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穿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974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加热穿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手套、袜子、围巾等穿戴装置的加热结构,且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穿戴装置。



背景技术:

为因应寒流、下雪等寒冷气候,市面上出现有安装加热结构的手套、袜子、围巾等穿戴装置,进而提供热源以帮助使用者保暖抗寒。其中,加热结构多采用相互电性连接的锂离子电池与加热片,锂离子电池用于提供加热片电量从而让加热片发热。

然而,锂离子电池因为制造材质问题,在装安配置上无法靠近加热片,因此锂离子电池与加热片往往需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或是相互隔离,才能保护锂离子电池,但上述配置方式却产生有安装空间过大、组装步骤繁琐及热源不集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穿戴装置,其是利用防爆型电池与加热层的组装能更加接近,且防爆型电池上包覆高比热包覆层可作为吸收加热丝辐射热的蓄热池,使加热穿戴装置具有缩小安装空间、组装步骤简单、降低功率消耗、节省能源及热源集中的优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穿戴装置,其包括:

一穿戴装置本体;

至少一加热模块,安装在该穿戴装置本体的内部,该加热模块包含:

一防爆型电池;

一加热层,电性连接于该防爆型电池,该加热层对应该防爆型电池设置;及

一高比热包覆层,夹置在该防爆型电池与该加热层之间,该高比热包覆层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第一面贴覆于该防爆型电池,该第二面贴覆于该加热层;以及

一电路板,安装在该穿戴装置本体的内部,该电路板与该防爆型电池电性连接。

上述的加热穿戴装置,其中该防爆型电池为一软性锂陶电池或一固态电池,该加热层由铁、钢或铜材质所制的金属丝编织而成,该高比热包覆层为一陶瓷纱或一尼龙纱。

上述的加热穿戴装置,其中该穿戴装置本体具有一内里层,该加热层贴接于该内里层。

上述的加热穿戴装置,其中该电路板上安装有一控制器,该控制器通过该电路板控制该防爆型电池与该加热层电性导通或电性阻断。

上述的加热穿戴装置,其中该穿戴装置本体为一手套,该手套具有五手指部及一手腕部,加热模块的数量为五,各该加热模块分别安装在各该手指部的内部,该电路板安装在该手腕部的内部,该内里层形成在各该手指部的内表面。

上述的加热穿戴装置,其中该穿戴装置本体为一袜子,该袜子具有一脚底部、一脚背部及一脚踝部,加热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其一部分该多个加热模块安装在该脚底部的内部,另一部分该多个加热模块安装在该脚背部的内部,该电路板安装在该脚踝部的内部,该内里层形成在该脚底部及该脚背部的内表面。

上述的加热穿戴装置,其中该穿戴装置本体为一背心,该加热模块与该电路板安装在该背心的内部,该内里层形成在该背心的内表面。

上述的加热穿戴装置,其中该穿戴装置本体为一围巾,该加热模块与该电路板安装在该围巾的内部,该内里层形成在该围巾的内表面。

上述的加热穿戴装置,其中更包括一USB连接器,该USB连接器安装于该电路板,该USB连接器具有一USB接头。

上述的加热穿戴装置,其中该USB连接器更具有一延长传输线,该延长传输线的末端连接有该USB接头。

上述的加热穿戴装置,其中更包括一USB连接器及一固定座,该USB连接器安装于该电路板,该USB连接器具有一USB接头,该固定座安装于该穿戴装置本体的内部,加热模块的数量为一,该加热模块固接在该固定座的一侧,该电路板容置在该固定座内部,该固定座设有裸露出该USB接头的一开口。

上述的加热穿戴装置,其中该USB连接器更具有一延长传输线,该延长传输线的部分裸露出该USB接头的该开口,且该延长传输线的末端连接有该USB接头。

基于上述,高比热包覆层的辐射热能维持既有温度,让防爆型电池相同单位容量下提升使用时间以外,亦可以节省能量储存的体积,以达到加热穿戴装置具有降低功率消耗及节省能源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加热穿戴装置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加热模块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加热穿戴装置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加热穿戴装置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加热模块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加热模块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加热穿戴装置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加热穿戴装置

1…穿戴装置本体

11…内里层

12…手套

121…手指部

122…手腕部

13…袜子

131…脚底部

132…脚背部

133…脚踝部

14…背心

15…围巾

2…加热模块

21…防爆型电池

22…加热层

23…高比热包覆层

231…第一面

232…第二面

3…电路板

31…控制器

4…USB连接器

41…USB接头

42…延长传输线

5…固定座

51…开口

100…充电器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穿戴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此加热穿戴装置10主要包括一穿戴装置本体1、一或多个加热模块2及一电路板3。

穿戴装置本体1可为手套、袜子、背心、围巾等穿戴于人体的物品,详细说明如下,穿戴装置本体1具有一内里层11,本实施例的穿戴装置本体1为一手套12,手套12具有五手指部121及一手腕部122,内里层11形成在各手指部121的内表面。

本实施例的加热模块2的数量为五,但不以此为限制,五加热模块2安装在穿戴装置本体1的内部,且各加热模块2分别安装在各手指部121的内部。

每一加热模块2包含一防爆型电池21、一加热层22及一高比热包覆层23,加热层22电性连接于防爆型电池21且贴接于内里层11,加热层22对应防爆型电池21设置,高比热包覆层23夹置在防爆型电池21与加热层22之间,高比热包覆层23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231及一第二面232,第一面231贴覆于防爆型电池21,第二面232贴覆于加热层22。

此外,防爆型电池21可为一软性锂陶电池(Flexible Lithium-ion Battery,FLCB)或一固态电池(Solid State Battery,SSB),其中软性锂陶电池采用FPC软性电路板为电池基材及封装材,搭配FPC锂陶瓷电池为化学系统,使软性锂陶电池具有0.32-0.36mm超薄厚度,并可进行15~17mm的弯曲,且在弯曲状态下可保持平展状态相同的电性,弯曲后亦不产生皱折。同时,软性锂陶电池亦具备高度安全性,即使遭受折弯、槌击、金属剪破等物理冲击,或是200℃/10min烘箱、250℃热板、700-1300℃高温喷枪燃烧等高低温测试,以及其他电性破坏测试,均可避免起火、爆炸、燃烧、或漏液等意外产生。

又,加热金属加热层22包括但不限于由铁、钢或铜材质所制的金属丝编织、PI薄膜电热片(Polyimide film电热片)、PTC陶瓷发热片(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而成,高比热包覆层23为一陶瓷纱或一尼龙纱,陶瓷纱的比热约840J/(kg·K),尼龙纱的比热约1700J/(kg·K),使陶瓷纱及尼龙纱被加温到高热后会发射出辐射热。

电路板3安装在穿戴装置本体1的内部,电路板3与防爆型电池21电性连接,电路板3上安装有一控制器31,控制器31通过电路板3控制防爆型电池21与加热层22电性导通或电性阻断。其中,本实施例的电路板3安装在手腕部122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加热穿戴装置10更包括一USB连接器4,USB连接器4安装于电路板3,USB连接器4具有一USB接头41及一延长传输线42,延长传输线42的末端连接有USB接头41,USB连接器4用于插接于外部的充电器接头100,使外部电源可对防爆型电池21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加热穿戴装置10的组合,其是利用加热模块2安装在穿戴装置本体1的内部:加热层22电性连接于防爆型电池21,加热层22对应防爆型电池21设置;高比热包覆层23夹置在防爆型电池21与加热层22之间,高比热包覆层23具有相对的第一面231及第二面232,第一面231贴覆于防爆型电池21,第二面232贴覆于加热层22;电路板3安装在穿戴装置本体1的内部,电路板3与防爆型电池21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加热穿戴装置10的使用状态,其系利用防爆型电池21与加热层22的组装能更加接近,且防爆型电池21上包覆高比热包覆层23可作为吸收加热丝辐射热的蓄热池,使加热穿戴装置10具有缩小安装空间、组装步骤简单、降低功率消耗、节省能源及热源集中的优点。

另外,电路刚启动时,防爆型电池21与加热金属加热层22电性导通,使加热层22直接对内里层11加热,同时也对高比热包覆层23进行加热。

之后,电路启动一阵子时,高比热包覆层23被加温到高热后,高比热包覆层23会发射出辐射热,给内里层11进行二次加温,此时内里层11的温度会更加升高。

最后,当内里层11的温度再度升高时,控制器31会通过电路板3控制防爆型电池21与加热层22电性阻断,使加热层22停止加热,此时通过高比热包覆层23的辐射热来维持既有温度,让防爆型电池21相同单位容量下提升使用时间以外,亦可以节省能量储存的体积,以达到加热穿戴装置10具有降低功率消耗及节省能源的特点。

请参考图3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加热穿戴装置10的第二、第三实施例,图3至图4的实施例与图1至图2的实施例大致相同,但图3至图4的实施例与图1至图2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穿戴装置本体1可为一袜子13或一背心14,但不以此为限制,穿戴装置本体1也可为手套、围巾等穿戴于人体的其他物品。

详细说明如下,如图3所示,穿戴装置本体1为一袜子13,袜子13具有一脚底部131、一脚背部132及一脚踝部133,加热模块2的数量为多个,其一部分多个加热模块2安装在脚底部131的内部,另一部分多个加热模块2安装在脚背部132的内部,电路板3安装在脚踝部133的内部,内里层11形成在脚底部131及脚背部132的内表面。

如图4所示,穿戴装置本体1为一背心14,加热模块2与电路板3安装在背心14的内部,内里层11形成在背心14的内表面。

另外,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USB连接器4仅具有一USB接头41,相较图1至图2所示,USB连接器4更具有延长传输线42,延长传输线42的末端连接有USB接头41,其两者皆具有辅助充电的功能,但延长传输线42更能提高充电便利性。

请参考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加热模块2的第二、第三实施例及加热穿戴装置10的第四实施例,图5至图7的实施例与图1至图2的实施例大致相同,但图5至图7的实施例与图1至图2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加热穿戴装置1 0更包括一固定座5。

进一步说明如下,如图5至图7所示,加热模块2的数量为一,加热模块2固接在固定座5的一侧,电路板3容置在固定座5内部,固定座5设有裸露出USB接头41的一开口51,从而利用固定座5保护电路板3及USB连接器4。

另外,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USB连接器4仅具有USB接头41,相较图6所示,USB连接器4更具有延长传输线42,延长传输线42的末端连接有USB接头41,其两者皆具有辅助充电的功能,但延长传输线42更能提高充电便利性。

再者,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穿戴装置本体1为一围巾15,加热模块2、电路板3与固定座5安装在围巾15的内部,内里层11形成在围巾15的内表面。其中,穿戴装置本体1不以围巾15为限制,穿戴装置本体1也可为手套、围巾等穿戴于人体的其他物品。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