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管式夹层玻璃钢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8260发布日期:2019-01-18 19:07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管式夹层玻璃钢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管式夹层玻璃钢发酵罐。



背景技术:

发酵罐是酱醪发酵工艺控制中的主要设备,酱醪发酵过程中需要对酱醪本体的温度进行管控,传统的水套式夹层玻璃钢发酵罐由于发酵罐的罐体容积大,故以玻璃钢板材拼接的方式制作夹层,接缝全部为手工粘接,拼接缝长,制作周期长,拼接后的玻璃钢易出现渗漏点;由于夹层为玻璃钢材质的不规则多边形的结构,耐温不超过50℃、耐压不超过0.1MPa,使用中限制了夹层内换热介质的温度和流量,造成换热效率低;总之,现有的夹层容器的玻璃钢夹层手工制作,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不耐高温、高压,夹层内换热介质压力低,流速慢,换热效率低,且夹层易出现憋胀、渗漏等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温,承压大,换热效率高的盘管式夹层玻璃钢发酵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盘管式夹层玻璃钢发酵罐,包括圆筒形罐体及与罐体连为一体的圆弧形上盖,罐体由里至外依次包括玻璃钢内层、间隔层、聚氨酯保温层及玻璃钢外层,在玻璃钢内层和间隔层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在环形空腔内设有多组环形盘管,每组环形盘管设有连到罐体外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玻璃钢内层与间隔层之间布设盘管,换热介质在盘管内流动,盘管具有较高承载能力,能承受发酵罐内酱料升温所需的换热介质的温度和压力,通过盘管内流动的冷热介质与罐体内的内容物酱醪进行热量交换,对内容物酱醪的温度进行调节。总之,本实用新型解决酱醪发酵过程中控温循环水的流量、压力和温度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降低了对夹层的耐压要求,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并降低了设备制作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盘管设有2~4组,每组所述环形盘管沿所述罐体高度方向布设,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到所述罐体下部并连接到所述罐体外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盘管布设分段分组,沿罐体高度方向上分段,每段布设一组盘管,可独立使用,便于在内容物酱醪的液位变化时,减少换热介质的数量,降低能耗。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上盖上设有第一排气口、第二排气口及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设有伸向所述罐体内部的加料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排气口方便排气,加料管可引导内容物直接进入到罐体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上盖上还均布有多个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沿所述罐体内壁敷设到所述罐体的底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给罐体内均匀加入新鲜空气,便于发酵。

进一步的,所述间隔层为纤维增强复合塑料。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发酵罐间隔层较普通发酵罐,质轻而硬,机械强度高,耐腐蚀。

进一步的,所述盘管通过管箍设置在所述玻璃钢内层的外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安装、维护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罐体;2、上盖;3、盘管;4、玻璃钢外层;5、聚氨酯保温层;6、间隔层;7、玻璃钢内层;8、第一排气口;9、第二排气口;10、加料口;11、加料管;12、进气管;13、管箍;14、第一进水口;15、第一出水口;16、第二进水口;17、第二出水口;18、第三进水口;19、第三出水口;20、第四进水口;21、第四出水口;22、探温孔;2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盘管式夹层玻璃钢发酵罐,包括圆筒形罐体1及与所述罐体连为一体的圆弧形上盖2,所述罐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玻璃钢内层7、间隔层6、聚氨酯保温层5及玻璃钢外层4,在所述玻璃钢内层和间隔层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在所述环形空腔内设有多组环形盘管3,每组所述环形盘管设有连到罐体外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所述环形盘管设有2~4组,每组所述环形盘管沿所述罐体高度方向布设,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到所述罐体下部并连接到所述罐体外部。盘管布设分段分组,沿罐体高度方向上分段,每段布设一组盘管,分别的采用阀门控制,可独立使用,便于在内容物酱醪的液位变化时,减少换热介质的数量,降低能耗。

所述环形盘管设有4组,分别为第一组盘管、第二盘管、第三盘管和第四盘管,沿罐体高度方向布局。第一组盘管上设有第一进水口14、第一出水口15;第二盘管上设有第二进水口16、第二出水口17;第三盘管上设有第三进水口18、第三出水口19;第四盘管上设有第四进水口20、第四出水口21。

所述弧形上盖2上设有第一排气口8、第二排气口9及加料口10,所述加料口10上设有伸向所述罐体内部的加料管11。排气口方便排气,加料管11可引导内容物直接进入到罐体的中间位置。加料管11通过支撑杆23设置在罐体内。

所述弧形上盖2上还均布有多个进气管12,所述进气管沿所述罐体内壁敷设到所述罐体的底部。方便给罐体内均匀加入新鲜空气,便于发酵。

所述间隔层6为纤维增强复合塑料。质轻而硬,机械强度高,耐腐蚀。

所述盘管通过管箍13设置在所述玻璃钢内层的外壁上。安装维护方便快捷。

所述罐体1上设有探温孔22。

在玻璃钢内层与间隔层之间布设盘管,换热介质在盘管内流动,盘管具有较高承载能力,能承受发酵罐内酱料升温所需的换热介质的温度和压力,通过盘管内流动的冷热介质与罐体内的内容物酱醪进行热量交换,对内容物酱醪的温度进行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