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犊牛脂肪粉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334589阅读:来源:国知局
,硬脂酸单甘脂2份,蔗糖脂肪酸酯0.5 份;所述抗氧化剂包括TBHQ1份,BHA1份,BHT1份;所述包被物包括酪蛋白18份,麦芽 糖浆14份,乳清粉13份。
[0028] 其中,所述棕榈酸60%以上分布在甘油三脂的sn-2位,其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步 骤:将棕榈酸、棕榈油和非专一性脂肪酶进行反应,其中棕榈酸:棕榈油=1:2,非专一性脂 肪酶添加量为棕榈油质量的10-20%,反应温度为50-70°C,转速为100_300r/min,反应时间 8-15h〇
[0029] 上述犊牛脂肪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51. 混合:将月桂酸,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a-亚麻酸混合,加热至 60°C溶解,再加入维生素C、乳化剂和抗氧化剂混合均匀; 52. 向75份55°C热水中加入包被物,再加入S1步骤得到的混合物混合; 53. 将S2得到的混合物升温至75°C,并进行连续均质二级乳化处理; 第一级乳化处理:将混合物进行高速剪切均质乳化,压力为〇.5MPa,转速为11000rpm;第二级乳化处理:经一级乳化处理过的乳化液再次进行高压均质乳化,压力为30MPa, 转速为6000rpm; 54. 将S3得到的乳化液经高压喷雾制粒,进风温度为130 °C,出风温度为65°C,压力 为lOMPa,干燥得到所述犊牛脂肪粉。
[003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犊牛脂肪粉,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月桂酸1. 5份,豆蔻 酸10份,棕榈酸10份,硬脂酸5份,油酸8份,亚油酸3份,a-亚麻酸2份,维生素C0. 5 份,乳化剂2份,抗氧化剂3. 6份,包被物40份,二氧化硅0. 5份。
[0031] 其中所述乳化剂包括溶血卵磷脂0. 5份,硬脂酸单甘脂1份,蔗糖脂肪酸酯0. 5 份;所述抗氧化剂包括TBHQ1. 5份,BHA2份,BHT0. 1份;所述包被物包括酪蛋白15份,麦 芽糖浆13份,乳清粉12份。
[0032] 其中,所述棕榈酸60%以上分布在甘油三脂的sn-2位。
[0033] 上述犊牛脂肪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51. 混合:将月桂酸,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a-亚麻酸混合,加热至 60°C溶解,再加入维生素C、乳化剂和抗氧化剂混合均匀; 52. 向75份50°C热水中加入包被物,再加入S1步骤得到的混合物混合; 53. 将S2得到的混合物升温至75°C,并进行连续均质二级乳化处理; 第一级乳化处理:将混合物进行高速剪切均质乳化,压力为0. 5MPa,转速为15000rpm;第二级乳化处理:经一级乳化处理过的乳化液再次进行高压均质乳化,压力为30MPa, 转速为5000rpm; 54. 将S3得到的乳化液经高压喷雾制粒,进风温度为150°C,出风温度为65°C,压力为 lOMPa,干燥得到所述犊牛脂肪粉。
[0034]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犊牛脂肪粉,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月桂酸2. 5份,豆蔻 酸5份,棕榈酸15份,硬脂酸4份,油酸10份,亚油酸10份,a-亚麻酸5份,维生素C2 份,乳化剂1. 6份,抗氧化剂1. 1份,包被物45份,二氧化硅2. 5份。
[0035] 其中所述乳化剂包括溶血卵磷脂0.5份,硬脂酸单甘脂1份,蔗糖脂肪酸酯0.1 份;所述抗氧化剂包括TBHQ0. 5份,BHA0. 5份,BHT0. 1份;所述包被物包括酪蛋白15份, 麦芽糖浆15份,乳清粉15份。
[0036] 其中,所述棕榈酸60%以上分布在甘油三脂的sn-2位。
[0037] 上述犊牛脂肪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51. 混合:将月桂酸,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a-亚麻酸混合,加热至 40°C溶解,再加入维生素C、乳化剂和抗氧化剂混合均匀; 52. 向90份60°C热水中加入包被物,再加入S1步骤得到的混合物混合; 53. 将S2得到的混合物升温至75°C,并进行连续均质二级乳化处理; 第一级乳化处理:将混合物进行高速剪切均质乳化,压力为0.IMPa,转速为5000rpm;第二级乳化处理:经一级乳化处理过的乳化液再次进行高压均质乳化,压力为lOMPa,转速 为 10000rpm; 54. 将S3得到的乳化液经高压喷雾制粒,进风温度为100 °C,出风温度为60°C,压力 为5MPa,干燥得到所述犊牛脂肪粉。
[0038]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犊牛脂肪粉,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月桂酸4份,豆蔻酸 7份,棕榈酸13份,硬脂酸5份,油酸5份,亚油酸4份,a-亚麻酸2份,维生素C0.5份, 乳化剂6. 5份,抗氧化剂3份,包被物60份,二氧化硅1. 5份。
[0039] 其中所述乳化剂包括溶血卵磷脂2份,硬脂酸单甘脂2. 5份,蔗糖脂肪酸酯2份; 所述抗氧化剂包括TBHQ1. 5份,BHA1份,BHT0. 5份;所述包被物包括酪蛋白25份,麦芽 糖浆20份,乳清粉15份。
[0040] 其中,所述棕榈酸60%以上分布在甘油三脂的sn-2位。
[0041] 上述犊牛脂肪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S1.混合:将月桂酸,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a-亚麻酸混合,加热至 55°C溶解,再加入维生素C、乳化剂和抗氧化剂混合均匀; 52. 向60份70°C热水中加入包被物,再加入S1步骤得到的混合物混合; 53. 将S2得到的混合物升温至90°C,并进行连续均质二级乳化处理; 第一级乳化处理:将混合物进行高速剪切均质乳化,压力为l.OMPa,转速为11000rpm;第二级乳化处理:经一级乳化处理过的乳化液再次进行高压均质乳化,压力为50MPa, 转速为8000rpm; 54. 将S3得到的乳化液经高压喷雾制粒,进风温度为120 °C,出风温度为80°C,压力 为20MPa,干燥得到所述犊牛脂肪粉。
[004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犊牛脂肪粉,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月桂酸3. 5份,豆蔻 酸9份,棕榈酸10份,硬脂酸5份,油酸7份,亚油酸6份,a-亚麻酸4. 5份,维生素C2 份,乳化剂4份,抗氧化剂5. 0份,包被物50份,二氧化硅2. 5份。
[0043] 其中所述乳化剂包括溶血卵磷脂1份,硬脂酸单甘脂1. 5份,蔗糖脂肪酸酯1. 5 份;所述抗氧化剂包括TBHQ1. 5份,BHA2份,BHT1. 5份;所述包被物包括酪蛋白15份, 麦芽糖浆20份,乳清粉15份。
[0044] 其中,所述棕榈酸60%以上分布在甘油三脂的sn-2位。
[0045] 上述犊牛脂肪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51. 混合:将月桂酸,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a-亚麻酸混合,加热至 45°C溶解,再加入维生素C、乳化剂和抗氧化剂混合均匀; 52. 向80份55°C热水中加入包被物,再加入S1步骤得到的混合物混合; 53. 将S2得到的混合物升温至55°C,并进行连续均质二级乳化处理; 第一级乳化处理:将混合物进行高速剪切均质乳化,压力为0. 5MPa,转速为13000rpm;第二级乳化处理:经一级乳化处理过的乳化液再次进行高压均质乳化,压力为40MPa, 转速为9000rpm; 54. 将S3得到的乳化液经高压喷雾制粒,进风温度为110 °C,出风温度为70°C,压力 为lOMPa,干燥得到所述犊牛脂肪粉。
[0046] 应用例1 本应用例试验在山东潍坊某规模牛场完成,试验为期20天。
[0047] 试验设计:采用单因子设计试验,选择平均断奶天数接近且体重相似的的犊牛60 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头,其中两组的公犊牛和母犊牛头数相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