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型加工的同时可进行装卸料的鞋面立体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8248发布日期:2018-11-13 20:0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型加工的同时可进行装卸料的鞋面立体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型加工的同时可进行装卸料的鞋面立体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鞋面结构,通常分为前套、后套、鞋头、腰身、鞋眼和鞋舌。这些部件通常单独制作,之后缝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鞋面。并且在鞋子制造过程,一般需要对鞋面预定型,以便后续与鞋材大底粘合连接,而现有的鞋面定型制作存在定型不稳定、线条僵硬,以致出现粘合不严、甚至开裂等产品缺陷,且定型制作工序繁多,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极大影响制鞋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面立体成型装置,该鞋面立体成型装置可热压加工鞋面的同时,进行已加工鞋面和待加工鞋面的装卸料工作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成型加工的同时可进行装卸料的鞋面立体成型装置,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内设有塑形机构、驱动塑形机构移动的移动机构、对鞋面密封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塑形机构包括有鞋楦、模型囊和抽气泵,待成型鞋面套于所述鞋楦外,所述模型囊将套在鞋楦外的鞋面套于其内部,并且模型囊将鞋面密封包裹,所述抽气泵用于抽取模型囊内部的空气。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加热区和操作区,加热机构设置于加热区上,并对处于加热区的鞋面进加热处理,所述加热区对应的两边均设有操作区,两操作区均滑动连接有塑形机构,当处于加热区完成加工的塑形机构移动至其中一操作区,另一操作区的塑形机构移动至加热区。

进一步,所述模型囊为硅胶膜材质的囊体结构,模型囊的造型与鞋楦一致。

进一步,所述塑形机构还包括有固定鞋楦的连接板和围绕于模型囊开口的连接框,所述鞋楦倒置于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框可密封套接于连接板外侧。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通气孔,该通气孔通过气管连通至抽气泵。

进一步,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固定板、移动气缸、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固定于操作区和加热区上方的两侧,滑块滑动连接于滑轨上,并且滑块固定于固定板底部两侧,所述移动气缸固定于机架上且位于固定板底部,移动气缸的活塞杆末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固定于固定板上方。

进一步,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有加热片、烤箱和升降气缸,所述烤箱设置于加热区上方,由升降气缸驱动其升降,并且烤箱向下可移动至固定板上方,并与固定板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有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于鞋楦的脚背平行,并且倾斜面上分布有加热片。

进一步,还包括有对加热成型后的鞋面冷却的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为固定于操作区上方的风机。

进一步,所述塑形机构还包括有气源和内部为空心结构的外模,所述外模扣合于固定板上,与固定板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鞋楦、鞋面和模型囊均密封于该空腔内,气源用于向空腔内输入气体。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机架上设有加热区和操作区,所述加热区对应的两边均设有操作区,两操作区上均滑动连接有塑形机构,当处于加热区完成加工的塑形机构移动至其中一操作区,另一操作区的塑形机构移动至加热区,依照此循环操作的方式,即始终保持有一个塑形机构处于装卸料状态、一个塑形机构处于热压状态的操作方式,可使加热机构始终处于加工状态,节省了装料和卸料时所浪费的时间,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塑形机构通过抽气泵将模型囊内部的气体抽出,利用抽出气体的压力使模型囊将其内部的鞋面束紧,从而使鞋面紧贴于鞋楦表面,形成与鞋楦造型轮廓一致的立体的造型,同时利用气源向外模内输入气体,增加外模内部的气压,从而利用此压力使模型囊紧贴鞋面表面,以进一步增加鞋面的塑形效果;当模型囊紧贴于鞋面表面时,由于模型囊本身为可逆变的弹性材料,因此可使模型囊在挤压鞋面塑形时,模型囊表面产生形变并嵌入鞋面所具有的纹路间隙内,从而不会破坏鞋面表面所具有的纹路。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及上述工艺所生产的鞋面可一次性生产成型,节省大量的生产工序,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在不破环鞋面表面原有纹路的情况下生产出一体式鞋面,即包括有底部部分的一体式完整鞋面,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能够生产出更多种不同结构的鞋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机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向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塑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至6所示,一种成型加工的同时可进行装卸料的鞋面立体成型装置,包括有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操作区11和加热区12,机架1内设有放置鞋面6的塑形机构、驱动塑形机构于操作区11和加热区12之间移动的移动机构、对鞋面6密封加热的加热机构和对加热成型后的鞋面6冷却的冷却机构。另外还包括有控制设备运行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是PLC控制器。

参照附图1、2、3和6所示,所述塑形机构包括有填充于鞋面6内且具有特定鞋材造型的鞋楦31、可将鞋面6和鞋楦31密封包裹的模型囊33、可抽出模型囊33内部的空气的抽气泵、固定鞋楦31的连接板34以及围绕于模型囊开口的连接框35,同时,还包括有气源和内部为空心结构的外模37,所述气源可以是空气压缩机等任何可提供气源的装置,所述外模37可以是铝质等硬质材质制成的框体。所述模型囊33为硅胶模材质的囊体结构,其造型于鞋楦31造型一致。所述鞋楦31倒置于所述连接板34上,连接框35可密封套接于连接板34外侧,连接板34上设有通气孔,该通气孔通过气管36连通至抽气泵。所述外模37扣合于固定板41上,与固定板41形成密闭的空腔,具体的,外模37与固定板41的固定方式可以是螺栓锁固的连接方式,使所述鞋楦31、鞋面3和模型囊33均密封于空腔内。固定板41底部设有通气孔,该通气孔通过进气管38连通至气源,利用气源通过进气管38向外模37与固定板41形成的密闭空腔内输入气体,优选的进气管38处可设置控制进气量的电磁阀,待外模37内部灌满气体后可关闭电磁阀,停止气体进入。使用时,将鞋面6套于鞋楦31外,再将模型囊33套于鞋面6外,并且将模型囊33开口处的连接框35对应套于连接板34外,优选的,可利用夹持气缸等工具夹持连接框35,使连接框35与连接板34连接处的间隙实现密闭,从而使整个模型囊33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然后利用抽气泵通过气管36将模型囊33内部的气体抽出,使模型囊33内部形成真空。此过程中,由于模型囊33内部的气体不断被抽出,导致模型囊33受气压控制不断收缩直至紧贴于鞋面6外侧,进一步的,利用此压力通过模型囊33束紧使鞋面6紧贴于鞋楦31表面,从而使鞋面6形成与鞋楦31造型轮廓一致的立体的造型。进一步的,气源向外模37与固定板41形成的密闭空腔内输入气体,可增加外模37内部的气压,利用此压力从模型囊33外向模型囊33施加压力,进一步的使模型囊33紧贴于鞋面6表面。

参照附图3至5所示,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固定板41、移动气缸44、滑轨42和滑块43。所述滑轨42固定于操作区11和加热区12上方的两侧,上述连接板34固定于固定板41上方,所述滑块43滑动连接于滑轨42上,并且滑块43固定于固定板41底部两侧。所述固定板41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移动气缸44固定于机架1上且位于固定板41底部,移动气缸44的活塞杆441末端与固定板41固定连接,固定的固定方式可以是气缸的活塞杆441通过如附图4所示的连接板45与固定板41底部固定连接。工作时,由移动气缸44的活塞杆伸缩移动带动固定板41沿滑轨42方向水平移动。

参照附图1至3所示,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有加热片24、固定加热片24的固定座23、用于形成密闭空间的烤箱22和驱动烤箱22上下移动的气缸21。所述烤箱22侧壁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烤箱22的内部上均匀贴附有加热片24,并且烤箱22设于加热区12上方,升降气缸21固定在机架1于加热区12的上方,当固定板41移动至加热区12时,烤箱22向下可移动至固定板41上方,并与固定板41密封连接。所述固定座23固定加热区12上,该固定座23设有与鞋楦31的脚背处平行的倾斜面,该倾斜面上分布有加热片24,此结构使加热片24的加热面对应于鞋面6的脚背处,从而可使鞋面6受热更为充分,并且通过烤箱22内部的加热片24同时对鞋面6其他部位进行加热,可进一步提高待成型鞋面6的热压的效率。

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冷却机构为固定于机架1的操作区11上方的风机51,由风机51直接对热压成型后的鞋面6吹风,将热量吹散,实现冷却;或者也可以是将类似空调制冷系统制冷后的冷气利用风机51吹至鞋面6处,进一步加快冷却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为:第一,在其中一操作区11处将鞋面6套于此处塑形机构的鞋楦31上,再将模型囊33套于鞋面6外,同时将模型囊33底部连接框35与鞋楦31底部的连接板34密封连接,同时将外模37扣合固定于固定板41上,使模型囊33处于外模37与固定板41形成的密闭空腔内;第二,利用机架1底部内的抽气泵将此塑形机构的模型囊33内部的空气抽出,使模型囊33受气压控制不断收缩直至紧贴于鞋面6外侧,从而通过模型囊33束紧使鞋面6紧贴于鞋楦31表面,进而使鞋面6形成与鞋楦31造型轮廓一致的立体造型,同时利用气源向外模37的空腔内部输入气体,增加外模37内部的气压,从而通过模型囊33外部向模型囊33施加压力,使模型囊紧贴鞋面6表面,以进一步增加鞋面6的塑形效果;第三,利用控制系统控制移动机构将紧贴于鞋楦31的鞋面6输送至加热区12上的烤箱22下方;第四,利用控制系统控制升降气缸21驱动烤箱22下降至固定板41上方,使鞋面6处于烤箱22形成的密闭空间内,同时,控制系统控制加热片24工作,致使加热片24产生的热量迅速提高该密闭的空间内部的温度,对紧贴于鞋楦31上鞋面6进行360°的全方位的加热塑形;第五,在第伞布和第四步进行的同时,可按照第一步和第二步操作将待成型鞋面6放置于另一操作区11的塑形机构上进行塑形;第六,待加热区12内塑形机构的鞋面6加热塑形完成后,升降气缸21将烤箱22提起,移动机构驱动该塑形机构移回操作区11,与此同时,另一操作区11上的塑形机构在另一移动机构的驱动下移动至加热区12下方;第七,利用冷却机构5对移出加热区12的塑形机构上的鞋面6进行冷却处理,而加热机构对同时移动至其下方的塑形机构进行加热塑形;第八,由于之前模型囊33内部气体被完全抽出,模型囊33内此时仍然处于真空状态,因此,此时可关闭抽气泵,再将连接框35与连接板34分离,使空气进入模型囊33内,从而使模型囊33内失去真空状态而不再紧贴于鞋面6上;第九,将模型囊33取出后,再将鞋面6取出,即可获得一个成型的立体鞋面6;最后,回到第一步和第二部操作方式开始,将待成型鞋面放置于此塑形机构上进行塑形。依照上述循环造作的方式,即始终保持有一个塑形机构处于装卸料状态、一个塑形机构处于热压状态的操作方式,可使加热机构始终处于加工状态,节省了装料和卸料时所浪费的时间,可大大节省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