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足部进入的带铰链的鞋类鞋底结构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46973发布日期:2019-06-11 21:50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0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2/413,037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本教导大体包括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鞋类物品以及制造鞋类物品的方法。

背景

习惯上,将鞋类安置在足部上通常需要使用一只或两只手来拉伸鞋类鞋面(footwearupper)的踝部开口,并在足部插入期间保持后部部分。然后在足部插入后调整鞋面的贴合性,例如通过系紧鞋带。

附图简述

图1是处于使用位置的鞋类物品的实施例的外侧(lateralside)的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2是处于进入位置的图1的鞋类物品的外侧的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3是处于使用位置的图1的鞋类物品的鞋底夹层的底部的局部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4是处于使用位置的鞋类物品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外侧的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5是图4的鞋类物品的内侧(medialside)的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6是处于使用位置的图4的鞋类物品的鞋底夹层的外侧的局部侧视图的示意性图示,示出了活动铰链(livinghinge)。

图7是当图4的鞋类物品处于进入位置时图6的鞋底夹层的外侧的局部侧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8是处于进入位置的图4的鞋类物品的外侧的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9是处于进入位置的图4的鞋类物品的鞋底夹层的底部的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10是处于进入位置的图4的鞋类物品的局部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11是处于使用位置的鞋类物品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外侧的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12是处于进入位置的图11的鞋类物品的外侧的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13是处于使用位置的图11的鞋类物品的外侧的局部侧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14是处于使用位置的图11的鞋类物品的外侧的局部侧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15是处于使用位置的鞋类物品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内侧的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16是处于中间位置的图15的鞋类物品的内侧的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17是处于进入位置的图15的鞋类物品的内侧的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18是处于使用位置的鞋类物品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外侧的侧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19是图18的鞋类物品的内侧的透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20是图18的鞋类物品的平面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21是处于进入位置的图18的鞋类物品的内侧的侧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22是处于进入位置的图18的鞋类物品的外侧的侧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23是具有活动铰链的替代实施例的处于使用位置的图4的鞋类物品的鞋底夹层的外侧的局部侧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24是具有活动铰链的替代实施例的处于使用位置的图4的鞋类物品的鞋底夹层的外侧的局部侧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图25是具有活动铰链的替代实施例的处于使用位置的图4的鞋类物品的鞋底夹层的外侧的局部侧视图的示意性图示。

描述

一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使得鞋类物品能够不用手地(hands-free)放置在足部上。鞋底结构包括具有第一部分和在第一部分后面的第二部分的整体式鞋底夹层。整体式鞋底夹层的底表面限定了从整体式鞋底夹层的内侧延伸到外侧的凹槽。整体式鞋底夹层的顶表面限定了设置在凹槽上方并从内侧延伸到外侧的狭缝(slit)。整体式鞋底夹层在凹槽和狭缝处形成活动铰链,其中活动铰链将第一部分连接到第二部分,使得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活动铰链处可在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之间选择性地相对于彼此枢转。凹槽在第一取向上比在第二取向上宽,而狭缝在第二取向上比在第一取向上宽。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取向上,狭缝闭合且凹槽打开,而在第二取向上,狭缝打开且凹槽闭合。另外,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狭缝包括主要部分、前分支(frontbranch)和后分支,例如呈y形形状。前分支从整体式鞋底夹层的顶表面向下朝向凹槽延伸,并具有在凹槽上方间隔开的远端。前分支从主要部分的远端延伸到第一部分中,并终止于底表面的上方。后分支从主要部分的远端延伸到第二部分中,并终止于底表面的上方。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整体式鞋底夹层可在凹槽处的底表面中具有前壁和后壁,狭缝的前分支可在前壁上方延伸,且狭缝的后分支可在后壁上方延伸。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整体式鞋底夹层的第一部分包括鞋前部区域和鞋中部区域,整体式鞋底夹层的第二部分包括鞋跟区域。鞋跟区域中的整体式鞋底夹层的底表面具有主要部分和从主要部分延伸并与主要部分成钝角设置的最后面部分(rearmostportion)。底表面的主要部分在第一取向上沿着水平面延伸,且底表面的最后面部分在第二取向上沿着水平面延伸。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第二部分中的整体式鞋底夹层的顶表面具有主要部分和从顶表面的主要部分延伸并与顶表面的主要部分成钝角设置的最后面部分,使得整体式鞋底夹层的第二部分在底表面的最后面部分和顶表面的最后面部分之间具有脊(ridge)。

在本教导的范围内,鞋类物品包括鞋底结构,该鞋底结构具有前鞋底部分、后鞋底部分和活动铰链,该活动铰链从鞋底结构的内侧横向穿过鞋底结构延伸到外侧,并将前鞋底部分连接到后鞋底部分。鞋类物品还包括分割的鞋类鞋面(dividedfootwearupper),该鞋类鞋面包括前鞋面部分和独立的后鞋面部分。前鞋面部分固定到前鞋底部分并至少限定了鞋类鞋面的鞋前部区域,且后鞋面部分固定到后鞋底部分并限定了鞋类鞋面的鞋跟区域。前鞋底部分和后鞋底部分在活动铰链处可在使用位置和进入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相对于彼此枢转。在使用位置,前鞋底部分和后鞋底部分一起限定足部接纳腔和踝部开口,并且后鞋面部分在鞋底结构的内侧处和鞋底结构的外侧处与前鞋面部分重叠。在进入位置,前鞋面部分和后鞋面部分彼此隔开,使得踝部开口比使用位置时的大。因此,具有分割的鞋面部分的鞋类物品可以使得在进入位置时足部能够不用手地进入,而重叠的前鞋面部分和后鞋面部分在使用位置时为鞋面提供横向稳定性。

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后鞋面部分包括弹性偏压构件(elasticbiasingmember),该弹性偏压构件沿着鞋类物品的内侧和鞋类物品的外侧延伸,并在活动铰链前方固定到鞋类物品。换句话说,后鞋面部分本身即是弹性偏压构件。替代地,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弹性偏压构件可以与后鞋面部分分离,且沿着鞋类物品的内侧和鞋类物品的外侧并围绕后鞋面部分的后周边延伸,并且在活动铰链的前方固定到鞋类物品。

在鞋类物品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前鞋面部分包括鞋跟鞋垫(heelfootbed)。在使用位置中,鞋跟鞋垫的后周边被后鞋面部分包围,并且覆盖在后鞋底部分上,并且当前鞋底部分和后鞋底部分处于进入位置时,鞋跟鞋垫被设置成比在使用位置时更远离后鞋面部分。在使用位置中前鞋面部分的鞋跟鞋垫与后鞋面部分的相互配合有助于在使用位置时进一步稳定分割的鞋面。

替代地,鞋跟鞋垫可以是前鞋底部分的一体部分。例如,在鞋类物品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前鞋底部分包括鞋跟鞋垫,在使用位置中,鞋跟鞋垫的后周边被后鞋面部分包围,并覆盖在后鞋底部分上。与使用位置相比,当前鞋底部分和后鞋底部分处于进入位置时,鞋跟鞋垫被设置成更远离后鞋面部分。

在鞋类物品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当前鞋底部分和后鞋底部分处于使用位置时,后鞋面部分包括在鞋跟鞋垫上方向前突出到足部接纳腔中的柔顺突起(compliantprotrusion)。在使用位置中柔顺突起进一步稳定分割的鞋面,因为它对鞋跟鞋垫从足部接纳腔中越过柔顺突起移出提供了至少一些阻力。此外,柔顺突起可使鞋面能够牢固地贴合更宽范围的脚踝围长。

在鞋类物品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前鞋底部分、后鞋底部分和活动铰链在使用位置时是共面的,且相对于使用位置,在进入位置时鞋底结构在活动铰链处被提升,使得后鞋底部分从后鞋底部分的后端向活动铰链倾斜,并且前鞋底部分从前鞋底部分的前端向活动铰链倾斜。在进入位置,前鞋底部分和前鞋面部分的足部接纳腔的开口因此向上倾斜,以便于足部插入,例如足部脚趾首先以向下和向前的角度进入。

在鞋类物品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鞋类物品还包括用于在使用位置时收紧鞋面的束紧系统(cinchingsystem)。束紧系统包括:至少一根线绳,该至少一根线绳至少部分地在前鞋面部分上延伸,并在鞋底结构的内侧或外侧之一处固定到后鞋底部分;以及滑轮(pulley),该滑轮在鞋底结构的内侧或外侧中的与线绳固定侧相同的一侧处固定到前鞋底部分。当前鞋底部分和后鞋底部分处于进入位置时,线绳相对松弛,然而当前鞋底部分和后鞋底部分处于使用位置时,线绳相对收紧。随着鞋底结构从进入位置移向使用位置,束紧系统自动收紧。

在鞋类物品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根线绳具有在鞋底结构的内侧处固定到后鞋底部分的第一端,和在鞋底结构的外侧处固定到后鞋底部分的第二端。滑轮是在鞋底结构的内侧处固定到前鞋底部分的第一滑轮。该至少一根线绳围绕所述第一滑轮在至少一根线绳的第一端和至少一根线绳的第二端之间延伸。束紧系统还包括在鞋底结构的外侧固定到前鞋底部分的第二滑轮。至少一根线绳围绕第二滑轮在至少一根线绳的第一端和至少一根线绳的第二端之间延伸。

在鞋类物品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前鞋面部分包括鞋跟鞋垫,并且在使用位置中,鞋跟鞋垫的后周边被后鞋面部分包围,且覆盖在后鞋底部分上。与在使用位置相比,当前鞋底部分和后鞋底部分处于进入位置时,鞋跟鞋垫被设置成更远离后鞋面部分。鞋类物品还包括带子,该带子具有固定到鞋跟鞋垫的固定端和延伸穿过后鞋面部分中的孔的自由端。带子的长度被构造成当鞋底结构处于进入位置时带子是松弛的,并且当带子通过自由端被拉动时,前鞋面部分朝向使用位置枢转。

在鞋类物品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鞋底结构是整体式鞋底夹层,整体式鞋底夹层的底表面限定了从鞋底结构的内侧延伸到外侧的凹槽,且整体式鞋底夹层的顶表面限定了设置在凹槽上方并从内侧延伸到外侧的狭缝。整体式鞋底夹层在凹槽和狭缝处形成活动铰链,其中凹槽在第一取向上比在第二取向上宽,且其中狭缝在第二取向上比在第一取向上宽。

在本教导的范围内,鞋类物品包括鞋底夹层,该鞋底夹层具有前鞋底夹层部分、后鞋底夹层部分和活动铰链,该活动铰链从鞋底夹层的内侧横向穿过鞋底夹层延伸到鞋底夹层的外侧,并将前鞋底夹层部分连接到后鞋底夹层部分。鞋类物品包括分割的鞋类鞋面,该鞋类鞋面包括前鞋面部分和独立的后鞋面部分。前鞋面部分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并限定鞋类鞋面的至少鞋前部区域,且后鞋面部分固定到后鞋底夹层部分,并限定鞋类鞋面的鞋跟区域。前鞋底夹层部分和后鞋底夹层部分可在活动铰链处在使用位置和进入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相对于彼此枢转。鞋底夹层在进入位置时相对于使用位置在活动铰链处被提升,使得后鞋底夹层部分从后鞋底夹层部分的后端向活动铰链倾斜,并且前鞋底夹层部分从前鞋底夹层部分的前端向活动铰链倾斜。鞋跟区域中的鞋底夹层的底表面具有主要部分和从主要部分延伸并与主要部分成钝角设置的最后面部分。在使用位置,底表面的主要部分搁置在水平地表面上,而在进入位置,底表面的最后面部分搁置在水平地表面上。因此,当足部进入之前在进入位置鞋底夹层以底表面的最后面部分搁置时,鞋底夹层的底表面的最后面部分的水平性质提供了稳定性。

在鞋类物品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后鞋底夹层部分的顶表面具有主要部分和从主要部分延伸并与主要部分成钝角设置的最后面部分,使得后鞋底夹层部分在底表面的最后面部分和顶表面的最后面部分之间具有脊。

在鞋类物品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后鞋面部分包括弹性偏压构件,该弹性偏压构件沿着鞋类物品的内侧和鞋类物品的外侧延伸,并在活动铰链前方固定到鞋类物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后鞋面部分也用作弹性偏压构件。替代地,弹性偏压构件可以与后鞋面部分分离,并且可以围绕后鞋面部分的后周边并沿着鞋类物品的内侧和鞋类物品的外侧延伸,并且可以在活动铰链的前方固定到鞋类物品并延伸。

一种制造如本文所述的鞋类物品的鞋类的方法包括形成具有前鞋底夹层部分、后鞋底夹层部分和活动铰链的鞋底夹层,该活动铰链从鞋底夹层的内侧横向穿过鞋底夹层延伸到鞋底夹层的外侧,并连接前鞋底夹层部分和后鞋底夹层部分。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形成鞋底夹层包括通过压缩模制或注射模制中的一种来模制鞋底夹层。模制鞋底夹层可包括模制鞋底夹层的底表面,该鞋底夹层的底表面具有从鞋底夹层的内侧延伸到鞋底夹层的外侧的凹槽,该凹槽至少部分地建立活动铰链。因此,活动铰链与前鞋底夹层部分和后鞋底夹层部分集成为一体的模制部件。通过模制形成具有活动铰链的鞋底夹层比制造具有铰链的鞋底结构更简单,并且耗时更少,所述铰链由多个互连且单独形成的部件组成。

在制造鞋类的方法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模制鞋底夹层包括模制后鞋底夹层部分的底表面以具有主要部分和从主要部分延伸并与主要部分成钝角设置的最后面部分。因此,在进入位置鞋类以其搁置的最后面部分可以有效地模制到鞋底夹层中,而不是通过在形成鞋底夹层之后在单独的步骤中切割鞋底夹层来提供。

在制造鞋类的方法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模制整体式鞋底夹层包括模制鞋底夹层的顶表面,该鞋底夹层的顶表面具有在凹槽上方从鞋底夹层的内侧延伸到鞋底夹层的外侧的狭缝,该狭缝部分地建立活动铰链。模制具有狭缝的鞋底夹层的顶表面与模制具有凹槽的鞋底夹层的底表面同时进行。

在制造鞋类的方法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方法可以包括通过热刀切割或激光切割在鞋底夹层的顶表面中提供狭缝,其中狭缝从鞋底夹层的内侧延伸到鞋底夹层的外侧,并设置在凹槽上方。热刀切割或激光切割是在模制整体式鞋底夹层之后进行的。

在制造鞋类的方法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方法包括通过热刀切割或激光切割在整体式鞋底夹层的底表面中提供凹槽。凹槽从整体式鞋底夹层的内侧延伸到整体式鞋底夹层的外侧。热刀切割或激光切割是在模制整体式鞋底夹层之后进行的。

在制造鞋类的方法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将前鞋面部分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以及将后鞋面部分固定到后鞋底夹层部分。后鞋面部分与前鞋面部分分割开。

在制造鞋类的方法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活动铰链前方将弹性偏压构件固定到鞋类物品,使得弹性偏压构件沿着鞋类物品的内侧和外侧并围绕后鞋面部分的后周边延伸。

在制造鞋类的方法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将带子附接到前鞋面部分的鞋跟鞋垫,并且将带子的自由端延伸穿过后鞋面部分中的孔。

在制造鞋类的方法的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鞋底夹层的内侧或鞋底夹层的外侧中的一个处将滑轮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并且在鞋底夹层的内侧或鞋底夹层的外侧中的所述一个处将至少一根线绳固定到后鞋底夹层部分。所述至少一根线绳围绕滑轮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在前鞋面部分上延伸。所述至少一根线绳和滑轮被布置成使得当鞋底夹层从进入位置枢转到使用位置时鞋面被自动收紧。

当结合附图时,从以下实施本教导的模式的详细描述,本教导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附图,其中,在全部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图1-3示出了鞋类物品10(本文也称为鞋类10)的实施例,该鞋类物品10包括鞋底结构12,该鞋底结构12具有包括活动铰链16的整体式鞋底夹层14。如本文所使用的,“活动铰链”是柔性铰链,其与其所铰接地连接的部件的两个相邻部分成一体,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活动铰链”由与部件的相邻部分相同的材料制成。鞋类物品10还包括分割的鞋类鞋面18。如本文所讨论的,鞋类物品10的这些和其他特征使得鞋类能够提供进入位置(例如图2中所示),该进入位置提供了到鞋类物品10中的容易的、不用手的足部进入,该鞋类物品10在足部进入之后也以不用手的方式采用使用位置(例如图1中所示)。本文的鞋类被描述为休闲鞋和运动鞋,但是本教导还包括为礼服鞋、工作鞋、凉鞋、拖鞋、靴子或任何其他类别的鞋类的鞋类物品。

如图1所示,鞋类10可被分成三个大致的区域:鞋前部区域20、鞋中部区域22和鞋跟区域24,鞋前部区域20、鞋中部区域22和鞋跟区域24也分别是鞋底夹层14和鞋面18的鞋前部区域、鞋中部区域和鞋跟区域。鞋类10还包括外侧26和与外侧相对的内侧28(在图3中最佳示出)。鞋前部区域20大体上包括鞋类物品10的与脚趾及连接跖骨与趾骨的关节相对应的部分。鞋中部区域22大体上包括鞋类物品10的与足部的足弓区域相对应的部分,并且鞋跟区域24与足部的包括跟骨(calcaneusbone)的后部部分相对应。外侧26和内侧28延伸穿过鞋前部区域20,鞋中部区域22和鞋跟区域24中的每一个并且与鞋类物品10的相对侧面相对应。鞋前部区域20、鞋中部区域22、鞋跟区域24、外侧26和内侧28并不旨在划分鞋类10的精确区,而是旨在表示鞋类10的大致的区,以帮助进行下面的讨论。

整体式鞋底夹层14被描绘为包括活动铰链16的单个单件鞋底夹层,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集成为一个单元的多个部件。鞋底夹层14可以作为单一鞋底(unisole)与鞋外底部件(outsolecomponents)集成在一起。例如,鞋外底部件可以是由耐磨橡胶材料形成的附着摩擦力元件,该耐磨橡胶材料可以被纹理化以赋予附着摩擦力,和/或可以包括附着摩擦力元件,例如固定到鞋底夹层14的底表面34的防滑件(cleats)。鞋底夹层14可以由当在行走、跑步或其他步行活动期间在足部和地面之间被压缩时衰减地面反作用力(即,提供缓冲)的可压缩聚合物泡沫元件(例如,聚氨酯或乙烯醋酸乙烯酯泡沫)形成。在另外的配置中,鞋底夹层14可包含流体填充室、板、调节器或进一步衰减力、提高稳定性或影响足部运动的其他元件。

整体式鞋底夹层14具有第一部分30和在第一部分30后面的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0也被称为前鞋底部分或前鞋底夹层部分30,且后部部分32也被称为后鞋底部分或后鞋底夹层部分32。整体式鞋底夹层14的前鞋底夹层部分30包括鞋底夹层14的鞋前部区域20和鞋中部区域22,且整体式鞋底夹层14的后鞋底夹层部分32包括鞋跟区域24。为了在整体式鞋底夹层14中建立活动铰链16,整体式鞋底夹层14的底表面34限定了从内侧28延伸到外侧26的凹槽36,如图3中最佳示出的。该整体式鞋底夹层14具有与底表面34相对的顶表面38。在鞋类物品10穿着期间底表面34通常用作地面接触表面。顶表面38通常背对着底表面34,并且可以被称为面向足部的表面,这是因为顶表面38通常面向支撑在其上方的足部。顶表面38限定狭缝40,狭缝40设置在凹槽36之上,但不延伸到凹槽,并且从内侧28延伸到外侧26。

整体式鞋底夹层14在凹槽36和狭缝40处形成活动铰链16,其中活动铰链16将第一部分30连接到第二部分32,并从内侧28横向穿过鞋底夹层14延伸到外侧26。第一部分30和第二部分32在活动铰链16处可选择性地相对于彼此枢转。例如,图1示出了处于第一取向(也称为使用位置)的鞋类10,且图2示出了处于第二取向(也称为进入位置)的鞋类10。第一部分30和第二部分32可在活动铰链16处在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之间相对于彼此枢转。凹槽36在第一取向上比在第二取向上宽,而狭缝40在第二取向上比在第一取向上宽。因为活动铰链16是一件式鞋底夹层的一体部分,并且无缝地连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而不是定位在两个分立的前鞋底夹层部件和后鞋底夹层部件之间并固定两个分立的前鞋底夹层部件和后鞋底夹层部件的一个或更多个附加的单独部件,所以整体式鞋底夹层14可以比其他铰接式鞋底结构更轻并且更容易制造。

如图1所示,在使用位置,前鞋底夹层部分30、活动铰链16和后鞋底夹层部分32在平行于虚线所示的表示地表面gs的平面的平面中大致共面。如图2所示,整体式鞋底夹层14在进入位置相对于使用位置(图1)在活动铰链16处被提升,使得后鞋底夹层部分32从后鞋底夹层部分32的后端42向活动铰链16倾斜,并且前鞋底夹层部分30从前鞋底夹层部分30的前端44向活动铰链16倾斜。

为了便于鞋类10在活动铰链16处的枢转和不用手的足部进入,鞋类10包括分割的鞋类鞋面18。鞋面18包括前鞋面部分18a和独立的后鞋面部分18b。鞋面18之所以被称为分割的,是因为前鞋面部分18a和后鞋面部分18b是彼此没有物理连接的独立的、分立的鞋面部件。前鞋面部分18a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30,并至少限定鞋类鞋面18的鞋前部区域2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前鞋面部分18a还限定了鞋中部区域22。后鞋面部分18b固定到后鞋底夹层部分32,并限定了鞋类鞋面的鞋跟区域24。活动铰链16位于前鞋面部分18a和后鞋面部分18b之间的分界处。

另外,前鞋面部分18a可包括从前鞋面部分18a的其余部分向后延伸的鞋跟鞋垫46。在图1所示的使用位置中,鞋跟鞋垫46的后周边48被后鞋面部分18b包围并覆盖在后鞋底夹层部分32上。后鞋底夹层部分32处的顶表面38可以略微凹陷以接纳鞋跟鞋垫46,鞋跟鞋垫46的宽度小于后鞋面部分18b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宽度。鞋跟鞋垫46在使用位置位于由鞋面部分18a、18b形成的足部接纳腔45内。在图2的进入位置,鞋跟鞋垫46暴露在后鞋底夹层部分32上方,并且设置为比在使用位置时更远离后鞋面部分18b。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鞋跟鞋垫46可以是前鞋面部分18a的一体部分。在其他实施例中,鞋跟鞋垫46可以是前鞋底夹层部分30的一体部分。在还有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没有从前鞋面部分18a延伸的鞋跟鞋垫46。相反,前鞋底夹层部分30和后鞋底夹层部分32中的每一个将具有分立的鞋垫部分。

在使用位置,前鞋面部分18a和后鞋面部分18b是大致邻接的,因为后鞋面部分18b的前边缘50在内侧28和外侧26都接触或至少基本上邻近前鞋面部分18a的后边缘52。前鞋面部分18a和后鞋面部分18b限定踝部开口43,踝部开口43通向足部接纳腔45,穿着者的足部在鞋类10的使用过程中被支撑和固定在足部接纳腔45中。在使用位置,踝部开口43的尺寸由邻接的鞋面部分18a、18b的前鞋领部分(frontcollarportion)19a和后鞋领部分(rearcollarportion)19b确定。鞋类10具有鞋舌21和系带系统23。系带系统23可被调整以在使用位置改变踝部开口43的尺寸。然而,由于鞋类10具有选择性地枢转到进入位置并保持在进入位置直到需要使用为止的能力,所以系带系统23可以最初被调整到期望的松紧度,以在使用位置获得期望的贴合性,且然后在随后的鞋类10放置在足部上以供使用和从足部上移除鞋类10的循环期间保持初始设定的松紧度。

在图2的进入位置,前鞋面部分18a和后鞋面部分18b是不连续的,其中前边缘50和后边缘52彼此显著隔开。在进入位置,前鞋领部分19a和后鞋领部分19b由于鞋面部分18a、18b的中断而分离,充分地加宽了踝部开口。事实上,由于在进入位置所呈现的前鞋面部分18a的倾斜,以及后鞋面部分18b完全设置在前鞋面部分18a的进入角度之下,足部可以向前滑入前鞋面部分18a处的足部接纳腔45中,其中脚趾使用鞋跟鞋垫46作为引导以向下和向前的轨迹进入,并且不需要拉伸、打开、移动或以其他方式移位鞋类10的任何部分。当足部被插入到前鞋面部分18a中并且重量被放置在前鞋底夹层部分30上时,前鞋底夹层部分30被推动返回到使用位置,并且后鞋底夹层部分32也返回到使用位置,使得后鞋面部分18b包围足部的后部,将足部捕获在足部接纳腔45内。

后鞋面部分18b可包括柔顺突起53(在图2中最佳示出),当前鞋底夹层部分30和后鞋底夹层部分32处于图1的使用位置时,该柔顺突起在鞋跟鞋垫46上方向前突出到足部接纳腔45中。突起53可以是例如在后鞋面部分18b的内部周边处正好在后鞋领部分19b下方的泡沫衬垫的凸起。突起53可以被构造成帮助将鞋跟鞋垫46限制在突起53下方,并且还提供足够的柔顺性以允许鞋垫46在移动到进入位置时越过突起53,并且使得后鞋面部分18b舒适地固定到不同围长的脚踝。

弹性偏压构件54沿着鞋类物品10的内侧28和外侧26延伸,并围绕后鞋面部分18b的后周边56延伸。弹性偏压构件54可以是任何可弹性拉伸的材料,例如橡胶或弹性尼龙。弹性偏压构件54在活动铰链16前方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30。在图1中示出弹性偏压构件54在外侧26,以及在图3中示出在内侧28。弹性偏压构件54环绕在后鞋面部分18b的后周边56上。前鞋底夹层部分30具有凹部55,凹部55是前鞋底夹层部分30中的横向通道在外侧26和内侧28处的开口,并且弹性偏压构件54可以延伸穿过该通道并且可以是连续的环(continuousloop)。可替代地,弹性偏压构件54可具有分别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30的内侧28和外侧26的相对的端部。在还有的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偏压构件54可以在前鞋底夹层部分30和前鞋面部分18a之间固定到鞋类物品10。例如,弹性偏压构件54可以在前鞋面部分18a的下部区域缝合到前鞋面部分18a,前鞋面部分18a然后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30的上表面38。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弹性偏压构件54可以在前鞋底夹层部分30的底表面34下方(以及在可以固定到底表面34上的任何鞋外底或鞋外底元件下方)穿过。在每个替代方案中,弹性偏压构件54都在活动铰链16前方在一锚定位置处固定到鞋类物品10,使得活动铰链16是双稳定活动铰链(即,在使用位置和进入位置都稳定),该锚定位置使得弹性偏压构件54的处于张紧状态(intension)的部分跨过(crossover)活动铰链16或靠近活动铰链16。弹性偏压构件54的长度使得其在使用位置时处于张紧状态,以便在穿着期间保持鞋面部分18a、18b邻接,并且在鞋类10处于图2的进入位置时也处于张紧状态,以便将鞋类保持在进入位置,准备好让足部进入。当足部施载于鞋类10时,弹性偏压构件54的张力被克服,使得弹性偏压构件54在从进入位置到使用位置的过渡期间被拉伸。

鞋类物品10被构造成在水平表面上稳定地平衡,并在进入位置中仍然保持稳定地平衡,以等待足部进入。更具体地,鞋跟区域24中的整体式鞋底夹层14的底表面34具有主要部分60和从主要部分60延伸并与主要部分60成钝角a1设置的最后面部分62,使得底表面34的主要部分60在第一取向(即使用位置)沿着水平面延伸,并且底表面34的最后面部分62在第二取向(即进入位置)沿着水平面延伸。例如,钝角a1可以与凹槽36在使用位置的角度a相同。假设主要部分60在使用位置是水平的,那么当凹槽在进入位置闭合时,最后面部分62将是水平的。水平面gs在图1和图2中用虚线表示,并表示水平地表面。因此,鞋类物品10在使用位置以主要部分60搁置,且在进入位置以最后面部分62搁置。

鞋类物品10还构造成便于不用手的移除。参照图3,整体式鞋底夹层14的第二部分32的顶表面38具有主要部分64和从主要部分64延伸并以与主要部分64成钝角a2设置的最后面部分66,使得第二部分32在底表面34的最后面部分62和顶表面38的最后面部分66之间具有脊68(见图1或图3)。延伸到脊68的最后面部分66充分突出,以允许另一只脚在其上施加向下的负载,使得鞋底夹层14在铰链16处枢转,将鞋类10移动到进入位置,该进入位置也用作移除位置,该移除位置使得足部能够从足部接纳腔45中无需手地抽出。

图4-10描绘了在本教导范围内的鞋类物品110的另一个实施例。鞋类物品110具有许多与鞋类物品10相同的特征,其中一些相同的特征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对鞋类物品10的相应特征的描述同样适用于鞋类物品110。例如,鞋类物品10具有鞋底结构112,鞋底结构112具有鞋底夹层114,鞋底夹层114被描绘为包括活动铰链16的整体式、单件式鞋底夹层,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鞋底夹层114可以是集成为单一单元的多个部件。

整体式鞋底夹层114具有第一部分130和第一部分130后面的第二部分132。第一部分130也被称为前鞋底部分或前鞋底夹层部分130,且后部部分132也被称为后鞋底部分或后鞋底夹层部分132。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前鞋底夹层部分130包括鞋底夹层114的鞋前部区域20和鞋中部区域22,且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后鞋底夹层部分132包括鞋跟区域24。为了在整体式鞋底夹层14中建立活动铰链116,整体式鞋底夹层14的底表面134限定了从内侧28延伸到外侧26的凹槽136。该整体式鞋底夹层114具有与底表面134相对的顶表面138。在鞋类物品110穿着期间底表面134通常用作地面接触表面。顶表面138通常背对着底表面134,并且可以被称为面向足部的表面,因为顶表面138通常面向支撑在其上的足部。顶表面138限定狭缝140,狭缝140设置在凹槽136之上,并且从内侧28延伸到外侧26。

活动铰链116除了鞋底夹层14的狭缝40被更复杂的狭缝140代替之外,在所有方面都与具有活动铰链16的鞋底夹层14相似。参照图6和图7,狭缝140包括主要部分140a,该主要部分140a从鞋底夹层114的顶表面138朝向凹槽136向下延伸并且具有在凹槽136上方与其间隔开的远端141(即,停止在凹槽136不远处并且不一直延伸到凹槽136)。狭缝140具有前分支140b,该前分支140b从主要部分140a的远端141延伸到前鞋底夹层部分130中并终止于底表面134上方(即,停止在底表面134不远处且不一直延伸到底表面134)。狭缝140还具有后分支140c,该后分支140c从主要部分140a的远端141延伸到后鞋底夹层部分132中并终止于底表面134上方(即,停止在底表面134不远处且不一直延伸到底表面134)。

如图6所清楚显示的,整体式鞋底夹层114在凹槽136处的底表面134中具有前壁135和后壁137。狭缝140的前分支140b在前壁135上方延伸,且狭缝140的后分支140c在后壁137上方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当鞋底夹层114处于图6的使用位置时,鞋底夹层114在前分支140b处的壁147a、147b平行于前壁135,且鞋底夹层114在后分支140c处的壁147c、147d平行于后壁137。在其他实施例中,狭缝140的分支140b、140c不必与凹槽136处的壁135、137平行,但在所有实施例中都被构造成使得分支140b、140c减轻鞋底夹层114在狭缝140的主要部分140a处的应力。

活动铰链116连接第一部分130和第二部分132,使得第一部分130和第二部分132在活动铰链处可在图4-6的第一取向(使用位置)和图7-10的第二取向(进入位置)之间选择性地相对于彼此枢转。如图6-7所清楚显示的,凹槽136在第一取向上比在第二取向上宽,而狭缝140在第二取向上比在第一取向上宽。

当鞋类110处于使用位置时,鞋底夹层114在主要部分140a处的壁141a、141b可以接触。当鞋类110处于使用位置时,前分支140b的壁147a、147b可以彼此接触。当鞋类110处于使用位置时,后分支140c的壁147c、147d可以接触。因此分支140b、140c在壁147a-147d处提供附加的表面积,在该表面积上可以承受压缩力。分支140b、140c还允许狭缝140从图6的y形打开到图7的w形。如图7所清楚显示的,活动铰链116处的应力分布在两个谷v1和v2(v1和v2是分支140b、140c的远端)以及谷v1和v2之间的材料上,而不是像简单的直狭缝那样的情况集中在单个谷处(例如,集中在图1中的狭缝40的端部处)。复杂狭缝140因此减轻了活动铰链116处的应力。

图23-25中图示了具有复杂狭缝的活动铰链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其可用于图4的鞋底夹层114中以代替狭缝140。图23示出了活动铰链516,活动铰链516由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134中的凹槽536和从鞋底夹层114的顶表面138延伸并设置在凹槽536之上的复杂狭缝540建立。凹槽536处的鞋底夹层的底表面134具有在狭缝540下方的圆滑部分539,而不是像凹槽136那样具有v形部分。狭缝540包括主要部分540a、前分支540b,该前分支540b从主要部分140a的远端延伸到前鞋底夹层部分130中并终止于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134上方(即,停止在底表面134不远处并且不一直延伸到底表面134)。狭缝540还具有后分支540c,该后分支540c从主要部分540a的远端延伸到后鞋底夹层部分132中并终止于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134上方(即,停止在底表面134不远处并且不一直延伸到底表面134)。分支540b、540c是非线性的,以逐渐变化的斜率向下延伸。圆滑部分539和非线性倾斜分支540b、540c促进了活动铰链516的在分支540b、540c下方和凹槽536上方的区域中的弯曲和应力分布。

图24示出了活动铰链616,活动铰链616由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134中的凹槽136和从鞋底夹层114的顶表面138延伸并设置在凹槽636之上的复杂狭缝640建立。凹槽136处的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134具有如图4所示的v形。狭缝640包括主要部分640a、前分支640b,该前分支640b从主要部分640a的远端延伸到前鞋底夹层部分130中并终止于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134上方(即,停止在底表面134不远处并且不一直延伸到底表面134)。狭缝640还具有后分支640c,该后分支640c从主要部分640a的远端延伸到后鞋底夹层部分132中并终止于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134上方(即,停止在底表面134不远处并且不一直延伸到底表面134)。分支640b、640c是非线性的,首先水平延伸,然后从水平部分以一定角度向下延伸。非线性分支640b、640c促进活动铰链616的在分支640b、640c下方和凹槽636上方的区域中的弯曲和应力分布。

图25示出了活动铰链716,活动铰链716由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134中的凹槽736和从鞋底夹层114的顶表面138延伸并设置在凹槽736之上的复杂狭缝740建立。凹槽736处的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134具有直的前壁和后壁以及壁之间的平顶739。狭缝740包括主要部分740a、前分支740b,该前分支740b从主要部分740a的远端延伸到前鞋底夹层部分130中并终止于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134上方(即,停止在底表面134不远处并且不一直延伸到底表面134)。狭缝740还具有后分支740c,该后分支740c从主要部分740a的远端延伸到后鞋底夹层部分132中并终止于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134上方(即,停止在底表面134不远处并且不一直延伸到底表面134)。分支740b、740c是非线性的,首先水平延伸,然后从水平部分以一定角度向下延伸。非线性分支740b、740c促进活动铰链716的在分支740b、740c下方和凹槽736上方的区域中的弯曲和应力分布。平顶739有助于防止应力集中在凹槽736上方。

如图4-6所图示的,在使用位置,前鞋底夹层部分130、活动铰链116和后鞋底夹层部分132大致在平行于表示地面gs的平面(图4中虚线所示)的平面内共面。整体式鞋底夹层114在活动铰链116处相对于使用位置(图4-6)被提升到进入位置(图7-10),使得后鞋底夹层部分132从后鞋底夹层部分132的后端142向活动铰链116倾斜,并且前鞋底夹层部分130从前鞋底夹层部分130的前端144向活动铰链116倾斜,如图8中最佳图示的。

为了便于鞋类物品110在活动铰链116处枢转,鞋类物品110具有带有前鞋面部分118a和后鞋面部分118b的分割的鞋类鞋面118。前鞋面部分118a和后鞋面部分118b构造成与前鞋面部分18a和后鞋面部分18b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当鞋类物品110处于使用位置时,后鞋面部分118b在鞋类110的内侧28处和外侧26处与前鞋面部分118a重叠,而不是像鞋面部分18a、18b在边缘50、52处邻接那样简单地在边缘处邻接。前鞋面部分118a具有鞋跟鞋垫146,如图10最佳所示。鞋跟鞋垫146可以是前鞋面部分118a的一体部分。在其他实施例中,鞋跟鞋垫146可以是前鞋底夹层部分130的一体部分。在图4所示的使用位置,鞋跟鞋垫146的后周边148被后鞋面部分118b包围并覆盖在后鞋底夹层部分132上。鞋跟鞋垫146在使用位置位于由鞋面部分118a、118b形成的足部接纳腔145内。后鞋底夹层部分132的顶表面138可以略微凹陷以接纳鞋跟鞋垫146,鞋跟鞋垫146的宽度小于后鞋面部分118b的两个侧壁117a、117b之间的宽度。在图8-10的进入位置,鞋跟鞋垫146暴露在后鞋底夹层部分132上方,并且设置成比在使用位置时更远离后鞋面部分118b。

前鞋面部分118a具有后部部分159,该后部部分159从外侧26(见图8)向上延伸并围绕鞋跟鞋垫146的后周边148延伸至内侧28(见图10)。后部部分159具有外侧壁159a、内侧壁159b和连接外侧壁159a和内侧壁159b的后壁159c,使得壁159a、159b、159c形成连续的内鞋跟杯(continuousinnerheelcup)。当鞋类物品110处于使用位置时,后部部分159横向地设置在后鞋面部分118b的内侧和外侧的内部。更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使用位置,后鞋面部分118b的外侧壁117a在前鞋面部分118a的后部部分159的侧壁159a的横向外侧并与前鞋面部分118a的后部部分159的侧壁159a相邻。在使用位置,后鞋面部分118b的内侧壁117b在前鞋面部分118a的后部部分159的内侧壁159b的横向外侧并与前鞋面部分118a的后部部分159的内侧壁159b相邻。如本文所使用的,如果一个部件在鞋类的横向方向上(即,沿着鞋的宽度)更远离鞋类的纵向轴线,则该部件在另一个部件的横向外侧。因此,由于前鞋面部分118a和后鞋面部分118b重叠,鞋类鞋面118在鞋跟部分24处具有双倍壁厚。双倍壁厚在使用位置为鞋面118的鞋跟区域24提供横向稳定性。

后鞋面部分118b包括柔顺突起153,在图4、8和10中最佳示出,当前鞋底夹层部分130和后鞋底夹层部分132处于使用位置时,该柔顺突起在鞋跟鞋垫146上方向前突入到足部接纳腔145中。突起153可以是例如在后鞋面部分118b的内部周边处的泡沫衬垫。突起153可以被构造成在使用位置中设置在鞋跟鞋垫146上方,以帮助将鞋跟鞋垫146限制在突起153下方,但还提供足够的柔顺性,以便既允许鞋垫146在移动到进入位置时越过突起153,又使得后鞋面部分118b舒适地固定到不同围长的脚踝。

前鞋面部分118a和后鞋面部分118b限定踝部开口143,踝部开口143通向足部接纳腔145,穿着者的足部在鞋类110的使用过程中被支撑和固定在该足部接纳腔145中。在使用位置,踝部开口143的尺寸由重叠的鞋面部分118a、118b的壁159a、159b、117a、117b确定。鞋类110具有鞋舌121和系带系统123。系带系统123可被调整以在使用位置改变踝部开口143的尺寸。然而,由于鞋类110具有选择性地枢转到进入位置并保持在进入位置直到需要使用为止的能力,系带系统123可以最初被调整到需要的松紧度,以在使用位置获得需要的贴合性,且然后在随后从足部上移除鞋类110并将鞋类110放置在足部上期间保持初始的松紧度设定。

在进入位置,前鞋面部分118a和后鞋面部分118b不重叠,并且壁159a、159b与壁117a、117b分离(即,不相邻),以充分地加宽踝部开口。事实上,由于前鞋面部分118a在进入位置中呈现的倾斜,足部可以向前滑入前鞋面部分118a处的足部接纳腔145中,其中脚趾使用鞋跟鞋垫146作为引导以向下和向前的轨迹进入,并且不需要拉伸、打开、移动或以其他方式移位鞋类110的任何部分,因为后鞋面部分118b完全设置在前鞋面部分118a的进入角度之下。当足部被插入到前鞋面部分118a中并且重量被放置在前鞋底夹层部分130上时,前鞋底夹层部分130被推动返回到使用位置,使得活动铰链116枢转回到使用位置,并且后鞋面部分118b包围足部的后部,将足部捕获在足部接纳腔145内。弹性偏压构件154固定在前鞋底夹层部分130的内侧28处和前鞋底夹层部分130的外侧26处,并围绕后鞋面部分118b的后周边156延伸。弹性偏压构件154可以是任何可弹性拉伸的材料,例如橡胶或弹性尼龙。弹性偏压构件154可以环绕后鞋面部分118b的后周边156,并且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130的内侧28和外侧26,或者弹性偏压构件154可以具有内侧部件和独立的外侧部件。弹性偏压构件154可以具有在相对侧的凹部155中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130的端部,或者凹部155可以是前鞋底夹层部分130中的横向通道的开口,其在外侧26和内侧28处开口,并且弹性偏压构件154可以是延伸穿过该通道的连续环。在还有的实施例中,弹性偏压构件154可以在前鞋底夹层部分130和前鞋面部分118a之间固定到鞋类物品110。例如,弹性偏压构件154可以在前鞋面部分118a的下部区域处缝合到前鞋面部分118a,前鞋面部分118a然后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130的上表面138。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弹性偏压构件154可以在前鞋底夹层部分130的底表面134下方(以及在可以固定到底表面134的任何鞋外底或鞋外底元件下方)穿过。在每个替代方案中,弹性偏压构件154都在活动铰链116前方在一锚定位置处固定到鞋类110,使得活动铰链116是双稳定活动铰链(即,在使用位置和进入位置都稳定),该锚定位置使得弹性偏压构件154的处于张紧状态的部分跨过活动铰链116或靠近活动铰链116。弹性偏压构件154的长度使得其在使用位置时处于张紧状态,以便在穿着期间保持鞋面部分118a、118b邻接,并且在鞋类10处于图8的进入位置时也处于张紧状态,以便将鞋类110保持在进入位置,准备好让足部进入。

鞋类物品110被构造成在水平表面上稳定地平衡,并在进入位置仍然稳定地平衡,以等待脚进入。更具体地,参考图9,鞋跟区域24中的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134具有主要部分160和从主要部分160延伸并与主要部分160成钝角a1设置的最后面部分162,使得底表面134的主要部分160在第一取向(即使用位置,见图4)沿着水平面延伸,并且底表面134的最后面部分162在第二取向(即进入位置,见图8)沿着水平面延伸。水平面gs在图4和图8中用虚线表示,并表示水平地表面。因此,鞋类物品110在使用位置以主要部分160搁置,且在进入位置以最后面部分162搁置。角度a1可以与当凹槽136处于使用位置时凹槽136的壁之间的角度相同,从而当凹槽闭合时(即,如在进入位置),最后面部分162是水平的。

鞋类物品110还构造成便于不用手的移除。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第二部分132的顶表面138具有主要部分164(见图5和7)和从主要部分164延伸并与主要部分成钝角a2设置的最后面部分166,使得第二部分132在底表面134的最后面部分162和顶表面138的最后面部分166之间具有脊168。延伸到脊168的最后面部分166充分突出,以允许另一只脚在其上施加向下的负载,使得鞋底夹层114在活动铰链116处枢转,以将鞋类110移动到进入位置。该进入位置还用作移除位置,该移除位置使得足部能够从足部接纳腔145中不用手地抽出。

图11-14描绘了在本教导范围内的鞋类物品210的另一个实施例。鞋类物品210具有许多与鞋类物品10和110相同的特征,其中一些特征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对鞋类物品10和110的相应特征的描述同样适用于鞋类物品210。例如,鞋类物品210包括鞋底夹层114,该鞋底夹层114具有活动铰链116、具有底表面134且具有顶表面138,底表面134具有最后面部分162,该最后面部分162为搁置成处于进入位置的鞋类210提供稳定性,顶表面138具有最后面部分166,最后面部分166使得鞋类210能够以不用手的方式移除。

鞋类物品210包括具有前鞋面部分218a和后鞋面部分218b的分割的鞋类鞋面218。前鞋面部分218a的功能与前鞋面部分118a相同并且具有与前鞋面部分118a相同的特征,除了前鞋面部分218a是无花边样式外。除了壁117a、117b和弹性偏压构件154被壁217a、217b代替之外,后鞋面部分218b的功能与后鞋面部分118b相同,并且具有与后鞋面部分118b相同的特征,壁217a、217b形成后鞋面部分118b的后周边256,并且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130的外侧26和内侧28。类似于关于弹性鞋底夹层部分154所讨论的,壁217a、217b可以在活动铰链116前方的任何位置固定到鞋类210,使得处于张紧状态的部分沿着鞋类物品210的外侧和内侧跨过活动铰链116或靠近活动铰链116。例如,壁217a、217b可以在前鞋面部分218a的下部区域缝合到前鞋面部分218a,前鞋面部分218a然后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130的上表面138。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壁217a、217b可以在前鞋底夹层部分130的底表面134下方(以及在可以固定到底表面134的任何鞋外底或鞋外底元件下方)穿过。壁217a、217b可以是穿过前鞋底夹层部分130中的通道的连续环的一部分,该通道在内侧和外侧处开口。壁217a、217b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可拉伸尼龙,使得壁217a、217b也用作弹性偏压构件。因此,后鞋面部分218b包括弹性偏压构件。

由于当鞋类物品210处于使用位置时,壁217a、217b分别设置于前鞋面部分218a的外侧侧壁259a和内侧侧壁259b的横向外侧,因此后鞋面部分218b在图11的使用位置与前鞋面部分218a重叠。在图11所示的使用位置,鞋跟鞋垫146的后周边148被后鞋面部分218b包围,并覆盖在后鞋底夹层部分132上。如图13-14中最佳示出的,后鞋底夹层部分132具有后唇缘167,该后唇缘167向上且在鞋跟鞋垫146的上方延伸并支撑后鞋面部分218b。鞋跟鞋垫146在使用位置位于由鞋面部分218a、218b形成的足部接纳腔245内。在图12的进入位置,鞋跟鞋垫146暴露在后鞋底夹层部分132上方,并且设置成比在使用位置时更远离后鞋面部分218b。因此,进入位置时的踝部开口大于使用位置时由鞋面部分218a、218b形成的踝部开口243。

图15-17示出了在本教导范围内的鞋类物品310的另一个实施例。鞋类物品310具有许多与鞋类物品10、110和210相同的特征,其中一些特征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对鞋类物品10、110、210的相应特征的描述同样适用于鞋类物品310。例如,鞋类物品310包括具有活动铰链316的鞋底结构312。鞋底结构312包括鞋底夹层314和固定到鞋底夹层314底表面的鞋外底315。鞋外底315是具有鞋前部区域20、鞋中部区域22和鞋跟区域24的全长鞋外底。鞋底夹层314具有延伸到鞋外底315的狭缝340。狭缝340将鞋底夹层314分成前鞋底夹层部分330(也称为前鞋底部分)和后鞋底夹层部分332(也称为后鞋底部分)。前鞋底夹层部分330和后鞋底夹层部分332可以与模制时模制的或模制后切割的狭缝形成一体,或者鞋底夹层部分330、332可以分开模制。在使用位置,前鞋底夹层部分330、后鞋底夹层部分332和活动铰链316在平行于水平地表面gs的平面内基本上共面。鞋外底315具有底表面,该底表面具有最后面部分362,在图17的进入位置,鞋类310以最后面部分362搁置,并且该最后面部分为搁置成处于该进入位置的鞋类310提供稳定性。在图17的进入位置,鞋底结构312在活动铰链316处相对于图15的使用位置被提升,使得后鞋底部分332从后端342向活动铰链316倾斜,并且前鞋底部分330从前端344向活动铰链316倾斜,如图17所示。图16是图15的使用位置和图17的进入位置之间的位置。在进入位置,狭缝340打开,以及鞋外底315用作打开的狭缝340下方的活动铰链316。

鞋类物品310包括具有前鞋面部分318a和后鞋面部分318b的分割的鞋类鞋面318a、318b。前鞋面部分318a的功能与前鞋面部分118a相同并且具有与前鞋面部分118a相同的特征。后鞋面部分318b的功能与后鞋面部分118b相同,并且具有与后鞋面部分118b相同的特征。在使用位置,前鞋面部分318a和后鞋面部分318b在鞋跟区域24处重叠。更具体地,前鞋面部分318a的后部部分的侧壁359(图16中示出了一个)与后鞋面部分318b的侧壁317(示出了一个)重叠。

在图15的使用位置,前鞋面部分318a与后鞋面部分318b重叠,因为当鞋类物品310处于使用位置时,侧壁317(在所示的侧视图中可看见一个侧壁)设置在前鞋面部分318a的后部部分的侧壁359的横向外侧。在图15所示的使用位置,从前鞋面部分318a向后延伸的鞋跟鞋垫346的后周边348被后鞋面部分318b包围,并覆盖在后鞋底夹层部分332上。在图17的进入位置,鞋跟鞋垫346暴露在后鞋底夹层部分332上方,并且设置成比在使用位置时更远离后鞋面部分318b。后鞋面部分318b可以具有突起353(见图15),该突起353延伸到足部接纳腔345中,并且在进入位置设置在鞋跟鞋垫346上方,类似于突起153。因此,在进入位置的踝部开口343大于在使用位置由鞋面部分318a、318b形成的踝部开口。因此,在进入位置,进入足部接纳腔345更容易,如关于鞋类110所讨论的。

鞋类物品310中没有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330的弹性偏压构件。取而代之的是,鞋类310包括带子380。带子380具有固定到鞋跟鞋垫346的固定端382和延伸穿过后鞋面部分318b中的孔386的自由端384。带子380的长度被配置成当鞋底夹层314处于图17的进入位置时带子380是松弛的,并且当带子380通过自由端384被拉紧时,前鞋面部分318a朝向使用位置枢转。带子380可以通过在进入位置进入前鞋面部分318a的足部的重量来收紧,从而使鞋类310返回到使用位置。带子380也可以被手动拉动以使鞋类310返回到使用位置。带子380还通过将鞋底夹层部分330、332相对于彼此的最大枢转限制到带子380被收紧的取向来防止活动铰链316的过度延伸。

图18-22示出了鞋类物品410的又一个实施例。鞋类物品410包括整体式鞋底夹层114,该鞋底夹层114具有参照图4-10所述的所有特征和功能,包括凹槽136和狭缝140,鞋底夹层114在该凹槽136和狭缝140处形成活动铰链116(或者本文所述的替代性活动铰链构型中的任何一个)。鞋类物品410还包括具有前鞋面部分418a和后鞋面部分418b的分割的鞋面418。前鞋面部分418a包括后部部分459,后部部分459分别具有外侧壁和内侧壁459a、459b(见图21),并且后鞋面部分418b具有外侧壁和内侧壁417a、417b,当从前鞋面部分418a向后延伸的鞋跟鞋垫446覆盖在后鞋底夹层部分132上并且鞋类410处于图18-20的使用位置时,该外侧壁和内侧壁417a、417b与壁459a、459b重叠,类似于关于图4的壁117a、117b、159a、159b所描述的。功能上与偏压构件154相同的弹性偏压构件454以与偏压构件154相同的方式固定到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前鞋底夹层部分130的内侧和外侧,并且可以如关于偏压构件154所述的横向延伸穿过鞋底夹层114,或者可以具有关于偏压构件154所述的任何其他构型。

前鞋面部分418a和后鞋面部分418b限定踝部开口443(见图18),踝部开口443通向足部接纳腔445,穿着者的足部在鞋类410使用期间被支撑和固定在足部接纳腔445中。在使用位置,踝部开口443的尺寸由重叠的鞋面部分418a、418b的壁459a、459b、417a、417b确定。在进入位置,鞋面部分418a、418b分开,其中后鞋面部分418b在鞋跟鞋垫446下方,并且踝部开口443相对于使用位置时的踝部开口443的尺寸变宽。

鞋类物品410包括束紧系统490,该束紧系统490用于在使用位置收紧鞋面418。束紧系统490针对鞋类物品410被示出和描述,但是也可以用于本教导范围内的任何鞋类物品,例如鞋类物品10、110、210和310。束紧系统490包括至少一根线绳492,该线绳492至少部分地在前鞋面部分418a上延伸,并在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外侧26或内侧28中的一个处固定到后鞋底夹层部分132。所述至少一根线绳492可以是细绳、线、绳子、股线、系带或另外的细长拉伸元件。

滑轮494在固定线绳492的同一侧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13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有两个滑轮494,在外侧和内侧26、28的每一侧上各一个。单根线绳492穿过孔眼495,并越过两侧26、28之间的前鞋面部分418a的顶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有两根线绳492,每一侧固定一根,并且每一根锚固在各自的孔眼或其他地方。

如图19所示,线绳492沿着内侧28延伸,并且具有穿过孔眼495的部分496a。线绳492还具有固定到后鞋底夹层部分132的内侧28的端部497a。线绳492沿着外侧26延伸,并具有穿过孔眼495的部分496b。线绳492还具有固定到后鞋底夹层部分132的外侧26的端部497b。线绳492围绕第一滑轮494在第一线绳492的部分496a和第一线绳492的第二端497a之间延伸。第二滑轮494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418a的外侧26。线绳492围绕第二滑轮494在线绳492的部分496b和线绳492的端部497b之间延伸。由于第一端、滑轮和第二端在每一侧上的定位,当前鞋底夹层部分130和后鞋底夹层部分132处于进入位置时,线绳492相对松弛,且当前鞋底夹层部分130和后鞋底夹层部分132处于使用位置时,线绳492相对收紧。因此,当鞋类410从进入位置返回到使用位置时(例如当足部的重量进入前鞋面部分418a中的足部接纳腔445时),鞋类410返回到使用位置,并且束紧系统490自动收紧,拉动前鞋面部分418a紧贴足部。

一种制造鞋类例如本文公开的鞋类10、110、210、310和/或410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形成鞋底夹层,该鞋底夹层具有前鞋底夹层部分、后鞋底夹层部分和活动铰链,该活动铰链从鞋底夹层的内侧28横向延伸穿过鞋底夹层到达鞋底夹层的外侧26,并连接前鞋底夹层部分和后鞋底夹层部分。例如,关于整体式鞋底夹层114,形成整体式鞋底夹层114可包括例如通过压缩模制或注射模制中的一种来模制整体式鞋底夹层114。模制整体式鞋底夹层114可以包括模制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34,该底表面34具有从整体式鞋底夹层的内侧28延伸到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外侧26的凹槽136。模制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34还可以包括模制后鞋底夹层部分132的底表面,该后鞋底夹层部分132的底表面具有主要部分160和从主要部分160延伸并与主要部分160成钝角a1设置的最后面部分162。

模制整体式鞋底夹层114可包括模制具有狭缝140或具有本文公开的任何其他构型的狭缝40、540、640、740的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顶表面138。该方法可以包括在同一模具中同时模制凹槽136和狭缝140(或狭缝40、540、640、740),而不需要任何提供凹槽136和狭缝140所需的二次加工步骤。例如,如果模具配置有对应于鞋底夹层114的中间位置的模具腔,在该模具腔中凹槽136部分地闭合,并且狭缝140部分地打开,则凹槽136和狭缝140两者可以同时模制。

可选地,代替模制凹槽136和/或狭缝140,制造鞋类例如鞋类110的方法可以替代地包括通过热刀切割或激光切割在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34中提供凹槽136,这两种切割都将在模制整体式鞋底夹层114之后发生。凹槽136从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内侧28延伸到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外侧26。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通过热刀切割或激光切割在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顶表面38中提供狭缝140。所提供的狭缝140从整体式鞋底夹层的内侧28延伸到整体式鞋底夹层的外侧26,并设置在凹槽136之上。

此外,该方法可以包括将鞋外底附接到分段的前鞋底夹层部分和后鞋底夹层部分的底表面,其中鞋外底至少部分地形成活动铰链。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前鞋底夹层部分和后鞋底夹层部分是分段的(即,彼此没有物理连接),这是因为它们被分开地模制或以其他方式形成,或者是因为形成的鞋底夹层被切割或以其他方式分成多个部分。鞋外底固定到分段的前鞋底夹层部分和后鞋底夹层部分的底表面。前鞋底夹层部分和后鞋底夹层部分之间的分离由此形成狭缝,而鞋外底连接前鞋底夹层部分和后鞋底夹层部分,并在狭缝下方弯曲形成活动铰链,如参考图15-17的鞋底夹层部分330、332和鞋外底315所示和所述的。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鞋底夹层114可以通过模制而设置有凹槽,例如凹槽136,并且鞋外底,例如鞋外底315可以固定到鞋底夹层114的底表面134,包括固定到底表面134的在凹槽136中的部分。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鞋外底勾勒出凹槽,并且当凹槽闭合时,固定在凹槽中的鞋外底部分彼此紧靠在一起。

在鞋底夹层形成之后,该方法包括将前鞋面部分,如前鞋面部分118a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如前鞋底夹层部分130,并将后鞋面部分,如后鞋面部分118b固定到后鞋底夹层部分,如后鞋底夹层部分132,其中后鞋面部分与前鞋面部分分开,如关于鞋类10、110、210、310、410的每个实施例所述的。诸如鞋面部分118a、118b的鞋面部分可以通过热粘合、射频焊接、粘合剂、缝合或其他方式固定到相应的鞋底夹层部分,诸如鞋底夹层部分130、132。

在鞋面部分固定到鞋底夹层部分之后,该方法包括在活动铰链16或116前方将弹性偏压构件54或154固定到鞋类10或110,例如在整体式鞋底夹层14或114的内侧28和整体式鞋底夹层14或114的外侧26的前鞋底夹层部分30或130处,使得弹性偏压构件154围绕后鞋面部分18b或18b的后周边56或156延伸,并沿着鞋类物品10或110的内侧和外侧延伸。替代地,后鞋面部分本身可以用作弹性偏压构件,并且可以固定在活动铰链的前方,例如图12中后鞋面部分218b固定在活动铰链116的前方。替代地或除了如上所述固定弹性偏压构件之外,该方法可包括将带子380附接到前鞋面部分318a的鞋跟鞋垫346,如关于鞋类物品310所述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带子380的自由端384延伸穿过后鞋面部分318b中的孔386。

关于鞋类物品410,该方法还包括:

将滑轮494在内侧28或外侧26中的一个处固定到前鞋底夹层部分130,并且将至少一根线绳492在整体式鞋底夹层114的内侧28或外侧26中的同一侧处固定到后鞋底夹层部分132,使得线绳围绕滑轮在前鞋面部分处且至少部分地在前鞋面部分上延伸。所述至少一根线绳可以是线绳、系带或另外的细长拉伸元件。

“一个(a)”、“一个(an)”、“该(the)”、“至少一个”和“一个或更多个”可互换使用,以指示存在至少一个项。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可以存在多个这样的项。除非根据上下文(包括所附权利要求)明确或清楚地另外指出,否则本说明书中的参数(例如,数量或条件)的所有数值应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均由术语“约(about)”修饰,不论“约”是否实际出现在该数值之前。“约”表示所述的数值允许一些轻微的不精确性(有些靠近该值的准确性;近似或适度地接近于该值;几乎)。如果由“约”所提供的不精确性在该技术领域中没有以其他方式以这种普通含义被理解,那么本文所用的“约”至少表示可能由测量和使用这样的参数的普通方法引起的变化。另外,范围的公开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该范围内的所有值和进一步划分的范围。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都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术语“包括(comprising)”、“包含(including)”和“具有(having)”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或部件的存在或添加。步骤、工艺和操作的顺序可以在可能的时候被改变,并且可以采用另外的或替代的步骤。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包括相关的所列项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术语“任何(anyof)”被理解为包括引用项的任何可能组合,包括引用项中的“任何一个(anyoneof)”。术语“任何”被理解为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书的引用权利要求的任何可能组合,包括所引用权利要求中的“任何一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诸如“上方(above)”、“下方(below)”、“向上(upward)”、“向下(downward)”、“顶部(top)”、“底部(bottom)”等术语,可以相对于附图描述性地使用,而不代表对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该发明范围的限制。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用于实施本教导的许多方面的几种模式,但是熟悉这些教导所涉及的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实施本教导的各种替代方面。以上描述中包含的或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旨在被解释为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