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银花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168833发布日期:2021-05-25 14:3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银花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银花,又名忍冬,其花在春季绽放,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

金银花是常用的传统中药材,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另外还可增强免疫力、抗早孕、护肝、抗肿瘤、消炎、解热、止血(凝血)、抑制肠道吸收胆固醇等,其临床用途非常广泛,可与其它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统感染、高血压等40余种病症。

金银花可单独或与其它常见材料包括某些中药材制成茶叶,开水冲泡饮用,以祛暑明目或治疗某些外感病,如将金银花、菊花、桔梗和甘草加水冲泡饮用,可防治咽喉炎和扁桃体炎。

一般认为,成色越好的金银花药效越好、价值越高,越易被接受为可冲泡饮用的茶叶;金银花作为茶叶的购销价格一般显著高于作为药材时的价格。最好的金银花干品花蕾呈捧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绿白色,花冠厚稍硬,握之有顶手感,气清香,味甘微苦开放花朵、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5%;无黑条、黑头、枝叶、杂质、虫蛀、霉变。

传统上,优质金银花茶一般由待开放的花蕾经阴干或弱光条件晾晒而成。因集中大面积种植,现已无法再通过阴干或弱光条件晾晒实现优质金银花茶的大量干燥,因而低温脱水干燥技术得以开发和应用,但现有低温脱水干燥技术往往更侧重于温度控制,对湿度控制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从而影响了金银花脱水干燥过程的合理性和脱水干燥后金银花茶产品的品相、质量。

现有技术通过连续排出含湿气流,而将金银花干燥过程中释放出的水分去除;由于低温脱水阶段的时间较长,且低温条件下所排出含湿气流中的水分浓度很低,所以低温湿气流的排出量很大,造成清香味损失过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银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开花前、表面无水的金银花花蕾;

(2)将采摘来的金银花花蕾进行杀青,杀青条件是用常压蒸汽加热5-10分钟;

(3)将杀青后的金银花均匀分布在干燥筛盘上,干燥筛盘装车上推入干燥箱;

(4)将干燥箱条件设置为温度35-45℃,相对湿度低于50%,在该条件下干燥2-3小时;

(5)将干燥箱条件设置为温度45-55℃,相对湿度低于40%,在该条件下干燥2-3小时;

(6)将干燥箱条件设置为温度65-70℃,相对湿度低于30%,在该条件下干燥1-2小时;

(7)将干燥后的金银花出料,精选后包装,得金银花茶。

其中,步骤(1)所述表面无水是指金银花采摘前花蕾表面无露水、雨水等可见水分,或所述露水、雨水等可见水分已晾晒至干,以避免蒸汽杀青不均匀或不彻底。

步骤(2)中对金银花进行杀青时,网带或筛盘上金银花的分布厚度为3-10mm。杀青的目的是杀灭金银花中生物酶的活性,避免在低温干燥过程中花蕾品相、风味的改变和有用成分损失。金银花中的有用成分主要是绿原酸、黄酮和芳樟醇。

步骤(3)中所述干燥筛盘上金银花的分布厚度为3-15mm。

步骤(4)-(6)中,干燥箱温度可通过循环热水经换热器加热干燥箱内循环的热风实现;所述循环热水由热水锅炉和/或太阳能热水器供应,也可通过空气能热泵换热器加热干燥箱内循环的热风实现,其中空气能热泵的电热效率通常可达到3.0以上,这两种方法的能耗成本都较低。

步骤(4)-(5)中,干燥箱内循环风的湿度可通过设置在干燥箱外的压缩制冷除湿机进行控制,在所述温度条件下除湿机的电热效率可达到8以上,因循环风在压缩制冷除湿机的低温换热器之前已经过预冷换热器的逆流换热,换热升温之后再回到干燥箱内。

步骤(6)中,干燥箱内循环风的湿度可通过设置在干燥箱外的空冷换热除湿机进行控制,在空冷换热除湿机的空冷换热器之前先经预冷换热器与空冷换热除湿的低温风逆流换热,换热升温之后再回到干燥箱内。

步骤(7)所得金银花茶的含水量可低于12%,虫卵杂菌病毒已灭杀,密封包装后不生虫、不霉变,质量稳定,保质期一年以上。

和现有不注重湿度控制技术的低温脱水干燥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将温度控制和湿度控制相结合,通过对内循环热风的除湿,实现了金银花的低温脱水干燥,脱水干燥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热风基本不外排,能耗降低40%以上,清香味损失较小;干燥后金银花的品相、含水量、清香味、冲泡饮用效果皆较好,香气浓郁,符合金银花茶的质量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金银花茶:

(1)采摘开花前、表面无露水、雨水等可见水的金银花花蕾;

(2)将采摘来的金银花花蕾在杀青机进行杀青,网带上分布厚度为8mm左右,杀青条件是用常压100℃蒸汽加热8分钟左右;

(3)将杀青后的金银花均匀分布在干燥筛盘上,干燥筛盘上分布厚度为12mm左右,干燥筛盘装车上推入干燥箱;

(4)将干燥箱条件设置为温度40℃,相对湿度50%,在该条件下干燥2.5小时;

(5)将干燥箱条件设置为温度50℃,相对湿度40%,在该条件下继续干燥2.5小时;

(6)将干燥箱条件设置为温度67℃,相对湿度30%,在该条件下继续干燥2小时;

(7)将干燥后的金银花出料,精选后包装,得金银花茶。

所述干燥箱,其温度通过循环热水经换热器加热干燥箱内循环的热风实现,热风基本不外排;循环热水由热水锅炉和太阳能热水器供应。

步骤(4)-(5)中,干燥箱内循环风的湿度通过设置在干燥箱外的压缩制冷除湿机进行控制,在所述温度条件下除湿机的电热效率可达到8以上,因循环风在压缩制冷除湿机的低温换热器之前已经过预冷换热器的逆流换热,换热升温之后再回到干燥箱内。

步骤(6)中,干燥箱内循环风的湿度通过设置在干燥箱外的空冷换热除湿机进行控制,在空冷换热除湿机的空冷换热器之前先经预冷换热器与空冷换热除湿的低温风逆流换热,换热升温之后再回到干燥箱内。

步骤(6)所得干燥后金银花的品相、含水量、清香味、冲泡饮用效果皆较好,香气浓郁,符合金银花茶的质量要求。

对比例

基本重复步骤步骤(4)-(6)的脱水干燥过程,热风循环总量与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热风内循环率65%左右,外排率35%左右,热水换热前冷风自动补入,不通过压缩制冷除湿机或空冷换热除湿机控制循环热风的相对湿度。结果步骤(4)-(6)三个温度条件时的干燥时间都需要延长1-1.2小时;步骤(6)所得干燥后金银花的品相、含水量与实施例所得金银花基本相同,但清香味、冲泡饮用效果皆略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