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豆腐覆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398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豆腐覆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副食品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豆腐覆面装置。



背景技术:

鱼糜制品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制品如鱼丸、鱼松等深受人们喜爱。

鱼糜制品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 既可以作为食品制造业的原料辅料, 也可以作为餐饮业直接加工的食品原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渔业和加工技术的发展, 我国的鱼糜制品行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由过去生产鱼丸、 虾丸等单一品种, 发展到机械化生产一系列新型高档次的鱼糜制品和冷冻调理食品, 如鱼香肠、 鱼肉香肠、 模拟蟹肉、 模拟虾肉、 模拟贝柱、 鱼糕、 竹轮等鱼糜制品。 由于中国鱼糜制品具有价格优势, 且品质渐趋稳定, 因此在世界食品原料市场上, 前景十分看好。

鱼豆腐作为一种鱼糜制品,非常受欢迎,其本身可以采用煎、炸、煮等多种料理方式,目前的鱼豆腐制作大多采用将鱼糜装入模具,然后用蒸煮的方式进行完全的熟化,从而稳定形状,再经切割后油炸。目前的鱼豆腐口感都过于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实用新型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鱼豆腐覆面装置,包括位于最上部的桶体501,桶体501内部设置搅拌器、底部为出料口,出料口下端连通均布器503;均布器503的主体为方形盒体,盒体上表面中部连接推杆504;

所述均布器503盒体的下表面成方形阵列分布若干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设置转盘506,转盘506上偏心设置撒料嘴505,所述撒料嘴505与盒体内部连通;所有的转盘506通过机械驱动机构联动同步转动;机械驱动机构具体可以采用通过皮带传动各个转盘506或者通过在各个转盘506上套接齿轮的方式进行联动,因为转盘506只需保证同时转动即可,其转动方向可以随意,所以其联动方式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桶体501的出料口下端设置三通,所述均布器503上表面对称设置两个通孔,三通一端与所述出料口连通,另外两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均布器503上表面的两个通孔分别连通;所述三通与桶体501的出料口之间设置电磁阀502。

优选为,所述推杆504为液压推杆。

优选为,所述三通另外两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均布器503上表面的两个通孔分别连通;该管道为软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设计合理,使用简单,通过可以旋转的转盘及偏心设置的料嘴,可以更为快速对物料上层均布第二种物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均料器底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501、桶体;502、电磁阀;503、均布器;504、推杆;505、撒料嘴;506、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豆腐覆面装置,包括位于最上部的桶体501,桶体501内部设置搅拌器、底部为出料口,出料口下端连通均布器503;均布器503的主体为方形盒体,盒体上表面中部连接推杆504;

均布器503盒体的下表面成方形阵列分布若干圆形通孔,圆形通孔内设置转盘506,转盘506上偏心设置撒料嘴505,撒料嘴505与盒体内部连通;所有的转盘506通过机械驱动机构联动同步转动;机械驱动机构具体可以采用通过皮带传动各个转盘506或者通过在各个转盘506上套接齿轮的方式进行联动,因为转盘506只需保证同时转动即可,其转动方向可以随意,所以其联动方式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桶体501的出料口下端设置三通,均布器503上表面对称设置两个通孔,三通一端与出料口连通,另外两端通过管道与均布器503上表面的两个通孔分别连通;三通与桶体501的出料口之间设置电磁阀502。

推杆504为液压推杆。

三通另外两端通过管道与均布器503上表面的两个通孔分别连通;该管道为软管。

本装置主要用于在鱼豆腐生产中在鱼豆腐的鱼糜馅料上在均布一层蛋液或者铺洒少量砂糖,用来改变现有鱼豆腐的单一口感。

使用时通过液压推杆将装置抵在相应模具的上方进行布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