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8684发布日期:2020-02-14 14:4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藻杀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对食物也有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吃的好”,还要“吃得饱”。螺旋藻作为“全能型”食品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这一要求,它的营养价值很高,其蛋白质含量占干重的60%至70%,高于肉类和豆类,氨基酸组成比例也非常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推荐标准。除此之外,螺旋藻还含有充足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藻多糖、β-胡萝卜素、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具有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抗衰老、抗氧化、抗辐射等功效,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人类未来最理想的食品。

螺旋藻从培养液中采收后,在短时间内极易分解变质,所以从工厂大规模养殖产出的螺旋藻泥在进行下一步产品加工之前都需要经过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方法除水、杀菌,以期达到延长保存期限的作用。但上述操作有几个问题:

1.干燥杀菌处理后的螺旋藻粉与新鲜螺旋藻泥相比会损失相当部分的生物活性物质,使得其营养价值下降;

2.干燥后的螺旋藻粉颜色、性状会发生变化,尤其是气味,新鲜螺旋藻泥无特殊气味,而干燥螺旋藻粉有一种藻腥味,主要风味物质是螺旋藻细胞破裂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的含氮物质,这会令一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螺旋藻干燥杀菌后性状、气味改变及保存时间短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包括:

杀菌罐,其包括带有开口的杀菌罐本体和用于密封所述开口的杀菌罐盖;

臭氧发生单元,其与所述杀菌罐本体连通,且能够向所述杀菌罐本体内通入臭氧;

驱动件和搅拌件,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搅拌件旋转,所述搅拌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杀菌罐盖上,用于破除所述杀菌罐本体内的气泡。

作为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杀菌罐本体上设有沿其自身周向分布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位于所述杀菌罐本体顶部的内侧。

作为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曝气石和连接管,所述杀菌罐本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曝气石位于所述安装孔处,且能够阻止所述杀菌罐本体内液体的流出,所述曝气石上设有若干小孔,若干所述小孔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单元和所述杀菌罐本体。

作为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杀菌罐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用于排出所述杀菌罐本体内的液体。

作为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臭氧杀菌过滤装置还包括开关阀和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所述排液口连通,所述开关阀位于所述排液管上,用于控制所述杀菌罐本体内液体的流出。

作为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杀菌罐本体的内腔的纵截面呈抛物线状。

作为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杀菌罐本体的支脚架,所述支脚架位于所述杀菌罐本体的外侧。

作为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支脚架的数量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支脚架沿所述杀菌罐本体周向分布。

作为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搅拌件包括搅拌梳,所述搅拌梳上设有搅拌齿,所述搅拌齿的数量包括至少两个。

作为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杀菌罐盖上设有布线槽,所述布线槽沿所述杀菌罐盖径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臭氧对杀菌罐本体内的螺旋藻进行杀菌,驱动件驱动搅拌件旋转,将杀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去除,这种装置不仅实现了螺旋藻的杀菌、保鲜功能,保存时间更长,还维持了螺旋藻细胞的完整性,使螺旋藻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臭氧杀菌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臭氧杀菌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杀菌罐本体的剖视图。

图中:

1-杀菌罐盖,11-布线槽,12-手柄,2-搅拌梳,3-电机,4-杀菌罐本体,41-固定槽,42-安装孔,43-排液口,5-曝气石,6-连接管,7-排液管,8-开关阀,9-支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臭氧杀菌过滤装置,包括杀菌罐、臭氧发生单元(未在图中示出)、驱动件及搅拌件,杀菌罐包括带有开口的杀菌罐本体4和用于密封开口的杀菌罐盖1。臭氧发生单元与杀菌罐本体4连通,且能够向杀菌罐本体4内通入臭氧。驱动件和搅拌件,驱动件电连接于搅拌件,且能够驱动搅拌件旋转,本实施例的驱动件为电机3,该电机3布置于杀菌盖内壁上,搅拌件可转动连接于杀菌罐盖1上,用于破除杀菌罐本体4内的气泡。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臭氧杀菌过滤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杀菌罐本体4的支脚架9,支脚架9位于杀菌罐本体4的外侧。本实施例支脚架9的个数为三个,三个支脚架9沿杀菌罐本体4的外侧周向均匀分布。当然,本实用新型支脚架9的个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三个,还可以是两个或者多于三个,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这些支脚架9沿杀菌罐本体4周向分布。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杀菌罐盖1上设有布线槽11和手柄12,布线槽11用于容纳与电机3连接的电线且沿杀菌罐盖1径向延伸。手柄12固定于杀菌罐盖1上,方便杀菌罐盖1的拿取。本实施例的搅拌件包括搅拌梳2,搅拌梳2上设有搅拌齿,搅拌齿的个数为八个,八个搅拌齿均匀分布。当然本实用新型的搅拌件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搅拌齿,还可以是搅拌杆或者搅拌板等,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搅拌齿的个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八个,还可以是除八个之外但多于两个的任意个数,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如图2所示,杀菌罐本体4上设有沿其自身周向分布的固定槽41,该固定槽41位于杀菌罐本体4顶部的内侧,该固定槽41的底部呈圆环状,滤布的外周设有圆环状的固定环,其中固定环的外径大于固定槽41底部圆环的最内侧的直径,且小于固定槽41底部圆环的最外侧的直径,以保证该固定环能够与固定槽41的底壁紧贴,将带有螺旋藻的滤布固定于该杀菌罐本体4上。此外,还能够增加杀菌罐盖1与杀菌罐本体4的密封性,防止臭氧从该杀菌罐逸出。

将采集到的带有滤布的螺旋藻通过开口置于杀菌罐本体4内,并向杀菌罐本体4内加入可饮用水,启动臭氧发生单元,臭氧对杀菌罐本体4内的螺旋藻进行杀菌,启动驱动件,驱动件驱动搅拌件旋转,搅拌件能够将杀菌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去除,杀菌结束后取出该螺旋藻,这种装置不仅实现了螺旋藻的杀菌、保鲜功能,保存时间更长,还维持了螺旋藻细胞的完整性,使螺旋藻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臭氧杀菌过滤装置还包括曝气石5和连接管6,其中,本实施例的连接管6为软管,该软管的一端连接于臭氧发生单元上,另一端连接于曝气石5上。杀菌罐本体4上设有安装孔42,曝气石5位于安装孔42处,且能够阻止杀菌罐本体4内液体的流出,曝气石5上设有若干小孔,若干小孔连通臭氧发生单元和杀菌罐本体4,小孔用于将臭氧分散成一个个的小气泡分散至该液体中。

本实施例的臭氧杀菌过滤装置还包括开关阀8和排液管7,开关阀8包括旋钮,通过旋转旋钮控制排液管7与外界的连通或者断开。杀菌罐本体4的底部设有排液口43,排液口43用于排出杀菌罐本体4内的液体。排液管7与排液口43连通,开关阀8位于排液管7上,用于控制杀菌罐本体4内液体的流出。螺旋藻杀菌完成后,旋转开关阀8上的旋钮使其处于放水状态,等待不再明显滴水,取出滤布并将其上的螺旋藻取出。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杀菌罐本体4的内腔的纵截面呈抛物线状,这种设置能够节约液体的用量,且通过排液口43排放液体时,利于杀菌罐本体4内的液体的排尽。当然实用新型杀菌罐本体4的纵截面的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这种形状,还可以呈圆锥形、倒三角形或者呈其他形状,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使用该臭氧杀菌过滤装置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步骤一、打开杀菌罐盖1,将采收的螺旋藻放入滤上,并将滤布卡在杀菌罐本体4顶部的固定槽41上,关闭开关阀8使其处于关闭状态,加入适量的可饮用水,加水结束后,盖上杀菌罐盖1。

步骤二、启动臭氧发生单元,臭氧发生单元向杀菌罐本体4内通入臭氧,开始杀菌,并启动电机3,搅拌梳2开始旋转,破除臭氧杀菌过程中所产生的泡沫。

步骤三、杀菌结束后,打开开关阀8使其处于放水状态,待过滤至不再明显滴水,即完成螺旋藻的杀菌过滤过程,取出带有螺旋藻的滤布,此时的螺旋藻可以直接食用。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