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戴快拆磁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112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穿戴快拆磁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设备扣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穿戴快拆磁扣。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不断强大,手机的体积越来越大。为了携带方便,同时为了检测体征情况,可穿戴设备出现爆发式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因其使用环境和需频繁充电等原因的限制,需要经常对腕带上的智能模块进行更换,但是当前的智能设备,存在连接结构复杂、连接不够稳固、拆装不便捷、连接件易损坏的问题,这不仅使生产和维护的成本提高了,而且使用起来也比较费时,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方便;想要继续推进可穿戴设备的普及,需在一种能够使智能模块与腕带之间拆装快捷,连接稳固,结构简单,不易损坏的扣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智能穿戴快拆磁扣,具有拆装快捷,连接稳固性高,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穿戴快拆磁扣,包括基座和可拆卸连接在基座上的连接件;所述基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磁铁和插销环,所述连接件上分别设置有与插销环对应且能够插入插销环的定位插销和与第一磁铁对应并能够彼此吸合的第二磁铁。在连接时,定位插销插接在插销环中进行固定,同时相互吸合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将彼此贴合的基座和连接件进行固定;基座和连接件之间同时通过插接和磁吸两种固定模式进行固定连接,增强了基座和连接架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底座和智能模块,所述底座与手部贴合的一面为该底座的底面,而底座上与其底面相对的一面为该底座的顶面,所述智能模块设置在底座的顶面并形成一凸部;所述基座包括座框,座框的中部开设有能够容纳智能模块的空腔,座框与底座顶面连接的一面为座框的底面,座框上与其底面相对的一面为该座框的顶面;所述插销环和第一磁铁设置在座框的底面上,所述第二磁铁和定位插销分别设置在底座的顶面和侧面上。在底座与座框之间连接时,智能模块在底座上形成的一凸部插入到座框上开设的空腔中,不仅能够使底座与座框之间的结构更加的紧凑,而且也能通过凸部与空腔之间的配合对底座与座框进行定位,进而避免相互连接的底座与座框之间受到过大的作用力时发生错位,进一步的增加了底座与座框之间的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智能模块的外廓尺寸小于底座的外廓尺寸,所述底座的外廓尺寸小于座框的外廓尺寸。底座与智能模块形成一凸形结构,能够方便设置在底座侧面上的定位插销在插入设置在座框底面的插销环内后,使得智能模块能够方便的进入到座框的空腔中,进而使得底座与座框之间的安装更加的便捷。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磁铁与插销环分别位于座框上的相对两端处,所述第二磁铁与定位插销分别位于底座上的相对两端处。这样设置使得底座与座框之间的固定点位的布置更加的合理,以提高底座与座框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座框的底面还设置有卡块,所述底座开设有与卡块匹配的卡槽。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卡块位于座框上第一磁铁所在的一端,所述卡槽位于底座上第二磁铁所在的一端。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卡槽位于底座的侧面上。在连接时,卡块滑入卡槽中对连接过程中的底座和座框进行定位,使底座和座框之间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连接时能够对准而准确的进行吸合,同时在连接后,相互配合的卡槽和卡块与相互配合的定位插销和插销环对相互连接的底座和座框进行限位,避免底座和座框之间发生朝向其相对两端的滑动,提高了底座与座框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空腔为贯穿座框的底面和顶面的通孔。通孔的设置使得智能模块上具有显示功能或者测量功能的部分能够通过通孔被人眼观察到或方便内部传感器对外部进行测量。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数量相等且至少为一个,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对设置。相对设置的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合,将底座和座框的相对应端牢牢的进行吸合固定,使得底座与座框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固。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充电触点和/或传感器。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座框的相对两端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腕带连接的耳板。耳板通过转轴与腕带连接,进而通过腕带将智能模块套接在手部上进行佩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底座与座框之间通过相互吸合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以及插接在插销环内的定位插销进行固定,相比于上下夹合式等其他连接方式能够进行更加快速的拆装;

(2)本实用新型中,底座与座框之间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吸合以及插销环与定位插销的插接连接方式,对底座与座框进行连接固定,同时,卡槽与卡块的连接配合以及智能模块与空腔之间的配合使得底座与座框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固;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利用相互吸合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以及插销环与定位插销的连接方式对,在连接稳固的情况下,简化了现有技术当中的连接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使得配合件之间的容许公差得到增大,提高了底座与座框之间的生产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所述一种智能穿戴快拆磁扣的一种方位示意图;

图2是所述一种智能穿戴快拆磁扣的另一种方位示意图;

图中1-第一磁铁;2-插销环;3-智能模块;4-定位插销;5-第二磁铁,6-底座,7-座框,8-卡块,9-卡槽,10-耳板,11-充电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智能穿戴快拆磁扣,具有拆装快捷,连接稳固性高,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包括基座和可拆卸连接在基座上的连接件;其中,连接件包括底座6和连接在其顶面的智能模块3,智能模块3在底座6的顶面上形成一凸部,基座为一中部开设有通孔的座框7,座框7的中部的通孔能够容纳该凸部,在座框7的前端和后端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腕带进行连接的耳板10;插销环2和第一磁铁1分别设置在座框7的前端和后端的底面上,第二磁铁5和定位插销4分别设置在底座6的后端的顶面和前端的侧面上;第一磁铁1和第二磁铁5的数量均为一个,且成相对设置关系,底座的底面开设充电触点11,智能模块的充电部分能够通过充电触点11与充电器连接。根据实际的需要,在底座的底面还可开设用于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传感器。

优选的,为了使座框7与底座6能够具有更强的吸合力,第一磁铁1和第二磁铁5的数量均分别为两个,且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连接时,将底座6向座框7靠近,在适当距离时,将底座6向其前端倾斜适当角度以使定位插销4顺利的插入到插销环2中,并使底座6的前端与座框7的前端接触;之后将底座6的后端向座框7靠近,使智能模块3慢慢进入到座框7的通孔中,并使位于底座6和座框7上的第二磁铁5和第一磁铁1吸合,将底座6与座框7进行贴合固定连接。在要从座框7上取下底座6时,只需用手抵住底座6的后端,向座框7的外侧拨动,便可时相互吸合的第一磁铁1和第二磁铁5脱离,之后再将定位插销4从插销环2中抽离即可快速取下底座6进行更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座框7的底面固定设置有一卡块8,底座6的侧面上开设有与卡块8匹配的卡槽9。

其中,卡块8位于座框7上第一磁铁1所在的一端,所述卡槽9位于底座6上第二磁铁5所在的一端。

在连接时,将底座6向座框7靠近,在适当距离时,将底座6向其前端倾斜适当角度以使定位插销4顺利的插入到插销环2中,并使底座6的前端与座框7的前端接触;之后将底座6的后端向座框7靠近,使智能模块3慢慢进入到座框7的通孔中,之后,卡块滑入卡槽中将底座6的行进方向进行限位,使位于底座6和座框7上的第二磁铁5和第一磁铁1能够更加准确快速的吸合,将底座6与座框7进行贴合固定连接,在底座6与座框7连接后,相互配合的卡槽9和卡块8与相互配合的定位插销4和插销环2同时对相互连接的底座6和座框7进行限位固定,避免底座和座框之间发生朝向其相对两端的滑动,提高了底座与座框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在要从座框7上取下底座6时,只需用手抵住底座6的后端,向座框7的外侧拨动,便可使相互吸合的第一磁铁1和第二磁铁5脱离,之后再将定位插销4从插销环2中抽离即可快速取下底座6进行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