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生物饲料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2968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生物饲料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饲料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生物饲料。
【背景技术】
[0002]在农业养殖领域,尤其是禽畜养殖中,使用饲料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现阶段有关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激素等违法成分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禽畜的安全养殖问题日益受到社会重视,现有的饲料中,由于市场对肉类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养殖户为求短时间内提升肉类禽畜的产量,在饲料中添加人工合成添加剂,大大影响了禽畜的肉类品质,并且随着禽畜类疫病的爆发,现有的饲料只能满足一般程度的喂养,对疫病的侵害无法起到预防效果,严重威胁禽畜的健康,甚至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原料安全、有效利用农业废料、适口性较好、以及可预防禽畜类疾病的复合生物饲料。
[000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生物饲料,包括玉米粒20-30份、豆柏10-20份、蔬菜残渣5-10份、水果残渣5-8份、玉米秸杆8-12份、米糠10-15份、麦饼10-12份、大蒜粉5-8份和中药混合包。
[0005]本发明提供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中药混合包包括:桑叶5-10份、板蓝根
10-15份、大青叶8-10份、贯叶连翘15-20份、金银花5_8份、北沙参5_10份、甜杏仁8_10份、黄芪5-10份、白术5-8份和百合7-10份。
[0006]本发明提供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玉米粒为25份、豆柏12份、蔬菜残渣6份、水果残渣5份、玉米秸杆9份、米糠10份、麦饼10份,大蒜粉6份。
[0007]本发明提供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中药混合包内的桑叶5份、板蓝根12份、大青叶8份、贯叶连翘15份、金银花6份、北沙参7份、甜杏仁8份、黄芪6份、白术5份和百合7份。
[0008]本发明提供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I)将玉米粒通过晒干后,放进粉碎机打成粉末状状。
[0009](2)将豆柏晒干后,亦放进粉碎机打成粉末状状。
[0010](3)将蔬菜残渣和水果残渣抽取水分后,经粉碎机打成果蔬碎末。
[0011](4)将中药混合包内的桑叶、板蓝根、大青叶、贯叶连翘、金银花、北沙参、甜杏仁、黄芪、白术、百合和太子参均打成粉末状,再经过滤、过筛、搅拌均匀后,制成中药混合粉。
[0012](5)将玉米秸杆打成粉末状后,将玉米秸杆碎块和玉米秸杆粉经发酵后待用。
[0013](6)将米糠和麦饼打成粉末状。
[0014](7)将玉米粉、豆柏粉、果蔬碎末、中药混合粉、发酵后的玉米秸杆粉、米糠粉、麦饼粉和大蒜粉混和山泉水搅拌均匀后经EM益生菌充分发酵,再经烘干、粉碎至碎末状,最后经分筛、检验计量即可。
[0015]本发明提供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玉米粒、豆柏、蔬菜残渣、水果残渣、玉米秸杆、米糠、麦饼和大蒜粉均为有机原料。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原料安全,无污染无化学残留无人工添加剂。2.适口性较好。3.含有中草药成分可预防禽畜类疾病。4.有效利用被传统农业视为农业废料的玉米秸杆,防止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8]实施例1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生物饲料,包括玉米粒25份、豆柏12份、蔬菜残渣6份、水果残渣5份、玉米秸杆9份、米糠10份、麦饼10份,大蒜粉6份,所述中药混合包内的桑叶8份、板蓝根12份、大青叶8份、贯叶连翘15份、金银花6份、北沙参7份、甜杏仁8份、黄芪6份、白术5份和百合7份。
[0019]进一步采取的步骤为:
(I)将玉米粒通过晒干后,放进粉碎机打成粉末状状。
[0020](2)将豆柏晒干后,亦放进粉碎机打成粉末状状。
[0021](3)将蔬菜残渣和水果残渣抽取水分后,经粉碎机打成果蔬碎末。
[0022](4)将中药混合包内的桑叶、板蓝根、大青叶、贯叶连翘、金银花、北沙参、甜杏仁、黄芪、白术、百合和太子参均打成粉末状,再经过滤、过筛、搅拌均匀后,制成中药混合粉。
[0023](5 )将玉米秸杆打成粉末状后,将玉米秸杆碎块和玉米秸杆粉经发酵后待用。
[0024](6 )将米糠和麦饼打成粉末状。
[0025](7)将玉米粉、豆柏粉、果蔬碎末、中药混合粉、发酵后的玉米秸杆粉、米糠粉、麦饼粉和大蒜粉混和山泉水搅拌均匀后经EM益生菌充分发酵,再经烘干、粉碎至碎末状,最后经分筛、检验计量即可。
[0026]实施例2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生物饲料,包括玉米粒28份、豆柏15份、蔬菜残渣7份、水果残渣7份、玉米秸杆10份、米糠12份、麦饼11份,大蒜粉7份,所述中药混合包内的桑叶7份、板蓝根13份、大青叶9份、贯叶连翘17份、金银花7份、北沙参8份、甜杏仁9份、黄芪7份、白术7份和百合8份。
[0027]进一步采取的步骤为:
(I)将玉米粒通过晒干后,放进粉碎机打成粉末状状。
[0028](2)将豆柏晒干后,亦放进粉碎机打成粉末状状。
[0029](3)将蔬菜残渣和水果残渣抽取水分后,经粉碎机打成果蔬碎末。
[0030](4)将中药混合包内的桑叶、板蓝根、大青叶、贯叶连翘、金银花、北沙参、甜杏仁、黄芪、白术、百合和太子参均打成粉末状,再经过滤、过筛、搅拌均匀后,制成中药混合粉。[0031 ] (5)将玉米秸杆打成粉末状后,将玉米秸杆碎块和玉米秸杆粉经发酵后待用。
[0032](6 )将米糠和麦饼打成粉末状。
[0033](7)将玉米粉、豆柏粉、果蔬碎末、中药混合粉、发酵后的玉米秸杆粉、米糠粉、麦饼粉和大蒜粉混和山泉水搅拌均匀后经EM益生菌充分发酵,再经烘干、粉碎至碎末状,最后经分筛、检验计量即可。
[0034]实施例3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生物饲料,包括玉米粒30份、豆柏18份、蔬菜残渣9份、水果残渣8份、玉米秸杆12份、米糠14份、麦饼12份,大蒜粉8份,所述中药混合包内的桑叶5份、板蓝根15份、大青叶10份、贯叶连翘18份、金银花8份、北沙参9份、甜杏仁10份、黄芪9份、白术8份和百合10份。
[0035]进一步采取的步骤为:
(1)将玉米粒通过晒干后,放进粉碎机打成粉末状状;
(2)将豆柏晒干后,亦放进粉碎机打成粉末状状;
(3)将蔬菜残渣和水果残渣抽取水分后,经粉碎机打成果蔬碎末;
(4)将中药混合包内的桑叶、板蓝根、大青叶、贯叶连翘、金银花、北沙参、甜杏仁、黄芪、白术、百合和太子参均打成粉末状,再经过滤、过筛、搅拌均匀后,制成中药混合粉;
(5)将玉米秸杆打成粉末状后,将玉米秸杆碎块和玉米秸杆粉经发酵后待用;
(6)将米糠和麦饼打成粉末状;
(7)将玉米粉、豆柏粉、果蔬碎末、中药混合粉、发酵后的玉米秸杆粉、米糠粉、麦饼粉和大蒜粉混和山泉水搅拌均匀后经EM益生菌充分发酵,再经烘干、粉碎至碎末状,最后经分筛、检验计量即可。
[0036]饲料中的玉米秸杆成分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淀粉等禽畜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玉米秸杆经加工发酵处理后,根据禽畜不同的消化方式,予以科学搭配进饲料中,这就解决了农村长久存在的玉米秸杆污染的问题,饲料中添加的蔬菜残渣和水果残渣通过果蔬特有的香味可增进禽畜的食欲,便于喂养,中药混合包含有的中药成分对禽畜类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主权项】
1.一种复合生物饲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玉米粒20-30份、豆柏10-20份、蔬菜残渣5-10份、水果残澄5-8份、玉米稻杆8-12份、米糠10-15份、麦饼10-12份、大蒜粉5_8份和中药混合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生物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混合包包括:桑叶5-10份、板蓝根10-15份、大青叶8-10份、贯叶连翘15-20份、金银花5_8份、北沙参5_10份、甜杏仁8-10份、黄芪5-10份、白术5-8份和百合7-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生物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粒为25份、豆柏12份、蔬菜残渣6份、水果残渣5份、玉米秸杆9份、米糠10份、麦饼10份,大蒜粉6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生物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混合包内的桑叶5份、板蓝根12份、大青叶8份、贯叶连翘15份、金银花6份、北沙参7份、甜杏仁8份、黄芪6份、白术5份和百合7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复合生物饲料,其特征在于: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将玉米粒通过晒干后,放进粉碎机打成粉末状状; (2)将豆柏晒干后,亦放进粉碎机打成粉末状状; (3)将蔬菜残渣和水果残渣抽取水分后,经粉碎机打成果蔬碎末; (4)将中药混合包内的桑叶、板蓝根、大青叶、贯叶连翘、金银花、北沙参、甜杏仁、黄芪、白术、百合均打成粉末状,再经过滤、过筛、搅拌均匀后,制成中药混合粉; (5)将玉米秸杆打成粉末状后,将玉米秸杆碎末经发酵后待用; (6)将米糠和麦饼打成粉末状; (7)将玉米粉、豆柏粉、果蔬碎末、中药混合粉、发酵后的玉米秸杆粉、米糠粉、麦饼粉和大蒜粉混和山泉水搅拌均匀后经EM益生菌充分发酵,再经烘干、粉碎至碎末状,最后经分筛、检验计量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生物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粒、豆柏、蔬菜残渣、水果残渣、玉米秸杆、米糠、麦饼和大蒜粉均为有机原料。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禽畜饲料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生物饲料,包括玉米粒20-30份、豆粕10-20份、蔬菜残渣5-10份、水果残渣5-8份、玉米秸秆8-12份、米糠10-15份、麦饼10-12份%、大蒜粉5-8份和中药混合包,本发明所述的复合生物饲料将玉米秸秆废物利用经科学发酵搭配处理使其可作为饲料使用,并且添加的中药混合包对禽畜疾病有预防效果,并且本复合生物饲料适口性较佳,便于禽畜食用消化提升饲养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复合生物饲料的制作方法。
【IPC分类】A23K1-14, A23K1-18
【公开号】CN104543464
【申请号】CN201410786060
【发明人】唐华烨
【申请人】唐华烨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