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碾茶自动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7736发布日期:2019-03-27 09:4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碾茶自动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碾茶自动化生产线,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公司长期从事茶叶加工生产,现目前主要生产绿茶和红茶。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多元化,国内市场对抹茶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为了开拓市场,我公司现在增加了新的业务,也就是碾茶的生产加工。碾茶是生产抹茶所用的原料茶。我们国家对抹茶的研究比较晚,所有国内没有可以借鉴的技术。在国外,特别是在日本碾茶的生产技术比较成熟,相应的生产设备也比较成熟。为此我方引进了国外的生产技术,但是由于国外的设备价格偏高,如此全部引起国外的生产线,生产成本太高,企业无法承受。而且由于日本的地域和人口限制,故其生产线生产效率普通不高。过完全引进国外的生产线,则生产效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不利于企业发展壮大。而且很多设备在考察过程中也发现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1、生产效率低;2、设备通用性不强;3、生产效率提高后,生产线无法对茶叶中的梗、茎、叶进行精确筛选,干燥设备无法充分烘干茶叶;4、杀青机容易产生冷凝水影响环境。为此,开发一套适合国内企业需求,且克服国外生产线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价格低廉的碾茶生产线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碾茶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能够满足国内企业生产效率需求,而且价格相对低廉,并且克服了国外生产线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碾茶自动化生产线,包括有投青口,投青口经第一斜向输送设备与摊青槽组连接,摊青槽组经第一立式提升机与滚筒筛分机连接,滚筒筛分机经第二立式提升机与第二生叶切割机连接,第二生叶切割机与振动筛分设备连接,振动筛分设备经蒸汽杀青设备与风力散茶冷却设备连接,风力散茶冷却设备与碾茶炉连接,碾茶炉经第一风送管道与第一梗叶分离机连接,第一梗叶分离机经第二风送管道与烘干机组连接,烘干机组与梗、茎、叶分离设备连接。

前述的碾茶自动化生产线,所述第一梗叶分离机分别经2条第二风送管道与第一烘干机和第二烘干机连接,第一烘干机经第三风管与第二梗叶分离机连接,第二烘干机经第四风管与茎叶分离机连接。

前述的碾茶自动化生产线,所述第一立式提升机经第一生叶切割机与滚筒筛分机连接;所述第二生叶切割机下方设有称重单元,称重单元经第二斜向输送设备与振动筛分设备连接。

前述的碾茶自动化生产线,所述摊青槽组包括有平行设置的2个自动摊青槽,在自动摊青槽进料端顶部设有摊青槽第一支架,摊青槽第一支架上设有摊青槽导轨,摊青槽导轨上方设有摊青槽输送皮带,摊青槽输送皮带底部设有多根摊青槽安装轴,摊青槽安装轴两端设有摊青槽滚动轮,摊青槽滚动轮卡在摊青槽导轨中,其中1根摊青槽安装轴头端还设有1个摊青槽从动链轮,摊青槽从动链轮经摊青槽链条与设在摊青槽输送皮带上的摊青槽输送皮带移动电机的转轴的摊青槽驱动链轮连接,摊青槽第一支架上方还设有摊青槽第二支架,摊青槽第二支架上设有摊青槽茶青输送机,摊青槽茶青输送机的出口端位于摊青槽输送皮带的正上方;所述摊青槽导轨上设有摊青槽行程开关,摊青槽输送皮带侧壁设有向外伸出的摊青槽触碰板。

前述的碾茶自动化生产线,所述摊青槽导轨两头端各设有竖直向上的摊青槽阻挡板,每个摊青槽行程开关旁边的摊青槽导轨上还各设有1个摊青槽限位开关;所述自动摊青槽包括有密布有孔的摊青槽输送带,摊青槽输送带底部的摊青槽安装架上设有2块向外伸出的摊青槽弹性钢板,摊青槽弹性钢板远离摊青槽安装架的头端上设有摊青槽轴承安装座,2个摊青槽轴承安装座之间连接有摊青槽转动轴,摊青槽转动轴上套入有摊青槽毛刷滚筒,摊青槽毛刷滚筒与摊青槽输送带接触,摊青槽转动轴还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摊青槽转动轴驱动链条,摊青槽转动轴驱动链条一端与摊青槽转动轴上的摊青槽转动轴从动链轮连接,一端与摊青槽输送带的驱动轴连接;所述摊青槽转动轴上还套入有摊青槽限位轮,摊青槽限位轮的直径小于摊青槽毛刷滚筒的直径。

前述的碾茶自动化生产线,所述第二生叶切割机包括有切割机第一出料口,切割机第一出料口侧面经切割机连接架连接,切割机第一出料口的外部设有切割驱动电机,切割驱动电机与切割机第一出料口内部的切割设备连接,切割机第一出料口前后侧面底部外侧设有切割机出料口支架,切割机出料口支架上设有切割机安装轴,切割机安装轴上套入有切割机滚轮,在切割机出料口支架上还设有向外伸出的切割机连接板,切割机连接板上设有穿入孔,在切割机第一出料口底部下方设有切割机安装架,切割机安装架顶部设有向外伸出的切割机支撑板,切割机滚轮位于切割机支撑板上,切割机支撑板上设有2个切割机定位孔,切割机锁紧螺栓穿过穿入孔和切割机定位孔后将切割机第一出料口固定在切割机安装架上。

前述的碾茶自动化生产线,所述振动筛分设备所述包括有筛分设备支架,筛分设备支架上方经筛分设备弹性连接片与筛分设备传输设备连接,筛分设备传输设备底部设置有筛分设备振动发生器;所述筛分设备传输设备包括有筛分设备底板以及筛分设备底板两侧的筛分设备挡板,筛分设备底板尾部密布有筛分设备漏槽,筛分设备漏槽处的筛分设备底板下方设有筛分设备接料通道,所述筛分设备漏槽开口方向背离茶叶运动方向设置。

前述的碾茶自动化生产线,风力散茶冷却设备包括有与蒸汽杀青设备连接的第一茶叶吹送冷却装置,第一茶叶吹送冷却装置经热风杀青脱水机进料振动槽与热风杀青脱水机连接,热风杀青脱水机与第二茶叶吹送冷却装置连接,第二茶叶吹送冷却装置与碾茶炉连接。

前述的碾茶自动化生产线,所述碾茶炉包括有碾茶炉本体,在碾茶炉本体顶部上方设有1个链式烘干机,在碾茶炉本体的出料口下方设有碾茶炉第一输送设备,碾茶炉第一输送设备的出口连接至碾茶炉第一集料口,碾茶炉第一集料口与碾茶炉第一风机和碾茶炉第一送料管道连接,碾茶炉第一送料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链式烘干机的进料口,链式烘干机的出料口下方设有碾茶炉第二输送设备,碾茶炉第二输送设备的出料口与碾茶炉第二送料管道连接,碾茶炉第二送料管道的出口下方设有碾茶炉第二集料口,碾茶炉第二集料口上连接有碾茶炉第二风机和第一风送管道。

前述的碾茶自动化生产线,所述第一梗叶分离机包括有分离机支架,分离机支架上端侧面设有分离机滚筒驱动电机,分离机滚筒驱动电机经分离机链条与分离机滚筒连接,分离机滚筒两端设在分离机支架上,分离机滚筒筒身上设有分离机螺旋肋骨,在分离机滚筒外侧设有包裹住其底部和前、后侧面的分离机筛网,分离机筛网与分离机螺旋肋骨之间存在间距,分离机筛网顶部设在分离机支架上,分离机筛网底部设有分离机第一出料口,分离机滚筒尾部的分离机筛网上设有分离机第二出料口,分离机第一出料口下方设有分离机第一振动输送机,分离机第一振动输送机尾部下方设有分离机第二振动输送机,分离机第二振动输送机的出料口与分离机茶叶风选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碾茶生产线在投料坑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设置有2个摊青槽同步进行摊青,在保证摊青质量的前提下,使得摊青效率满足生产需求,而且2个摊青槽的设置不会对工厂结构进行较大的改造;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可调整出料口的茶叶切割设备,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碾茶生产线可以适应绿茶、红茶等茶叶的生产,从而提高了生产线的通用性;

3、通过对现有的茶叶振动筛分设备进行改造从而使得该设备能够适用于抹茶的生产,通过在底板上设有开口方向背离茶叶运动方向的漏槽,使得茶梗能够从漏槽中掉落下来,实现梗和叶的分离作用,避免大量的茶梗输送至后面的设备中,导致后续工序中茶梗分离不彻底;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2个茶叶吹送冷却装置以及热风杀青脱水机构成的风力散茶冷却设备,较之经蒸汽杀青设备后直接投入第二茶叶吹送冷却装置的生产效率明细提高,可以将原来的生产效率由100kg/h提高到300kg/h,通过增加热风杀青脱水机可以对茶叶进行干燥,解决了因碾茶炉干燥能力有限,导致茶叶加工效率仅维持在100kg/h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碾茶炉顶部设有链式面板烘干机,使用碾茶炉产生的高温尾气作为链式面板烘干机的热源,即可实现茶叶的再次烘干,从而保证茶叶的充分烘干。链式面板烘干机设置在碾茶炉上方,不需要对工厂布局进行改动,合理充分利用工厂空间;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带有螺旋肋骨的滚筒以及筛网,茶叶在滚筒的输送作用下向前输送过程中,细小的叶和茎会透过筛网掉落下来,而尺寸比较大的茶梗则从滚筒尾部的出料口排出,由于茎和叶的重量不同,筛分后的茶叶在2个振动输送设备的作用下,均匀地平摊在输送带上,这样的茶叶进入到风选机以后就很容易根据质量不同而被风选出来。从而很好地实现茶叶中梗、茎和叶的分离。而该设备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50%左右,从而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综合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碾茶自动生产线能够满足国内企业生产效率需求,而且价格相对低廉,并且克服了国外生产线存在的诸多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摊青槽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摊青槽中毛刷滚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中毛刷滚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茶叶切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振动筛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振动筛分设备中的传输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风力散茶冷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碾茶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附图10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第一梗叶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第一梗叶分离机中滚筒以及筛网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投青口,2-第一斜向输送设备,3-摊青槽组,4-第一立式提升机,5-第一生叶切割机,6-滚筒筛分机,7-第二立式提升机,8-第二生叶切割机,9-称重单元,10-第二斜向输送设备,11-振动筛分设备,12-蒸汽杀青设备,13-风力散茶冷却设备,14-碾茶炉,15-第一风送管道,16-第一梗叶分离机,17-第二风送管道,18-第一烘干机,19-第二烘干机,20-第三风管,21-第二梗叶分离机,22-第四风管,23-茎叶分离机,301-自动摊青槽,302-摊青槽第一支架,303-摊青槽导轨,304-摊青槽输送皮带,305-摊青槽安装轴,306-摊青槽滚动轮,307-摊青槽从动链轮,308-摊青槽链条,309-摊青槽输送皮带移动电机,310-摊青槽驱动链轮,311-摊青槽第二支架,312-摊青槽茶青输送机,313-摊青槽行程开关,314-摊青槽触碰板,315-摊青槽阻挡板,316-摊青槽限位开关,317-摊青槽输送带,318-摊青槽安装架,319-摊青槽弹性钢板,320-摊青槽轴承安装座,321-摊青槽转动轴,322-摊青槽毛刷滚筒,323-摊青槽转动轴驱动链条,324-摊青槽转动轴从动链轮,325-摊青槽限位轮,326-摊青槽挡料板,801-切割机第一出料口,802-切割机连接架,803-切割机第二出料口,804-切割驱动电机,805-切割机出料口支架,806-切割机安装轴,807-切割机滚轮,808-切割机连接板,809-切割机安装架,810-切割机支撑板,811-切割机定位孔,812-切割机锁紧螺栓,813-切割机挡板,814-切割机外延板,815-切割机气缸,1101-筛分设备支架,1102-筛分设备弹性连接片,1103-筛分设备传输设备,1104-筛分设备振动发生器,1105-筛分设备底板,1106-筛分设备挡板,1107-筛分设备漏槽,1108-筛分设备接料通道,1301-第一茶叶吹送冷却装置,1302-热风杀青脱水机进料振动槽,1303-热风杀青脱水机,1304-第二茶叶吹送冷却装置,1401-碾茶炉本体,1402-链式烘干机,1403-碾茶炉第一输送设备,1404-碾茶炉第一集料口,1405-碾茶炉第一风机,1406-碾茶炉第一送料管道,1407-碾茶炉第二输送设备,1408-碾茶炉第二送料管道,1409-碾茶炉第二集料口,1410-碾茶炉第二风机,1411-碾茶炉均叶设备,1412-碾茶炉碾茶炉集料罐,1601-分离机支架,1602-分离机滚筒驱动电机,1603-分离机链条,1604-分离机滚筒,1605-分离机螺旋肋骨,1606-分离机筛网,1607-分离机第一出料口,1608-分离机第二出料口,1609-分离机第一振动输送机,1610-分离机第二振动输送机,1611-分离机茶叶风选机,1612-分离机调节螺栓,1613-分离机档料板,1614-分离机翼板,1615-分离机集料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一种碾茶自动化生产线,如附图1-13所示,包括有投青口1,投青口1经第一斜向输送设备2与摊青槽组3连接,摊青槽组3经第一立式提升机4与滚筒筛分机6连接,滚筒筛分机6经第二立式提升机7与第二生叶切割机8连接,第二生叶切割机8与振动筛分设备11连接,振动筛分设备11经蒸汽杀青设备12与风力散茶冷却设备13连接,风力散茶冷却设备13与碾茶炉14连接,碾茶炉14经第一风送管道15与第一梗叶分离机16连接,第一梗叶分离机16经第二风送管道17与烘干机组连接,烘干机组与梗、茎、叶分离设备连接。该碾茶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碾茶过程中,将采摘来的茶青投放至投青口1中,在第一斜向输送设备2的作用下,茶青进入摊青槽组3中进行摊青作用,摊青后的茶叶经第一立式提升机4送至滚筒筛分机6中进行筛分作用,将混杂在茶叶中的杂质筛选出来。筛分后的茶叶经第二立式提升机7送至第二生叶切割机8中进行切割,便于后续工序的破碎。切割后的茶叶送至振动筛分设备13中进行再次筛分,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梗筛选出来。然后再送至蒸汽茶青设备12中进行杀青,杀青后送至风力散茶冷却设备13中将杀青时粘接成团的茶叶吹散冷却。冷却后的茶叶送至碾茶炉14中进行辐射干燥,然后再通过第一风送管道15将茶叶送至第一梗叶分离机16中进行粉碎、分离,分离的茶叶再送至烘干机组中进行再次干燥,干燥的茶叶再根据类型分别送至梗叶分离设备或茎叶分离设备中进行再次分离。分离得到的茶叶即可打包包装。

所述第一梗叶分离机16分别经2条第二风送管道17与第一烘干机18和第二烘干机19连接,第一烘干机18经第三风管20与第二梗叶分离机21连接,第二烘干机19经第四风管22与茎叶分离机23连接。第一梗叶分离机16分离得到的茶梗经过第二风送管道17送至第一烘干机18中进行再次干燥,干燥后的茶叶送至第二梗叶分离机21进行再次的粉碎,从而将梗、叶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梗、叶分别包装。第一梗叶分离机16分离得到的茶叶经过第二风送管道17送至第二烘干机19中进行再次烘干,烘干后的茶叶经四风管22送至茎叶分离机23中进行粉碎,从而将茎和叶进行分离。分离得到的茎和叶分别包装。分离过程中得到的未干燥叶片可以再次返回第二烘干机19中进行再次烘干。

所述第一立式提升机4经第一生叶切割机5与滚筒筛分机6连接;所述第二生叶切割机8下方设有称重单元9,称重单元9经第二斜向输送设备10与振动筛分设备11连接。不同时期采摘的茶青大小尺寸都不一样,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茶青需要进行二次切割,故设置有第一生叶切割机5对茶青进行第一次切割。当茶叶尺寸较小时候,茶青即可直接通过第一生叶切割机5。而设置有称重单元9即可实时掌控茶叶的输送速率,调整整个产线的输送速率。当称重单元9在单元时间内称到的茶叶量比较少时,就会通过控制系统提高称重单元9前的输送设备的输送速率,同时降低称重单元9后的输送设备的输送速率。当称重单元9在单元时间内称到的茶叶量比较多时,就会通过控制系统提高称重单元9后的输送设备的输送速率,同时降低称重单元9前的输送设备的输送速率。

所述摊青槽组3包括有平行设置的2个自动摊青槽301,在自动摊青槽301进料端顶部设有摊青槽第一支架302,摊青槽第一支架302上设有摊青槽导轨303,摊青槽导轨303上方设有摊青槽输送皮带304,摊青槽输送皮带304底部设有多根摊青槽安装轴305,摊青槽安装轴305两端设有摊青槽滚动轮306,摊青槽滚动轮306卡在摊青槽导轨303中,其中1根摊青槽安装轴305头端还设有1个摊青槽从动链轮307,摊青槽从动链轮307经摊青槽链条308与设在摊青槽输送皮带304上的摊青槽输送皮带移动电机309的转轴的摊青槽驱动链轮310连接,摊青槽第一支架302上方还设有摊青槽第二支架311,摊青槽第二支架311上设有摊青槽茶青输送机312,摊青槽茶青输送机312的出口端位于摊青槽输送皮带304的正上方;所述摊青槽导轨303上设有摊青槽行程开关313,摊青槽输送皮带304侧壁设有向外伸出的摊青槽触碰板314。

采摘来的茶青投入投青口1以后,在第一斜向输送设备2的作用下输送至摊青槽茶青输送机312中,最后从摊青槽茶青输送机312的出口掉落至摊青槽输送皮带304上,摊青槽输送皮带304在其启动电机的作用下会间隔地正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茶叶分别其两个头端掉落至其下方的自动摊青槽301中,即可实现2个自动摊青槽301的投料动作。由于自动摊青槽301比较宽,当摊青槽输送皮带304只能正反向转动时,其茶叶只能固定掉落至自动摊青槽301的某个位置。故设置有摊青槽导轨303,在摊青槽输送皮带移动电机309的作用下,通过摊青槽链条308即可带动摊青槽输送皮带304沿着摊青槽导轨303左右移动。从而使得茶叶均匀投放至底部的自动摊青槽301上。摊青槽输送皮带304沿着摊青槽导轨303向左侧移动过程中,当摊青槽输送皮带304上左侧的摊青槽触碰板314与摊青槽导轨303左侧的摊青槽行程开关313接触时候,控制系统控制摊青槽输送皮带移动电机309停止工作,然后反向转动,摊青槽输送皮带304沿着摊青槽导轨303向右侧移动过程中,当摊青槽输送皮带304上右侧的摊青槽触碰板314与摊青槽导轨303右侧的摊青槽行程开关313接触时候,控制系统控制摊青槽输送皮带移动电机309停止工作,然后反向转动。如此反复。

所述摊青槽导轨303两头端各设有竖直向上的摊青槽阻挡板315,每个摊青槽行程开关313旁边的摊青槽导轨303上还各设有1个摊青槽限位开关316;当摊青槽行程开关313出现故障无法进行工作的时候,摊青槽触碰板314与摊青槽限位开关316接触时,还可以通过摊青槽限位开关316控制摊青槽输送皮带304停止向前移动。当摊青槽输送皮带304继续向前移动时,还可以通过摊青槽阻挡板315进行再次保护,提高整体设备的安全性能。

所述自动摊青槽301包括有密布有孔的摊青槽输送带317,摊青槽输送带317底部的摊青槽安装架318上设有2块向外伸出的摊青槽弹性钢板319,摊青槽弹性钢板319远离摊青槽安装架318的头端上设有摊青槽轴承安装座320,2个摊青槽轴承安装座320之间连接有摊青槽转动轴321,摊青槽转动轴321上套入有摊青槽毛刷滚筒322,摊青槽毛刷滚筒322与摊青槽输送带317接触,摊青槽转动轴321还与驱动机构连接;使用过程中摊青槽转动轴321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转动过程中摊青槽毛刷滚筒322就会将附着在密布有孔的摊青槽输送带317上的残叶清除掉。由于摊青槽输送带317会有凹凸不平的情况,故摊青槽转动轴321安装在摊青槽弹性钢板319上,在摊青槽弹性钢板319的弹性作用下,可以保证摊青槽毛刷滚筒322随时与摊青槽输送带317表面接触。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摊青槽转动轴驱动链条323,摊青槽转动轴驱动链条323一端与摊青槽转动轴321上的摊青槽转动轴从动链轮324连接,一端与摊青槽输送带317的驱动轴连接;当摊青槽输送带317转动时候,其驱动轴就会通过摊青槽转动轴驱动链条323带动摊青槽转动轴321转动。这样就不需要再单独设立转动轴驱动电机了。

所述摊青槽转动轴321上还套入有摊青槽限位轮325,摊青槽限位轮325的直径小于摊青槽毛刷滚筒322的直径。当摊青槽毛刷滚筒322与摊青槽输送带317过度接触时,一者不仅影响摊青槽输送带317的转动,同时可能使得摊青槽毛刷滚筒322无法转动,当设置有摊青槽限位轮325后,摊青槽限位轮325会抵住摊青槽输送带317底部,从而避免摊青槽毛刷滚筒322与摊青槽输送带317过度接触。

所述摊青槽限位轮325比摊青槽毛刷滚筒322的尺寸小1~3cm,该尺寸设置可以使得摊青槽毛刷滚筒322能够与输送带摊青槽317接触的同时又不至于出现抱死情况。

所述自动摊青槽301的摊青槽输送带317上方设有摊青槽挡料板326,摊青槽输送带317表面与摊青槽挡料板326之间存在间隙。摊青槽输送皮带304左右移动向下投料的同时自动摊青槽301的摊青槽输送带317向前移动,使得投放在摊青槽输送带317上的茶叶呈斜向Z字形分布,当摊青槽输送带317上的茶叶与摊青槽挡料板326接触后,即可将茶青摊均在摊青槽输送带317上。

所述摊青槽输送皮带304两头端下方的挡板上各设有1组对射型红外传感器。每1组对射型红外传感器各包含1个发射端和接收端,当茶叶在摊青槽输送皮带304上输送并从其头端掉落下来时候,发射端发射的红外信号会被茶叶遮挡住,导致接收端无法接收到信号。当接收端接收不到信号时,摊青槽输送皮带304持续运转。当摊青槽输送皮带304上无茶叶掉落下来时候,接收端就会接收到发射端发射的红外信号,从而控制摊青槽输送皮带304停止转动,与此同时自动摊青槽301的摊青槽输送带317也停止转动。该设置是为了方便中途没有茶叶时,等待后续茶叶来后,茶叶投放均匀,并且节能提高效率。由于摊青槽输送皮带304设置有2个头端,每个头端各设有1组对射型红外传感器。但是茶叶掉落时,只能从其中一个头端掉落,故当2组对射型红外传感器中的2个接收端均接收到发射端发射出来的红外信号后,才会控制摊青槽输送皮带304停止转动。摊青槽输送皮带304的电机用变频器控制,在摊青槽输送皮带移动电机309驱动下,摊青槽输送皮带304整体在摊青槽导轨303上左右移动,通过变频器使得摊青槽输送皮带304的速度改变,使相对速度一致,使摊放的茶青均匀平铺在设备内。降低速度后也有部分节能作用,使茶叶更充分的利用储料装置。

所述第二生叶切割机8包括有切割机第一出料口801,切割机第一出料口801侧面经切割机连接架802与切割机第二出料口803连接,切割机第一出料口801的外部设有切割驱动电机804,切割驱动电机804与切割机第一出料口801内部的切割设备连接,切割机第一出料口801前后侧面底部外侧设有切割机出料口支架805,切割机出料口支架805上设有切割机安装轴806,切割机安装轴806上套入有切割机滚轮807,在切割机出料口支架805上还设有向外伸出的切割机连接板808,切割机连接板808上设有穿入孔,在切割机第一出料口801底部下方设有切割机安装架809,切割机安装架809顶部设有向外伸出的切割机支撑板810,切割机滚轮807位于切割机支撑板810上,切割机支撑板810上设有2个切割机定位孔811,切割机锁紧螺栓812穿过穿入孔和切割机定位孔811后将切割机第一出料口801固定在切割机安装架809上。而第一生叶切割机5的结构则与第二生叶切割机8的结构相同。

使用过程中,切割机第一出料口801和切割机第二出料口803的上部均为进料端,底部均为出料端。当生产抹茶时,将切割机第一出料口801的进料端正对提升机的出料端,摊青后的茶叶经提升机后,进入到切割机第一出料口801中,在切割驱动电机804的作用下,茶叶被其内部的切割设备进行切割。当生产绿茶或者红茶,甚至只需要进行一次切割时,取下切割机锁紧螺栓812,推动第一出料口801,在切割机滚轮807作用下沿着切割机支撑板810向左移动,使得切割机第二出料口803的进料端正对提升机的出料端,此时切割机支撑板810上的切割机第二个定位孔811刚好和切割机连接板808上的穿入孔正对,将切割机锁紧螺栓812穿入切割机定位孔811和穿入孔中即可使得切割机第二出料口803的位置固定。通过对现有的切割设备的简单改造,就可以使得同一条生产线的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茶叶的加工。

所述切割机支撑板810左右两个头端各设有1块切割机挡板813,移动过程中抵住切割机滚轮807,避免切割机滚轮807从切割机支撑板810上掉落下来。

所述切割机支撑板810左侧头端设有个切割机外延板814,切割机外延板814上设有切割机气缸815,切割机气缸815的推杆与切割机第一出料口801连接。切割机第一出料口801和切割机第二出料口803的左右移动可以通过切割机气缸815实现。

所述振动筛分设备11所述包括有筛分设备支架1101,筛分设备支架1101上方经筛分设备弹性连接片1102与筛分设备传输设备1103连接,筛分设备传输设备1103底部设置有筛分设备振动发生器1104;所述筛分设备传输设备1103包括有筛分设备底板1105以及筛分设备底板1105两侧的筛分设备挡板1106,筛分设备底板1105尾部密布有筛分设备漏槽1107,筛分设备漏槽1107处的筛分设备底板1105下方设有筛分设备接料通道1108,所述筛分设备漏槽1107开口方向背离茶叶运动方向设置。

使用时候,筛分设备振动发生器1104作用,由于筛分设备传输设备1103与筛分设备支架1101之间经筛分设备弹性连接片1102连接,故筛分设备传输设备1103会发生左右往复的运动。投放在筛分设备传输设备1103中的茶叶包括有梗和叶两个部分。梗为圆柱形,其与筛分设备底板1105或叶之间为滚动摩擦,摩擦力较小,故移动非常快,当其向后或向前滚动时候,就很容易从筛分设备漏槽1107中掉落下来。而叶的表面积相对较大,移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也较大,筛分设备传输设备1103虽然重复着往复运动,但其向前运动时间要远大于向后运动的时间,故才能保证物体始终向前移动。故在较短的向后移动时间内,由于叶所受的摩擦力较大,故其不会从筛分设备漏槽1107中掉出。若筛分设备漏槽1107开口方向与茶叶运动方向一致,则梗和叶向前运动的过程中都会从筛分设备漏槽1107中掉落下来,无法实现梗和叶的分离,故筛分设备漏槽1107开口方向背离茶叶运动方向设置。掉落的梗顺着筛分设备接料通道1108排出。

所述筛分设备漏槽1107形状为长方形,长3-8cm,宽0.5-1cm。由于叶的面积要大于梗的面积,该设置可以保证叶向前移动过程中,从筛分设备漏槽1107上方经过时亦不会从筛分设备漏槽1107处掉落下去。而梗向前移动过程中就会掉落至筛分设备漏槽1107处,从而掉落下来。

所述筛分设备传输设备1103为斜向设置,头端高于尾部,倾斜角度为5—15度。当筛分设备传输设备1103设置为该角度时候,梗和叶的筛分、以及茶叶的输送,综合效率最高。

风力散茶冷却设备13包括有与蒸汽杀青设备12连接的第一茶叶吹送冷却装置1301,第一茶叶吹送冷却装置1301经热风杀青脱水机进料振动槽1302与热风杀青脱水机1303连接,热风杀青脱水机1303与第二茶叶吹送冷却装置1304连接,第二茶叶吹送冷却装置1304与碾茶炉14连接。使用过程中,风力散茶冷却设备13旨在去除茶叶表面水分,降低茶叶温度,使茶叶达到一枚一枚干燥清爽的状态。蒸汽杀青机12出来的茶叶通过第一茶叶吹送冷却装置1301,利用风力将其在一冷却网内吹起又落下,紧接着通过第二送风机再次在二冷却网内吹送起。之后落入热风杀青脱水机进料振动槽1302中,将其输送入热风杀青脱水机1303内,进行脱水干燥。然后再将茶叶送至第二茶叶吹送冷却装置1304中进行散茶降温,最后送入碾茶炉。茶叶在第一茶叶吹送冷却装置1301和第二茶叶吹送冷却装置1304中利用风吹起,落下,不断重复该动作使得茶叶表面的水分去除并且茶叶温度下降。第一茶叶吹送冷却装置1301和第二茶叶吹送冷却装置1304结构相类似,由多段相互连通的冷却网构成,每个冷却网底部设置有1个风机。

所述碾茶炉14包括有碾茶炉本体1401,在碾茶炉本体1401顶部上方设有1个链式烘干机1402,在碾茶炉本体1401的出料口下方设有碾茶炉第一输送设备1403,碾茶炉第一输送设备1403的出口连接至碾茶炉第一集料口1404,碾茶炉第一集料口1404与碾茶炉第一风机1405和碾茶炉第一送料管道1406连接,碾茶炉第一送料管道1406的另一端连接至链式烘干机1402的进料口,链式烘干机1402的出料口下方设有碾茶炉第二输送设备1407,碾茶炉第二输送设备1407的出料口与碾茶炉第二送料管道1408连接,碾茶炉第二送料管道1408的出口下方设有碾茶炉第二集料口1409,碾茶炉第二集料口1409上连接有碾茶炉第二风机1410和第一风送管道15。

使用时,经过碾茶炉本体1401烘干的茶叶从其出料口掉落至碾茶炉第一输送设备1403上,通过碾茶炉第一输送设备1403送至碾茶炉第一集料口1404中,在碾茶炉第一风机1405的作用下,碾茶炉第一集料口1404中的茶叶顺着碾茶炉第一送料管道1406被风送至链式烘干机1402的进料口,而碾茶炉本体1401烘干茶叶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尾气从其顶部进入到链式烘干机1402中,掉落至链式烘干机1402中的茶叶在输送过程中被再次烘干。烘干后的茶叶经过碾茶炉第二输送设备1407送至碾茶炉第二送料管道1408处,然后经碾茶炉第二送料管道1408掉落至碾茶炉第二集料口1409中,在碾茶炉第二风机1410的作用下,充分烘干的茶叶顺着第一风送管道15送至其他设备进行后续加工。

所述链式烘干机1402的进料口上方设有碾茶炉均叶设备1411,碾茶炉均叶设备1411顶部设有碾茶炉集料罐1412。碾茶炉第一送料管道1406风送过来的茶叶掉落至碾茶炉集料罐1412中进行存储,然后通过碾茶炉均叶设备1411均匀投料至链式烘干机1402的链式面板上。

所述链式烘干机1402底部设有缺口,该缺口正对碾茶炉本体1401的排烟口。碾茶炉本体1401产生的高温尾气即可直接进入到链式烘干机1402中对茶叶进行再次烘干。

所述第一梗叶分离机16包括有分离机支架1601,分离机支架1601上端侧面设有分离机滚筒驱动电机1602,分离机滚筒驱动电机1602经分离机链条1603与分离机滚筒1604连接,分离机滚筒1604两端设在分离机支架1601上,分离机滚筒1604筒身上设有分离机螺旋肋骨1605,在分离机滚筒1604外侧设有包裹住其底部和前、后侧面的分离机筛网1606,分离机筛网1606与分离机螺旋肋骨1605之间存在间距,分离机筛网1606顶部设在分离机支架1601上,分离机筛网1606底部设有分离机第一出料口1607,分离机滚筒1604尾部的分离机筛网1606上设有分离机第二出料口1608,分离机第一出料口1607下方设有分离机第一振动输送机1609,分离机第一振动输送机1609尾部下方设有分离机第二振动输送机1610,分离机第二振动输送机1610的出料口与分离机茶叶风选机1611连接。

使用时候,烘干后的茶叶经输送设备送至分离机滚筒1604头端顶部,然后掉落下来。细小的叶以及茎会透过分离机筛网1606直接从分离机第一出料口1607排出,而尺寸大的梗以及尺寸较大的叶和叶脉未分离的茶叶会储存在分离机筛网1606与分离机滚筒1604直接的空隙中,在分离机螺旋肋骨1605的输送作用下,向前输送,同时相互摩擦变破碎,破碎的茶叶从分离机筛网1606掉落下来,而无法破碎的茶叶以及茶梗则从分离机第二出料口1608排出。

所述分离机第一出料口1607下方设有分离机第一振动输送机1609,分离机第一振动输送机1609尾部下方设有分离机第二振动输送机1610,分离机第二振动输送机1610的出料口与分离机茶叶风选机1611连接。从分离机第一出料口1607中掉落下来的茶叶中还会包含有叶和茎,以及部分尺寸较小的梗,其中叶的质量较轻,而茎次之,梗最重。这些茶叶在分离机第一振动输送机1609和分离机第二振动输送机1610上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振动的作用会使茶叶均匀地平摊在输送通道上,均匀平摊的茶叶送入分离机茶叶风选机1611后,就很容易在风力的作用下被筛出成不同的等级。

所述分离机筛网1606顶部设有向外伸出的分离机翼板1614,分离机翼板1614经分离机调节螺栓1612与分离机支架1601连接。通过拧紧或拧松分离机调节螺栓1612,即可分离机调整筛网1606底部与分离机滚筒1604之间的间距,从而适用不同尺寸或类型的茶叶加工。

所述分离机滚筒1604头端上方的支架1上设有分离机集料罐1615,烘干的茶叶进入分离机集料罐1615中进行储存,然后再根据加工速率进行投料。

所述分离机滚筒1604头端左侧及其顶部左、右两侧设有分离机挡料板1613。设置有分离机挡料板1613可以避免投料过程中茶叶从顶部左右两侧以及分离机滚筒1604的头端左侧之间掉落下去,造成浪费。

所述分离机第一振动输送机1609的出料口与分离机第二振动输送机1610的送料通道呈90度设置。该设置可以避免整个分离机占用太多面积,使得分离机结构更加紧凑。

所述分离机筛网1606的网孔大小为2mm*2mm~10mm*10mm,该尺寸既可以保证加工效率,又可以保证加工质量。

第二梗叶分离机21以及茎叶分离机23的结构与第一梗叶分离机16结构相同或相类似。区别点仅在于是否设置有振动输送设备而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