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压榨辊局部损坏的修复方法

文档序号:446348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甘蔗压榨辊局部损坏的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压榨辊的修复方法,特别是涉及局部损坏或崩齿的甘蔗压榨辊的修复方法。
目前,榨糖行业所用的甘蔗压榨辊均为铸铁材料制造,而铸铁硬度低,脆性大,组织较疏松。加之压榨辊体积大而笨重,无法进行热处理以改善性能。因此在榨蔗过程中常因甘蔗原料中夹入的石块或铁器件类的硬物而使压榨辊受强烈挤压,从而造成压榨齿崩落,严重者甚至造成相邻的压榨齿整圈崩落致使压榨辊报废,这类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按常规方法对局部损坏的压榨辊的修复均需具有大型机加工设备的工厂方可实施,这既增加了往返运输压榨辊的费用,重要的是影响了在榨季的生产的正常进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通用设备可就地修复局部损坏的压榨辊的修复方法,这种方法工艺较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可靠。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将两个半圆环状的卡套置于切除损坏部位而在压榨辊上形成的圆环槽中,先用粘接剂将上下卡套粘接于圆环槽内,两卡套的接口面处有二个内小外大的喇叭口,待粘接剂固化后,沿两卡套接口处的喇叭口内侧焊接使卡套与压榨辊固结为一体,将形状与喇叭口相同宽度与卡套相仿的锥块嵌入并粘接于卡套接口的喇叭口中,在卡套与压榨辊及锥块6与压榨辊之间装置有其螺纹部位涂有粘接剂的加固螺栓,在卡套及锥块的外周面上作出与压榨齿5相同的齿形,卡套接口面处的喇叭口所成的夹角为50°~75°。
由于本方法只需预作卡套,锥块、配作加固螺孔等因而具有简便易行,修理费用低的优点,特别是糖厂一般不需将局部损坏的压榨辊送往外地使用大型设备加工返修就可就地使用通用设备修复,从而不仅减少了运输费用,重要的是在榨糖季节里赢得了宝贵的生产时间延长了压榨辊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修复部位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卡套、锥块在辊轴上安装的横剖面图。
图3为上、下卡套与辊轴的焊接示意图。
图4为锥块的立体图。
由图1,图2可知,本方法是将榨辊上崩齿处车削为一圆环槽2、圆环槽2的宽度应为压榨齿5齿距的整数倍,深度则应既考虑所装卡套3、7的强度,又大于压榨辊1的磨损极限,将尺寸相符的卡套3、7的两侧面及内周面上按规定的工艺要求涂上一层厚度为0.2~0.4毫米的粘接剂4后,装入圆环槽2中,注意应使粘接剂4的厚度保持均匀以确保获得理想的粘结强度。粘接剂最好使用双组份环氧型914室温快速固化粘接剂。卡套3、7在装入圆环槽2中时,两卡套的二个接口面应保持有约5~15毫米的间隙,并在该接口面处形成一个由内侧向外扩展成一夹角为50°~75°的喇叭口9。待粘接剂4固化后,清除接口面处的污物,沿接口面喇叭口9的内侧间隙将上、下卡套3、7焊接在压榨辊1上,使三者成为一体。清理焊接处后将锥块6按粘接工艺规定清洗,涂粘接剂,并将锥块6装入卡套3、7所形成的喇叭口9中。待粘接剂固化后,在卡套3、7与压榨辊1之间及锥块6与压榨辊1之间钻孔、攻丝,以使加固螺栓8可旋入以增强卡套3、7,锥块6与压榨辊1之间的牢固性,螺栓8的安置数量及直径、长度应根据压榨辊直径,卡套及锥块尺寸来确定。再旋入螺栓8前,清洗与螺栓8相配的螺孔及螺栓8,并在螺孔及螺杆8上涂粘接剂后,将螺杆8旋入,待粘结剂固化后,对修复部位进行加工至所需的外形尺寸及压榨齿形。
权利要求
1.甘蔗压榨辊局部损坏的修复方法,它是将两个半圆环状的卡套3、7置于切除崩齿部位而在压榨辊1上形成的圆环槽2中,其特征在于用粘接剂4将上、下卡套3、7粘接于圆环槽2内,两卡套3、7的接口面处有二个内小外大的喇叭口9,待粘接剂4固化后,沿两卡套接口处的喇叭口9内侧焊接使卡套3、7与压榨辊1固结为一体,将形状与喇叭口9相同而宽度与卡套3,7相仿的锥块6嵌入并粘接于卡套3、7接口面处的喇叭口9中,在卡套3,7与压榨辊1及锥块6与压榨辊1之间装置有其螺纹部位涂有粘接剂的加固螺栓8,在卡套3,7及锥块6的外周面上作出与压榨齿5相同的齿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卡套3、7接口面处的喇叭口所成的夹角为50°~7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对崩齿或局部损坏的甘蔗压榨辊的修复方法,它是将两个半圆环状的卡套置于切除损坏部位而在压榨辊上形成的圆环槽中、并将锥块嵌入两卡套接口处形成的喇叭口处,并用螺栓预以加固。本修复方法具有方法简便、成本低,使用可靠的特点,而且具有普通机加工设备即可就地修复。
文档编号C13B10/06GK1078496SQ9210332
公开日1993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11日
发明者雷廷扬 申请人:雷廷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