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运输的服装粘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2847发布日期:2018-07-07 01:4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服装粘合机。



背景技术:

独立两段式加热系统经由微计算机温控仪控制,让温度达到理想效果。特殊的监控系控,可监控发热系统、皮带修正系统及电机、压力等。运动产生异常机器会自动判别,让维修工作更简便,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定时转动式皮带清洁系统,确保皮带在最佳的洁净度下工作,而不影响布料表面。超强的抽风冷却系统,让粘合后的布料在短时间内缓和定型,保证粘合效果。目前粘合机按加压方式分有板式加压和辊筒式加压两类,按热源分有电热式、气热式、微波热源式等,按压力源分有机械式、液压式和气动式等,按冷却方式分有自然冷却式、风冷式和水冷式等。

现有的服装粘合机,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占得体积较大,浪费了货车的空间,从而浪费了运输成本,而且在搬运过程中不易搬运,浪费人力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运输的服装粘合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服装粘合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服装粘合机,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占得体积较大,浪费了货车的空间,从而浪费了运输成本,而且在搬运过程中不易搬运,浪费人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运输的服装粘合机,包括服装粘合机外壳,所述服装粘合机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送料台,所述服装粘合机外壳的一侧远离送料台设置有出料台,所述服装粘合机外壳前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下方设置有电动机保护门,所述服装粘合机外壳靠近出料台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板,所述凹槽板靠近出料台的一侧设置有缝合板,所述缝合板靠近出料台的一侧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靠近缝合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螺母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服装粘合机外壳靠近电动机保护门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凹槽板与缝合板通过凹槽卡和连接。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共设有四个,且四个万向轮分别安装在服装粘合机外壳底部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凹槽板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卡和凹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支撑板通过螺母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凹槽板和缝合板使服装粘合机能够拆卸,这样的话能有效的节省机器占用运输货车的空间,使货车利用最大化,从而节约运输成本,使货车利用最大化并且在缝合板和出料台之间设置一个三角形形状的固定板,这样的话能有效的稳固出料台和缝合板,不至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事故,在服装粘合机下面增加四个万向轮有益于搬运,从而节约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送料台、2-服装粘合机外壳、3-出料台、4-把手、5-电动机保护门、6-凹槽板、7-缝合板、8-螺母、9-支撑板、10-连接板、1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运输的服装粘合机,包括服装粘合机外壳2,服装粘合机外壳2的一侧设置有送料台1,服装粘合机外壳2的一侧远离送料台1设置有出料台3,服装粘合机外壳2前表面设置有把手4,把手4的下方设置有电动机保护门5,服装粘合机外壳2靠近出料台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板6,凹槽板6靠近出料台3的一侧设置有缝合板7,缝合板7靠近出料台3的一侧设置有螺母8,螺母8靠近缝合板7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靠近螺母8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9,服装粘合机外壳2靠近电动机保护门5的一侧设置有万向轮11。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凹槽板6与缝合板7通过凹槽卡和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万向轮11共设有四个,且四个万向轮11分别安装在服装粘合机外壳2底部四个拐角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凹槽板6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卡和凹槽。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板10与支撑板9通过螺母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增加出料台3和缝合板7的稳定性,特意用螺母8、支撑板9和连接板10呈三角形状固定出料台3和缝合板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服装粘合机通电后,在送料台1放上面料和粘合料通过传送带进入机器内部,在机器内部的张紧轮会把面料和粘合料紧紧地压在一起,然后通过电热板使面料和粘合料稍稍软化,加热后加压辊再次给面料和粘合料巨大的压力,加压后通过冷却风扇使加工后的面料温度降低,最后通过出料口3,加工完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