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预冷与制取冰晶组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4284发布日期:2019-04-13 00:0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预冷与制取冰晶组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链物流冷冻冷藏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真空预冷与制取冰晶组合系统。



背景技术:

真空预冷用于果蔬预冷加工处理,新鲜果蔬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迅速抽出空气和水蒸汽,随着压力的持续降低,果蔬会因不断地、快速地蒸发水分而冷却。利用真空泵可以达到果蔬预冷所需的真空度,但是真空冷却过程新鲜果蔬水份汽化时吸热造成自身降温,同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水汽如果直接进入真空泵,将引起泵油的乳化,不但影响泵的性能而且会对泵体本身造成损害。通常解决办法是在真空泵的入口前增加一套捕水器,但造成系统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冷链物流冷冻冷藏领域的真空预冷与制取冰晶一体的组合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真空预冷与制取冰晶组合系统,包括真空室、与真空室经水汽管道连通的冰晶室、与冰晶室经回风管连通的真空泵;所述冰晶室包括上部的水汽分离室和下部的冰晶收集室,所述水汽分离室的内部等间距平行固定有多排金属网,用于使来自水汽通道的水汽混合物经过金属网的网格后节流降压结晶以在网格上形成冰晶,所述金属网受驱动可颤动,以将所述冰晶抖落进冰晶收集室中收集。

所述冰晶收集室底部设有冰晶门,侧面设有观察窗。

所述真空室为由保温板组装成的正方体形状的室体,其一侧墙体开设有与水汽管道的一端密封连接的孔口,与此孔口对应的墙体上开设有果蔬进出物料门。

所述水汽管道的另一端与冰晶室的一侧墙体上相应的孔口密封连接,冰晶室的另一侧墙体上开设的孔口与回风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回风管的另一端与真空泵的入口连接。

所述冰晶室的外墙体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与曲柄轴通过联轴器同心连接,所述曲柄轴的偏心曲柄销与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推拉杆连接,所述推拉杆与每个金属网的框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预冷与制取冰晶组合系统,利用真空泵抽吸作用,使水汽混合流体经过微细网格的金属网,微小网格对水分形成节流降压作用,生成冰晶,回收水分的同时系统结构简单,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预冷与制取冰晶组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真空预冷与制取冰晶组合系统,包括:

真空室1、水汽管道2、冰晶室3、弹簧4、金属网5、回风管6、真空泵7、推拉杆8、冰晶门9、拉杆10、曲柄轴11、电机12。

所述真空室1为由保温板组成的正方体形状,一侧墙体开设有与水汽管道2的一端密封连接的孔口,与此孔口对应的墙体开设有果蔬进出物料门13,水汽管道2的另一端与冰晶室3相应的孔口密封连接,冰晶室3的另一侧墙体开设的孔口与回风管6的一端密封连接,回风管6的另一端与真空泵7的入口连接。

所述冰晶室3由保温隔热板组成,为正方体状结构,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结构,由位于上部的水汽分离室和下部的冰晶收集室组成,冰晶室底部设有冰晶门9,侧面设有观察窗,其水汽分离室的内部顶板上等间距平行、等距离布置固定有弹簧4,相应的两个相对应墙板上也等间距平行、等距离布置固定有相应的弹簧,用于固定金属网5;其中的金属网5由矩形状的粗钢丝框架和安装在粗钢丝框架内的细钢丝组成的钢丝网组成,其粗钢丝框架的三面分别与对应的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12由电机支架固定在冰晶室3的外墙体上,其主轴与曲柄轴11通过联轴器同心连接,曲柄轴11的偏心曲柄销与拉杆10的一端连接,拉杆10的另一端与推拉杆8相连接,推拉杆8与每个金属网5的框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金属网5的个数,细钢丝网的网格大小,根据真空室1的大小设定。所述水汽分离室可以是正方体形状或圆柱形状,所述的冰晶收集室可以圆锥形状或是其它方便冰晶落下的锥形状结构。

当系统运行时,新鲜果蔬放入真空室1,启动真空泵7和电机12,在真空泵7抽吸作用下,真空室1内形成真空,新鲜果蔬的水分蒸发吸热,真空室1内温度降低,新鲜果蔬得到预冷,同时经水汽管道2进入冰晶室3的水汽混合经过金属网5,微细的网孔对水节流降压,温度降低形成冰晶;

然后,启动电机12,由电机12带动曲柄轴11转动,经拉杆10拉动推拉杆8左右摆动(以图1所示进行左右摆),从而带动金属网5对应的颤动,从而使金属网5上的冰晶被抖落进冰晶收集室,当冰晶聚集到一定量时,打开冰晶门9,用桶接住即可,分离后的空气经回风管6,真空泵7排向大气。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真空泵的入口前使水汽经过微小空隙,水分压力突然降低,相当于节流降压,温度降低,形成冰晶,回收水分,冰晶可以用于新鲜果蔬的运输冷藏,节约资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