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粉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2945发布日期:2019-09-29 14:3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粉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茶粉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茶原为南方嘉木,茶叶为嘉木上的嫩芽,是中国人民的传统饮品。传统茶叶的食用方式是泡茶,但泡茶存在两方面的缺点:其一是费时,不适合节奏紧张的现代人生活;其二是茶的有效成分利用率低,尤其是难溶于水的蛋白质、维生素、叶绿素、微量元素均无法溶入水而经常被随渣废弃。

因此,随着人们的消费方式日渐多样化,近年来,“食用茶粉”的“食茶”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泡茶”的主导地位。食用茶粉的粒度要求越小越好,以便可以获得滑润的口感,使入口无渣感,而且粒度小的食用茶粉中的叶绿素和其它有效成分更容易溶解和吸收。

现有制作茶粉的第一种工艺是利用粉碎机将茶叶粉碎,然后过筛,但采用过筛方式得到的茶粉粒度一般是在200-300目之间,这种方法没办法一次性获得需要的较细颗粒的茶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粉制备装置,通过对茶叶的初步粉碎,接着通过反复碾压的方式,得到细小尺寸的茶粉,解决了后期茶粉需要筛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茶粉制备装置,包括由上至下连通设置的挤压装置和碾压装置;所述碾压装置包括碾压箱体、设置于所述碾压箱体底部的碾压盒以及设置于所述碾压盒上方的碾压构件,所述碾压构件包括碾压轮以及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碾压轮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碾压箱体的上端并由一碾压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所述碾压轮位于所述碾压盒内;所述碾压箱体底部内侧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侧中部连接有一第一弹簧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滑轨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上侧与所述碾压盒固定连接,所述碾压箱体顶部外侧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连接一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滑块相反一侧连接第二弹簧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滑轨的一端内侧,所述第二滑块上侧固定连接一齿条,所述第一转轴穿出所述碾压箱体部分固定设有一与所述齿条啮合的扇形齿轮,所述第一滑块远离第一弹簧一侧连接拉线一端,所述拉线从上至下绕过滑轮与所述齿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碾压箱体上端设置有碾压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挤压壳体内部的上压盘和下压盘,所述下压盘固定在所述挤压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上压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一穿过所述挤压壳体的挤压杆的一端,所述挤压杆的另一端连接一弹簧压缩块,所述挤压杆由挤压驱动装置驱动,以使所述下压盘和上压盘不断的开合挤压;所述弹簧压缩块与挤压壳体上端之间的挤压杆外套设有一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壳体的挤压出口与所述碾压进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驱动装置包括凸轮和棘爪,所述挤压壳体上设置有一固定杆,所述棘爪一端通过一插销与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压缩块相抵靠,所述凸轮由凸轮电机驱动使所述棘爪进行来回的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碾压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上端固定连接的从动锥齿轮以及与所述从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由锥齿轮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碾压箱体上端通过一碾压轴承座连接。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碾压箱体内部的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一电动推杆。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挤压壳体内部的所述挤压杆上固定套设一用于限制挤压杆穿出所述挤压壳体长度的凸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茶叶的初步粉碎,接着通过反复碾压的方式,得到细小尺寸的茶粉,解决了后期茶粉需要筛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碾压得比较彻底,碾压后的茶粉比较精细,碾压过程中耗费的人力较少的效果。通过设置扇形齿轮和齿条,扇形齿轮带动齿条运动时可以使碾压盒左右运动,达到了使茶粉碾压得比较彻底,比较精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挤压装置;10、挤压壳体;101、固定杆;11、挤压杆;12、挤压驱动装置;121、凸轮;122、棘爪;13、凸环;14、弹簧压缩块;15、挤压弹簧;16、上压盘;17、下压盘;18、挤压出口;2、碾压装置;20、碾压进口;21、碾压箱体;211、第一滑轨;212、第一滑块;213、第一弹簧;215、第二滑轨;216、第二滑块;217、第二弹簧;218、齿条;219、扇形齿轮;22、碾压盒;23、碾压构件;231、碾压轮;232、第一转轴;24、碾压驱动装置;241、从动锥齿轮;242、主动锥齿轮;243、锥齿轮电机;25、碾压轴承座;26、电动推杆;27、拉线;28、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茶粉制备装置,包括由上至下连通设置的挤压装置1和碾压装置2;碾压装置2包括碾压箱体21、设置于碾压箱体21底部的碾压盒22以及设置于碾压盒22上方的碾压构件23,碾压构件23包括碾压轮231以及第一转轴232;第一转轴232一端与碾压轮23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碾压箱体21的上端并由一碾压驱动装置24驱动转动,碾压轮231位于碾压盒22内;碾压箱体21底部内侧设有第一滑轨211,第一滑轨211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212,第一滑块212一侧中部连接有一第一弹簧213一端,第一弹簧213的另一端与第一滑轨211内侧固定连接,第一滑块212上侧与碾压盒22固定连接,碾压箱体21顶部外侧设有第二滑轨215,第二滑轨215上滑动连接一第二滑块216,第二滑块216与第一滑块212相反一侧连接第二弹簧217一端,第二弹簧217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滑轨215的一端内侧,第二滑块216上侧固定连接一齿条218,第一转轴232穿出碾压箱体21部分固定设有一与齿条218啮合的扇形齿轮219,第一滑块212远离第一弹簧213一侧连接拉线27一端,拉线27从上至下绕过滑轮28与齿条218一端固定连接;碾压箱体21上端设置有碾压进口20。所述碾压箱体21上还可开设卸货出口,用于将碾压盒22内的茶粉取出。

进一步的,挤压装置1包括挤压壳体10以及设置于挤压壳体10内部的上压盘16和下压盘17,下压盘17固定在挤压壳体10的内表面上;上压盘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一穿过挤压壳体10的挤压杆11的一端,挤压杆11的另一端连接一弹簧压缩块14,挤压杆11由挤压驱动装置12驱动,以使下压盘17和上压盘16不断的开合挤压;弹簧压缩块14与挤压壳体10上端之间的挤压杆11外套设有一挤压弹簧15;挤压壳体10的挤压出口18与碾压进口20相连通。

进一步的,挤压驱动装置12包括凸轮121和棘爪122,挤压壳体10上设置有一固定杆101,棘爪122一端通过一插销与固定杆10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弹簧压缩块14相抵靠,凸轮121由凸轮电机驱动使棘爪122进行来回的摆动。

进一步的,碾压驱动装置24包括与第一转轴232上端固定连接的从动锥齿轮241以及与从动锥齿轮241相啮合的主动锥齿轮242;主动锥齿轮242由锥齿轮电机243驱动。

进一步的,第一转轴232与碾压箱体21上端通过一碾压轴承座25连接。

进一步的,位于碾压箱体21内部的第一转轴232上设置有一电动推杆26。

进一步的,位于挤压壳体10内部的挤压杆11上固定套设一用于限制挤压杆11穿出挤压壳体10长度的凸环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晒干后的茶叶进入间歇式的进入挤压壳体10内部,通过凸轮电机驱动凸轮121旋转,从而使得棘爪122来回的摆动,棘爪122的来回摆动,带动着挤压杆11上设置的连接的上压盘16不断的往复挤压下压盘17,从而对茶叶进行挤压;挤压后的茶叶,从挤压出口进入碾压箱体21的碾压盒22内;此时,控制电动推杆26伸长,使碾压轮231与茶叶接触,接着开启锥齿轮电机243,锥齿轮电机243带动主动锥齿轮242转动,主动锥齿轮242带动从动锥齿轮241转动,第一转轴232随之转动,可以使扇形齿轮219和碾压轮231转动,碾压轮231转动可以对茶叶进行碾压,把茶叶碾压成粉末。当扇形齿轮219转动至与齿条218啮合时,扇形齿轮219可以带动齿条218逐渐向左移动,第二弹簧217逐渐被压缩,齿条218通过拉线27带动第一滑块212向左运动,碾压盒22随之向左运动,当扇形齿轮219逐渐不与齿条218啮合时,第二弹簧217逐渐复位,在第二弹簧217弹力的作用下,第二滑块216逐渐带动齿条218向右运动,齿条218通过拉线27带动第一滑块212向右运动,碾压盒22随之向右运动。第一转轴232不断转动,可以使碾压轮231不断转动的同时,碾压盒22也不断左右交替运动,这样就能对碾压盒22内的茶叶进行充分的碾压,从而使茶粉碾压得更加精细,停止锥齿轮电机243的工作,此时可将碾压盒22内的茶粉从卸货出口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