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非全营养配方食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3207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湿热体质非全营养配方食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药食同源类配方与新资源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是将“药食同源之中药”的传统中医精髓理论和新资源食品有机结合起来,添加以短肽、益生元、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为辅料制成的湿热体质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或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背景技术】
[0002]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所谓湿热内蕴是指湿热蕴于中焦脾胃及肝胆,水湿阻滞气机,与热邪相合,形成湿热交困的局面,阳热因受水湿困阻而难以正常运行,水湿受阳热熏蒸而使阳气更受损伤,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且脾虚的人也易招来外湿的入侵,外湿也常困阻脾胃使湿从内生,所以两者是既独立又关联的,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很常见,湿热体质病因:1、先天禀赋;2、嗜烟酒,常熬夜,日久会出现牙齿黑,舌苔黄腻,满嘴口气,身上味道也大,长期带下色黄,下体异味很大,白带多黄;3、滋补不当,如吃很多银耳燕窝冬虫夏草、乌鸡白凤丸等,滋补不当,滋补过度会催生或者加重湿热体质,4、肝郁气滞,长期情绪压抑,借酒浇愁,5、环境,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
湿热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瘆或疔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溏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怕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湿热体质的人的形体特征:形体偏胖或消瘦;常见体征:面垢油光、多有痤疮粉刺、常感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心烦懈怠、身重困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结或黏滞、男性多有阴囊潮湿、女性常有带下增多,病时上述征象加重;舌象:舌质偏红怠黄腻;脉象:多见滑数;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容易发怒;适应能力:不能耐受湿热环境,常见的皮肤病:痤疮、湿瘆、银肩病、汗疱瘆,湿癣、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等,易患黄疸、火热症、痈疮和疖肿等病症;“药食同源”是中华原创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食疗”,食疗成为现代人追求返璞归真、健康饮食的最佳选择;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
对于特殊营养食品,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都有相应的规定和开发应用;而我国GB29922-20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医学食品明确规定:
2.1.1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2.1.2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目前市场上有利用以食源性短肽为主要原料,添加药食两用的香菇、陈皮、枸杞、山药、茯苓、黄精等的提取物、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复合配方,还有利用新资源食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品,但还没有发现结合湿热体者的体质特征,依据传统中医的精髓理论,因人而异,黄金配伍以多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提取物精华、短肽为主要原料,以益生元、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为辅料制成的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或类似产品。
[0003]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继承中医精髓理论治病方法上,开创性将多种提高湿热体质者免疫力的新资源食品与“药食同源之中药”复方的提取物有机结合起来,添加以短肽、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为辅料,不仅能够补充免疫力低下的湿热体质者所必需的营养素,改善机体营养状况,还能并利用药食两用中草药中的功能因子调节机体功能,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且人们容易接受的适合湿热体质者食用的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或非全营养配方食品。
[0004]
【发明内容】
:
本研发团队根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的要求,结合免疫力低下的湿热体质者的体质特征,综合当今美国哈佛大学的先进生理学、医药、营养学及临床应用等研宄成果,依据“消中寓补”、“均衡调养”的传统中医的精髓理论(肝、脾、肾三脏同调为主原则),采用一种或几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提取物精华及新资源食品、短肽为主要原料,以益生元、碳水化合物、有保健功能的油脂、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辅料,不仅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湿热体质者的营养需求,还有疏肝利胆、祛除湿热、清肺润燥、清热解毒,健脾渗湿及增强免疫力的功效的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或非全营养配方食品(组合成的复合配方);
1、本发明配方的主要成分为:
中药提取物是根据湿热体质的体质特征从中医理论中的肝、脾、肾三脏同调为主原则,利用药食两用中草药中的功能因子调节机体功能增强抵抗力,并选取以下几大类药物进行配伍;其中: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竹茹甘,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夏枯草性寒,味甘、辛、微苦,具有清泄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赤小豆性平,味甘、酸,能利湿消肿、清热退黄、解毒排脓,马齿苋清热解毒,散血消月中,蒲公英苦甘,寒,清热解毒,利尿散结,乌梅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体轻渗泄,具有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的功效,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橘红温;辛、苦;归肺、脾经,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清咽利嗓,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桑叶味苦、甘、性寒,有散风清热、清肺润燥、凉血明目功能,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燥、润肠排毒,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
本发明所述的药食两用中药提取物是指西洋参、冬虫夏草(冬虫夏草菌丝体)Hg、灵芝孢子粉(破壁)、竹茹、灵芝、蛹虫草、夏枯草、赤小豆、马齿苋、蒲公英、乌梅、淡竹叶、菊花、紫苏子、橘红、甘草、平卧菊三七、薏苡仁、桑叶、桑葚、鱼腥草、栀子、金银花、薄荷、莲子、梨果仙人掌、耳叶牛皮消、牛蒡根、鸡蛋花、凉粉草、青钱柳叶、茶薦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体、乳矿物盐其中的一种、几种或全部,采用生物酶解或预水解SBE提取并微胶囊化,经喷雾干燥及冷冻干燥的提取物后的混合物。
[0005]2、短肽:即为低聚肽,是指利用生物酶工程技术从动物或植物蛋白中分离提取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其平均分子量在100Dalton以下,易溶于水,对酸、热稳定,可以不需经过消化而直接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