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人工的和面揉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7320发布日期:2019-08-09 23:3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人工的和面揉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仿人工的和面揉面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面食加工时,需要先进行和面揉面,一是通过人工和面揉面,制作出来的馒头柔软,面条和水饺柔韧,口感好,但手工揉面劳动强度大、效率极低,缺乏竞争;再者是使用机器和面揉面,但现有的和面机基本都采用辊式或者螺旋绞刀搅拌,只能将水分和面粉混合均匀,无法成团,通有的办法是将搅拌好的絮状小面团在压面机中再次挤压成团,这样不仅工序复杂,关键是压面机挤压时只是顺一个方向,没有对面团进行充分的搓揉,制作的面食无法和手工面食的口感媲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仿人工的和面揉面装置,一方面解决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以及工序复杂的问题,同时解决没有对面团进行充分的搓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仿人工的和面揉面装置,包括气缸一和电机,所述气缸一固定安装在支撑板,所述气缸一滑动安装有活塞一,活塞一的下端固定有按摩杵,按摩杵的下端伸出气缸一的下端,所述支撑板滑动安装在立柱的上部,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支撑套,支撑套转到安装有面盆转轴,面盆转轴的上端固定有面盆,所述面盆转轴的下端固定有锥齿轮一,锥齿轮一匹配连接锥齿轮二,锥齿轮二固定在蜗轮转轴的一端,所述蜗轮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端盖,端盖固定安装在一个支板上,所述蜗轮转轴由2个支板支撑,2个所述支板的下端固定在底座,所述蜗轮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蜗轮,蜗轮匹配连接有蜗杆,蜗杆由2个支座支撑,2个所述支座的下端固定在底座,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连接有电机,所述蜗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超越离合器,超越离合器连接有小齿轮,小齿轮匹配连接大齿轮,大齿轮固定安装在齿轮转轴上,所述齿轮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滑套,支撑滑套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大齿轮的轮辐上固定有传动杆,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活塞杆的下端,所述活塞杆上端固定有活塞二,活塞二滑动安装在气缸二内,所述气缸二固定在支撑套上,所述支撑套固定在立板的顶端,所述立板的下端固定在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一外周设有法兰,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所述气缸一的内腔底端设置有垫块,所述气缸一的低端和顶端分别设置有通孔一和通孔二,所述气缸一上端固定有线管,线管的上端伸出气缸一的上端,所述线管的下端设置在气缸一内,所述活塞一和按摩杵内设置有长孔,所述线管伸入长孔内,所述线管和长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按摩杵的下端设置有杵头,杵头和按摩杵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杵头内设置有锥形铁块,锥形铁块的下端围绕中心均匀分布有3个搅拌杆,所述杵头下端对应搅拌杆开设有3个通孔,所述锥形铁块的上端连接有铁块弹簧,铁块弹簧的上端通过环形电磁铁的中心孔固定在按摩杵,所述环形电磁铁固定在按摩杵,所述环形电磁铁设置在锥形铁块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二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通孔三和通孔四,通孔三通过软管连接在通孔一,所述通孔四通过软管连接在通孔二。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部的直径小于下部的直径,所述立柱的顶端固定有起重板,起重板下端固定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推杆外端固定在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面盆中心线相对立柱的夹角为45度,所述面盆的中心线和按摩杵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摇杆和挡块,所述摇杆可以嵌套在传动杆的一端,所述挡块固定在底座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缓慢旋转的面盆,以及伸进面盆中央底部的搅拌杆,实现了和面的功能,将面和水活成面穗;本发明以电机为动力,控制活塞带动按摩杵上下运动,将面穗揉成面团,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面食的加工速度;本发明采用倾斜的缓慢旋转的面盆,面团在面盆内自由滚动,且通过按摩杵间歇式多次仿人工按摩,使面团按摩均匀,揉出的面团面筋质量优,加工出的面食口感好;本发明可以广泛用于家庭、饭店、小型食堂等面食加工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8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图9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五;

图10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本发明所述摇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一;2、支撑板;3、立柱;4、底座;5、支撑套;6、面盆转轴;7、面盆;8、活塞一;9、按摩杵;10、电机;11、锥齿轮一;12、锥齿轮二;13、蜗轮转轴;14、支板;15、蜗轮;16、蜗杆;17、支座;18、联轴器;19、超越离合器;20、小齿轮;21、大齿轮;22、传动杆;23、连杆;24、活塞杆;25、活塞二;26、齿轮转轴;27、气缸二;28、支撑套;29、立板;30、起重板;31、电动推杆;32、垫块;33、通孔一;34、通孔二;35、线管;36、长孔;37、杵头;38、锥形铁块;39、搅拌杆;40、环形电磁铁;41、通孔三;42、通孔四;43、摇杆;44、挡块;45、铁块弹簧;46、支撑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6、图7和图9所示,一种仿人工的和面揉面装置,包括气缸一1和电机10,所述气缸一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2,所述气缸一1滑动安装有活塞一8,活塞一8的下端固定有按摩杵9,按摩杵9的下端伸出气缸一1的下端,所述支撑板2滑动安装在立柱3的上部,所述立柱3的底端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立柱3上设置有支撑套5,支撑套5转到安装有面盆转轴6,面盆转轴6的上端固定有面盆7,所述面盆转轴6的下端固定有锥齿轮一11,锥齿轮一11匹配连接锥齿轮二12,锥齿轮二12固定在蜗轮转轴13的一端,所述蜗轮转轴13的另一端设置有端盖,端盖固定安装在一个支板14上,所述蜗轮转轴13由2个支板14支撑,2个所述支板14的下端固定在底座4,所述蜗轮转轴13上固定安装有蜗轮15,蜗轮15匹配连接有蜗杆16,蜗杆16由2个支座17支撑,2个所述支座17的下端固定在底座4,所述蜗杆16的一端连接有联轴器18,联轴器18连接有电机10,所述蜗杆16的另一端连接有超越离合器19,超越离合器19连接有小齿轮20,小齿轮20匹配连接大齿轮21,大齿轮21固定安装在齿轮转轴26上,所述齿轮转轴26转动安装在支撑滑套46,支撑滑套46固定在底座4上,大齿轮21的轮辐上固定有传动杆22,传动杆22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杆23,连杆23的另一端铰接在活塞杆24的下端,所述活塞杆24上端固定有活塞二25,活塞二25滑动安装在气缸二27内,所述气缸二27固定在支撑套28上,所述支撑套28固定在立板29的顶端,所述立板29的下端固定在底座4。

其中,如图4、图6和图7所示,所述气缸一1外周设有法兰,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板2,所述气缸一1的内腔底端设置有垫块32,所述气缸一1的低端和顶端分别设置有通孔一33和通孔二34,所述气缸一1上端固定有线管35,线管35的上端伸出气缸一1的上端,所述线管35的下端设置在气缸一1内,所述活塞一8和按摩杵9上设置有长孔36,所述线管35伸入长孔36内,所述线管35和长孔3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按摩杵9的下端设置有杵头37,杵头37和按摩杵9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杵头37内设置有锥形铁块38,锥形铁块38的下端围绕中心均匀分布有3个搅拌杆39,所述杵头37下端对应搅拌杆39开设有3个通孔,所述锥形铁块38的上端连接有铁块弹簧45,铁块弹簧45的上端通过环形电磁铁40的中心孔固定在按摩杵9,所述环形电磁铁40固定在按摩杵9,所述环形电磁铁40设置在锥形铁块38的上方。

其中,如图4所示,面盆7、按摩杵9、杵头37、搅拌杆39以及铁块弹簧45的材质为不锈钢。

其中,如图4所示,当活塞一8在气缸一1内滑动时,线管35会在长孔36内滑动,线管35和长孔36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环形电磁铁40的电线通过长孔36和线管35伸到气缸一1外面,所述垫块32用来限制按摩杵9滑动最下端的位置,避免按摩杵9碰到面盆7。

其中,如图7所示,所述气缸二27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通孔三41和通孔四42,所述通孔三41通过软管连接在通孔一33,所述通孔四42通过软管连接在通孔二34。

其中,如图6-7所示,当活塞二25向下滑动时,推动气缸二27下部的气体通过通孔四42、软管和通孔二34进入气缸一1上部,推动活塞一8向下滑动。

其中,控制电动推杆31有2个正反转控制按钮,按下正转控制按钮,电动推杆31推杆收回,电动推杆31带动支撑板2和气缸一1向上滑动,按下反转按钮,电动推杆31的推杆推出,电动推杆31带动支撑板2和气缸一1向下滑动。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立柱3上部的直径小于下部的直径,所述立柱3的顶端固定有起重板30,起重板30下端固定有电动推杆31,电动推杆31的推杆外端固定在支撑板2上。

其中,如图6所示,所述面盆7中心线相对立柱3的夹角为45度,所述面盆7的中心线和按摩杵9的中心线重合。

其中,如图5和图9所示,还包括摇杆43和挡块44,所述摇杆43可以嵌套在传动杆22的一端,所述挡块44固定在底座4上。

其中,如图9所示,超越离合器19依靠其单向琐止原理来发挥连接和脱离作用,当电机10通过联轴器18带动蜗杆16反转,蜗杆16不会通过超越离合器19带动小齿轮20反转,当电机10通过联轴器18带动蜗杆16正转,蜗杆16通过超越离合器19带动小齿轮20正转;以小齿轮20为主动件,当小齿轮20正转,小齿轮20不会通过超越离合器19带动蜗杆16转动,小齿轮20带动大齿轮21顺时针转动,当小齿轮20反转,小齿轮20会通过超越离合器19带动蜗杆16反转。

其中,如图2-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按摩杵9设置有初始位置,将摇杆43嵌套在传动杆22的外端,顺时针转动摇杆43,带动大齿轮21顺时针转动(大齿轮21带动小齿轮20正转,小齿轮20不会通过超越离合器19带动蜗杆16转动),传动杆22带动连杆23运动,连杆23带动活塞杆24向上(下)滑动,活塞杆24带动活塞二25向上(下)滑动,气缸二27上(下)部的气体通过通孔三41、软管和通孔一33(通孔四42、软管和通孔二34)进入气缸一1下(上)部,气缸一1下(上)部的压强增大,推动活塞一8和按摩杵9向上(下)滑动,同时气缸一1上(下)部的气体通过通孔二34、软管和通孔四42(通孔一33、软管和通孔三41)进入气体二27的下(上)部;如图3-5所示,当摇杆43顶在挡块44,活塞二25处于气缸二27中下的位置,活塞一8处于气缸一1中下位置,在铁块弹簧45的弹力作用下,锥形铁块38处在最下端,搅拌杆39伸到杵头37的外面,搅拌杆39处于面盆7的底部并且搅拌杆39没有接触到面盆7;这样,摇杆43和挡块44就定义了按摩杵4和搅拌杆39的初始位置,利用伸出的搅拌杆39对倒入的面和水进行和面。

其中,本发明所述电机10有2个控制开关,一个开关控制电机10反转的启停,另一开关一方面控制电机10正转的启停,同时控制环形电磁铁40的得电和失电,当电机10正转启动时,环形电磁铁40得电,当电机10正转停止时,环形电磁铁30失电。

其中,图10是本发明的俯视图,显示一些部件在底座4上的分布位置。

在本实施方案中,如图9所示,将摇杆43嵌套在传动杆22的外端,顺时针转动摇杆43,如图5所示,当摇杆43顶在挡块44,按摩杵4和搅拌杆39处于初始位置,如图2-4所示,活塞二25处于气缸二27中下的位置,活塞一8处于气缸一1中下位置,搅拌杆39伸到杵头37的外面,搅拌杆39处于面盆7的底部并且搅拌杆39没有接触到面盆7;如图1-2所示,这时按下电动推杆31正转按钮,电动推杆31带动支撑板2和气缸一1上移,到合适位置停止,将定量的面和水放入面盆7内,按下电动推杆31反转按钮,电动推杆31带动支撑板2和气缸一下移到最下端工作位置;如图9所示,启动电机10反转,电机10通过联轴器18带动蜗杆16反转,蜗杆16带动蜗轮15转动,如图2所示,蜗轮15带动蜗轮转轴13和锥齿轮二12转动,锥齿轮二12带动锥齿轮一11转动,锥齿轮一11带动面盆转轴6和面盆7转动,由于面盆7倾斜45度放置,面盆7带动面和水围绕3个搅拌杆39旋转和翻滚,这时处于和面状态。

和好面以后,停止电机10反转,卸下嵌套在传动杆22的摇杆43,如图9所示,挡块44不再有阻挡传动杆22的作用,这时启动电机10正转开关,同时环形电磁铁30得电,电机10通过联轴器18带动蜗杆16正转,一方面蜗杆16带动蜗轮15转动,如图2所示,蜗轮15带动蜗轮转轴13和锥齿轮二12转动,锥齿轮二12带动锥齿轮一11转动,锥齿轮一11带动面盆6和面盆7转动,由于面盆7倾斜45度放置,面盆7带动小面团旋转和翻滚;另一方面蜗杆16通过超越离合器19带动小齿轮20正转,如图2-5所示,小齿轮20带动大齿轮21顺时针转动,固定在大齿轮21上的传动杆22带动连杆23运动,连杆23带动活塞杆24往复上(下)滑动,活塞杆24带动活塞二25向上(下)滑动,气缸二27上(下)部的气体通过通孔三41、软管和通孔一33(通孔四42、软管和通孔二34)进入气缸一1下(上)部,气缸一1下(上)部的压强增大,推动活塞一8和按摩杵9向上(下)滑动,同时气缸一1上(下)部的气体通过通孔二34、软管和通孔四42(通孔一33、软管和通孔三41)进入气体二27的下(上)部;其中如图4和图6-7所示,当活塞二25和按摩杵9第一次处于最下端时,3个搅拌杆39的下端会碰到面盆7的底部,面盆7推动搅拌杆39向上滑动一定距离,此时环形电磁铁30得电,且对锥形铁块38产生的磁力足以克服铁块弹簧45的弹力、锥形铁块38重力、3个搅拌杆39的重力以及小面团的吸附力,使锥形铁块38向上滑动,3个搅拌杆39的下端和杵头37下端处于同一面;这样实现了按摩杵9不停的上下滑动,不停的仿制人工对面团进行按摩,在面团不停的旋转和翻滚中,按摩杵9能够对全部的面团按摩。

揉好面以后,停止电机10正转,同时环形电磁铁30失电,这时按下电动推杆31正转按钮,电动推杆31带动支撑板2和气缸一1上移到合适位置停止,而且3个搅拌杆39在铁块弹簧45的弹力作用下伸出杵头37,取出面盆7内的面团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