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去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40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服装去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消除服装里衬脱胶起泡的机械装置,特别是服装去泡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服装,特别是高档毛料西服等服装有时会因为里衬内所用的胶老化脱落或因干洗不当而脱胶造成衣服表面形成隆起,俗称起泡,这样的衣服用平常的熨烫方法是无法消除表面起泡问题的,起泡的服装不仅易走形,穿着不挺阔,而且穿在身上非常难看,给人以不整洁的感觉,很多人将这样的服装束之高阁,大大缩短了衣服的穿着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去泡装置,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服装因脱胶而起泡的问题,恢复服装的挺阔,而且能够极大地延长服装的穿着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服装去泡装置,包括蒸汽熨斗以及蒸汽发生器,蒸气熨斗上的进气口通过气管与蒸汽发生器相连,蒸气熨斗固装在杠杆的一端,杠杆中部铰接着万向节,万向节安装在固定支架的顶端上,杠杆的尾部形成管状手柄,手柄内装有胶粘剂挤出装置,胶粘剂挤出装置的出液口通过导管连接着注胶针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固定支架安装在桌子或熨烫台侧面,接通蒸汽发生器的电源,将要熨烫除泡的衣服平摊在桌面上,把注胶针头插入起泡部位内,挤压胶粘剂挤出装置使其中的胶灌入起泡部位内、摊匀,将与蒸汽发生器相连的蒸气熨斗放在起泡部位上对其进行高温熨烫,同时向下按压杠杆对起泡部位施以压力,停留片刻,即可将衣服表面与里衬之间的脱胶起泡部位粘合在一起,从而消除衣服的起泡现象。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服装因脱胶而起泡的问题,恢复服装的挺阔,而且能够极大地延长服装的穿着时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蒸气熨斗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服装去泡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蒸汽熨斗3以及蒸汽发生器1,蒸气熨斗3的底面上均布着出气孔,为了防止在衣物的表面上熨烫出熨斗底面轮廓的痕迹,蒸气熨斗3具有椭球壳状的底面,底面周缘的径向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熨斗的周缘不与衣物相接触,而只有熨斗的中部与衣物相接触,当熨烫衣服时,就不会在衣物表面上留下熨斗周缘轮廓的痕迹。蒸气熨斗3上的进气口通过气管2与蒸汽发生器1相连,蒸气熨斗3固装在杠杆4的一端,杠杆4可以为空心的,以便减轻杠杆4的重量。杠杆4中部铰接着万向节7,万向节7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6的顶端上,这样杠杆4既可以作上、下俯仰转动,也可以作左、右旋转运动,使得熨烫衣物时灵活方便。杠杆4的尾部形成管状手柄8,手柄8内装有胶粘剂挤出装置9,胶粘剂挤出装置9的出液口通过导管连接着注胶针头5,导管可以为弹性橡胶管也可以为塑料管,以便具有反复折弯的能力和一定的延展力,注胶针头5用以向衣服表面与里衬之间注入胶粘剂。如图1所示,所说的胶粘剂挤出装置9为软塑料瓶、注射器或橡胶瓶,胶粘剂挤出装置9可以安装在手柄8内,也可以安装在手柄8外面,同样,与注胶针头5相连的导管可以安装在杠杆4内,也可以安装在杠杆4外。要往衣服的起泡部位内灌注胶时,只需用手挤压胶粘剂挤出装置9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服装去泡装置,包括蒸汽熨斗(3)以及蒸汽发生器(1),其特征是蒸气熨斗(3)上的进气口通过气管(2)与蒸汽发生器(1)相连,蒸气熨斗(3)固装在杠杆(4)的一端,杠杆(4)中部铰接着万向节(7),万向节(7)安装在固定支架(6)的顶端上,杠杆(4)的尾部形成管状手柄(8),手柄(8)内装有胶粘剂挤出装置(9),胶粘剂挤出装置(9)的出液口通过导管连接着注胶针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去泡装置,其特征是蒸气熨斗(3)具有椭球壳状的底面,底面周缘的径向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去泡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的胶粘剂挤出装置(9)为软塑料瓶、注射器或橡胶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装去泡装置,其特征是蒸气熨斗(3)的底面上均布着出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服装去泡装置,包括蒸汽熨斗以及蒸汽发生器,蒸汽熨斗上的进气口通过气管与蒸汽发生器相连,蒸汽熨斗固装在杠杆的一端,杠杆中部铰接着万向节,万向节安装在固定支架的顶端上,杠杆的尾部形成管状手柄,手柄内装有胶粘剂挤出装置,胶粘剂挤出装置的出液口通过导管连接着注胶针头。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服装因脱胶而起泡的问题,恢复服装的挺阔,而且能够极大地延长服装的穿着时间。
文档编号A41H43/04GK2665189SQ2003201045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1日
发明者王建利 申请人:王建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