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饭树汁液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6575阅读:13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然植物色素的提取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乌饭树叶汁液的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自我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价值、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日益受到青睐。绿色食品的开发成为21世纪最具生命力的朝阳产业,也成为草木资源开发的主流方向。由草木制作的食品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多种氨基酸 和多种矿质元素等,营养价值普遍高于或远远高于日常蔬菜等其他的食品。

乌饭树又名南烛,古称染菽。属杜鹃花科常绿灌木。多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因人们有每年阴历三月初三用其叶蒸乌饭食用而得名。乌饭树树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黄酮、可溶性总糖等多种有效药用营养成分。

乌饭汁液的提取一般都是将乌饭叶搅碎,而后加入水后反复捶打,直至汁液全部渗入水中,而后将渣滤除。这样的工作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采用水作为溶剂,其溶解效率低,不能完全的将乌饭叶中的色素完全析出,对于材料也是一种浪费;同时乌饭叶每次的投入量不一,最终的成品汁液的浓度不一,质量亦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机械化,智能化的乌饭汁液提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乌饭树汁液提取装置,包括粉碎桶及提取桶,粉碎桶设置在提取桶的上方,且粉碎桶与提取桶彼此通过管道连接,粉碎桶内设置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包括长轴,长轴上设置螺旋传动片,在长轴上均匀的设置刀片,提取桶的进料口设置在提取桶顶部的一侧,在提取桶内设置压榨桶,所述的压榨桶至少设置3个,压榨桶通过一个转动轴连接,在提取桶内设置压榨装置,所述压榨装置包括压榨板及传动杆,压榨板的直径与压榨桶的内径相同,在压榨桶底部设置若干孔洞,提取桶下侧设置滤网。

还包括提取液添加口,所述的提取液添加口设置在提取桶的顶部,提取液添加口设置在压榨装置的一侧。

所述的滤网的目数介于350-600目之间。

在提取桶的侧面设置压榨桶出口,所述的压榨桶出口的高度略大于压榨桶的高度。

粉碎桶内设置两组粉碎装置,两组粉碎装置的运动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将乌饭树叶的粉碎提取依靠机械化自动进行粉碎提取,提取效率高,且每次提取步骤其汁液浓度基本保持一致,成品的品质有所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破碎桶、2-螺旋传送片、3-刀片、4-提取桶、5-压榨桶、6-压榨装置、7-转动轴、8-压榨桶出口、9-提取液添加口、10-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乌饭树叶汁液的提取装置,其包括对树叶进行破碎处理的破碎装置及对汁液进行提取的提取装置,树叶先经过破碎装置破碎后,进入提取装置将树叶内的汁液提取出来,具体来说,所述的破碎装置包括一个破碎桶1,破碎桶1竖直的摆放,在破碎桶1的顶部设置进料口,底部设置出料口,进料口上设置密封盖,破碎桶内设置粉碎装置,所述的粉碎装置包括一根长轴,在长轴上设置螺旋传送片2,在长轴上亦设置有刀片3,在长轴转动时,螺旋传送片2将乌饭树叶进行向一个方向反复输送,交由刀片3将树叶进行反复粉碎,这样一来叶片粉碎较为彻底。

进一步的,所述的粉碎装置设置两组,两组粉碎装置的运动方向相反,即树叶的输送方向相反,这样叶片更加充分的被搅动,粉碎效果更加显著。

本实用新型中,刀片3亦可设置在螺旋传送片2上,这样设置令粉碎装置的装配更为简易。

经过破碎装置粉碎后的树叶碎片由出料口排出,通过管道进入提取装置,所述的提取装置包括提取桶4、压榨桶5及压榨装置6,树叶首先进入压榨桶5,而后由压榨装置6进行压榨,压榨出的汁液流入提取桶4内储存,一般来说,压榨工作进行3-5次,以保证树叶内的汁液被完全压出。

本实用中,所述的压榨桶5内设置称重装置,当压榨桶的总质量达到阈值后方进行压榨,这样便保证了每次压榨工作开始前树叶投入量的恒定,汁液的浓度与压榨量得到了保证,不会出现过分压榨或压榨不足的情况出现。为此,在管道上设置电磁阀,当叶片投入量达到阈值时,电磁阀及时关闭,避免了树叶的过量投入。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最大效率的对树叶进行压榨,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压榨桶5,当一个压榨桶5内的树叶被压榨完毕后,下一个桶及时跟上继续,这样便可实现压榨工作的持续进行,为此,在提取桶4内设置一根转动轴7,将所有的压榨桶5设置其上,同时将提取桶4的进料口即管道与提取桶4的连接口,以及压榨装置6设置在转动轴7的两侧,在压榨装置6对一个压榨桶5进行压榨时,与之相邻的压榨桶5进行装料,压榨完毕后,转动轴7进行转动将下一个压榨桶5转动到压榨装置6处,一直持续到压榨工作全部完毕。

本实用新型中,在提取桶的侧面设置一个压榨桶出口8,压榨桶出口8的高度略大于压榨桶5的高度,当压榨桶5内的树叶被压榨完毕,压榨桶5便会从压榨桶出口8处转至提取桶4的外侧,这样操作人员便可将压榨桶5进行清理,以供其继续使用,相应的,所述的转动轴7偏心设置。

在压榨过程中,纯粹靠压榨装置的运动显然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汁液压出,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提取桶上设置了一个提取液添加口9,在压榨之前,先加入一定量的提取液9对树叶进行润湿,将其中的汁液加以析出,提取液添加口9设置在压榨装置6的一侧,在压榨之前或者压榨过程中向桶内添加提取液,所述的提取液可以是水、乙醇或其他的可食用有机溶剂。

为了保证成品树汁中无杂质,在提取桶4内设置有350目-600目的滤网10,滤网10设置在提取桶4的下侧,压榨后析出的汁液经过滤网10过滤后,里面的细小的树叶碎片或其他物质被拦截,剩下的便是较纯净的成品汁液。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具体说明:

首先将乌饭树叶洗净,而后投入破碎装置中,而后破碎装置启动,对树叶进行破碎处理,破碎时间约10-15min,破碎得到了汁液与树叶碎片的混合物,该混合物被定量的送入提取装置的压榨桶内,压榨桶被转动轴带动旋转至压榨装置处后首先添加提取液,接着压榨装置动作,对压榨桶内的树叶进行反复的压榨,压榨出的汁液通过压榨桶下方的孔洞流出。当压榨工作完成后,压榨桶被转出提取桶,交由操作人员将树叶废渣倒出。

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工作,提取桶与转动轴为可拆卸连接,这样操作人员在倾倒废渣时亦可使用多余的提取桶进行更换,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