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5659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胶气囊产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气囊结构的产品因其质量轻,舒适性好而得到很多消费者的认可,但同时此类产品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首先因为所有的材料都具备一定的透气性,故普通气囊产品长期使用后会因气囊缓慢漏气而失去使用价值。

特别是在鞋材领域,对于鞋垫或鞋底,目前追求轻质化与缓冲、回弹的完美结合是目前市场的迫切需求。目前也有鞋垫或鞋底选用了气囊结构,但其设计都是从增大气囊内部压强来提升支撑性,选用高气密性材质来保障气囊的使用寿命。其缺点是随着鞋子的使用强度增大和使用时间延长,气囊内压强逐步降低,导致鞋垫或鞋底的支撑性与回弹性降低。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自充气硅胶气囊气垫(公开号:CN104323683A)完美的解决了气囊漏气的问题。其原理是通过保持硅胶气囊内外部的压强相同,利用硅胶的透气性好,回弹好的特点来达到自充气的目的。因气囊内压强为常压,故其气囊的支撑性不足;另外,此类硅胶气囊因硅胶气密性不好,所以 气囊可以间歇使用,但如果每次使用时间过长,其气囊的支撑力会下降较快。所以,现有的硅胶气囊设计不能应用于类似于鞋垫或鞋底等需要高支撑性,高气密性,需长期高强度使用的产品。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支撑性好,气密性好的高支撑性、高气密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制成的气囊结构层1,所述的气囊结构层1包括硅胶基板11,所述的硅胶基板11上密布有端部开口的气囊孔12,所述的气囊孔12的深度H为2mm~40mm,并且相邻气囊孔12之间的气囊壁13厚度B为0.3mm~3mm,所述的气囊结构层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封闭气囊孔12端部开口的封闭层2。

如上所述的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基板11上密布的气囊孔12呈六边形蜂窝孔结构。

如上所述的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孔12的深度H为3mm~25mm,并且相邻气囊孔12之间的气囊壁13厚度B为0.4mm~1.5mm。

如上所述的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孔12的深度H为4mm~15mm,并且相邻气囊孔12 之间的气囊壁13厚度B为0.5mm~1.2mm。

如上所述的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结构层1还包括设在硅胶基板11四周而成为气囊结构层1外侧壁的围壁14。

如上所述的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壁14的壁厚D为0.6mm~3mm。

如上所述的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基板11上设有与其一体成型并将气囊孔12分隔成上层气囊孔121和下层气囊孔122的中隔板15。

如上所述的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闭层2为硅胶布或硅胶板。

如上所述的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孔12内放置有药物、发光电子产品和发声电子产品中的一种或几种。

如上所述的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胶气囊产品为鞋垫或鞋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结构层由硅胶制成,包括硅胶基板,硅胶基板上密布气囊孔,气囊孔的深度H为2mm~40mm,并且相邻气囊孔之间的气囊壁厚度B为0.3mm~3mm,而且气囊结构层的两侧分别设有封闭层,封闭层封闭了气囊孔的端部开口,使其成为封闭的硅胶气囊。所以每个硅胶气囊完全独立,但是相邻的气囊孔 又通过二者之间共用的气囊壁而连成一体,如此彼此连接成气囊结构层。所以,如此彼此连接的结构增强了气囊的支撑性,又利用硅胶材质的高回弹与低气密性让整体气囊具备自充气功能。

2、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孔的深度H为2mm~40mm,并且相邻气囊孔间的气囊壁壁厚B设计为0.3mm~3mm。当气囊孔的深度H≤2mm时,因气囊太小,支撑及缓冲功能不明显,使用价值不高;当气囊孔的深度H≥40mm时,在硅胶气囊产品压缩时,又会因气囊孔深度太大而导致气囊变化空间大,无法提供较高支撑性。另外,若气囊壁壁厚B≤0.3mm,则气囊结构层的回弹力不够,在气压不足时,弹力不足,从而无法完成自充气功能;若气囊壁壁厚B≥3mm时,则气囊结构层的整体比重变大,失去气囊轻质化的优势。所以在气囊孔的深度H为2mm~40mm,并且相邻气囊孔间的气囊壁壁厚B设计为0.3mm~3mm时可以保证硅胶气囊产品具备很好的高支撑性,而且自充气性能好。进一步实验确认,在气囊孔深度H为4mm~15mm,气囊壁壁厚B为0.5mm~1.2mm时,整个气囊产品的支撑性、自充气性能、回弹与轻质化能够协调统一,达到最优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结构层还包括设在硅胶基板四周而成为气囊结构层外侧壁的围壁,围壁的壁厚D为0.6mm~3mm,能够增加气囊产品的气密性。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支撑性好,气密性好,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结构层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结构层的正视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结构层在硅胶基板上设置中隔板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高支撑性、可自充气的硅胶气囊产品,包括硅胶制成的气囊结构层1,所述的气囊结构层1包括硅胶基板11,所述的硅胶基板11上密布有端部开口的气囊孔12,所述的气囊孔12的深度H为2mm~40mm,并且相邻气囊孔12之间的气囊壁13厚度B为0.3mm~3mm,所述的气囊结构层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封闭气囊孔12端部开口的封闭层2。所述的硅胶气囊产品为鞋垫或鞋底。封闭层2封闭了气囊孔12的端部开口,使其成为封闭的硅胶气囊,所以每个硅胶气囊完全独立,但是相邻的气囊孔12又通过二者之间共用的气囊壁13而连成一体,如此彼此连接而形成气囊结构层1,增强了硅胶气囊的支撑性。当外力按压时,很多相邻的硅胶气囊同时承受压力,因硅胶气囊彼此隔离,故硅胶气囊内的空气无法受压流动,且因相邻的气囊孔12通过气囊 壁13共用相连,相邻的硅胶气囊承受的外部压力基本相似,因此相邻硅胶气囊的内部压强相同,所以气囊壁13不会因内部压强增大而延展或破损,所以此结构的气囊鞋垫或鞋底能提供很高的支撑力。

所述的封闭层2为硅胶布或硅胶板。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的硅胶基板11上密布的气囊孔12呈六边形蜂窝孔结构。当气囊孔12以六边蜂窝结构排列时,在相同的体积、壁厚与高度的状态下提供的支撑性最大、最好。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气囊孔12的深度H为3mm~25mm,并且相邻气囊孔12之间的气囊壁13厚度B为0.4mm~1.5mm。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气囊孔12的深度H为4mm~15mm,并且相邻气囊孔12之间的气囊壁13厚度B为0.5mm~1.2mm。

当气囊孔12的深度H≤2mm时,因气囊太小,支撑及缓冲功能不明显,使用价值不高;当气囊孔12的深度H≥40mm时,在硅胶气囊产品压缩时,又会因气囊孔12深度太大而导致气囊变化空间大,无法提供较高支撑性。另外,若气囊壁13壁厚B≤0.3mm,则气囊结构层1的回弹力不够,在气压不足时,弹力不足,从而无法完成自充气功能;若气囊壁13壁厚B≥3mm时,则气囊结构层1的整体比重变大,失去气囊轻质化的优势。所以在气囊孔12的深度H为2mm~40mm,并且相邻气囊孔12间的气囊壁13壁厚B设计为0.3mm~3mm时可以保证硅胶气囊产品具备很好的高支撑性,而且自充气性能好。进一步实验确认,在气囊孔 12深度H为4mm~15mm,气囊壁13壁厚B为0.5mm~1.2mm时,整个气囊产品的支撑性、自充气性能、回弹与轻质化能够协调统一,达到最优性能。

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的气囊结构层1还包括设在硅胶基板11四周而成为气囊结构层1外侧壁的围壁14。

如图4所示,所述的围壁14的壁厚D为0.6mm~3mm。

因硅胶气囊彼此独立且相连,受压时相邻硅胶气囊的压强基本相同,故即使硅胶材料的气密性不好,在硅胶气囊内外压强相同的情况下,空气也不会从一个气囊向与其相邻的另外一个硅胶气囊转移而导致漏气。而且在硅胶基板11四周还设置了围壁14,围壁14厚度D为0.6mm~3mm,比气囊壁13的壁厚B加厚0.1mm~1.5mm,能够增加气囊产品的气密性。当然,在实际生产中,也可以将气囊结构层1最外侧的气囊壁13的壁厚B设置得比内侧的气囊壁13的壁厚B厚0.1mm~1.5mm,以增强气囊产品的气密性。

所述的气囊孔12内可以放置药物、发光电子产品和发声电子产品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在气囊孔12内放置药物、发光电子产品或发声电子产品,可以大大有益健康或增加趣味性的目的。

如图6所示,还可以在硅胶基板11上设置与其一体成型并将气囊孔12分隔成上层气囊孔121和下层气囊孔122的中隔板15。中隔板15与硅胶基板11一体成型,并且设在硅胶基板11的中间,大大增加了气囊结构层1的支撑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