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以及具备其的护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986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以及具备其的护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以及具备其的护发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8-23063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所述的吹风机,该吹风机通过使包括过 渡金属的电极之间产生放电而生成该过渡金属的微粒,并将该微粒喷向头发。在该吹风机 中,棒状的放电电极的前端尖锐。在用于这种护发装置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当长期使用时,有时因从电极的尖 锐的前端部分释放金属微粒等而使该前端部分变圆钝。在这种情况下,电场相对于电极的集中度降低,有金属微粒的产生能力下降之虞。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抑制金属微粒的生成能力随时间的过去而 下降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以及具备其的护发装置。本发明的一种方式为金属微粒生成装置,其具有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通过使该 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产生放电而释放金属部件所包含的金属微粒,所述金属微粒生成 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以及接地电极中的至少任一方由线材构成。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从II方向观察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基板的俯视图。图5是从V方向观察图1的侧视图。图6是图5的VI-VI剖视图。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线材的支承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线材的支承结构的侧视图。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剖视图。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线材的支承结构 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线材的支承结构 的俯视图。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线材的支承结构 的剖视图。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线材的支承结构的剖视图。图15是示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线材的 支承结构的侧视图。图16是示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包括的线 材的支承结构的侧视图。图17是本发明第八实施方式的作为护发装置的吹风机的侧视图(局部剖视图)。图18是本发明第九实施方式的作为护发装置的发刷的剖视图。图19是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的作为护发装置的发刷的剖视图。图20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作为护发装置的烫发器的侧视图。图21是图20的XXI-XXI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多个实施方式 以及变形例包括相同的结构要素。因此,对这些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通用的符号,并省略重 复说明。另外,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所示的结构可以替换成其它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的对 应的结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立体图,图2 是从II方向观察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图4是金属微粒生成装置 中包括的基板的俯视图,图5是从V方向观察图1的侧视图,图6是图5的VI-VI剖视图。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包括由具有导电性的细线材形成的放电电极2和作为板状导 体而形成的接地电极3,在上述放电电极2和接地电极3之间,利用未图示的高电压电路施 加高电压而产生放电(电晕放电等),通过该放电作用而释放金属微粒(金属分子及离子
寸乂 O该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具有包括箱状的第一部件6和板状的第二部件7的箱体5。 放电电极2被固定在基板4上,该基板4作为支承部件而被夹持于上述第一部件6和第二 部件7之间。放电电极2构成为极细的线材,其宽度(直径)被设定为10 400[μπι](优选为 30 300 [ μ m],更优选为50 200 [ μ m])。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截面形状,可以采用圆形、 椭圆形、多边形等各种形状。另外,放电电极2可以构成为例如过渡金属(例如金、银、铜、钼、锌、钛、铑、钯、铱、 钌、锇等)的单体或合金的部件,或构成为对过渡金属进行了镀敷处理的部件等。当在金属 微粒生成装置1中生成并释放的金属微粒中含有金、银、铜等时,在该金属微粒的作用下能 够产生抗菌作用。另外,当在金属微粒中含有钼、锌、钛等时,在该金属微粒的作用下能够产 生抗氧化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判明了钼微粒的抗氧化作用极高。另外,金属微粒生成装置 1也可以通过放电作用产生离子(例如负离子,例如no2_、NO3_等),通过使该离子与放电电 极2、接地电极3、其它的包括金属材料或金属成分的部件等相碰撞而生成金属微粒。S卩,也 可以由包含上述过渡金属的材料来构成接地电极3以及上述其它部件,从这些部件释放金 属微粒。如图2、图3所示,使用焊锡9将放电电极2接合(钎焊)在形成于基板4的表面4s上的布线图案8。如图3、图4所示,基板4通过将板状的印制基板以适当形状切断等而形成,具有大 致矩形的基体部如和从该基体部如向图3以及图4的上侧突出的突出部如。另外,在基 体部如的图3以及图4的左侧形成有大致矩形的切口部4d,由此形成一对突出部如。在基板4的表面如形成有由导体构成的布线图案8。布线图案8包括对作为线 材而形成的放电电极2进行钎焊的焊盘部8a ;连接未图示的导线的端子部8b ;连接焊盘部 8a和端子部8b之间的引线部Sc。如图4所示,在焊盘部8a的该图4的左右两侧两处形成有角部8d、8e。各图中的 C表示形成于接地电极3的开口部3c (参照图1、图2)的中心线,如图4所示,在俯视基板 4的情况下,角部8d、8e设定在与该中心线C重合的位置处。因此,通过将作为线材的放电 电极2与上述角部8d、8e相重合地载置到焊盘部8a,并在该位置钎焊到该焊盘部8a上,如 图3所示,能够将放电电极2沿开口部3c的中心线C进行配置。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角部 8d、8e成为对放电电极2进行定位的记号。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放电电极2 以其前端部加向切口部4d内突出的状态被固定。端子部8b在突出部如以包围贯通基板4的表面如以及背面4b之间的截面为圆 形的贯通孔4f的周边的方式形成为圆环状,在该端子部8b钎焊插通贯通孔4f的导线(未 图示)。需要说明的是,布线图案8优选使用在与焊锡9之间产生共晶结合的材料(例如镍 或对不锈钢实施了镍锡镀敷的材料等)。如图2所示,接地电极3具有大致矩形的基体部3a和从基体部3a朝向箱体5的 外方(图2的左侧)突出设置的端子部北。在基体部3a的大致中央位置形成有成为金属微粒的释放口的圆形状的开口部 3c。如图2所示,在从图1的II方向观察下,放电电极2配置在开口部3c的大致中心。另 一方面,在端子部北贯穿设置有用于供导线(未图示)插通而接线的贯通孔3d。在该接地电极3的图1以及图2的上下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大致矩形的切口 3e, 在上述切口 !Be中分别恰好嵌入有具有矩形截面的基板4的突出部如(参照图4)。进而,如 图2所示,在基体部3a的两个部位形成有圆形的贯通孔3f、3f。在第一部件6的侧面6c, 与上述贯通孔3f、3f相对应地形成有两个突起部6g。当将接地电极3安装在第一部件6 时,使突起部6g插通所对应的贯通孔3f,并对从各贯通孔3f突出的突起部6g的前端进行 加热,使之径向扩张而形成头部6h(所谓热铆)。如图5、图6、图3所示,构成箱体5的第一部件6包括大致矩形的底壁部6i ;从 该底壁部6i周围突出设置的侧壁部6a ;从底壁部6i突出设置的肋6d(参照图幻;从底壁 部6i突出设置并与肋6d连接设置的两个突起部6e。需要说明的是,在与接地电极3抵接 的侧壁部6a,与开口部3c相对应地形成有开口部6m (参照图3)。另外,在构成箱体5的另 一个部件即板状的第二部件7形成有大致矩形的切口部7a和两个贯通孔7b。基板4被夹持固定在上述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7之间。当固定基板4时,首先, 如图6、图3所示,在肋6d的上表面故或形成于侧壁部6a的切口部6b的内面等之上载置 基板4,在该基板4上重叠载置第二部件7。此时,基板4以载置有作为线材的放电电极2 的表面4s朝向底壁部6i侧的姿势,在表面如和底壁部6i之间形成间隙。另外,如图6所 示,放电电极2沿开口部3c的中心线C配置。
在将基板4和第二部件7层叠于上述第一部件6的状态下,使第一部件6的突起 部6e插通相互重合的基板4的贯通孔細(参照图4)以及第二部件7的贯通孔7b (参照图 5),如图1、图5、图6所示,对从该贯通孔7b向箱体5的外侧突出的前端进行加热,使径向 扩张而形成头部6f (所谓热铆)。这样,以基板4收容于箱体5内的状态一体化,此时,固定 于基板4的放电电极2处于被箱体5包围的状态。另外,如图1、图5、图6所示,在箱体5的与作为线材而形成的放电电极2的前端 部加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形成有矩形的开 口部ol和矩形的开口部02,开口部ol为由形成于第一部件6的底壁部6i的切口部6j和 接地电极3围成的部分,开口部o2由形成于第二部件7的切口部7a和接地电极3围成。并 且,当从与放电电极2的前端部加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图1的V方向、图6的上下方 向)观察时,上述开口部ol、o2相互重合。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中,由线材形成放电电极2。由于 线材的粗细一般沿长度方向大致固定,因此,即使在放电作用下前端消失,长度变短,也容 易将其前端的曲率半径维持为基于该线材粗细的大致固定的值。因此,通过将放电电极2 构成为极细的线材,即使前端变圆钝,也容易将其曲率半径维持得小,进而容易以较强的状 态维持电场的集中度,从而能够抑制金属微粒生成能力的降低。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接地电 极3形成为线材的情况下,毋庸置疑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另外,既可以设置多条线材, 也可以是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双方具有线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线材而形成的放电电极2钎焊于在作为支承部件 的基板4上形成的布线图案8。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安装作为线材的放电电极2,并且,与 其它固定方式相比,能够减小进行固定时施加于作为线材的放电电极2的负荷(载荷)。由 于线材越细越容易挠曲,因此,从确保线材(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放电电极2)的位置精度的 观点出发,基于钎焊的固定是极为有效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体化构成对作为线材而形成的放电电极2进行支承的 支承部件即基板4和保护放电电极2的至少前端部分的箱体5。因此,能够通过箱体5提 高放电电极2的保护性,相应地,在搬运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时或组装到护发装置等时,能 够更加容易地进行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开口部3c、6m、0等,放电电 极2的几乎整个区域被箱体5覆盖,但只要至少覆盖放电电极2的从基板4向外突出的前 端部加即可。另外,也可以将支承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基板4)或没有作为线材构成 的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接地电极幻构成为箱体的一部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箱体5的与作为线材的放电电极2的前端部加的侧面 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0。当将放电电极2构成为极细的线材时,其刚性降低,相应地,当 进行组装作业时,在从工具等施加的力等的作用下,放电电极2容易弯曲。关于这一点,在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了开口部0,因此,即使在上述情况下,也能够从开口部0调整放电 电极2的位置和姿势,使得能够更加效率良好地进行放电。(第一变形例)图7是示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线材的支承结构的剖视 图。如图7所示,在该变形例中,作为线材构成的放电电极2A在基端部2b侧弯折,将 该弯折部分插入对应于基板4的焊盘部8a而形成的贯通孔4g中,并通过焊锡9接合(钎焊)于该焊盘部8a。通过如上述那样弯折线材(在本变形例中为放电电极2),能够提高线材的定位精 度,并易于提高支承部件支承线材的支承刚性。(第二变形例)图8是示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线材的支承结构的侧视 图。如图8所示,在本变形例中,将基板4B弯折成大致直角。在形成于突出部如的贯 通孔4f中插入布线10的导体部分10a,并通过焊锡9进行固定。通过如上述那样弯折支承部件,能够提高支承部件(在本变形例中为基板4B)的 刚性,并易于应对电极以及布线的各种规划(位置以及配置方向等)。(第二实施方式)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IC中,在箱体5C内大致相互平行地安装有接 地电极3C和作为支承部件的基板4C,使作为直线状线材的放电电极2貫通形成于基板4C 的贯通孔4g,并利用焊锡9来接合该放电电极2。即,线材和支承部件被配置成大致垂直。 利用上述结构,也能够取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第三实施方式)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ID在箱体5D内具有大致矩形的板状金属部件4D 以作为支承部件。并且,作为线材构成的放电电极2和布线10的导体部分IOa通过焊锡9 直接接合(钎焊)于该金属部件4D。需要说明的是,接地电极3D被安装于从箱体5D延伸 的一对臂部恥。另外,在箱体5D形成有开口部5c、5d,作为线材的放电电极2从开口部5c 向箱体5D的外部突出,并且,导体部分IOa经由开口部5d引入箱体5D内。利用上述结构,也能够取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 中,由于将支承部件形成为金属部件,因此,与使用印制基板的情况相比,能够节省制造的 劳力和时间。(第四实施方式)图11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线材的支承结构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承部件的基板4E支承作为线材构成的放电电极2E的两 端。即,放电电极2E弯折成大致U字形,作为其两端部的基端部2b安装于基板4E。基端部 2b与图7相同地弯折成大致直角,并插入形成于基板4E的贯通孔(未图示)中,该基端部 2b通过焊锡9接合(钎焊)于布线图案8E的焊盘部8a。另外,布线10的导体部分IOa通 过焊锡9接合(钎焊)于布线图案8E的端子部Sb。在上述结构中,随着时间的经过,通过放电而从作为线材的放电电极2E的侧面释 放金属微粒,该侧面的曲率半径变大,但是,由于线材的曲率半径在整个侧面区域大致固 定,因此,即使在侧面的某些部分消失,也会在其它部分保留曲率半径小的部分。从而,通过 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容易地以较强状态维持电场的集中度,抑制金属微粒生成能力的降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支承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基板4E)支承线材(在 本实施方式中为放电电极2E)的两端。因此,能够提高线材的支承刚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基板4E)以线材(在本实施 方式中为放电电极2E)弯折的状态支承线材。因此,能够提高线材的刚性。另外,与弯折相 对应地,能够进一步延长配置线材的空间中的该线材的设置长度(或者能够进一步增大该 空间的每单位体积中的线材的量),并能够进一步延长可维持性能的期间。
(第五实施方式)图12是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线材的支承结构的俯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支承部件的基板4F也支承作为线材构成的放电电极2F的两端。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作为线材的放电电极2F弯折成大致V字形,并且在基板 4F的表面4s (载置放电电极2F的一侧的面)的相反一侧的背面侧形成有布线图案8F,上 述两点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不同。即,放电电极2F的基端部2b的弯折部分在背面侧通过 焊锡9接合(钎焊)于布线图案8F的焊盘部8a。在本实施方式中,线材(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放电电极2F)以弯折状态被支承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基板4F)支承,并且是两端支承。因而,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取得与 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第六实施方式)图13是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剖视 图。在本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IG中,将作为线材的放电电极2G缠绕于作为 支承部件的大致圆柱状的棒状部4( 而进行支承,这一点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不同。棒状部 4Gb突出设置于箱体5G的侧面,大致圆筒状或半圆筒状的接地电极3G以包围该棒状部4( 的方式设置。该棒状部4( 优选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另外,在箱状的箱体5G内 收容有大致矩形的板状金属部件4Ga,布线10的导体部分IOa和作为线材的放电电极2G的 基端部2b通过焊锡9接合(钎焊)于该金属部件4Ga,这一点与图10所示的上述第三实施 方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线材(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放电电极2G)缠绕于支承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棒状部4( ),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线材的支承刚性。缠绕于支承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棒状部4( )的结果是,线材(在本实施方式 中为放电电极2G)处于弯折状态。因此,能够进一步延长配置线材的空间中的该线材的设 置长度(或者能够进一步增大该空间的每单位体积中的线材的量),并能够进一步延长可 维持性能的期间。(第七实施方式)图14是示出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线材的支承结构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支承部件的筒状体4H的筒部4h内插入作为线材的放电 电极2并对筒状体4H进行敛缝,由此将放电电极2固定于筒状体4H。筒状体4H由金属材 料等导体构成。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敛缝而固定放电电极2的筒状体4H压入并固定于由合 成树脂等构成的箱体(未图示)等中。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通过将放电电极2构成为极细的线材,即使前端变圆钝, 也能够容易地将其曲率半径维持得较小,进而能够容易地以较强状态维持电场的集中度, 抑制金属微粒生成能力的降低。(第三以及第四变形例)图15是示出上述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三变形例) 的线材的支承结构的侧视图。图16是示出上述第七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第四变形例) 的线材的支承结构的侧视图。在图15的变形例中,作为线材的放电电极21插入作为支承部件的敛缝端子41的 弯折部4i,并对弯折部4i进行敛缝,由此将放电电极21固定于敛缝端子41。敛缝端子41 由金属材料等导体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导线利用贯通孔4f进行结合。
另一方面,在图16的变形例中,与上述图15的变形例同样地,作为线材的放电电 极21插入作为支承部件的敛缝端子4J的弯折部4j,并对弯折部4j进行敛缝,由此将放电 电极21固定于敛缝端子41。该敛缝端子4J也由金属材料等导体构成。并且,在该变形例 中,导体部分IOa也通过对弯折部4k进行敛缝而固定于敛缝端子4J。根据以上的各变形例,通过将放电电极21构成为极细的线材,即使前端变圆钝, 也能够容易地将其曲率半径维持得较小,进而能够容易地以较强状态维持电场的集中度, 抑制金属微粒生成能力的降低。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线材(放电电极21)的前端如图 15、图16所示那样尖锐。(第八实施方式)图17是本实施方式的具有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作为护发装置的 吹风机的侧视图(局部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作为护发装置的吹风机20,具有作为使用者手握部分的握持部20b 和与握持部20b在交叉方向上结合的主体部20a,握持部20b和主体部20a呈现大致T字形 或大致L字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大致T字形)的外观。另外,电源软线23从握持部20b 的突出端侧引出。需要说明的是,握持部20b可以构成为能够折叠。壳体M通过拼接多个分割体而构成。在该壳体对的内部形成有空洞,在该空洞 内收容有各种电部件。在主体部20a的内部形成有从其长度方向(图17的左右方向)的一侧(左侧) 的开口部28a至另一侧(右侧)的开口部^b的空洞观,在该空洞观内收容有风扇22,通 过旋转该风扇22,形成从外部经由开口部^a流入空洞观内、通过该空洞观内后从开口部 28b排出的空气流W。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洞观相当于鼓风通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部20a的内部设置有大致圆筒状的内筒25,空气流 W主要在该内筒25的内侧流动。在内筒25内部的最上游侧设有风扇22,在其下游侧配置 有驱动风扇22的电动机21,在电动机21的下游侧配置有作为加热机构的加热器26。当使 加热器沈工作时,从作为吹出口的开口部28b吹出热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 加热器26构成为沿内筒25的内周卷绕配置带状以及波纹板状的电阻体,但并不限于该结 构。另外,在主体部20a中,在形成于壳体M和内筒25之间的空洞四内,配置有上述 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和电路部27。电路部27至少包括在金属微粒生成装 置1的放电电极2和接地电极3之间施加高电压的高电压电路。在内筒25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连通空洞28和空洞四的连通路25a, 在内筒25的内侧的空洞观中流动的空气流W的一部分分支而被导入外侧的空洞四,形成 在该空洞四内流动的分支流Wp。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支流Wp从开口部28b排出。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配置在空洞四内,在该金属微粒 生成装置1产生的电荷粒子(金属微粒)搭载在空洞四内流动的分支流Wp而从开口部 28b排出。在上述结构中,连通路2 设置于风扇22的下游且加热器沈的上游侧的位置。因 而,分支流Wp成为被加热器沈加热之前的比较凉的空气流。根据以上的本实施方式,由于能够从开口部^b吹出包含由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 生成的金属微粒的分支流Wp,因此,能够对头发以及皮肤赋予基于该金属微粒产生的各种作用(抗菌作用、抗氧化作用等)。并且,由于具有通过将放电电极2构成为极细的线材而抑制金属微粒生成能力的 下降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因此,对于头发能够更长期地获得基于金属微粒产生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吹风机20仅是一例,也可以设置第一实施方式以外的金 属微粒生成装置,吹风机的结构也不限于该实施方式。(第九实施方式)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具有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作为护发装置的 发刷的剖视图。如图18所示,作为护发装置的发刷20A形成为棒状,使用者手握握持部20c,将设 于前端部20d的刷部30贴靠到头发上对头发进行整理(梳发)。在刷部30突出设置有多 个梳齿('J -y 30a。壳体31通过拼接多个分割体而构成,在其内部形成有空洞,在该空洞内收容有各 种电部件。另外,在壳体31形成有朝向刷部30的梳齿30a开放的开口部33,还形成有将该开 口部33作为终端的空洞32。在该空洞32内收容有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 1。由此,在该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生成的金属微粒被从开口部33向外部释放,作用于头发 以及皮肤。需要说明的是,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由电路部27驱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使用者的带电对金属微粒释放的阻碍,使充电电 极35在握持部20c的表面露出。使用者通过握持充电电极35而带上极性与所释放的金属 微粒的极性相反的(例如,当构成为释放金属微粒的负离子时为正)电。充电电极35通过 引线34而与电路部27连接。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发刷20A由于也具有通过将放电电极2构成为极细的线材来 抑制金属微粒生成能力的下降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因此,对于头发能够更长期地获得基 于金属微粒产生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发刷20A仅是一例,也可以设置 第一实施方式以外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发刷的结构也不限于该实施方式。(第十实施方式)图19是本实施方式的具有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作为护发装置的 发刷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作为护发装置的发刷20B具有与上述第九实施方式的发刷20A基本 相同的结构要素,将在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产生的金属微粒从开口部33释放。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在空洞32中产生空气流的风扇22以及使该风扇22 旋转的电动机21,在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产生的电荷粒子能够从开口部33搭载空气流而排 出,这一点与上述第九实施方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鼓风机构的电动机21以及风扇22被收容在形成于壳体31 内的空洞观内。电动机21被电路部27包含的驱动电路驱动而旋转。在壳体31的基端侧 (在图19中为下侧)形成有成为空气导入口的开口部^a,当风扇22旋转时,形成空气从 外部经由开口部28a流入空洞28内、通过该空洞28内后从开口部33朝向刷部30排出的 空气流,同时从刷部30也吹出空气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电源软线23 向电部件供电。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发刷20B由于也具有通过将放电电极2构成为极细的线材来 抑制金属微粒生成能力的下降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因此,对于头发能够更长期地获得基于金属微粒产生的效果。(第十一实施方式)图20、图21示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其中,图20是本 实施方式的作为护发装置的烫发器的侧视图,图21是图20的XXI-XXI剖视图。如图2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作为护发装置的烫发器20C,具有通过转动连结部36 能够扩开为大致V字形的两个臂部20e、20f,在上述臂部20e、20f的前端侧的夹持部37中 夹入头发,通过加热部38加热来整理头发。如图21所示,在壳体39的内部形成有空洞,在该空洞内收容有各种电部件。臂部20e的壳体39在与夹持部37的转动连结部36侧邻接的部分鼓出。在该鼓 出部分形成有朝向夹持部37的侧方开放的开口部40,另外,还形成有以该开口部40作为终 端的空洞32。在该空洞32中收容有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由图21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 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设置在加热部38的两侧。在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产生的金属微粒被 从开口部40释放。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烫发器20C由于也具有通过将放电电极2构成为极细的线材 来抑制金属微粒生成能力的下降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1,因此,对于头发能够更长期地获得 基于金属微粒产生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烫发器20C仅是一例,也可以 设置第一实施方式以外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烫发器的结构也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仅是为了容易理解 本发明而记载的例示,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使用粘接剂或粘接带等将线 材固定于支承部件,也可以通过熔敷或焊接。另外,可以并用各种接合方法。并且,可以使 用多个线材来形成电极。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各要素、上述实施方式而得到的 方式、以及属于本发明技术范围的变形或变更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如以上所详细叙述的,在本发明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具有放电电极和接地电 极,通过使该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产生放电而释放金属部件包含的金属微粒,上述放 电电极以及接地电极中的至少任一方由线材构成。根据该结构,由于线材的粗细沿长度方向大致固定,因此,即使在放电作用下前端 消失,长度变短,也容易将其前端的曲率半径维持为基于该线材粗细的大致固定的值。因 此,能够抑制金属微粒生成能力的降低。另外,在上述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具有支承上述线材的支承部件,将上述线材钎 焊于上述支承部件。根据该结构,由于将线材钎焊于支承部件,因此,能够更加容易地安装线材,并且, 与其它固定方式相比,能够减小施加于线材的负荷。另外,在上述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具有支承上述线材的支承部件,上述支承部件 支承上述线材的两端。根据该结构,由于支承部件支承线材的两端,因此能够提高线材的支承刚性。另外,在上述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具有支承上述线材的支承部件,将上述线材缠 绕于上述支承部件。根据该结构,由于将线材缠绕于支承部件,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线材的支承刚性。另外,在上述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具有支承上述线材的支承部件,上述支承部件 以上述线材弯折的状态支承上述线材。
根据该结构,由于以线材弯折的状态支承线材,因此,能够提高线材的刚性,并且, 能够进一步延长线材的设置长度,从而进一步延长可维持性能的期间。另外,在上述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将支承上述线材的支承部件和保护上述线材 的至少前端部分的箱体一体化。根据该结构,由于将线材的支承部件和箱体一体化,因此,能够提高线材的保护 性,并且,在搬运装置时或组装到护发装置等时,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操作。另外,在上述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中,在上述箱体的与上述线材的前端部的侧面对 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根据该结构,能够从开口部调整线材的位置和姿势。在本发明的护发装置中,具有上述金属微粒生成装置。根据该结构,在护发装置中,对于头发能够更长期地获得基于金属微粒产生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基于2008年9月M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 2008-244154号主张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通过参照而引入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工业实用性根据本发明,放电电极以及接地电极中的至少任一方由线材形成。由于线材的粗 细沿长度方向大致固定,因此,即使在放电作用下其前端变圆钝,也容易将其曲率半径维持 得小,进而容易以较强的状态维持电场的集中度,从而能够抑制金属微粒生成能力的降低。 从而,根据本发明,可制造能够抑制金属微粒的生成能力随时间的过去而下降的金属微粒 生成装置以及具备其的护发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微粒生成装置,其具有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通过使该放电电极和接地电 极之间产生放电而释放金属部件所包含的金属微粒,所述金属微粒生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以及接地电极中的至少任一方由线材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承所述线材的支承部件,所述线材钎焊于所述支承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承所述线材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支承所述线材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承所述线材的支承部件,所述线材缠绕于所述支承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支承所述线材的支承部件,所述支承部件以所述线材弯折的状态支承所述线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承所述线材的支承部件和保护所述线材的至少前端部分的箱体一体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箱体的与所述线材的前端部的侧面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
8.—种护发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粒生成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微粒生成装置以及具备其的护发装置。该金属微粒生成装置具有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通过使该放电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产生放电而释放金属部件包含的金属微粒,所述放电电极以及接地电极中的至少任一方由线材构成。
文档编号A45D20/12GK102123806SQ20098013155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4日
发明者宫田博光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