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工艺及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49894发布日期:2018-10-26 17:2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及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栽培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叶也是中国流传几千年的一种传统的饮品,在我国有很多不同特点的名茶。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青茶、绿茶、红茶、白茶和黄茶等几大类。所有这些传统茶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鲜叶经萎凋、杀青和揉捻等过程,最后经烘干、晾干或焙制得到的干燥性成品茶。

传统茶的制作普遍采用工艺繁杂,大致包括:鲜叶→萎凋→凉青→摇青与做手→炒青→揉→复炒(炒熟)→复揉→水焙→簸→凉索→毛栋→足火→团包→炖火→得到干燥性成品茶。因此在整个焙制过程中必然要损失一些有效营养成份,不能更好地保持鲜茶叶的色、香、味。同时由于茶树基本生长在山区,交通不便,而刚采摘下来的鲜叶必须就地加工。难以适应长途运输的特点,基本上决定了鲜茶叶只能就地加工成干茶进行销售,因此茶叶的品质由于受到卫生条件、加工条件和加工设备、加工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品质一直很难稳定,同样的茶叶由于加工条件和加工技术的差异,品质差异很大,一直没有办法实现生产标准化,这也是制约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重要障碍之一。

针对相关技术中茶叶加工过程繁琐、营养成分易流失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工艺及加工系统,以解决茶叶加工过程繁琐、营养成分易流失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茶叶加工工艺。

根据本申请的茶叶加工工艺,包括骤s101至步骤s105:

步骤s101:对鲜茶叶进行萎凋处理;

步骤s102:对茶叶进行杀青处理;

步骤s103:对茶叶进行速冻处理;

步骤s104:对茶叶进行冻干处理;

步骤s105:对茶叶进行杀菌处理,制得成品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2与所述步骤s103之间,还包括:

步骤s201:对茶叶进行理条处理;

步骤s202:对茶叶进行摊凉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s101后所得茶叶的重量与鲜茶叶的重量相比减轻12%至22%,所述步骤s101中温度不超过35℃。

进一步的,步骤s102后所得茶叶的重量与所述步骤s101后所得茶叶的重量相比减轻15%至25%,所述步骤s102中温度不超过200℃。

进一步的,步骤s103中对茶叶进行速冻处理的时间为不少于4小时,温度为-50℃。

进一步的,步骤s104中对茶叶进行冻干处理的时间为不少于24小时,温度为-48℃至-50℃,压强为1.3pa至13pa。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茶叶加工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茶叶加工系统,包括:鲜叶萎凋装置、杀青装置、速冻装置、真空冻干装置和消毒杀菌装置,鲜叶萎凋装置的物料输出端与杀青装置的物料输入端连接,所述杀青装置的物料输出端与速冻装置的物料输入端连接,所述速冻装置的物料输出端与所述真空冻干装置的物料输入端连接,所述真空冻干装置的物料输出端与所述消毒杀菌装置的物料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杀青装置与所述速冻装置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理条装置和摊凉装置,理条装置的物料输入端与所述杀青装置的物料输出端连接,所述理条装置的物料输出端与所述摊凉装置的物料输入端连接,所述摊凉装置的物料输出端与所述速冻装置的物料输入端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真空冻干装置。

根据本申请的真空冻干装置,包括:提供真空冷冻环境的外箱体、存放茶叶的内箱体和吸收升华气体的冷阱箱,所述外箱体上设置有制冷装置,所述内箱体设置在所述外箱体内,所述内箱体与所述外箱体之间留有通风道,所述内箱体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通风道连通的通风孔,所述外箱体上开设有升华气通孔,所述冷阱箱通过所述升华气通孔与所述通风道连通,所述冷阱箱与抽真空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冷阱箱内设置有多层附着升华气体的盘管,所述盘管为波浪形结构,所述上、下相邻的两层所述盘管之间交错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鲜茶叶依次进行萎凋、杀青、速冻、真空冻干和杀菌处理,经过速冻处理后,茶叶中的水分以冰晶的形态存在,通过真空冻干处理后直接将冰晶升华为气态对外排出,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直接析出,避免了采用一般茶叶处理方法而造成的无机盐在茶叶表面析出,使茶叶表面硬化,降低茶叶口感的情况。从而实现了简化茶叶加工工序、提高成品茶口感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茶叶加工过程繁琐、营养成分易流失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茶叶加工工艺实施例一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茶叶加工工艺实施例二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茶叶加工系统的连接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茶叶加工系统中真空冻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是真空冻干装置中上、下两层盘管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他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顶”、“底”、“内”、“外”、“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所示,该方法的实施例一中,包括如下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6:

步骤s101:对鲜茶叶进行萎凋处理。对鲜茶叶进行萎凋处理后所得茶叶的重量与鲜茶叶的重量相比减轻12%至22%,萎凋过程中温度不超过35℃。

具体的,把新采摘下来的鲜茶叶输送入鲜叶萎凋装置1内进行萎凋,使鲜茶叶均匀失水,失水后的茶叶减重率约为鲜茶叶的12%至22%,鲜叶萎凋装置1工作环境的温度不超过35℃,对鲜茶叶进行萎凋处理的时间根据环境温度确定,可通过控制装置对鲜叶萎凋装置1的工作时间进行控制。鲜叶萎凋装置1对鲜茶叶处理过程中叶色由鲜绿色转为暗绿色,叶面光泽逐渐消失,微带清香,直到叶片自然下垂为止。

步骤s102:对茶叶进行杀青处理。对茶叶进行杀青处理后所得茶叶的重量与杀青处理前茶叶的重量相比减轻15%至25%,杀青过程中温度不超过200℃。

具体的,把萎凋后的茶叶输送入杀青装置2,杀青装置2对茶叶均匀翻炒,杀青温度和时间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优选的,杀青温度不超过200℃。通过杀至叶色转黄绿色。加工过的鲜叶叶质柔软,梗弯不断,鲜叶的青气已基本除去,鲜叶中透有熟香,减重率为萎凋叶的15%至25%。

步骤s103:对茶叶进行速冻处理。对茶叶进行速冻处理的时间为不少于4小时,温度为-50℃。

具体的,茶叶放入速冻装置3中进行低温速冻,通过控制装置对速冻温度和时间进行控制。优选的速冻温度为-50℃,速冻时间为4小时。

步骤s104:对茶叶进行冻干处理。对茶叶进行冻干处理的时间为不少于24小时,温度为-48℃至-50℃,压强为1.3pa至13pa。

具体的,把速冻状态的茶叶放入模具中置于真空冻干装置4内,通过控制装置对真空冻干温度和时间进行控制。优选的真空冻干温度为-48℃至-50℃,真空冻干温度为24小时。

步骤s105:对茶叶进行杀菌处理,制得成品茶。

具体的,把真空冻干处理后的茶叶置于超声波杀菌机中,对茶叶进行超声波消毒杀菌处理。

步骤s106:将成品茶在常温干燥的环境下储存。

具体的,成品茶在常温干燥的环境下储存即可,且具有储存时间越久越香的特点,适合长期储存。

如图2所示,该方法的实施例二中,步骤s102与步骤s103之间,还包括:

步骤s201:对茶叶进行理条处理。

具体的,把杀青后的茶叶输送入理条装置进行理条,同时去除杀青后的湿气,降低水分,防止茶叶成团,同时通过理条将杀青后的鲜叶捋直成型。

步骤s202:对茶叶进行摊凉处理。

具体的,采用摊凉装置对茶叶进行摊凉处理,摊凉装置可采用摊凉容器,摊凉时间为3小时左右,优选的摊凉时间为3小时。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鲜叶茶是在低温真空的状态下进行干燥制成的,茶叶中的大多数营养成份会被完好的保留,而且茶叶本身含有的易氧化物质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低温干燥方式可以避免植物中的糖份被烤焦,从而不会出现加工过的焦糊味道。低温干燥方式还能使成品茶叶保留原有的自然风味和芳香,由于整个干燥过程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所以在低温中直接将茶叶表面的冰晶升华为气体排出,保留完好的茶叶营养成份(如茶青素、维生素、植物营养素等)。

2、低温冻干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作用无法进行,因此能保持茶叶原有的性状(如茶叶的外形、色泽和构成成分)。

3、由于茶叶中水分在速冻后以冰晶形态存在,溶于水中的无机盐存在于冰晶内。升华时,溶于水中的溶解物质直接析出,避免了采用传统加热干燥方法因茶叶内部水分向表面迁移所携带的无机盐在茶叶表面析出而造成表面硬化的现象。本申请在速冻的状态下对茶叶进行真空干燥处理,茶叶形状、体积几乎保持原有状态不变,不会发生收缩现象。同时干燥后的茶叶疏松多孔,呈海绵状,加水后溶解迅速而完全,立即恢复原来的形状。

4、真空冻干的过程能够排除茶叶中95%至99%的水分,使干燥后的茶叶能长期保存而不致变质。常温下能长久储存,而且不需添加任何防腐剂。

5、干燥过程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有效的杜绝了传统晾干、烘干过程中形成的粉尘、灰尘等二次污染问题。

6、本申请茶叶加工系统对茶叶的加工过程与传统茶叶加工工艺相比,在鲜叶萎凋、杀青、理条等加工过程后,不需经过温火或焙制干燥等加工过程,而是直接通过低温速冻和真空冻干制得冻干叶茶。本申请极大的简化了传统干燥成品茶的加工工艺,让茶叶的加工工艺流程和成品茶叶标准化程度大大增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制成的冻干叶茶的保鲜、保香、保质等特性均优于传统茶叶。

7、按本申请的茶叶加工系统以及对应加工工艺,可制得一种冻干保鲜鲜叶茶,其外形:条索笔直、色泽翠绿亮润、整碎匀整;其内质:香气鲜灵香高持久、滋味清醇华润、汤色绿清明亮,叶底匀整绿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茶叶加工工艺的茶叶加工系统,如图3所示,该茶叶加工系统包括:鲜叶萎凋装置1、杀青装置2、理条装置、摊凉装置、速冻装置3、真空冻干装置4和消毒杀菌装置5,鲜叶萎凋装置1的物料输出端与杀青装置2的物料输入端通过茶叶输送通道连接,杀青装置2的物料输出端与理条装置的物料输入端通过传送带连接,理条装置的物料输出端与摊凉装置的物料输入端通过传动带连接,摊凉装置的物料输出端与速冻装置3的物料输入端通过茶叶输送通道连接,速冻装置3的物料输出端与真空冻干装置4的物料输入端通过茶叶输送通道连接,真空冻干装置4的物料输出端与消毒杀菌装置5的物料输入端通过茶叶输送通道连接。依次采用鲜叶萎凋装置1、杀青装置2、速冻装置3、真空冻干装置4和消毒杀菌装置5对茶叶进行萎凋、杀青、速冻、真空冻干和杀菌处理,经过速冻装置3后,茶叶中的水分以冰晶的形态存在,通过真空冻干装置4直接将冰晶升华为气态对外排出,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直接析出,避免了采用一般茶叶处理方法而造成的无机盐在茶叶表面析出,使茶叶表面硬化,降低茶叶口感的情况。从而实现了简化茶叶加工工序、提高成品茶口感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鲜叶萎凋装置1采用鲜叶萎凋机,鲜叶萎凋装置1的工作温度不超过35℃。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杀青装置2采用杀青理条机,杀青装置2对茶叶的杀青温度为180℃至220℃。其中优选的杀青温度为200℃。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速冻装置3采用低温速冻柜,速动装置3的速冻温度为-50℃。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消毒杀菌装置5采用超声波杀菌机。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真空冻干装置4包括提供真空冷冻环境的外箱体401、存放茶叶的内箱体402、吸收升华气体的冷阱箱403和控制器,外箱体401上设置有制冷装置416,内箱体402设置在外箱体401内,内箱体402与外箱体401之间留有通风道415,内箱体402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与通风道415连通的通风孔408,外箱体401上开设有升华气通孔410,冷阱箱403通过升华气通孔410与通风道415连通,冷阱箱403与抽真空装置411连接。外箱体40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404,底座40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脚414。控制器405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抽真空装置411的控制端和制冷装置416的控制端电连接,通过控制器405对抽真空装置411和制冷装置416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如图4所示,真空冻干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413和真空度传感器412,温度传感器413设置在外箱体401内,真空度传感器412设置在冷阱箱403内,温度传感器413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和真空度传感器412的检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405的检测信号接收端电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413实时采集真空冻干装置内的温度信号,保证真空冻干装置内的温度维持在-48℃至-50℃范围内;通过真空度传感器412实时采集真空冻干装置内的压强信号,保证真空冻干装置内的压强维持在1.3pa至13pa范围内。

如图4所示,内箱体402的内部设置有多层置物板406,置物板406的底面上安装有用于杀菌的紫外光灯407。将茶叶在各置物板406上分层放置,提高茶叶的真空冻干效率,同时置物板406上设置有紫外灯光407能够为下层置物板406上放置的茶叶进行预杀菌处理,提高茶叶品质。

如图4、图5所示,冷阱箱403内设置有多层附着升华气体的盘管409。盘管409为波浪形结构,上、下相邻的两层的盘管409之间交错设置。提高盘管409对升华气体的附着能力,避免下层盘管409遮挡上层盘管409,而降低上层盘管409对升华气体的附着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