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弹减振盒的结构及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69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弹减振盒的结构及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涉及一种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
背景技术
鞋是人类步行或劳作时保护脚和便于使脚与地面之间保持足够摩擦力的用具,鞋底是鞋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部件,承担着人体及负重的全部载荷,通常的鞋底包括与地面直接接触的外底和设于外底之上的中底。为了在鞋的穿着者步行或劳作时对脚实行完善的保护并尽量减小脚的局部承受的最大压力,鞋底需要尽量减小脚部承受的冲击载荷的极值并将冲击载荷尽可能分散到脚底的全部表面,以防止人体受到损伤,为此目的,越来越多 的鞋底内部设置了气垫以期减小脚底承受的最大压力和冲击,但是使用结果证明,气垫的柔性密闭容器内充注的气体在受力时会向压力小的方向流动,从而使气垫的形状变形致使结构失稳,使穿着者的脚部失去必要的支承,大大增加了脚部损伤的机会,同时受气垫材料的限制,气垫的受压变形的寿命次数远少于鞋底的弯曲寿命次数,从而大大缩短了气垫鞋底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气垫鞋底的缺陷,缓冲脚底受到的最大压力和冲击,防止人体受到损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弹减振盒的结构,包括高弹减振盒体和高弹减振盒盖,高弹减振盒体为底端封闭的桶形结构,高弹减振盒盖为板状结构,高弹减振盒盖的形状与高弹减振盒体的端口形状相适应,高弹减振盒体的腔内充满设置均匀混有聚氨酯颗粒的聚氨酯凝胶,聚氨酯颗粒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高弹减振盒体的腔的深度,高弹减振盒盖与高弹减振盒体的端口封闭固定连接。高弹减振盒的结构,高弹减振盒体和高弹减振盒盖的材料为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颗粒的材料为聚醚型发泡聚氨酯,聚氨酯凝胶的材料为聚醚型热塑聚氨酯弹性体。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包括接触地面的大底和设置在大底上面的中底,中底为板状结构,中底的后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的内部,或者中底整体的内部,包埋设置闻弹减振盒,闻弹减振盒盖的上表面连体设置闻弹减振盒盖凸台,闻弹减振盒的厚度小于中底的厚度,高弹减振盒的轮廓包容在中底的轮廓内,高弹减振盒盖凸台的投影面积小于高弹减振盒的投影面积,高弹减振盒盖凸台的上表面与中底的上表面平齐。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高弹减振盒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中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高弹减振盒的周边与中底的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毫米。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高弹减振盒为板状结构,高弹减振盒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高弹减振盒的边缘设置圆弧倒角。[0010]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高弹减振盒盖凸台位于高弹减振盒盖上表面的中部。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中底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嵌有设置减振镶片,中底每一侧边设置的减振镶片为I个或多个,多个减振镶片沿中底侧边的长度方向分开设置,减振镶片为板状结构,减振镶片的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减振镶片的一个表面与中底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的表面平齐,。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减振镶片的高度小于中底的厚度,减振镶片与高弹减振盒不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能取得的技术效果是高弹减振盒的结构,包括高弹减振盒体和高弹减振盒盖,高弹减振盒体为底端封
闭的桶形结构,高弹减振盒盖为板状结构,高弹减振盒盖的形状与高弹减振盒体的端口形状相适应,高弹减振盒体的腔内充满设置均匀混有聚氨酯颗粒的聚氨酯凝胶,聚氨酯颗粒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高弹减振盒体的腔的深度,高弹减振盒盖与高弹减振盒体的端口封闭固定连接,聚氨酯凝胶由于优良的粘滞阻力使其具有比聚氨酯弹性体还强的减振性能,聚氨酯凝胶中均匀混有聚氨酯颗粒,可以利用聚氨酯颗粒在受到冲击后在聚氨酯凝胶内移动时遇到的强大粘滞阻力,吸收大量冲击动能,进一步提高聚氨酯凝胶的减振效果,再配合聚氨酯弹性体制作的高弹减振盒体与高弹减振盒盖的减振性能,使高弹减振盒具有优异的减振性能。高弹减振盒的结构,高弹减振盒体和高弹减振盒盖的材料为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颗粒的材料为聚醚型发泡聚氨酯,聚氨酯凝胶的材料为聚醚型热塑聚氨酯弹性体,可以使高弹减振盒具有最好的减振性能,并利用聚醚型发泡聚氨酯制作的聚氨酯颗粒的轻质特点,减轻高弹减振盒的重量。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包括接触地面的大底和设置在大底上面的中底,中底为板状结构,中底的后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的内部,或者中底整体的内部,包埋设置闻弹减振盒,可以利用闻弹减振盒减振和吸收大量动能的特点减小脚底承受:的最大压力和冲击,防止人体受到损伤。高弹减振盒包埋设置在中底内,可以使高弹减振盒在承担减小脚底承受的最大压力和冲击任务的同时,具有高度的位置和结构的稳定性,对脚部提供稳定可靠的支承,防止脚部损伤。包埋设置在中底内的高弹减振盒具有很长的工作寿命,可以保证鞋底在工作寿命内的正常使用,同时还可以减轻鞋底的重量。高弹减振盒的厚度小于中底的厚度,高弹减振盒的轮廓包容在中底的轮廓内,可以保护高弹减振盒不受损伤,并使中底的表面具有较好的硬度和耐磨性。高弹减振盒盖的上表面连体设置高弹减振盒盖凸台,高弹减振盒盖凸台的投影面积小于高弹减振盒的投影面积,可以防止高弹减振盒从中底内脱出。高弹减振盒盖凸台的上表面与中底的上表面平齐,可以使中底的上表面平整,保证穿着者脚底的舒适性,并在中底受力最大的部位利用高弹减振盒盖凸台设置较软的、摩擦力较大的区域,提高对脚部支承的稳定性,减少脚部损伤的可能性。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高弹减振盒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中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可以提高中底的弹性、硬度和支承刚度的对称性和一致性,提高穿着的舒适性,改善对脚的保护作用。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高弹减振盒的周边与中底的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毫米,可以保证高弹减振盒外部的中底结构的最小厚度,保证中底受力时的结构整体性,提高中底的耐用性。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高弹减振盒为板状结构,高弹减振盒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可以利用不同形状的高弹减振盒,获得不同的减振效果,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高弹减振盒的边缘设置圆弧倒角,可以使高弹减振盒和中底具有最好的强度和耐久性,避免高弹减振盒的边缘对脚部产生挤压。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高弹减振盒盖凸台位于高弹减振盒盖上表面的中部,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高弹减振盒从中底内脱出。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中底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嵌有设置减振镶片,可以利用较软的弹性材料制作的减振镶片提高中底侧面边缘的减振效果,并利用减振镶片的形状和色彩改善鞋底的外观效果。中底每一侧边设置的减振镶片为I个或多个,多个减振镶片沿中底侧边的长度方向分开设置,可以利用减振镶片的不同数量,使中底侧面边缘具有不同的减振效果。减振镶片为板状结构,减振镶片的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减振镶片的一个表 面与中底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的表面平齐,可以使中底的侧边保持平整,可以使减振镶片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使鞋底保持正常的使用功能。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减振镶片的高度小于中底的厚度,可以保证中底的整体性和较好的强度和刚度。减振镶片与高弹减振盒不接触,可以保证中底的整体性,使中底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可以克服气垫鞋底的缺陷,缓冲脚底受到的最大压力和冲击,防止人体受到损伤,效果显著。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弹减振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用于前脚掌部位的高弹减振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用于后脚掌部位的高弹减振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的中底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示含义如下I-大底,2-中底,3-高弹减振盒,4-高弹减振盒体,5-高弹减振盒盖,6_高弹减振盒盖凸台,7-聚氨酯凝胶,8-聚氨酯颗粒,9-减振镶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高弹减振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高弹减振盒3,包括高弹减振盒体4和闻弹减振盒盖5,闻弹减振盒体4为底端封闭的桶形结构,闻弹减振盒盖5为板状结构,高弹减振盒盖5的形状与高弹减振盒体4的端口形状相适应,高弹减振盒体4的腔内充满设置均匀混有聚氨酯颗粒8的聚氨酯凝胶7,聚氨酯颗粒8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高弹减振盒体4的腔的深度,高弹减振盒盖5与高弹减振盒体4的端口封闭固定连接。[0032]高弹减振盒的结构,推荐的高弹减振盒体4和高弹减振盒盖5的材料为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颗粒8的材料为聚醚型发泡聚氨酯,聚氨酯凝胶7的材料为聚醚型热塑聚氨酯弹性体。制造高弹减振盒的方法,高弹减振盒体4和高弹减振盒盖5,采用聚酯型浇注聚氨酯弹性体使用浇注方法制造,或采用聚酯型热塑聚氨酯弹性体使用热塑方法制造;聚氨酯颗粒8采用聚醚型聚氨酯,使用反应注塑自结皮快发泡工艺,湿热空气硫化反应液体滴落成型;根据高弹减振盒体4的容积和其中聚氨酯颗粒8的体积所占比例确定聚氨酯颗粒8的体积,将确定体积的聚氨酯颗粒8置入高弹减振盒体4内之后,在高弹减振盒体4内充满设置熔融的聚醚型热塑聚氨酯弹性体,聚醚型热塑聚氨酯弹性体的熔点不高于100摄氏度,高弹减振盒盖5与高弹减振盒体4的端口封闭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为热熔固定连接,高弹减振盒体4内的聚醚型热塑聚氨酯弹性体冷却固化后高弹减振盒3的制造完成。聚氨酯 颗粒8的体积占高弹减振盒体4的腔内容积的比例,与所需的高弹减振盒3的减振性能相适应,通常聚氨酯颗粒8的体积占高弹减振盒体4的腔内容积的比例为10%至90%。本实用新型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接触地面的大底I和设置在大底I上面的中底2,中底2为板状结构,中底2的后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的内部,或者中底2整体的内部,包埋设置高弹减振盒3,用于前脚掌部位的高弹减振盒3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用于后脚掌部位的高弹减振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的中底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大底I推荐使用橡胶制作,中底2推荐使用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制作。高弹减振盒盖5的上表面连体设置高弹减振盒盖凸台6,高弹减振盒3的厚度小于中底2的厚度,高弹减振盒3的轮廓包容在中底2的轮廓内,高弹减振盒盖凸台6的投影面积小于高弹减振盒3的投影面积,高弹减振盒盖凸台6的上表面与中底2的上表面平齐。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高弹减振盒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中底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高弹减振盒3的周边与中底2的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毫米。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高弹减振盒3为板状结构,高弹减振盒3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高弹减振盒3的边缘设置圆弧倒角。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高弹减振盒盖凸台6位于高弹减振盒盖5上表面的中部。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中底2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嵌有设置减振镶片9,中底2每一侧边设置的减振镶片9为I个或多个,多个减振镶片9沿中底2侧边的长度方向分开设置,减振镶片9为板状结构,减振镶片9的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减振镶片9的一个表面与中底2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的表面平齐,。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减振镶片9的高度小于中底2的厚度,减振镶片9与高弹减振盒3不接触。高弹减振盒盖5和/或减振镶片9的材料可以使用透明材料制作,还可以选用各种色彩的材料制作,以获得满意的外观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方法,经过变换、代换或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闻弹减振盒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闻弹减振盒体和闻弹减振盒盖,所述闻弹减振盒体为底端封闭的桶形结构,所述高弹减振盒盖为板状结构,所述高弹减振盒盖的形状与所述高弹减振盒体的端口形状相适应,所述高弹减振盒体的腔内充满设置均匀混有聚氨酯颗粒的聚氨酯凝胶,所述聚氨酯颗粒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所述高弹减振盒体的腔的深度,所述高弹减振盒盖与所述高弹减振盒体的端口封闭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弹减振盒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减振盒体和高弹减振盒盖的材料为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所述聚氨酯颗粒的材料为聚醚型发泡聚氨酯,所述聚氨酯凝胶的材料为聚醚型热塑聚氨酯弹性体。
3.嵌有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包括接触地面的大底和设置在大底上面的中底,其特征在于中底为板状结构,所述中底的后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的内部,或者中底整体的内部,包埋设置高弹减振盒,所述高弹减振盒盖的上表面连体设置高弹减振盒盖凸台,所述高弹减振盒的厚度小于所述中底的厚度,所述高弹减振盒的轮廓包容在所述中底的轮廓内,所述高弹减振盒盖凸台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高弹减振盒的投影面积,所述高弹减振盒盖凸台的上表面与所述中底的上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减振盒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所述中底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减振盒的周边与所述中底的表面的距离不小于2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减振盒为板状结构,所述高弹减振盒的投影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所述高弹减振盒的边缘设置圆弧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减振盒凸台位于所述高弹减振盒上表面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嵌有设置减振镶片,所述中底每一侧边设置的减振镶片为I个或多个,多个所述减振镶片沿所述中底侧边的长度方向分开设置,所述减振镶片为板状结构,所述减振镶片的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所述减振镶片的一个表面与所述中底的左侧边和/或右侧边的表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镶片的高度小于所述中底的厚度,所述减振镶片与所述高弹减振盒不接触。
专利摘要高弹减振盒的结构,包括高弹减振盒体和高弹减振盒盖,盒体的腔内充满均匀混有聚氨酯颗粒的聚氨酯凝胶,盒盖与盒体的端口封闭固定连接。盒体和盒盖的材料为聚酯型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颗粒的材料为聚醚型发泡聚氨酯,聚氨酯凝胶的材料为聚醚型热塑聚氨酯弹性体。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中底的后跟、后脚掌和/或前脚掌部位的内部,或者中底整体的内部,包埋设置高弹减振盒,高弹减振盒的轮廓包容在中底的轮廓内。聚氨酯凝胶具有很强的减振性能,聚氨酯凝胶中混有聚氨酯颗粒,可以进一步提高减振效果,再配合聚氨酯弹性体制作的高弹减振盒体与盒盖的减振性能,使嵌有高弹减振盒的鞋底具有优异的减振性能,防止人体受到损伤,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43B13/18GK202653296SQ201220142809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丁思博, 丁思恩, 郑荣大, 黄雪琼, 郑艺文, 余常彬 申请人:茂泰(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