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料拉链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121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省料拉链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头,特别是涉及一种较为节能环保的省料拉 链头。
背景技术
拉链的发明已有很久的历史,它改变了传统两片结合件的开合方式, 且由于操作便捷,安全性高,故大多的成衣、皮包及相关产品的扣合装置, 大部分均为拉链所取代。现有的拉链通常包括有编织带、链齿及拉链头所 组成,而拉链头上一般都会设置有拉片,使得拉动拉链头的时候较为方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拉链的厂家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拉片形状以 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由于这些拉片大多数是由金属制造而成的,制做多
样的形状较为不易,耗能较多;也有些是由塑料制成的,由于塑料的特性,
使得拉片与拉链头本体的连接较不牢固,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耗能较低且 使用寿命较长的省料拉链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一种省料拉链头,包 括拉链头本体和其上设有的象鼻,象鼻上设有拉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拉环下方设有金属连接片,在金属连接片的下侧固接有连接条,所述的连 接条上设有塑料拉片。通过金属连接片与拉环连接,拉环由金属材料制成, 因而金属连接片与拉环的连接较为牢固,使用寿命较长,拉片采用塑料制 成,通过连接条与金属连接片固接,相比全部是金属材料制成的拉手较为节能环保,能耗低。
所述的金属连接片上设有连接环,金属连接片通过连接环与拉环环接。 在金属连接片上设置连接环,使得金属连接片与拉环连接灵活,方便使用。
所述的金属连接片为弧形,且连接条设于金属连接片的中间处。金属 连接片设置为弧形有利于使用时的安全性,不易割伤手,连接条设于金属 连接片的中间,拉动拉链头的时候连接条受力均匀,不易断裂。
所述的连接条下端设有固定件,连接条的宽度小于固定件的最大宽度。 连接条下端设有固定件,塑料拉片与连接条的连接较为牢固。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l.金属连接片与拉环 连接,拉环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连接片与拉环的连接较为牢固,使用寿 命较长;2.拉片采用塑料制成,通过连接条与金属连接片固接,相比全部
是金属材料制成的拉手较为节能环保,能耗低;3.连接条下端设有固定件,
塑料拉片与连接条的连接较为牢固。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 体的说明。
实施例1:见图1, 一种省料拉链头,包括拉链头本体1和其上设有的
象鼻2,象鼻2上设有拉环3,拉环3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拉环3下方设有 金属连接片4,金属连接片4上设有连接环7,金属连接片4通过连接环7 与拉环3环接。在金属连接片4的下侧固接有连接条5,连接条5上设有塑 料拉片6。金属连接片4为弧形,且连接条5设于金属连接片4的中间处。 连接条5下端设有固定件8,固定件8为圆形,其直径是连接条5的宽度1. 5倍。通过金属连接片4与拉环3连接,拉环3由金属材料制成,因而金 属连接片4与拉环3的连接较为牢固,使用寿命较长,拉片采用塑料制成, 通过连接条5与金属连接片4固接,相比全部是金属材料制成的拉手较为 节能环保,能耗低。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 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 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省料拉链头,包括拉链头本体(1)和其上设有的象鼻(2),象鼻(2)上设有拉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环(3)下方设有金属连接片(4),在金属连接片(4)的下侧固接有连接条(5),所述的连接条(5)上设有塑料拉片(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料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连接 片(4)上设有连接环(7),金属连接片(4)通过连接环(7)与拉环(3) 环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省料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 连接片(4)为弧形,且连接条(5)设于金属连接片(4)的中间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省料拉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条(5) 下端设有固定件(8),连接条(5)的宽度小于固定件(8)的最大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较为节能环保的省料拉链头。它包括拉链头本体和其上设有的象鼻,象鼻上设有拉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环下方设有金属连接片,在金属连接片的下侧固接有连接条,所述的连接条上设有塑料拉片。通过金属连接片与拉环连接,拉环由金属材料制成,因而金属连接片与拉环的连接较为牢固,使用寿命较长,拉片采用塑料制成,通过连接条与金属连接片固接,相比全部是金属材料制成的拉手较为节能环保,能耗低。
文档编号A44B19/26GK201403623SQ20092007079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1日
发明者郑志华, 郑志恒, 陈国红, 陶加喜, 龚潘贤 申请人:郑志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