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缝制插袋袋板的折叠式缝制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缝制插袋袋板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在一条长边方向上以能够打开及合上的方式连接,所述上模板设置有上模板缉线通槽,在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的周围黏贴有上模板砂布层;所述下模板设置有下模板缉线通槽,在下模板缉线通槽的四周黏贴有下模板砂布层,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与所述下模板缉线通槽相对于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的连接处的所述长边方向呈对称关系。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成型后的插袋袋板尺寸规格、品质一致,降低了工人操作难度。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缝制插袋袋板的折叠式缝制夹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缝制插袋袋板的折叠式缝制夹具。
【背景技术】
[0002] 这种插袋袋板常见于风衣、大衣和夹克,是一种插袋的袋口样式,兼具加固和美观 作用。目前,服装加工厂在加工这种插袋袋板时,都是加工工人徒手操作缝制程序。因为 成型后的插袋袋板要求外表平服工整,左右对称,边角方正、口袋无毛漏、反吐现象,针距合 理,线迹顺畅。而传统的徒手缝制方法容易出废品:袋板不平整、不对称,四角毛漏等等;同 时,这种加工方式效率低,口袋成品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型后的插袋袋板尺寸规格、品 质一致的缝制夹具,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方便使用。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缝制插袋袋板 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4),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下模板(4)在 一条长边方向上以能够打开及合上的方式连接,所述上模板(1)设置有上模板缉线通槽 (3) ,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3)的形状分为三部分,作为第一部分的坚直部、作为第二部分 的向下倾斜部和作为第三部分的向上倾斜部,所述坚直部平行于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下 模板(4)的连接线,所述向下倾斜部为两条相互平行且自左向右相对于水平方向呈锐角角 度向下倾斜的缉线通槽,所述向下倾斜部的左端分别连接所述坚直部的两端,所述向上倾 斜部为两条相互平行且自左向右相对于水平方向呈锐角角度向上倾斜的缉线通槽,所述向 上倾斜部的左端分别与所述向下倾斜部的右端连接,所述向下倾斜部的长度比所述向上 倾斜部的长度长;在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3)的周围黏贴有上模板砂布层(2);所述下模板 (4) 设置有下模板缉线通槽¢),在下模板缉线通槽¢)的四周黏贴有下模板砂布层(5), 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3)与所述下模板缉线通槽(6)相对于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下模板
[4] 的连接处的所述长边方向呈对称关系。
[0005] 根据上述结构,优选所述向下倾斜部的所述锐角角度和所述向上倾斜部的所述锐 角角度的范围均为15°?50°。
[0006] 优选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3)与所述下模板缉线通槽¢)的宽度均为3?5mm。
[0007] 优选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的形状与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3)的形状相同,但是 比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3)的形状更宽;所述下模板砂布层(5)的形状与所述下模板缉线 通槽(6)的形状相同,但是比所述下模板缉线通槽(6)的形状更宽。
[0008] 优选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与所述下模板砂布层(5)相对于所述上模板(1)和所 述下模板(4)连接处的所述长边方向呈对称关系。
[0009] 优选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与所述下模板砂布层(5)设置在所述上模板(1)与所 述下模板(4)合上时相对的一面上。
[0010] 优选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和所述下模板砂布层(5)仅在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 ⑶和所述下模板缉线通槽(6)各自周边8?12mm范围内设置。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使用简单,降低工人操作难度,生产效率高, 劳动强度低,从而大大降低了服装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且提高了服装的品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砂布层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模板缉线通槽形状示意图。
[0016] 图中:1、上模板;2、上模板砂布层;3、上镂空轨道通槽(上模板缉线通槽);4、下 模板;5、下模板砂布层;6、下镂空轨道通槽(下模板缉线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1针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0018]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缝制袋板口袋的折叠式缝制模板夹具,包括一边连接在一 起的上、下两块模板,即上模板1和下模板4,上模板1和下模板4在长边方向连接形成能够 开合的双开书页结构,即可折叠式结构(一般用胶布将模板连接在一起即可,若加工的面 料有很多层的话,可以在模板上打孔以方便用锥子固定),上模板1上设置有用于缉线的上 镂空轨道通槽3,上镂空轨道通槽3的形状如图3所示。在上镂空轨道通槽3的周围设置有 上模板砂布层2 ;在下模板4上设置有用于缉线的下镂空轨道通槽6。在下镂空轨道通槽6 的周围设置有下模板砂布层5 ;
[0019] 优选上镂空轨道通槽3与下镂空轨道通槽6的大小形状相匹配,且上镂空轨道通 槽3与下镂空轨道通槽6关于上模板1与下模板4连接处的长边呈对称关系,当合上上模 板1和下模板4时,上模板1上的上镂空轨道通槽3与下模板4上的下镂空轨道通槽6完 全重合。
[0020] 上模板缉线通槽的形状如图3所示分为三部分,作为第一部分的坚直部、作为第 二部分的向下倾斜部和作为第三部分的向上倾斜部,坚直部分平行于上模板1和下模板4 的连接线,向下倾斜部为两条相互平行且自左向右相对于水平方向呈锐角角度向下倾斜的 缉线通槽,向下倾斜部的左端分别连接坚直部的两端,向上倾斜部为两条一端连接向下倾 斜部右端相互平行且自左向右相对于水平方向呈锐角角度向上倾斜的缉线通槽,向上倾斜 部的左端分别与向下倾斜部的右端连接。向下倾斜部的锐角角度和向上倾斜部的锐角角度 的范围均为15°?50°,优选向下倾斜部的锐角角度略大于向上倾斜部的锐角角度,并且 向下倾斜部的长度比向上倾斜部的长度长。
[0021] 作为增加摩擦力、防止布料移位用的砂布层,虽然在图1中是方形的一整块(在与 上镂空轨道通槽3与下镂空轨道通槽6对应的地方也开有槽,以使得上下模板上的各个槽 能够露出来),但是也可以如图2所示,仅在上镂空轨道通槽3与下镂空轨道通槽6各自周 边一定宽度范围(比如8?12mm)内的上下模板表面上设置有砂布层(因为槽外侧的面料 缝头惯例只留1公分左右的,所以太宽的没必要)。
[0022] 为了进一步增加砂布层在工作过程中对衣料的固定作用,在以图2所示的上模板 砂布层作为第一上模板砂布层的前提下,优选在上镂空轨道通槽3的中心部设置有与第一 上模板砂布层形状完全相同,但尺寸仅为第一上模板砂布层1/5?1/4的第二上模板砂布 层。
[0023] 同样地,在以图2所示的下模板砂布层作为第一下模板砂布层的前提下,优选在 下镂空轨道通槽6的中心部设置有与第一下模板砂布层形状完全相同,但尺寸仅为第一下 模板砂布层1/5?1/4的第二下模板砂布层。
[0024] 优选上模板砂布层2与下模板砂布层5设置在当上模板1与下模板4合上时相对 的一面上。
[0025] 更优选上模板砂布层2和下模板砂布层5关于上模板1与下模板4连接处的长边 呈对称关系,当合上上模板1和下模板4时,上模板1上的上模板砂布层2与下模板4上的 下模板砂布层5完全重合。
[0026] 无论是上模板镂空轨道通槽3还是下模板镂空轨道通槽6,槽的宽度均可以为3? 5_,优选为3_,3毫米以下的槽不方便走针,宽的槽缉出的线容易歪不美观。另外,临近拐 角处的槽的宽度可以比直线状的槽适当宽一些,以便于缉线时走针更方便圆滑。
[0027] 另外,优选所述上、下模板形状均为长方形,长宽大小规格相同;上、下模板的缉线 通槽规格、大小均相同;选用塑料材质,便于加工和使用,但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比如木材 制成。
[0028] 使用步骤:首先将所要缝制的袋板、衬与袋布叠放好,放置在下模板4上,合上上 模板1,利用上、下模板的砂布层固定好衣片位置,然后沿着镂空轨道通槽辑线。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缝制插袋袋板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 板(4),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下模板(4)在一条长边方向上以能够打开及合上的方式连 接,所述上模板(1)设置有上模板缉线通槽(3),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3)的形状分为三部 分,作为第一部分的坚直部、作为第二部分的向下倾斜部和作为第三部分的向上倾斜部,所 述坚直部平行于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下模板(4)的连接线,所述向下倾斜部为两条相互 平行且自左向右相对于水平方向呈锐角角度向下倾斜的缉线通槽,所述向下倾斜部的左端 分别连接所述坚直部的两端,所述向上倾斜部为两条相互平行且自左向右相对于水平方向 呈锐角角度向上倾斜的缉线通槽,所述向上倾斜部的左端分别与所述向下倾斜部的右端连 接,所述向下倾斜部的长度比所述向上倾斜部的长度长;在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3)的周 围黏贴有上模板砂布层(2);所述下模板(4)设置有下模板缉线通槽¢),在下模板缉线通 槽(6)的四周黏贴有下模板砂布层(5),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3)与所述下模板缉线通槽 (6)相对于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下模板(4)的连接处的所述长边方向呈对称关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下倾斜部的所述锐角角度和所述向上倾斜部的所述锐角角度的范围均为 15。?5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3)与所述下模板缉线通槽¢)的宽度均为3?5_。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的形状与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3)的形状相同,但是比所述上 模板缉线通槽(3)的形状更宽; 所述下模板砂布层(5)的形状与所述下模板缉线通槽(6)的形状相同,但是比所述下 模板缉线通槽(6)的形状更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与所述下模板砂布层(5)相对于所述上模板(1)和所述下模板 (4)连接处的所述长边方向呈对称关系。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与所述下模板砂布层(5)设置在所述上模板(1)与所述下模板 (4)合上时相对的一面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缝制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板砂布层(2)和所述下模板砂布层(5)仅在所述上模板缉线通槽(3)和所述 下模板缉线通槽(6)各自周边8?12_范围内设置。
【文档编号】A41H43/00GK203897384SQ201420229794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谢保卫, 吴蓉, 谢子璇 申请人:谢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