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7333发布日期:2018-09-11 20:10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物品,其用于外出旅游携带钱币、珍贵物品、生活用品;当前的行李箱,通常采用机械、或电子锁或密码开关等,然而这些传统的防盗技术大多已被盗窃分子所破获,从而使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去盗窃行李箱,从而使用户遭受巨大的损失。目前,在箱包大多采用拨码方式,机械结构,也有部分箱包采用了电子密码识别的方式。由于自身功能的单一以及低保密性,己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这两种传统的箱包方式,都存在较大的缺陷:对于拨码方式,由于其采用了机械结构,使用相应的机械手段就可以打开,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密码锁形式的锁具,可能会被他人破解密码,而造成行李被盗取的风险;而搭配钥匙的锁具的钥匙若是遗失,则使用者将无法开启行李箱。因此,使用传统锁具的行李箱在安全性和方便性上,皆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消费者在出门的时候,通常会携带很多物品,并且物品种类很多,其中不乏一些液态物品,比如水、酱汁等,这些物品一旦泄露,却没有被及时发现病加以处理,将会殃及行李箱中的其他物品,甚至会影响衣服等物品的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李箱,能够防止箱体内液态物品对箱体内其他物品的污染,并且能够更加有效地防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行李箱,包括:箱体、拉杆、以及四个脚轮,所述箱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与所述第二箱体通过拉链扣合在一起,所述拉链上设置有两个拉链扣,所述拉链扣上设置有拉链扣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液态物品放置区一,所述液态物品放置区一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控制器、为所述控制器提供电源的电池、以及示警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示警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箱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指纹锁装置,所述指纹锁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指纹锁装置包括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组立板,每组所述立板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立板,每个所述立板上皆开设有一个立板孔,四个所述立板孔皆同轴线设置,每组所述立板之间形成拉链扣放置槽;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上部定义为小径段旋钮,所述旋钮的下部定义为大径段旋钮,所述大径段旋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主牙齿;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主牙齿啮合的副牙齿,所述限位板上还设置有两个限位柱,所述行李箱被锁上时,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柱能够同时穿过其中一组所述立板孔以及其中一个所述拉链扣孔,另一个所述限位柱能够同时穿过另一组所述立板孔以及另一个所述拉链扣孔;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导向凹槽,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导向凹槽内,靠近所述副牙齿的一端的端部,所述导向凹槽内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限位柱同时穿过所述立板孔与所述拉链扣孔时,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行程开关相接触,所述行程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限位板同轴线设置,所述微型气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行李箱被锁上时,所述微型气缸的活塞杆在所述控制器控制下伸出,且能够抵靠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盖板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两个拉链扣放置槽对应孔,还开设有旋钮对应孔;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指纹识别器,所述指纹识别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液态物品放置区二,所述液态物品放置区二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示警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示警器为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示警器为喇叭。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所述盖板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的第一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液态物品放置区一,并且在液态物品放置区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第一箱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控制器、为控制器提供电源的电池、以及示警器,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示警器电连接。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后,传递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信号并加以分析处理,如果湿度超出预定值,就会控制示警器发出示警,便于消费者及时处理,能够有效地防止箱体内液态物品对箱体内其他物品的污染。

在第一箱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指纹锁装置,指纹锁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与传统的拨码方式、机械结构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防盗,加强行李箱的安全性。

大径段旋钮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主牙齿,与限位板上设置有副牙齿,利用主牙齿与副牙齿相啮合的形式,使得行李箱被锁上时的状态更加稳定。

在行李箱被锁上时,采用微型气缸的活塞杆抵靠在限位板上的手段来限制限位板的活动,同样使得行李箱被锁上时的状态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行李箱锁装置的左视图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行李箱锁装置(省去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后视图(省去微型气缸);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A-A处的断面图;

图7是图2中盖板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中,1,拉杆;21,第一箱体;221,液态物品放置区一;22-第二箱体;221,液态物品放置区二;3,脚轮;4,湿度传感器;5,电池;6,导线;7,控制器;8,指纹锁装置;81,盖板;811,拉链扣放置槽对应孔;812,旋钮对应孔;82,底座;821,导向凹槽;83,立板;831,立板孔;84,拉链扣放置槽;85,旋钮;851,小径段旋钮;852,大径段旋钮;853,主齿牙;86,限位板,861,副齿牙;862,限位柱;87,微型气缸;871,活塞杆;9,拉链;10,拉链扣;101,拉链孔;11,指纹识别器;12,示警器;13,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结合图1至图8共同所示,一种行李箱,它包括箱体、拉杆1、以及四个脚轮3。箱体包括第一箱体21和第二箱体22,第一箱体21与第二箱体22通过拉链9扣合在一起,拉链9上设置有两个拉链扣10,并且在拉链扣10上设置有拉链扣孔101。在第一箱体21的内部设置有液态物品放置区一211,消费者可以把需要携带的液态物品放在在此区间内,当然,为了防止物品可能发生移动,也可以采取措施固定一下,比如使用胶带将液态物品粘贴在第一箱体21上。第一箱体21的内部还设置有控制器7、为控制器7提供电源的电池5、以及示警器12,在液态物品放置区一211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4与控制器7通过导线6电连接,控制器7与示警器12通过导线6电连接,当湿度传感器4检测到信号后,传递到控制器7,控制器7接收信号并加以分析处理,如果湿度超出预定值,就会控制示警器12发出示警,便于消费者及时处理,能够有效地防止箱体内液态物品对箱体内其他物品的污染。

为了扩大液态物品放置区间,在第二箱体22的内部还设置有液态物品放置区二221,液态物品放置区二221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4,湿度传感器4同样与控制器7通过导线6电连接,控制器7与示警器12通过导线6电连接。

为了使得湿度信号的传递更加准确,每个液态物品放置区内的湿度传感器4可以设置四个,并且布置在液态物品放置区的四个角上。

上述控制器7接收湿度传感器4的信号并加以处理,并控制示警器12进行示警的过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属于现有技术,所以详细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示警器12为蜂鸣器或者喇叭。选用蜂鸣器或者喇叭的成本较低,并且示警效果较好。

在第一箱体2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指纹锁装置8,指纹锁装置8同样与控制器7通过导线6电连接。指纹锁装置8包括底座82和盖板81,在使用状态时,底座82与盖板81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常规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底座82与第一箱体21固定连接,在底座82上设置有两组立板83,每组立板83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立板83,每个立板83上皆开设有一个立板孔831,四个立板孔831皆同轴线设置,每组立板83之间形成拉链扣放置槽84,当行李箱被锁上时,两个拉链扣10分别放置在两个拉链扣放置槽84中。在底座82的一端设置有旋钮85,旋钮85的上部定义为小径段旋钮851,旋钮85的下部定义为大径段旋钮852,大径段旋钮85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主牙齿853。

在底座82上还设置有限位板86,在底座82上开设有导向凹槽821,限位板86位于导向凹槽821内。限位板86上设置有与主牙齿853相啮合的副牙齿861,限位板86上还设置有两个限位柱862,行李箱被锁上时,其中一个限位柱862能够同时穿过其中一组立板孔831以及其中一个拉链扣孔101,另一个限位柱862能够同时穿过另一组立板孔831以及另一个拉链扣孔101。靠近副牙齿861的一端的端部,在导向凹槽821内设置有行程开关13,限位柱862同时穿过立板孔831与拉链扣孔101时,限位板86与行程开关13相接触,行程开关13与控制器7通过导线6电连接。底座82上还设置有微型气缸87,微型气缸87的活塞杆871与限位板86同轴线设置,微型气缸87与控制器7通过导线6电连接,行李箱被锁上时,限位板86与行程开关13相接触,接触信号被反馈到控制器7,微型气缸87的活塞杆871在控制器7控制下伸出,且能够抵靠在限位板86上。盖板81为内部中空结构,盖板81上开设有两个拉链扣放置槽对应孔811,使得拉链扣10能够顺利地放入拉链扣放置槽84中。还开设有旋钮对应孔812,使得小径段旋钮851能够穿过旋钮对应孔812露出盖体81的外表面,便于消费者的操作。盖板81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指纹识别器11,指纹识别器11与控制器7通过导线6电连接。指纹识别器11将指纹信息传送到控制器7中,控制器7对信息进行分析并加以处理,判断是否要控制微型气缸87的活塞杆871进行动作,控制器7控制微型气缸87的活塞杆871进行动作这一操作过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属于现有技术,详细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对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的过程进行详描述:消费者在收拾携带物品时,将液态物品放在液态物品放置区中,物品收拾完毕后,拉上拉链9,将两个拉链扣10放置在拉链扣放置槽84中,旋转小径段旋钮851,带动大径段旋钮852旋转,通过大径段旋钮852上的主牙齿853与限位板86上的副牙齿861的啮合,带动限位板86沿着导向凹槽821移动,限位柱862插入立板孔831与拉链扣孔101中,此时,限位板86与行程开关13相接触。限位板86与行程开关13的接触信号被反馈到控制器7,微型气缸87的活塞杆871在控制器7控制下伸出并且抵靠在限位板86上,行李箱被锁上。途中,如发生液态物品泄漏的情况,示警器12会示警,提醒消费者打开行李箱,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在需要取出物品时,消费者将事先录入指纹的手指放置在指纹识别器11上,指纹识别器11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微型气缸87的活塞杆871收缩,此时,消费者反向旋转旋钮85,限位板86反向移动,限位柱862移出立板孔831以及拉链扣孔101,行李箱解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部”、“下部”、“内部”、“外表面”等描述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这些仅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在没有经过任何创造性的劳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