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鞋压底工序自动化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1262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压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鞋压底工序自动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制鞋的过程是个非常繁琐的过程,虽然没有太复杂的科技含量,但是要想把整个制鞋的过程实现用自动化的流水线制作,却是世界性的难题。随着中国制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制鞋设备制造技术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中国一直以来廉价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制鞋设备的发展,对于制鞋成型过程集成自动化的研究,由于技术难度大,研发费用高,传统的胶粘鞋制鞋工艺的实现靠手工和半自动化的机器实现的,生产效率低,操作工人时时刻刻忍受着烤箱高温,处理剂和胶水等化学物品,以及打磨产生的粉尘不断的伤害着工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鞋压底工序自动化生产线,有效的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实现循环传输,减少占地空间,提高生产效率,且还设置有检验池,用于检验产品质量,降低次品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鞋压底工序自动化生产线,包括移动架和操作板,所述移动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鞋底架,所述操作板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喷胶口,且喷胶口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胶柱,所述胶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贴底爪,且贴底爪的后方固定安装有物料 槽,所述贴底爪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压底板,且压底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烤箱,所述烤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冷冻箱,所述冷冻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检验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底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按压油缸,且压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胶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且水位传感器连接有警示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操作板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操作键和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制鞋压底工序自动化生产线,采用全自动化的操作模式,有效的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采用移动架单独移动,逐一完成压底工序,实现循环传输,减少占地空间,提高生产效率,且还设置有检验池,用于检验产品质量,降低次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架;2-操作板;3-鞋底架;4-喷胶口;5-胶柱;6-贴底爪;7-物料槽;8-压底板;9-烤箱;10-冷冻箱;11-检验池;12-按压油缸;13-压力传感器;14-水位传感器;15-警示器;16-操作键;17-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制鞋压底工序自动化生产线,包括移动架1和操作板2,所述移动架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鞋底架3,所述操作板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喷胶口4,且喷胶口4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胶柱5,所述胶柱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贴底爪6,且贴底爪6的后方固定安装有物料槽7,所述贴底爪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压底板8,且压底板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烤箱9,所述烤箱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冷冻箱10,所述冷冻箱1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检验池11,所述压底板8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按压油缸12,且压底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3,所述胶柱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4,且水位传感器14连接有警示器15,所述操作板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操作键16和显示屏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制鞋压底工序自动化生产线,使用将鞋面固定安装在鞋底架3上,由移动架1带动鞋面移动,运动到操作板2的下方,首先在鞋底边缘使用喷胶口4进行喷胶,然后使用贴底爪6将鞋底进行粘贴,然后移动到压底板8的下方进行压底,且将压底的力度通过传感器进行采集,避免力度差错,降低质量,之后送入烤箱9进行粘胶烘烤,实现胶水更好的融合,之后送入冷冻箱10进行降温冷冻,使用热胀冷缩原理,达到更好的效果,之后将压底的成品送入检验池11内,进行质量检验,降低次品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