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花茶加工时的搅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869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碎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金花茶加工时的搅碎装置,属于金花茶加工设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茶、山茶、南山茶、油茶、茶梅等为孪生姐妹,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之一[1]。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单生于叶腋,花开时,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娇艳多姿,秀丽雅致。以前,人们没有见到过花色金黄的种类。金花茶由中国植物学家左景烈于1933年7月29日在广西防城县大菜乡阿池隘第一次发现,1948年被我国植物学家戚经文正式命名为“camellianitidissimac.w.chi”。国外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茶,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

目前的用于金花茶种植时的喷洒水装置存在着对金花茶烘干的效率低,对金花茶烘干不够完全、均匀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金花茶加工时的搅碎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金花茶加工时的搅碎装置,包括摆动块、密封板和支撑座,所述摆动块下方设置有支撑座,且所述支撑座下方设置有配电块,且所述配电块一侧设置有搅仓,所述搅仓内部乱有滚动轮。

所述搅仓两端均设置有滚动轮,且滚动轮上设置有三个搅刀。

所述搅仓两端均设置有安装侧板,且安装侧板中部下方设置有电动机。

所述电动机与滚动轮呈转动连接,且配电块与电动机呈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滚动轮带动三个搅刀不断旋动,使金花茶被搅拌破碎效率更高,且破碎更全面,通过电动机对滚动轮传动,通过配电箱对电机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烘箱;2、转动盘;3、上摆块;4、拨动架;5、热气烘条;6、通热管;7、电动机;8、下摆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用于金花茶加工时的搅碎装置,包括摆动块1、密封板2和支撑座3,摆动块1下方设置有支撑座3,且支撑座3下方设置有配电块4,且配电块4一侧设置有搅仓6,搅仓6内部乱有滚动轮5。

搅仓6两端均设置有滚动轮5,且滚动轮5上设置有三个搅刀7。

搅仓6两端均设置有安装侧板8,且安装侧板8中部下方设置有电动机9。

电动机9与滚动轮5呈转动连接,且配电块4与电动机9呈电性连接。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滚动轮带动三个搅刀不断旋动,使金花茶被搅拌破碎效率更高,且破碎更全面,通过电动机对滚动轮传动,通过配电箱对电机供电。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金花茶加工时的搅碎装置,包括摆动块、密封板、支撑座、配电块、滚动轮、搅仓、搅刀、安装侧板和电动机。所述摆动块下方设置有支撑座,且所述支撑座下方设置有配电块,且所述配电块一侧设置有搅仓,所述搅仓内部乱有滚动轮。通过滚动轮带动三个搅刀不断旋动,使金花茶被搅拌破碎效率更高,且破碎更全面,通过电动机对滚动轮传动,通过配电箱对电机供电。

技术研发人员:梁艳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兴鑫宇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0
技术公布日:2018.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