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核桃破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09741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核桃破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核桃破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核桃破壳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核桃的批量取仁方法是先将核桃浸泡一段时间,然手采用人工手持核桃夹钳进行核桃外壳的破碎,再取出核桃仁。该种取核桃仁的方式速度慢,而且核桃夹钳用力不易控制,很容易夹碎核桃仁,核桃仁的完整率很低,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工人长时间工作劳动强度大,易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核桃破壳效率高的高效核桃破壳机。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高效核桃破壳机,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进料斗、出料槽、拨料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多个破壳装置;
[0006]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与减速电机输出轴通过带轮机构驱动连接的主轴,以及均布设置于主轴上与破壳装置数量相同的凸轮;
[0007]所述进料斗上设置与破壳装置数量相同的进料口 ;
[0008]所述拨料装置包括移动设置于进料斗上位于进料口上方的水平杆,安装于主轴端部的圆柱凸轮,以及与圆柱凸轮端面配合的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水平杆一端固定连接,且其杆部通过拉簧连接机架,使连杆与圆柱凸轮保持接触;所述水平杆上设置与进料口对应的竖直拨杆;
[0009]所述破壳装置包括水平安装于机架上的管状缸体,安装于管状缸体内的活塞杆,与管状缸体连通且位于进料斗上进料口下方的下料管,竖直向下固定于活塞杆上伸出管状缸体壁且与凸轮配合的支架,中部转动连接于管状缸体一侧的摆杆,滑动设置于管状缸体上端的移动杆,设置于管状缸体内与活塞杆远离进料口一端连接的弹簧,设置于管状缸体远离进料口一端的调节杆,以及设置于机架上与管状缸体相对设置的顶头;所述摆杆的两端设置腰型槽,一端的腰型槽通过圆柱销与移动杆连接,另一端的腰型槽通过圆柱销与支架连接,通过支架的移动带动摆杆摆动,进而驱动移动杆水平移动;所述水平杆靠近下料管的一端设置插片,所述下料管上设置供插片进入的插孔;所述管状缸体的下部设置供支架穿过且进行移动的通槽。
[0010]优选的是,所述顶头通过螺杆以及螺母与机架连接。
[0011]优选的是,所述管状缸体安装调节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内螺纹管,所述调节杆与内螺纹管螺纹连接。
[0012]优选的是,所述顶头与活塞杆相对的端面设置弧形凹槽。
[0013]优选的是,所述支架与凸轮配合的一端设置滚子。
[0014]优选的是,所述机架外侧设置壳体。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多个破壳装置,破壳装置可连续进行核桃的破壳作业,核桃的破壳效率极高。同时破壳装置通过弹簧的压缩释放能量,驱动活塞杆推动核桃撞击顶头,其破壳过程中核桃仁不容易碎裂,弹簧的柔性输出可有效保护核桃仁的完整。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全剖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全剖图。
[0020]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图1-3所示的高效核桃破壳机,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I上的进料斗2、出料槽3、拨料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多个破壳装置;
[0023]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4,与减速电机4输出轴通过带轮机构5驱动连接的主轴6,以及均布设置于主轴6上与破壳装置数量相同的凸轮7 ;所述带轮机构5包括两个分别套装于减速电机4输出轴和主轴6上的皮带轮,以及连接两个皮带轮的三角带;
[0024]所述进料斗2上设置与破壳装置数量相同的进料口 ;
[0025]所述拨料装置包括移动设置于进料斗2上位于进料口上方的水平杆8,安装于主轴6端部的圆柱凸轮9,以及与圆柱凸轮9端面配合的连杆10,连杆10的另一端与水平杆8 一端固定连接,且其杆部通过拉簧11连接机架1,使连杆10与圆柱凸轮9保持接触;所述水平杆8上设置与进料口对应的竖直拨杆12 ;所述主轴6旋转时,圆柱凸轮9转动带动连杆10沿主轴6轴向往复移动,并带动与连杆10连接的水平杆8往复摆动,最终实现竖直拨杆12往复运动,拨动进料斗2进料口处的核桃,实现核桃顺畅下料;
[0026]所述破壳装置包括水平安装于机架I上的管状缸体13,安装于管状缸体13内的活塞杆14,与管状缸体13连通且位于进料斗2上进料口下方的下料管15,竖直向下固定于活塞杆14上伸出管状缸体壁且与凸轮7配合的支架16,中部转动连接于管状缸体13 —侧的摆杆17,滑动设置于管状缸体13上端的移动杆18,设置于管状缸体13内与活塞杆14远离进料口一端连接的弹簧19,设置于管状缸体13远离进料口一端的调节杆20,以及设置于机架I上与管状缸体13相对设置的顶头21 ;所述摆杆17的两端设置腰型槽22,一端的腰型槽22通过圆柱销与移动杆18连接,另一端的腰型槽22通过圆柱销与支架16连接,通过支架16的移动带动摆杆17摆动,进而驱动移动杆18水平移动;所述水平杆8靠近下料管15的一端设置插片23,所述下料管15上设置供插片23进入的插孔;所述管状缸体13的下部设置供支架16穿过且进行移动的通槽24。
[002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顶头21通过螺杆以及螺母与机架I连接,便于调节顶头与活塞杆的有效破壳冲击距离。所述管状缸体13安装调节杆20的一端螺纹连接内螺纹管25,所述调节杆20与内螺纹管25螺纹连接,便于各部件的组装和调节,以及调节弹簧的压缩长度。所述顶头21与活塞杆14相对的端面设置弧形凹槽,均布核桃破壳时的冲击力,进一步保证破壳后核桃仁的完整性。所述支架16与凸轮7配合的一端设置滚子26,降低支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所述机架I外侧设置壳体27,提高设备操作的安全性。
[0028]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多个破壳装置,破壳装置可连续进行核桃的破壳作业,核桃的破壳效率极高。同时破壳装置通过弹簧的压缩释放能量,驱动活塞杆推动核桃撞击顶头,其破壳过程中核桃仁不容易碎裂,弹簧的柔性输出可有效保护核桃仁的完整。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高效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进料斗、出料槽、拨料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多个破壳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与减速电机输出轴通过带轮机构驱动连接的主轴,以及均布设置于主轴上与破壳装置数量相同的凸轮; 所述进料斗上设置与破壳装置数量相同的进料口; 所述拨料装置包括移动设置于进料斗上位于进料口上方的水平杆,安装于主轴端部的圆柱凸轮,以及与圆柱凸轮端面配合的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水平杆一端固定连接,且其杆部通过拉簧连接机架,使连杆与圆柱凸轮保持接触;所述水平杆上设置与进料口对应的竖直拨杆; 所述破壳装置包括水平安装于机架上的管状缸体,安装于管状缸体内的活塞杆,与管状缸体连通且位于进料斗上进料口下方的下料管,竖直向下固定于活塞杆上伸出管状缸体壁且与凸轮配合的支架,中部转动连接于管状缸体一侧的摆杆,滑动设置于管状缸体上端的移动杆,设置于管状缸体内与活塞杆远离进料口一端连接的弹簧,设置于管状缸体远离进料口一端的调节杆,以及设置于机架上与管状缸体相对设置的顶头;所述摆杆的两端设置腰型槽,一端的腰型槽通过圆柱销与移动杆连接,另一端的腰型槽通过圆柱销与支架连接,通过支架的移动带动摆杆摆动,进而驱动移动杆水平移动;所述水平杆靠近下料管的一端设置插片,所述下料管上设置供插片进入的插孔;所述管状缸体的下部设置供支架穿过且进行移动的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头通过螺杆以及螺母与机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缸体安装调节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内螺纹管,所述调节杆与内螺纹管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头与活塞杆相对的端面设置弧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凸轮配合的一端设置滚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核桃破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外侧设置壳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核桃破壳机,旨在提供一种破壳效率高的高效核桃破壳机。它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进料斗、出料槽、拨料装置、驱动装置以及多个破壳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减速电机,与减速电机输出轴通过带轮机构驱动连接的主轴,以及均布设置于主轴上与破壳装置数量相同的凸轮;所述进料斗上设置与破壳装置数量相同的进料口;所述拨料装置包括移动设置于进料斗上位于进料口上方的水平杆,安装于主轴端部的圆柱凸轮,以及与圆柱凸轮端面配合的连杆;所述破壳装置包括管状缸体,安装于管状缸体内的活塞杆,与管状缸体连通的下料管,固定于活塞杆上的支架,中部转动连接于管状缸体一侧的摆杆,动设置于管状缸体上端的移动杆。
【IPC分类】A23N5-00
【公开号】CN204519225
【申请号】CN201520155691
【发明人】秦庆辉, 罗之光, 杨岗波, 杨惠民, 杨惠安
【申请人】杨岗波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