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U灌注成型的弹粒子鞋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26848阅读:110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鞋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U灌注成型的弹粒子鞋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鞋底多采用EVA发泡一体成型的中底与橡胶制成的大底,通过两者贴合制成,EVA发泡形成的中底具有轻便,弹性好,且具有很好的缓震性能,但是由于EVA材料的较软的性质,其整体稳定性相对较差。为此,在授权公告号CN204048264U,名称为“一种鞋底”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鞋底,其包括橡胶大底和EVA发泡形成的中底,所述大底的脚跟部与脚掌部之间的足弓部上设有TPR材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橡胶大底与中底之间,所述大底上开有安装槽,所述支撑部的限定件嵌在安装槽内,所述支撑部弧形贴合脚部线条。该专利中通过支撑部件来提升整个鞋底的稳定,其加工较为麻烦。在授权公告号CN201640671U,名称为“一种新型弹性鞋底”的中国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弹性鞋底,包括橡胶材质的大底、PU的垫块及EVA发泡材料制成的中底,所述大底上表面的前掌部或后跟部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垫块与第一凹陷部相适配,并放置于第一凹陷部内;所述中底下表面与第一凹陷部对应位置设有与上述垫块相适配的第二凹陷部,且中底设于上述垫块的上方并与上述大底相叠合粘结。由于EVA的降解性相对较差,这种鞋底环保型较差。在授权公告号CN202941494U,名称为“一种在中空大底内灌注PU的鞋底”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一种在中空大底内灌注PU的鞋底,其包括大底和PU发泡层,所述大底设置有容纳腔,所述PU发泡层位于大底容纳腔内;其还包括位于PU发泡层上的鞋垫,所述鞋垫上设有若干个透气通孔。采用这种结构的鞋底,由于大底设置容腔,容易出现断裂情况,其稳定性相对较差。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更佳、弹性更好、更加环保的PU灌注成型的弹粒子鞋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PU灌注成型的弹粒子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前掌、脚弓以及后跟分别设有前掌部、脚弓部以及脚跟部,所述鞋底本体包括由PU灌注成型的基底和布设在基底中的弹粒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弹粒子为TPU弹粒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基底的下表面对应所述前掌部设有第一支撑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基底的下表面对应所述脚跟部设有第二支撑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基底的下表面设有第三支撑层,第三支撑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层与所述第二支撑层之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支撑层、所述第二支撑层以及所述第三支撑层均为耐磨橡胶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支撑层、所述第二支撑层以及所述第三支撑层均为TPU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基底的上表面设有无纺布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基底的上表面布设有盲孔,盲孔从所述无纺布层的上表面贯穿至所述基底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盲孔从所述脚弓部沿所述后跟部布设,所述无纺布层与所述基底的上表面的外周沿之间形成柔软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基底由PU灌注成型,相比于EVA基底,PU基底更加环保,弹粒子在PU灌注成型的过程中加入,在PU灌注成型后,弹粒子能够均匀布设在基底中,提升整个鞋底的弹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0-基底11-上表面12-下表面20-弹粒子30-第一支撑层40-第二支撑层50-第三支撑层60-无纺布层70-盲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1至图2,一种PU灌注成型的弹粒子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对应人体的前掌、脚弓以及后跟分别设有前掌部、脚弓部以及脚跟部,所述鞋底本体包括由PU灌注成型的基底10和布设在基底10中的弹粒子20。在实际生产中,将PU溶液和弹粒子20放置在下模具的模腔中,将上模具盖合到下模具中,加热使得PU溶液发泡成型成具有与人体脚部对应的鞋底本体,通过这种方式制成的鞋底本体,弹粒子20能够均匀地布设在基底10中,同时加工方法简易,能够提升产品的制造效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弹粒子20为TPU弹粒子。TPU具有环保和弹性好的优点,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鞋底具有较佳的弹性和环保性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基底10的下表面12对应所述前掌部设有第一支撑层3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基底10的下表面12对应所述脚跟部设有第二支撑层4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基底10的下表面设有第三支撑层50,第三支撑层5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层30与所述第二支撑层40之间。第一支撑层30、第二支撑层40以及第三支撑层50以热压贴合的方式或者胶黏剂粘贴的方式连接在基底10的下表面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支撑层30、所述第二支撑层40以及所述第三支撑层50均为耐磨橡胶层。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增强鞋底本体整体的耐磨性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支撑层30、所述第二支撑层40以及所述第三支撑层50均为TPU层。采用这种结构,整个鞋底更加环保和具有较佳的弹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基底10的上表面11设有无纺布层60,所述无纺布层60与所述基底10的上表面11的外周沿之间形成柔软区。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无纺布层60对基底10的上表面11起到补强作用,避免基底10的上表面过度形变,保证了整个鞋底本体的强度。同时,采用这种结构,基底10的上表面的周沿能够适度形变,保证穿着的舒适性,基底10的下表面12能够充分形变,保证了鞋底本体的弹性。在实施生产中,将无纺布层60挂置在上模具的模腔内,在PU溶液发泡成型后,无纺布层60直接复合在基底10的上表面12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基底10的上表面11布设有盲孔70,盲孔70从所述无纺布层60的上表面贯穿至所述基底10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盲孔70从所述脚弓部沿所述后跟部布设。通过设置盲孔70可以改善鞋底本体的透气性能,同时可以改善基底10上表面的变形能力,在保证鞋底本体强度的同时,能够保证鞋底本体的柔软度。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