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医学配方食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17295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呼吸系统疾病医学配方食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药食同源类配方与新资源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是将“药食同源之中药”的传统中医精髓理论和“多重益生菌”有机结合起来,添加以短肽、益生元、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为辅料制成的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医学配方食品、特定医学配方食品或非医学配方食品。
【背景技术】
[0002]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据2006年全国部分城市及农村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原因的统计数,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病因中占第四位(13.1%),在农村占第三位(16.4%),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经济发展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吸人以及人口年龄老化等因素,使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癌、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高不下(4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8%),肺结核发病率虽有所控制,但近年又有增高趋势,肺血栓栓塞症已经构成了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肺动脉高压近年来也日益受到关注,肺部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及免疫低下性肺部感染等疾病发病率日渐增多,艾滋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特别是卡氏肺囊虫肺炎,从2002年底以来,在中国及世界范围内暴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由于多发生于中青年,其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又缺乏针对性的药物,因而引起了群众的恐慌,同时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在多个国家出现的人禽流感病死率超过60%,而禽流感病毒侵人体内主要的靶器官也是肺,这正说明呼吸系统疾病对中国人民健康危害仍是很大的,其防治任务艰巨,呼吸系统疾病大致成因:1、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2,社会人口老龄化,由于老年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且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即使各种新抗生素相继问世,肺部感染仍居老年感染疾病之首位,常为引起死亡的直接因素,
3、大气污染和吸烟的危害,病因学研宄证实,呼吸系统疾病的增加与空气污染、吸烟密切相关,有资料证明,空气中烟尘或二氧化硫超过1000ug/m3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显著增多;其他粉尘如二氧化碳、煤尘、棉尘等可刺激支气管粘膜、减损肺清除和自然防御功能,为微生物入侵创造条件,4、吸入性变应原增加,随着中国工业化及经济的发展,特别在都市可引起变应性疾病(哮喘、鼻炎等)的变应原的种类及数量增多,5,肺部感染病原学的变异及耐药性的增加;“药食同源”是中华原创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食疗”,食疗成为现代人追求返璞归真、健康饮食的最佳选择;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
对于特殊营养食品,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都有相应的规定和开发应用;而我国GB29922-20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医学食品明确规定:
2.1.1医学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2.1.2特定医学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中医传统医学认为:“脾(即消化系统)为后天之本”,肠胃健康是健康之本,人体营养的99%需要靠肠道吸收,肠内疾病也是万病之源;但随着年龄越大,肠道中有益菌群(益生菌)比例逐渐减少;如双歧杆菌在婴幼儿时期占98%,到中年时降至10%,65岁以后仅占5% ;人越老,益生菌越少,肠道功能也随之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研宄显示,正常菌群在人体消化、免疫和抗病等方面有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与多种疾病,特别是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从已有临床研宄发现:益生菌能起到调节肠道菌群,控制肠道炎症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调节方法;
肠道微生态系统与呼吸系统的联系:肠道菌群对呼吸系统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近年研宄发现,小鼠肠道中的菌群被抗生素清除后,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导致其被流感病毒感染的风险大大升高,而重新建立起小鼠肠黏膜上皮针对细菌的免疫反应后,小鼠呼吸道感染症状明显改善,另外,呼吸道感染也可由肠道中菌群分布失调导致,肠道中益生菌数量减少、致病菌数量增多时,会导致包括内毒素在内的多种致病物质的产生增加,这些物质不仅破坏肠黏膜屏障,还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诱发炎症,对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损害,可见肠道微生态与呼吸系统疾病有着重要的联系;
呼吸系统疾病通过直接口服益生菌虽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益生菌在肠道内无法定植,且停留、占位很少,易流失,停服后有害菌易复发,相关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治疗周期长,往往使用后复发率非常高;为缩短相关患者的治疗周期,减少停药后复发率,本团队通过近叁年来对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机理的关键技术研宄,努力寻求改进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的“药食同源之中药”复方,考虑到益生菌在肠道内定植的几个关键要素:益生元的存在能起到定植作用、肠道PH环境的降低和提高益生菌细胞的肠道粘附能力等,基于上述要素,本课题组从数十种“药食同源之中药”中筛选合适的食材,首次发现了添加山药、薏仁、鸡内金、芡实和菊粉等药食同源之中药成分的提取物及水苏糖,酵母、L-谷氨酰胺等后,对外源益生菌有很强的定植作用,为肠道微生态制剂中益生菌的组方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目前市场上有利用以食源性短肽为主要原料,添加药食两用的胖大海、金银花、罗汉果、冬虫夏草、蛹虫草、石斛、西洋参、板蓝根、川贝、枇杷叶等的提取物、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复合配方,还有利用益生菌为主要原料的产品,但还没有发现结合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体质特征,依据传统中医的精髓理论,因人而异,黄金配伍以十种以上药食两用的中药提取物精华、多种益生菌、益生元为主要原料,以短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辅料制成的医学配方食品、特定医学配方食品或类似产品。
[0003]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继承中医精髓理论治病方法上,开创性将多种益生菌与“药食同源之中药”复方的提取物有机结合起来,添加以短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月旨、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为辅料,不仅能够补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所必需营养素,改善机体营养状况,还能并利用药食两用中草药中的功能因子调节机体功能,益生菌能起到调节肠道菌群,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且人们容易接受的适合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食用的医学配方食品、特定医学配方食品或非医学配方食品。
[0004]
【发明内容】
:
本研发团队根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的要求,结合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体质特征,综合当今美国哈佛大学的先进生理学、医药、营养学及临床应用等研宄成果,依据“消中寓补”、“均衡调养”的传统中医的精髓理论(肝、脾、肾三脏同调为主原则),采用一种或几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提取物精华及新资源食品、多种益生菌、短肽、益生元为主要原料,以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辅料,不仅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营养需求,还有清宣肺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凉血利咽、补气养阴及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医学配方食品、特定医学配方食品或非医学配方食品(组合成的复合配方);
本发明配方的主要成分为:
1.中药提取物是根据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体质特征从中医理论中的肝、脾、肾三脏同调为主原则,利用药食两用中草药中的功能因子调节机体功能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并选取以下几大类药物进行配伍;其中:胖大海味甘、性凉,入肺、大肠经,具有清肺热、利咽喉、解毒、润肠通便之功效,金银花中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肺热或肺燥咳嗽、百日咳及暑热伤津口渴等,冬虫夏草具有扩张支气管、平喘、祛痰、防止肺气肿的作用,川贝味苦,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又兼甘味,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粘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咽之功效,枇杷叶所含苦杏仁甙在体内水解产生的氢氰酸有止咳作用,西洋参具有滋阴补气,宁神益智及清热生津,降火消暑的双重功效,夏枯草性寒,味甘、辛、微苦,具有清泄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瘘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本发明所述的药食两用中药提取物是指胖大海、金银花、罗汉果、冬虫夏草、石斛、蛹虫草、西洋参、板蓝根、川贝、枇杷叶、夏枯草、薄荷、鱼腥草、甘草、马齿苋、蒲公英、桑葚、百合、桑叶、乌梅、平卧菊三七、苦杏仁、茶叶、桔梗、竹苑、紫苏子、橘红、菊花、苦瓜、决明子、青果、玉竹、线叶金雀花、柳叶蜡梅、丹凤牡丹花、乌药叶、辣木叶、凉粉草(仙草)、鸡蛋花、针叶樱桃果、梨果仙人掌、沙棘叶、牛蒡根、青钱柳叶、耳叶牛皮消、广东虫草子、茶薦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体、雪莲培养物、乳矿物盐其中的一种、几种或全部,采用生物酶解或预水解SBE提取并微胶囊化,经喷雾干燥及冷冻干燥的提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