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型弹吊耳专用钻孔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5991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型弹吊耳专用钻孔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型弹吊耳专用钻孔夹具。
【背景技术】
[0002]模型弹上设置有吊耳,吊耳上需要开设吊耳孔,为沿模型弹径向上的法线孔,成圆柱环形,需要吊耳上加工出法向上的3个尺寸为Φ 16.5±0.1小孔,单个小孔的间距相等,小孔的法向夹角为30°,相对位置关系如图1-3所示。传统的加工方法一般是人工手动钻孔,需要先在工件上划线找准钻孔位置,然后用手钻进行钻孔,显然人工劳动强度较大且精度很低,质量不达标,废品次品较多,而一般的加工中心不能满足模型弹的吊耳孔的加工要求,只有在五轴加工中心可以完成法向钻孔,加工费用昂贵,加工成本尚。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模型弹吊耳专用钻孔夹具,以解决传统加工方式在进行模型弹吊耳上小孔加工时所存在的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精度低、废品次品多、加工成本高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种模型弹吊耳专用钻孔夹具,包括底板,底板两端中部均开有定位孔,左端的定位孔与机床工作台上的通孔相匹配,左端的定位孔内插装有定位销A,定位销A底端插入机床工作台上的通孔内,吊耳水平放置在底板上,吊耳孔与底板右端的定位孔对齐,吊耳孔内插装有定位销B,定位销B底端插入右端的定位孔内。
[0006]所述底板顶端面画有三条角度线,三条角度线分别与三个小孔一一对应,且角度线左端以定位销A中轴线为交点,右端发散布置并呈30°夹角。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型弹吊耳专用钻孔夹具,通过两根定位销分别对底板和吊耳进行定位,即可进行小孔的钻孔加工,且操作方便,能有效满足模型弹吊耳孔角度位置的加工;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替代五轴加工中心加工,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模型弹吊耳的俯视图;
[0010]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1]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4]图中:1-吊耳,2-小孔,3-吊耳孔,4-底板,5-定位销A,6-定位销B,7-角度线,8-机床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16]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型弹吊耳专用钻孔夹具,包括底板4,底板4两端中部均开有定位孔,左端的定位孔与机床工作台8上的通孔相匹配,左端的定位孔内插装有定位销A5,定位销A5底端插入机床工作台8上的通孔内,吊耳I水平放置在底板4上,吊耳孔3与底板4右端的定位孔对齐,吊耳孔3内插装有定位销B6,定位销B6底端插入右端的定位孔内。
[0017]所述底板4顶端面画有三条角度线7,三条角度线7分别与三个小孔2—一对应,且角度线7左端以定位销A5中轴线为交点,右端发散布置并呈30°夹角。
[0018]需加工如图1-3所述的吊耳I上的小孔2时,先将底板4放置在机床工作台8上,调整底板4的位置使其左端的定位孔与机床工作台8上的通孔对齐,然后将定位销A5插入左端的定位孔内完成对底板4的固定,然后将吊耳I水平放置在底板4上,调整其位置使其上的吊耳孔3与底板4右端的定位孔对齐,将定位销B6插入吊耳孔3内完成对工件的定位,旋转吊耳I使其正对定位销A5,然后再使用压板(图中未示出)将底板4和吊耳I同时固定,利用镗头对正底板4上所刻角度线7,使镗头与角度线7对正后方可钻孔。
【主权项】
1.一种模型弹吊耳专用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4),底板(4)两端中部均开有定位孔,左端的定位孔与机床工作台(8)上的通孔相匹配,左端的定位孔内插装有定位销A(5),定位销A(5)底端插入机床工作台(8)上的通孔内,吊耳(I)水平放置在底板(4)上,吊耳孔(3)与底板(4)右端的定位孔对齐,吊耳孔(3)内插装有定位销B(6),定位销B(6)底端插入右端的定位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型弹吊耳专用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顶端面画有三条角度线(7),三条角度线(7)分别与三个小孔(2)—一对应,且角度线(7)左端以定位销A(5)中轴线为交点,右端发散布置并呈30°夹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型弹吊耳专用钻孔夹具,包括底板,底板两端中部均开有定位孔,左端的定位孔与机床工作台上的通孔相匹配,左端的定位孔内插装有定位销A,定位销A底端插入机床工作台上的通孔内,吊耳水平放置在底板上,吊耳孔与底板右端的定位孔对齐,吊耳孔内插装有定位销B,定位销B底端插入右端的定位孔内。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能有效满足模型弹吊耳孔角度位置的加工;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能替代五轴加工中心加工,加工成本低。
【IPC分类】B23Q3/06
【公开号】CN205271479
【申请号】CN201520963259
【发明人】华钰涛, 吕华, 李文彬, 洪明刚, 梁超
【申请人】贵州航天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