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酸茶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168843发布日期:2021-05-25 14:37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茶饮品
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清酸茶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内的细胞每天都在发生新陈代谢,体内的核酸会被破坏生成嘌呤,而这些体内产生的嘌呤以及从体外食品中摄入的嘌呤会在体内黄嘌呤氧化酶及腺苷脱氨酶的作用下分解,最终形成尿酸。正常状态下,健康人群的血尿酸含量均值在200-410μmol/l之间。但如果人体内代谢发生紊乱,或者食用过多的富含嘌呤食物,使得体内嘌呤沉积过多的话,将有可能使得体内血液中尿酸达到饱和值(416μmol/l),从而出现高尿酸血症。而长期的高血尿酸水平会对血管、心脏、肾脏均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增加了癌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且以极大的机率使得体内尿酸盐沉积,引发痛风,令人苦不堪言。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也随之增加,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的一种系统性风湿性疾病。目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西医治疗,虽能起到快速降尿酸的目的,但是价格昂贵,毒害性较大,对肾脏等器官的损害较大,中医疗法具有副作用小,针对性强,能稳定病情,不扩散的特点,使得其在治疗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得到了快速的应用和推广,现有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饮品配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采用植物或动物烘干后,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搭配,一类是将植物或动物烘干后再进行粉碎,然后进行搭配使用,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中医配方不合理,原料成分不恰当,虽有一定疗效,但难以起到针对性的作用、起效缓慢,疗效不显著,而且性能不稳定。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酸茶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经过植物和动物提取,在保留原有的植物和动物特效要素的同时,剔除了一些无用或有害部分,使其效果发挥更加充沛,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起效缓慢、疗效不显著、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酸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地黄0.1-0.3克,石斛0.1-0.3克,车前子0.1-0.3克,木通0.1-0.3克,通草0.1-0.3克,姜黄0.1-0.3克,土茯苓0.1-0.3克,黄柏0.1-0.3克,茵陈0.1-0.3克,奇亚籽0.1-0.3克,芦丁0.2-0.6克,菊苣0.4-0.8克,栀子0.4-0.8克,葛根0.4-0.8克,桑叶0.1-0.3克,百合0.1-0.3克,玉米须0.1-0.3克,三氯蔗糖0.1克,向日葵0.4-0.8克。更进一步地,包括:地黄0.1克,石斛0.1克,车前子0.1克,木通0.1克,通草0.1克,姜黄0.1克,土茯苓0.1克,黄柏0.1克,茵陈0.1克,奇亚籽0.1克,芦丁0.2克,菊苣0.4克,栀子0.4克,葛根0.4克,桑叶0.1克,百合0.1克,玉米须0.1克,三氯蔗糖0.1克,向日葵0.4克。更进一步地,包括:地黄0.3克,石斛0.3克,车前子0.3克,木通0.3克,通草0.3克,姜黄0.3克,土茯苓0.3克,黄柏0.3克,茵陈0.3克,奇亚籽0.3克,芦丁0.6克,菊苣0.8克,栀子0.8克,葛根0.8克,桑叶0.3克,百合0.3克,玉米须0.3克,三氯蔗糖0.1克,向日葵0.8克。更进一步地,包括:地黄0.2克,石斛0.2克,车前子0.2克,木通0.2克,通草0.2克,姜黄0.2克,土茯苓0.2克,黄柏0.2克,茵陈0.2克,奇亚籽0.2克,芦丁0.4克,菊苣0.6克,栀子0.6克,葛根0.6克,桑叶0.2克,百合0.2克,玉米须0.2克,三氯蔗糖0.1克,向日葵0.6克。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清酸茶配方的制备方法,依次称取相应重量份数的原材料,倒入蒸煮锅中蒸煮,随后依次经过提取过滤、浓缩、混合、制粒、沸腾干燥、筛网分离、内包装、外包装、检验、入库工序即可。更进一步地,制备出的清酸茶为一种固体颗粒饮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清酸茶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将具有不同功效的植物和动物经过提取、称量、倒入蒸煮锅中蒸煮,随后依次经过提取过滤、浓缩、混合、制粒、沸腾干燥、筛网分离、内包装、外包装、检验、入库等工序制成一种固体颗粒饮料的清酸茶,其在保留原有的植物和动物特效要素的同时,剔除了一些无用或有害部分,使其效果发挥更加充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酸茶配方起效缓慢、疗效不显著、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清酸茶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地黄0.1-0.3克,石斛0.1-0.3克,车前子0.1-0.3克,木通0.1-0.3克,通草0.1-0.3克,姜黄0.1-0.3克,土茯苓0.1-0.3克,黄柏0.1-0.3克,茵陈0.1-0.3克,奇亚籽0.1-0.3克,芦丁0.2-0.6克,菊苣0.4-0.8克,栀子0.4-0.8克,葛根0.4-0.8克,桑叶0.1-0.3克,百合0.1-0.3克,玉米须0.1-0.3克,三氯蔗糖0.1克,向日葵0.4-0.8克。其中,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可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知绛烦渴,津伤便秘,咽喉肿痛等;石斛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可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车前子性味甘寒,入肾、膀胱、肝、肺经,功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木通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的功效,可用于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经闭乳少、湿热痹痛等;通草具有清势利水、通乳等功效,主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等症状,可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等;姜黄能行气破瘀,通经止痛,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心痛难忍,产后血痛,疮癣初发,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等;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茵陈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氨基酸,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奇亚籽的一种功效可以控制血糖,其含膳食纤维较高(每12g奇亚籽含有约5g纤维),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吸水后膨胀,体积为原来的数倍,这就导致了人产生饱腹感,减缓消化的速度,使得血糖以及胰岛素可以相对稳定在某一水平;奇亚籽的另一种功效可以降低胆固醇:研究表明,omega-3可以降低甘油三酯,且奇亚籽中含有β-甾醇可以降低细胞胆固醇含量;芦丁是一种天然的黄酮苷,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抗病毒等功效;菊苣具有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的功效;栀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葛根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效;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且有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作用;百合具有养阴润肺、清心的作用;玉米须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三氯蔗糖是纯天然产物蔗糖的衍生物,对蔗糖的相对甜度随溶液浓度而变化,其对酸味和咸味有淡化效果,对涩味、苦味、酒味等味道有掩盖效果,对辛辣、奶味等有增效作用。本发明实施例配方中,将具有不同功效的植物和动物经过提取、称量、倒入蒸煮锅中蒸煮,随后依次经过提取过滤、浓缩、混合、制粒、沸腾干燥、筛网分离、内包装、外包装、检验、入库等工序制成一种固体颗粒饮料的清酸茶,其在保留原有的植物和动物特效要素的同时,剔除了一些无用或有害部分,使其效果发挥更加充沛,为了进一步更好的解释说明本发明配方,还提供如下具体的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清酸茶配方,取原料:地黄0.1克,石斛0.1克,车前子0.1克,木通0.1克,通草0.1克,姜黄0.1克,土茯苓0.1克,黄柏0.1克,茵陈0.1克,奇亚籽0.1克,芦丁0.2克,菊苣0.4克,栀子0.4克,葛根0.4克,桑叶0.1克,百合0.1克,玉米须0.1克,三氯蔗糖0.1克,向日葵0.4克。一种清酸茶配方的制备方法,依次称取地黄0.1克,石斛0.1克,车前子0.1克,木通0.1克,通草0.1克,姜黄0.1克,土茯苓0.1克,黄柏0.1克,茵陈0.1克,奇亚籽0.1克,芦丁0.2克,菊苣0.4克,栀子0.4克,葛根0.4克,桑叶0.1克,百合0.1克,玉米须0.1克,三氯蔗糖0.1克,向日葵0.4克,按重量份数先后倒入蒸煮锅中蒸煮2-3小时,随后依次经过提取过滤、浓缩、混合、制粒、沸腾干燥、筛网分离、内包装、外包装、检验、入库等工序制成一种固体颗粒饮料的清酸茶。实施例二:一种清酸茶配方,取原料:地黄0.3克,石斛0.3克,车前子0.3克,木通0.3克,通草0.3克,姜黄0.3克,土茯苓0.3克,黄柏0.3克,茵陈0.3克,奇亚籽0.3克,芦丁0.6克,菊苣0.8克,栀子0.8克,葛根0.8克,桑叶0.3克,百合0.3克,玉米须0.3克,三氯蔗糖0.1克,向日葵0.8克。一种清酸茶配方的制备方法,依次称取地黄0.3克,石斛0.3克,车前子0.3克,木通0.3克,通草0.3克,姜黄0.3克,土茯苓0.3克,黄柏0.3克,茵陈0.3克,奇亚籽0.3克,芦丁0.6克,菊苣0.8克,栀子0.8克,葛根0.8克,桑叶0.3克,百合0.3克,玉米须0.3克,三氯蔗糖0.1克,向日葵0.8克,按重量份数先后倒入蒸煮锅中蒸煮2-3小时,随后依次经过提取过滤、浓缩、混合、制粒、沸腾干燥、筛网分离、内包装、外包装、检验、入库等工序制成一种固体颗粒饮料的清酸茶。实施例三:一种清酸茶配方,取原料:地黄0.2克,石斛0.2克,车前子0.2克,木通0.2克,通草0.2克,姜黄0.2克,土茯苓0.2克,黄柏0.2克,茵陈0.2克,奇亚籽0.2克,芦丁0.4克,菊苣0.6克,栀子0.6克,葛根0.6克,桑叶0.2克,百合0.2克,玉米须0.2克,三氯蔗糖0.1克,向日葵0.6克。一种清酸茶配方的制备方法,依次称取地黄0.2克,石斛0.2克,车前子0.2克,木通0.2克,通草0.2克,姜黄0.2克,土茯苓0.2克,黄柏0.2克,茵陈0.2克,奇亚籽0.2克,芦丁0.4克,菊苣0.6克,栀子0.6克,葛根0.6克,桑叶0.2克,百合0.2克,玉米须0.2克,三氯蔗糖0.1克,向日葵0.6克,按重量份数先后倒入蒸煮锅中蒸煮2-3小时,随后依次经过提取过滤、浓缩、混合、制粒、沸腾干燥、筛网分离、内包装、外包装、检验、入库等工序制成一种固体颗粒饮料的清酸茶。将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中配方制得的清酸茶分别用于临床案例:挑选45例男性或女性患者,并符合尿酸值高于420mmol/l标准,按15人一组分为三组,分别用于服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中配方制得的清酸茶,服用方法:清酸茶每人10袋,每天2次,5天后复查尿酸值;同时挑选15例戒酒、严格控制饮食的男性或女性作为对照组,与服用清酸茶患者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如下表所示:组别例数显效无效有效率实施例一1512380%实施例二1513286.67%实施例三15150100%对照组1521314%由上述临床案例可以得出: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配方中制备的清酸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其有效率可达80%以上,其中实施例三中配方制备出的清酸茶具有较高的治疗效率,因此,实施例三为本发明最佳的实施例配方。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