保健功效。

本发明的金樱子复合袋泡茶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无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金樱子复合袋泡茶,其原料成分以重量比为:金樱子:绿茶:绞股蓝=4.5:6.5:2.5。

将上述1.2g金樱子复合袋泡茶于280ml的热水加盖浸泡10min,热水的温度为90℃;浸泡完成后,获得的茶水呈现清亮黄绿色、具有金樱子,绿茶与绞股蓝协调的清香味和淡淡的蜂蜜香、回味甘甜。

实施例2

一种金樱子复合袋泡茶,其原料成分以重量比为:金樱子:绿茶:绞股蓝=3.5:6.5:1.5。所述的金樱子为40目的颗粒;所述的绿茶为40目的颗粒;所述的绞股蓝为40目的颗粒。所述的金樱子,其水分含量为≤6%;所述的绿茶,其水分含量为≤6%;所述的绞股蓝,其水分含量为≤6%。将获得的1.2g金樱子复合袋泡茶于280ml的沸水加盖浸泡10min,沸水的温度为90℃;浸泡完成后,获得的茶水呈现清亮的黄绿色、具有金樱子,绿茶与绞股蓝协调的清香味和淡淡的蜂蜜香、回味甘甜。

实施例3

一种金樱子复合袋泡茶制作方法,金樱子烘干粉碎至40目;绿茶烘干粉碎至40目;绞股蓝烘干粉碎至40目;将粉碎后的金樱子与粉碎的绿茶和粉碎的绞股蓝按照质量比为2:3:1混合均匀后,将其包装,即可获得成品。将1.2g金樱子复合袋泡茶与280ml的沸水加盖浸泡10min,沸水的温度为90℃,获得茶汤;将该茶汤应用于抗癌、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抗菌消炎、止咳平喘;能够有效的缓解上述症状,增强人体免疫力。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1,樱子复合袋泡茶制作方法是将金樱子烘干粉碎至40目;绿茶烘干粉碎至40目;绞股蓝烘干粉碎至40目;将粉碎后的金樱子与粉碎的绿茶和粉碎的绞股蓝按照质量比为4.5:5.5:1.5混合均匀后,将其包装,即可获得成品。所述的金樱子烘干粉碎,是将金樱子采用温度为60℃烘烤处理至水分含量为≤6%,再将其粉碎并过筛后,获得40目的颗粒;所述的绿茶烘干粉碎是将绿茶置于温度为60℃的烘烤箱中烘烤至水分含量为≤6%,再将其粉碎并过筛后,获得40目的颗粒;所述的绞股蓝烘干粉碎是将绞股蓝置于温度为60℃烘干至水分含量为≤6%,再将其粉碎并过筛后,获得40目的颗粒。将上述获得的金樱子复合袋泡茶1.2g与280ml的沸水加盖浸泡10min,沸水的温度为90℃,获得茶汤;将该茶汤应用于抗癌、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抗菌消炎、止咳平喘;其具有明显的缓解效果,增强了人体免疫力。并且茶汤呈现清亮的黄绿色、具有金樱子,绿茶与绞股蓝协调的清香味和淡淡的蜂蜜香、回味甘甜。

实施例5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2,所述的金樱子为金樱子干果,并在烘干前将金樱子干果中的籽去除后,将其果粒置于温度为60℃的烘干箱中烘干至水分含量为≤6%后,再将其粉碎成40目的颗粒。

将1.2g金樱子复合袋泡茶与280ml的沸水加盖浸泡10min,沸水的温度为90℃,获得茶汤;呈现清亮的黄绿色、具有金樱子,绿茶与绞股蓝协调的清香味和淡淡的蜂蜜香、回味甘甜。

实施例6

一种金樱子复合袋泡茶制作方法,选择完整健康的金樱子干果,剔除病、虫、伤果。将金樱子干果清洗干净后,除去杂质,再将清洗干净后的金樱子干果置于60℃的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干燥,并用水分测试仪测量控制水分含量低于6%,再将其金樱子干果切开后,除去果籽,并将果粒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过筛处理后,获得的40目的金樱子颗粒;将绞股蓝和绿茶分别在温度为60℃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6%后,再将其分别粉碎,并过筛后,获得40目的颗粒,再将上述粉碎后获得的金樱子颗粒与绿茶颗粒、绞股蓝颗粒进行混合均匀,混合比以重量比计为2:3:1,并将其装袋,即可获得成品金樱子复合袋泡茶;并经过温度以及对金樱子处理工序的限定,使得金樱子中的营养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同时结合绿茶和绞股蓝的加入,并对加入的重量比进行限定,使得制备获得的金樱子复合袋泡茶中的口感和香味得到改善,尤其是改善其中的营养价值,使得绿茶,金樱子,绞股蓝相互之间发生协同功效后,使得其保健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提高。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其他均同实施例6,其将金樱子清洗干净后,将其切开后,去除籽后,将果粒置于烘干箱中,采用温度为60℃烘干至水分含量为低于6%后,再将其粉碎过筛后,获得40目的金樱子颗粒;再将金樱子颗粒与绿茶颗粒、绞股蓝颗粒按照重量比为4.2:6.2:2.2.2混合均匀后,再将其装袋,获得成品袋泡茶;并将该茶1.2g与280ml的沸水加盖浸泡10min,沸水的温度为90℃,获得茶汤;呈现亮黄色、具有金樱子绿茶与绞股蓝协调的清香味和淡淡的蜂蜜香、回味甘甜;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体免疫力,能达到抗癌、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抗菌消炎、止咳平喘的功效。

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对于粉碎绞股蓝、金樱子、绿茶的过程中,其颗粒度的大小对本发明也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本研究者将粉碎的粒度大小制在20目、40目以及60目等数量级后,将其制备成袋泡茶,并将其进行浸泡比较,发现粒度过大会使浸出物偏低,粒度过小则会使茶汤中有少量杂质,40目则最为合适。

同时,本研究者将1.2g本金樱子袋泡茶于280ml热水进行浸泡10min,期间通过使用不同温度的浸泡热水,进行浸泡后,饮用茶汤,发现其口感和香味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动,尤其是淡淡的蜂蜜香气会出现稀薄或者更加浓郁的现象,造成香味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平衡,导致口感略显不足;于是,本研究者得出,本发明中的金樱子袋泡茶在配制完成后,其最优的浸泡饮用方式是将其采用1.2g于280ml、90℃的沸水进行加盖浸泡10min,方能有效的提现金樱子复合袋泡茶的口感和香味,增强保健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