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五加树叶加工成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92791发布日期:2018-06-15 20:51阅读:1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刺五加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刺五加树叶加工成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明·李明珍《本草纲目》书言“宁得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满车”、“文章做酒能知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随着近代对刺五加的不断研究,有如下的发现:一、抗疲劳,前苏联研究用刺五加泡饮,为运动员用之抗疲劳,国内近年学者和医生证明此效果显著;二、“天然的助眠养生珍品”,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阴虚,体虚乏力,腰膝酸痛,失眠多梦等病症,效果明显;三、“治未病之王”,对神经衰弱、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脑动脉硬化、失眠、更年期综合症、血脂异常、糖尿病、风湿病、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肿瘤等三十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的功效,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用于心绞痛、高脂血症及脑血栓的防治,还可以增强体力,改善脑力,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疏通血管栓塞,预防心脏病,对改善抑郁病也有特殊功效。

发明人通过十多年的茶饮与研究,发现使用传统的“自然晒青式”(采摘后用阳光自然晒干)制备的刺五加茶,存在如下的缺点:易碎易散、味苦、冲泡无形、不易储存和运输,这些缺点制约了刺五加茶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刺五加树叶加工成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刺五加树叶加工成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流程为:采摘→杀青→揉捻→干燥→成品,包括如下步骤:

a、采摘新鲜刺五加树叶;

b、在220-280℃温度下对刺五加树叶进行杀青;

c、对杀青后的刺五加树叶进行揉捻;

d、对揉捻后的刺五加树叶进行干燥,使干燥后的刺五加树叶含水量在5%-6%。

步骤a中所述的新鲜刺五加树叶为4-5月份的刺五加树叶。

步骤b中所述的杀青为使用铁锅对刺五加树叶进行抛炒,或使用机械对刺五加树叶进行处理。

步骤d中所述干燥为刺五加树叶放入烘笼置于炭火上,在80-90℃温度进行48小时烘培。

步骤d中所述干燥为使用机械对刺五加树叶依次进行烘干、炒干、辉干。

所述烘干采用烘干机,温度为95-110℃。

所述炒干温度为100-110℃,使刺五加树叶含水量在15%-25%。

所述辉干的温度为90-100℃,时间为30-4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树叶加工成茶的制作方法,改变东北无茶园的历史,突破北方不能生产茶叶的禁锢,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制备出来的刺五加茶能无碎无散、耐冲泡而有形、苦涩收敛使之甜醇、耐储存与运输。把刺五加树叶变成茶后,色、香、味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之更加回味无穷、回甘持久、醇厚口感、去苦增香等,更加“好喝、好闻、尔益生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采用人工方式制备

步骤a:采摘新鲜刺五加树叶;

每年4月进行采摘,不采雨水叶,不采露水叶,不采紫芽叶,不采病虫叶,不采冻焦叶,不采碎叶,不采鱼叶、鳞片,不带蒂头。采摘过程要求轻采轻放,勤采勤放,不紧捏,不压紧;防止日光照射,防止堆积发热,防止机械损伤;及时运厂验收,及时摊放,及时剔除不符合标准芽叶和非茶夹杂物,达到芽叶嫩、匀、净、鲜。

步骤b:在220℃温度下对刺五加树叶进行杀青;

人工使用铁锅在220℃温度下对刺五加树叶进行高温抛炒,这是利用酶对温度的不稳定性,采用高温措施,迅速破坏酶的催化作用,获得刺五加茶应有的色、香、味。高温杀青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将低沸点的青草气物质大部分挥发散失,从而高沸点的芳香类物质透发出来。鲜叶中沸点低的香气物质主要是青叶醇、青叶醛、乙醛、异戊醛、丁醛、甲酸、乙酸、异丁酸等,其中占鲜叶香气物质总量60%左右的是青叶醇,它有顺式和反式两种结构,绝大部分是顺式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沸点为156-157℃,其次是青叶醛,也具有强烈的青草气,沸点为138-140℃,经过高温杀青,大部分青草气挥发散发;另外一部分可转化成反式青叶醇,反式青叶醇具有清香气味;此外,一些具有难闻、不快气味的低级醛、酸等,经过高温杀青,基本上均可散发。

抛炒时要注意抛闷结合,在高温条件下,叶子接触锅底的时间不能过长,必须用抛炒来使叶子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和青草气迅速散发。同时,抛炒后叶温也随着下降,然后再接触锅底,使叶温再度上升。抛炒的优点是,具有强烈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类物质,在抛炒过程中容易散发,成茶香气较好。

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所谓老杀,就是叶子失水多些;所谓嫩杀,就是叶子失水适当少些。因为嫩叶中酶活性较强,含水量较高,所以要老杀。如果嫩杀,则酶活性未彻底破坏,易产生红梗红叶;同时,杀青叶含水量过高,在揉捻时汁液易流失,加压时易呈糊状,芽叶易断碎。

步骤c:对杀青后的刺五加树叶进行揉捻;

在铁锅上热揉与冷揉相结合,嫩叶冷揉,老叶热揉。所谓热揉就是杀青叶不经摊凉,趁热揉捻;所谓冷揉就是杀青叶出锅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摊凉,使叶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揉捻。揉捻使细胞内含物(如蛋白质、果胶、淀粉等物质)渗透到叶子表面,这些内含物在一定含水量时具有黏稠性,有利于茶叶揉捻成条,也有利于在干燥工序中进一步固定外形。

步骤d:对揉捻后的刺五加树叶进行干燥,使干燥后的刺五加树叶含水量在5%-6%;

把刺五加树叶放入烘笼,置于炭火上,温度以80-85℃为宜,不能超过90℃,经过48小时烘培后,包装制作成品即可。

实施例二

采用机械方式制备

步骤a:采摘新鲜刺五加树叶;

每年5月进行采摘,不采雨水叶,不采露水叶,不采紫芽叶,不采病虫叶,不采冻焦叶,不采碎叶,不采鱼叶、鳞片,不带蒂头。采摘过程要求轻采轻放,勤采勤放,不紧捏,不压紧;防止日光照射,防止堆积发热,防止机械损伤;及时运厂验收,及时摊放,及时剔除不符合标准芽叶和非茶夹杂物,达到芽叶嫩、匀、净、鲜。

步骤b:在280℃温度下对刺五加树叶进行杀青;

使用锅式杀青机、滚筒式杀青机、槽式杀青机和八角滚筒杀青机在280℃温度下对刺五加树叶进行杀青处理,处理后的刺五加树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不带红梗红叶,手捏叶软、略有粘性、嫩茎梗折之不断、紧捏叶子成团、稍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

步骤c:对杀青后的刺五加树叶进行揉捻;

使用茶叶捻揉机对刺五加树叶进行捻揉处理,处理后的刺五加树叶有如下要求:要叶条不要叶片;要圆条不要扁条;要直条不要弯条;要紧条不要松条;要整条不要碎条。同时要求叶色翠绿,不泛黄,香气清高 ,不低闷。

步骤d:对揉捻后的刺五加树叶进行干燥,使干燥后的刺五加树叶含水量在5%-6%;

使用机械对刺五加树叶进行干燥处理:二青用烘干,三青用锅炒,辉锅用滚炒,即采用烘→炒→滚的方法进行干燥。

烘二青:叶子烘干程度必须严格掌握,如烘叶过干,炒干时容易断碎;而烘叶过潮,则在炒锅中翻炒很困难,茶叶粘锅易产生烟焦气叶,既不利于操作,也会影响成茶品质。二青叶烘干程度以含水量40%-50%为宜,较老叶子叶质硬,果胶质含量较少,叶子本身含水量又较低,二青叶含水量宜高,如果烘得过干,就会影响茶叶成条。嫩叶与此相反,二青含水量可略低,一般烘到叶子手捏不粘,稍感触手,而叶子尚软,仍可成团,松手后会弹散即可。烘干温度不能过高,烘干机一般温度为95-110℃;二青也可采用滚筒炒干机,要求桶温较高,叶量不能太多,排气性能要良好,以便获得较好的色、香、味,滚二青程度与烘二青相同。

炒三青:经过初烘或初炒后的二青叶,上锅式炒干机炒三青,每锅投叶量为7.5-10公斤,锅温为100-110℃,炒到手捏叶子有部分发硬,但不会破碎,而有触手感觉,略有弹散力即可,含水量20%左右为宜。

辉锅滚炒:辉锅有两种方法,即锅式炒干机辉锅和瓶式炒干机辉锅,前者称炒,后者称滚。用锅式炒干机辉锅,叶量为二锅二青叶,锅温90-100℃,炒30-40分钟,含水量5%-6%为适度;用瓶式炒干机辉锅,滚筒内叶子要放满,炒时有少量叶子滚出为度;温度不能太高,除刚上叶子时的10分钟内,温度稍高外,此后温度宜低,否则因干燥很快,来不及炒紧,就达不到条索紧结的要求。使用瓶式炒干机辉锅所制产品的特点是:芽叶较完整,锋苗好,断碎少,但紧结度较差。

使用机械干燥后的刺五加树叶,紧结尚重实、略有勾曲、略有锋苗、尚绿润。茶色滋味玄绿色鲜醇,叶底细嫩匀齐,玄绿明亮,然后经过包装制作成品即可。

上述制备方法参数均是发明人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得出的,用此做出的刺五加茶口感好、香气浓,彻底改善了刺五加树叶的味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